《茶经》《茶录》《品茶要录》《茶疏》四种茶书专业注释翻译,唐、宋、明三代茶文化可知究竟。此书自2009年初版以来,广受欢迎,累计印数达三万。此版修订,加入了作者近几年的研究心得,精益求精。
《茶经》共十篇,前六篇详细介绍茶的起源及鉴别方法、制造饼茶的器具、煎茶与饮茶的器具、煎茶的方法、茶的饮用方法等内容;《七之事》收集大量陆羽之前的茶史资料;《八之出》介绍唐代茶业的主要产地,并分级品评。《茶经》既反映了唐代茶业的兴盛,又是中国茶学的拓荒之作,也是后世茶书的楷模。本书译注,以陶氏影宋《百川学海》本《茶经》为底本,并校以多种版本,以求详实、准确。在对原书进行校勘的基础上,对专业术语等作了科学的注释,并有白话文翻译。本书还收录了宋蔡襄《茶录》和黄儒的《品茶要录》,及明许次纾的《茶疏》,一并解释、翻译,希望读者能够对中国茶业的发展和饮茶习俗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陆羽(733—804),字鸿渐,唐代著名的茶文化研究者,一生嗜茶,勤于专研。以《茶经》三卷闻名于世,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新唐书》有《陆羽传》。
宋一明,1981年生,山东省兖州市人,毕业于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文学硕士,复旦大学古典文献学专业博士。现任福建人民出版社古籍编辑室编辑。撰有《茶经译注》、《酒经译注》,参与编写《经学十二讲》(中华书局2007年版)等。
说实话,我之前对《茶经》的印象,停留在高高在上、难以企及的古典文献层面。直到我捧读了这本《茶经译注 外三种(修订本)》,我才发现,原来茶文化的魅力可以如此贴近生活,如此触手可及。译文的语言非常现代化,通俗易懂,很多时候读起来就像是在读一篇优美的散文。但同时,译注又保留了古籍的严谨性,对于每一个词条、每一个典故都做了细致的解释,让人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也能学到扎实的知识。最让我惊叹的是,作者在翻译和注解的过程中,并没有仅仅停留在文字层面,而是结合了大量的考古发现、历史文献和实地考察,对《茶经》中的一些模糊不清的记载进行了考证和阐释,这使得这本书的学术价值和可读性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特别是“外三种”的加入,让我在阅读《茶经》的同时,还能了解到其他重要的茶学著作,进一步拓宽了我的视野,也让我对中国古代茶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了更深的敬意。
评分作为一个长期在咖啡馆消磨时光的人,我一直对东方茶文化抱有好奇,但总觉得入门困难。这本书的出现,就像是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通往茶的世界的大门。译文流畅易懂,注解详实,却又不失学术的严谨。我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茶很好喝”这个概念,而是开始理解“为什么好喝”,以及“如何才能泡出更好喝的茶”。书中关于茶器的介绍,让我印象深刻。不同材质的茶具,对茶汤的温度、香气、口感都有着微妙的影响,这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家中那些被随意摆放的杯子,原来它们也有如此大的学问。而“外三种”的部分,更是让我看到了中国茶文化的多样性,了解了不同朝代、不同地区在茶饮上的发展和演变,这种宏观的视角,让我对中华文明的厚重感有了更直观的体悟。总的来说,这本书不仅普及了茶知识,更重要的是,它引导我去发现茶中蕴含的文化美学和生活智慧。
评分初次接触《茶经》是在学生时代,当时只觉得是一本古老的茶文化著作,内容或许略显枯燥。直到我偶然翻阅到这本《茶经译注 外三种(修订本)》,才真正领略到陆羽笔下那份严谨与深邃。书的装帧设计相当雅致,拿在手中便能感受到一种沉甸甸的历史厚重感。译注部分做得尤为出色,那些晦涩难懂的古文,在译者的详细注解下变得生动而清晰。尤其是对于各种茶具、茶道用语的考证,简直是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我以前只知道泡茶要放茶叶,倒水,喝,但这本书让我明白,原来泡一杯茶,背后蕴含着如此多的学问,从采摘、制作,到器皿的选择,再到冲泡的技艺,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讲究。译者不仅在字面上进行了翻译,更是在文化和历史的层面上进行了深度挖掘,让读者能够理解《茶经》成书时的时代背景,以及它在中国茶文化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其中“外三种”的部分,更是拓展了我的视野,原来《茶经》并非孤立存在,它还与其他茶学著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一点让我对中国古代茶文化的丰富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原来喝茶,不仅仅是一种解渴的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精神追求。陆羽的《茶经》不仅仅是一部技术手册,它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如何体悟生活之美的哲学书。这本书的译注,让我得以窥见陆羽那颗对茶极尽虔诚的心。他对待每一片茶叶,每一个制作步骤,都如同对待艺术品一般,精益求精。我尤其喜欢书里关于不同水源对茶汤风味影响的论述,这让我意识到,即使是最微小的细节,都能对最终的品饮体验产生巨大的影响。译者在注解中,穿插了大量历史典故和地方风物志,这使得阅读过程更加有趣,仿佛置身于唐朝的茶马古道,与陆羽一同探寻那最纯粹的茶香。而且,修订本在原有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完善,一些模糊不清的地方得到了澄清,一些新的研究成果也被纳入其中,这对于希望深入了解《茶经》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大福音。
评分拿到这本《茶经译注 外三种(修订本)》之后,我第一眼就被其朴素而又不失精致的封面设计所吸引。翻开书页,里面的排版清晰,字体大小适中,阅读起来十分舒适。译注部分做得非常到位,译者不仅忠实于原文,更是在字里行间加入了大量的个人理解和考据,使得原本可能枯燥的古文变得生动有趣,引人入胜。我尤其欣赏译者对陆羽所处时代社会背景的梳理,这让我能更好地理解《茶经》成书的时代意义,以及其中所体现出的当时社会的饮茶风尚和文化特征。书中关于茶的分类、采摘、制作工艺的详细描述,让我这个对茶知之甚少的人,也仿佛变成了一个初窥门径的学徒,能够一步步地学习和理解。而“外三种”的补充,更是丰富了这本书的内容,让读者可以从更广阔的视角来审视《茶经》在中国茶文化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一本茶经的译注,它更是一部了解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和生活美学的百科全书。
评分好
评分好
评分好
评分好
评分好
评分好
评分好
评分好
评分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