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生态补偿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和生态资产核算

面向生态补偿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和生态资产核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欧阳志云 等 著
图书标签:
  • 生态补偿
  •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
  • GEP
  • 生态资产核算
  • 生态经济学
  • 环境经济学
  • 资源管理
  • 可持续发展
  • 生态价值评估
  • 环境政策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556172
版次:31
商品编码:12283900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12-01
页数:256
字数:37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面向生态补偿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和生态资产核算》系统梳理和总结了全国的生态补偿法规、政策与措施,结合对青海省、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云南省屏边苗族自治县和峨山彝族自治县生态补偿政策实施与绩效考核现状的实地调研,研究生态补偿的生态成效与社会经济效益的关系,提出面向生态补偿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和生态资产评估指标体系与核算技术方法,并以四个试点区为案例进行GEP和生态资产试算,探讨建立面向生态补偿的绩效考核的生态环境监测框架,探索建立基于GEP和生态资产核算的生态补偿与生态保护成效评估和考核机制。

目录

目录
前言
摘要
Executive Summary
1 生态补偿政策与实践进展 1
1.1 全国生态补偿政策与实践进展 1
1.2 青海省生态补偿政策与实践进展 4
1.3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生态补偿政策与实践进展 5
1.4 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屏边苗族自治县生态补偿政策与实践进展 6
2 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7
2.1 完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是新时期治国理政方略的要求 7
2.2 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考核评估指标体系 8
2.3 国内外改进GDP核算的研究与实践 13
2.4 以GEP为引领,将环境、生态指标系统纳入考核指标体系 23
2.5 完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初步思路建议 24
3 生态补偿政策绩效评估 27
3.1 研究思路 27
3.2 青海省现有生态补偿政策 27
3.3 青海省生态补偿政策的绩效评估现状 33
3.4 黔东南州现有生态补偿政策 35
3.5 黔东南州生态补偿政策的绩效评估现状 40
3.6 云南省峨山县和屏边县现有生态补偿政策 42
3.7 云南省峨山县和屏边县生态补偿政策的绩效评估现状 46
3.8 将GEP纳入生态补偿绩效考核的政策分析 47
4 生态补偿的社会效益评估 50
4.1 社会效益评估指标确定的方法 50
4.2 典型村落PRA分析 52
4.3 GEP考核框架下社会发展指标及其时空变化分析 55
5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方法进展 66
5.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概念及内涵 66
5.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构成及评估方法 68
5.3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技术方法 73
5.4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实践 76
5.5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展望 83
6 面向生态补偿的GEP和生态资产核算方法 84
6.1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 与生态资产 85
6.2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 核算方法 86
6.3 生态资产核算方法 98
7 试点区面向生态补偿的GEP和生态资产核算 105
7.1 青海省GEP和生态资产核算 105
7.2 黔东南州GEP和生态资产核算 130
7.3 屏边县GEP和生态资产核算 153
7.4 峨山县GEP和生态资产核算 174
8 生态补偿绩效的生态环境监测 196
8.1 研究思路 196
8.2 生态补偿绩效的生态环境监测目标与指标 196
8.3 生态补偿绩效的生态环境监测方法与框架 202
9 主要发现与建议 205
9.1 主要发现 205
9.2 主要建议 207
参考文献 210
附录 223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和生态资产核算,但不包含您提到的具体书名的图书简介,旨在详细介绍该领域的核心概念、研究方法、政策应用及未来展望。 --- 图书名称:基于自然资本视角的生态价值评估与管理实践 内容简介: 本书深入探讨了将自然系统视为经济资产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聚焦于如何科学、量化地评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及其对人类福祉的贡献。在当前全球可持续发展和绿色转型的背景下,传统的GDP核算已难以全面反映经济活动的真实环境成本与自然资本的消耗情况。因此,本书构建了一个多维度的、基于自然资本的生态价值核算与管理框架。 第一部分:生态价值评估的理论基石与方法论革新 本部分首先梳理了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 Services, ES)概念的发展历程,从生物多样性保护到关键的生态功能,如碳汇、水源涵养、物种维持等。我们详细阐述了从概念化到指标选择的严谨过程,强调生态价值评估必须超越简单的货币化,纳入生态完整性、恢复力等非市场价值。 核心方法论方面,本书系统介绍了当前国际前沿的评估模型。我们不仅涵盖了传统的投入产出法(Input-Output Method)和替代成本法(Replacement Cost Method),更侧重于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空间计量模型,如价值潜力法(Value Potential Method)和基于生态学过程的量化模型。特别是,我们引入了“生态红线”与“生态安全格局”的耦合分析,展示如何通过空间尺度上的精细化核算,识别出不同区域生态价值的聚集点和脆弱区。书中强调了评估的动态性,即如何将气候变化、土地利用变化等外部驱动力纳入长期价值预测模型中。 第二部分:自然资本核算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构建一个可操作的自然资本核算体系是本书的重点。我们借鉴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世界银行等机构的指导原则,设计了一套针对区域尺度(如流域、省域)的核算框架。该框架将自然资本分解为不同资产类别——森林、湿地、农田、海洋等,并针对每一类资产的存量(Stock)和流量(Flow)进行核算。 在“存量核算”部分,我们探讨了如何将生物量、土壤有机质、水资源储量等硬性指标转化为具有经济意义的资产价值。在“流量核算”中,则重点关注生态系统服务供给的年际变化,并引入了“自然资本折旧率”的概念,用以衡量资源消耗的速度和生态系统恢复能力的损失。 实践应用层面,本书提供了多个案例研究,展示了如何将自然资本核算结果应用于基础设施投资决策、区域发展规划和环境影响评估。例如,通过对比建设新工程带来的经济收益与破坏区域水源涵养功能所产生的潜在社会成本,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更全面的权衡依据。 第三部分:从核算到管理的政策转化:生态价值的实现路径 核算工作的最终目的是指导更有效的管理和资源配置。本部分着力于探讨如何将科学的生态价值数据转化为可执行的政策工具。 我们详细分析了生态补偿机制的改革方向。区别于传统的、侧重于单一生态指标的补偿模式,本书主张建立基于全要素生态价值核算结果的、差异化的补偿体系。这包括: 1. 差异化补偿标准制定: 根据不同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的稀缺性和重要性(如水源涵养区与普通林区),设定科学的补偿梯度。 2. 多元化支付主体: 探讨引入企业、金融机构以及受益群体作为支付方的可能性,拓展补偿资金来源。 3. 资产化管理与交易设计: 探索将部分可量化的生态资产(如经核算的碳汇量、水权)纳入区域性或跨区域的交易市场,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此外,书中还论述了绿色金融工具在自然资本管理中的作用,包括生态资产抵押贷款、基于生态绩效的债券发行等创新模式,旨在激活沉睡的自然资本,引导社会资金流向生态保护和修复领域。 第四部分:挑战、前沿与未来展望 最后,本书直面当前生态价值核算实践中的难点,包括异质性数据的整合、跨学科模型的标准化、以及价值评估的长期不确定性处理。我们展望了未来研究的前沿方向,例如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提升空间核算的精度,如何将生态系统韧性(Resilience)纳入资产负债表,以及如何构建与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接轨的自然资本报告体系。 本书旨在为政府决策者、生态规划师、环境经济学家以及关注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人员和实践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且具有操作性的理论与方法指南,推动将自然资本置于现代经济治理的核心地位。

用户评价

评分

从书名《面向生态补偿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和生态资产核算》来看,我预感这本书会是一部集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于一体的鸿篇巨著。尤其“面向生态补偿”这几个字,直接点明了本书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长久以来,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和实施都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最核心的问题之一就是如何科学、客观地评估生态服务的价值,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合理的补偿标准。这本书恰好切中了这一痛点。我非常想知道,它是否会对现有的GEP核算方法进行梳理和评价,并提出更具创新性和可操作性的模型?它是否会深入探讨不同生态系统(如森林、湿地、海洋)的GEP核算差异性?在生态资产核算方面,它会采用哪些计量单位和评估方法?是基于市场价值、成本价值,还是效用价值?我尤其关注它是否会介绍一些具体的案例,比如某个地区如何通过GEP和生态资产核算,成功地建立了有效的生态补偿制度,从而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样的案例研究,不仅能增强理论的说服力,更能为其他地区提供宝贵的借鉴经验。本书的出现,无疑为解决当前生态补偿领域的“价值之惑”提供了一种可能性的解决方案,我迫切希望通过阅读,能获得一套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的工具箱。

评分

这本书,我还没来得及细读,但光是书名《面向生态补偿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和生态资产核算》就足以激起我浓厚的兴趣。首先,“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这个概念本身就非常吸引人,以往我们关注GDP,它衡量的是经济的产出,而GEP则将视角转向了自然界为人类提供的价值,这无疑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我一直觉得,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常常忽视了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和其内在的价值。这本书的名字暗示着它将详细阐述如何量化这种价值,并且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将其与“生态补偿”这一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这意味着它可能提供一套清晰的核算方法,能够帮助决策者、研究者甚至普通公众理解,我们的生态环境究竟“值”多少钱,以及当这种价值受到损害时,应该如何进行补偿。想象一下,如果每一片森林、每一条河流、每一块湿地都能被赋予一个具体的经济价值,那么在发展项目决策时,我们是否会更加审慎?在环境污染发生时,追究责任的依据是否会更充分?我对书中关于GEP的计算方法、数据来源以及可能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充满了好奇。它是否会涉及一些前沿的生态经济模型?是否会引用大量的案例研究来支撑其理论?我期待这本书能为我们提供一个更全面的视角来审视经济与环境的关系,打破过去那种“环境是发展的牺牲品”的简单逻辑。

评分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可持续发展议题的普通读者,我对《面向生态补偿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和生态资产核算》这本书的出现感到由衷的欣慰。我的职业领域虽然不直接涉及生态学或经济学,但“生态资产”这个词触动了我内心深处对未来环境问题的忧虑。我们生活在一个资源日益枯竭、环境污染日益严峻的时代,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显然难以为继。这本书的书名表明它将关注点放在了“资产”上,这是一种将自然资本与金融资本相提并论的视角,暗示着我们应该像管理企业资产一样去管理我们的生态系统。我特别好奇书中是如何定义和核算这些“生态资产”的。它们是否包含森林的蓄积量、水资源的净化能力、土壤的肥力、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又或者,它是否会进一步拓展到更抽象的生态服务,比如气候调节、洪水控制、文化景观等?更令我期待的是,这些“生态资产”的核算与“生态补偿”之间的联动关系。一旦我们能够清晰地量化生态资产的价值,那么当这些资产被消耗或破坏时,其损失的价值就有了明确的衡量标准,从而为制定合理的补偿机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这本书是否会提供一套操作性的指南,帮助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进行资产评估和补偿设计?我希望它能为我们描绘一幅清晰的蓝图,让我们看到如何将生态保护从一种“成本”转变为一种“投资”,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评分

对于《面向生态补偿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和生态资产核算》这本书,我纯粹是出于一种强烈的好奇心。我的知识背景与这本书的主题相去甚远,但我一直坚信,在现代社会,所有学科的边界都在模糊化,交叉学科的研究往往能带来最深刻的洞察。《面向生态补偿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和生态资产核算》这个书名,听起来就充满了学术气息,但同时又有着极强的现实导向。我最想了解的是,究竟是什么样的动力,促使学者们将“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和“生态资产”这两个概念与“生态补偿”紧密地联系起来?这背后是否存在一些尚未被公众广泛认知但却至关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需求?书中会不会解释,GEP是如何具体反映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服务价值的?“生态资产”又如何被理解为一种可以被量化、管理甚至交易的资源?而最终,这些量化的价值和资产又将如何被用于设计和执行更公平、更有效的生态补偿方案?我脑海中闪过许多关于环境治理和资源分配的困惑,这本书的出现,是否会为这些困惑提供一些崭新的解答视角?它是否会以一种相对易懂的方式,向非专业读者介绍这些复杂的概念,从而普及生态价值的理念?我期待这本书能像一扇窗户,让我窥探到生态经济学领域的前沿进展,并理解其对我们共同未来的意义。

评分

我对《面向生态补偿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和生态资产核算》这本书的关注,源于我对“公平”二字在环境领域的思考。过去,我们常谈论“谁污染,谁治理”,但对于那些默默提供生态服务、默默承担环境压力的地区和人群,他们的贡献似乎总是被忽视。这本书的书名,尤其是“生态补偿”与“生态资产核算”的结合,让我看到了实现这种环境公平的可能性。我设想,书中是否会探讨,如何通过对一个区域的GEP进行精确核算,来量化其为周边区域乃至整个社会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这种价值是否应该被视为一种“资产”,而那些牺牲了自身发展机会以保护生态的地区,是否应该因此获得相应的“补偿”?我非常好奇书中会提供哪些具体的核算模型和工具,来支撑这种“资产”和“补偿”的理念。它是否会涉及到一些具体的政策设计,比如如何建立生态补偿基金,如何确定补偿的标准和分配机制?我理解这绝非易事,需要跨越学科的障碍,融合经济学、生态学、法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这本书的出现,是否意味着我们正在逐步建立一套更科学、更公正的生态价值评估和分配体系?我期待它能为我们揭示一条通往更可持续、更公平的生态文明之路。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