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资料 | |
| 商品名称 | 全国造价工程师资格考试教材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 |
| 作 者 | 全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培训教材编委会编写 |
| 定 价 | 68.00元 |
| 现 价 | 68.00元 |
| ISBN 号 | 978-7-5182-0605-6 |
| 出 版 社 | 中国计划出版社 |
| 开 本 | 787x1092 1/ 16 页数:359 |
| 版 次 | 2017年6月 |
| 重 量 | 0.54公斤 |
| 赠 品 | |
图书简介 |
本书为2017年全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培训教材——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在2013年版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增补了新出台的涉及工程造价管理的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 全书共分为六章:一章 工程造价管理及其基本制度,第二章 相关法律法规,第三章 工程项目管理,第四章 工程经济,第五章 工程项目投融资,第六章 工程建设全过程造价管理。 |
| 目录 |
| 第一章 工程造价管理及其基本制度 第二章 相关法律法规 第三章 工程项目管理 第四章 工程经济 第五章 工程项目投融资 第六章 工程建设全过程造价管理 参考文献 |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相当有年代感,那种略带磨砂质感的纸张,摸上去有一种熟悉的厚重感,让人一下子就回到了那个全力以赴准备考试的阶段。我记得当时拿到这本书的时候,第一感觉就是“官方出品,果然扎实”。里面的章节编排逻辑性极强,完全是按照当年考试大纲的脉络来构建的,条理清晰得像一份军事部署图。尤其对于“造价管理”这个庞大的体系来说,它能把那些错综复杂的定额、取费标准、合同条款,层层剥笋般地拆解开来,让你明白它们是如何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书中对各个知识点的讲解,不是简单地罗列公式,而是会配上大量的经典案例分析,这些案例的背景设定非常贴近当时的工程实际,读起来一点都不枯燥,反而有一种“原来如此”的豁然开朗。比如,关于风险因素识别那块,它不是泛泛而谈,而是会具体到某个特定工种的材料价格波动,以及如何通过合同条款进行风险转移,这些细致入微的分析,是其他非官方的辅导资料很难企及的深度。可以说,这本书就是那一年备考路上最坚实的那块基石,没有之一。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称得上是“硬核的陪伴”。它不是那种让你读起来轻松愉快的读物,更像是你在深夜备考时,桌上那盏台灯下的忠实伙伴。纸张的触感、墨水的饱和度,甚至翻页时那种特有的“沙沙”声,都与那段时间高强度的学习记忆绑定了。我记得我曾经因为某个知识点卡壳,把书翻烂了,在特定页码处画满了各种颜色的笔记和箭头,很多地方的页角都已经微微卷曲。这种与书本的物理互动,本身就是学习过程的一部分。它没有花哨的图文设计,全靠内容的深度和严谨性来支撑。它就像一块磨刀石,虽然过程有些辛苦,但最后拿在手里的成品——即那份坚不可摧的知识体系,是绝对值得所有付出的。这是一本真正服务于“考试”和“奠基”目的的专业著作。
评分这本书在体系构建上的高明之处,体现在它对“管理”二字的深刻理解上。它不是简单地堆砌计算方法,而是始终将所有技术点置于一个宏大的管理框架之下讨论。例如,在讲述定额和预算编制时,它会立刻引导你思考这背后的“控制目的”和“决策支持”作用,而不是只停留在“怎么算”的层面。这种自上而下的逻辑递进,极大地拓宽了我们对造价工程师角色的认知。我特别欣赏它在“合同管理”部分的处理方式,它不仅仅罗列了FIDIC条款的关键点,而是将不同阶段的合同管理责任,与进度控制、变更索赔紧密地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这种系统性的思维训练,远比死记硬背某个公式重要得多。它教会我,造价管理的核心是信息流和风险流的控制,而计算仅仅是数据支撑的手段。
评分如果说有什么地方让人感到有些“时代局限性”,那大概就是在案例的时效性上,毕竟教材是固定的时间点产物。2017年的版本,对于当时已经初露端倪的一些新技术应用场景(比如BIM在精细化成本控制中的早期实践)的覆盖,自然不如最新的版本那样深入。但反过来看,这恰恰也成了它最大的价值——它奠定了不变的底层逻辑。工程造价的核心原理,比如经济学基础、法律框架、基本的计价逻辑,是不会随着技术迭代而消失的。这本书对于这些核心原理的阐述,可谓是教科书级别的完美。它没有过多地被新兴技术“带跑偏”,而是专注于打磨那些经过时间检验的、普适性的规则。对于想打下真正硬功夫的人来说,这种“去芜存菁”的经典提炼,比紧跟热点更有价值。
评分坦白讲,初次翻阅时,我对教材的语言风格感到一丝挑战,它那种严谨、近乎教条式的陈述方式,对于一个初入行业的新手来说,门槛确实不低。每一个定义、每一个原则,都像是被刻在了石碑上,不允许有丝毫的含糊其辞。这套教材的优点恰恰在于它的“不妥协”——它不迎合读者的理解习惯,而是强迫读者去适应它所构建的专业语境。我记得为了弄懂其中关于“工程计量”的一些复杂规则,我不得不反复查阅附录中的那些表格和图示,光是理解一个横断面计算的几何原理,就花了我好几个晚上。但正是这种高强度的“拉锯战”,才最终铸就了扎实的基础。后来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类似问题时,很多模糊的记忆都会自动回溯到教材中那个特定的图示或那句措辞上,这种后知后觉的“有效性”是后续所有学习资料都无法替代的。它更像是一部工具书,而不是一本“速成秘籍”。
评分挺好,先看看
评分好东西 赞赞赞
评分纸比较厚,跟正版的纸张不一样,不过印刷的还行,没有错别字
评分书听不错的,看着像正版的,不过就是快递速度慢了一些
评分不错
评分快递很给力,图书质量好,还送环球网校视频,免邮费,非常满意
评分正版书,快递速度快,书的质量好,纸张厚,值得购买。
评分书听不错的,看着像正版的,不过就是快递速度慢了一些
评分qq邮箱 1971064653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