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邮 全3册 社会工程:安全体系中的人性漏洞+卷2:解读肢体语言+卷3:防范钓鱼欺诈

包邮 全3册 社会工程:安全体系中的人性漏洞+卷2:解读肢体语言+卷3:防范钓鱼欺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社会工程
  • 安全意识
  • 心理学
  • 欺诈防范
  • 肢体语言
  • 网络安全
  • 信息安全
  • 人际沟通
  • 漏洞利用
  • 防骗技巧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兰兴达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335388
商品编码:1229016454

具体描述

YL7440

社会工程 安全体系中的人性漏洞 社会学 心理学 微表情 黑客攻防 信息安全防护 系统漏洞攻防 黑客攻防从入门到精通

9787115335388+9787115435477+9787115382467



全3册 社会工程:安全体系中的人性漏洞+卷2:解读肢体语言+卷3:防范钓鱼欺诈
             定价 147.00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版次
出版时间 2013年12月
开本 16开
作者 陆道宏
装帧 平装
页数 278
字数 430000
ISBN编码 9787115335388+9787115435477+9787115382467















第1章 社会工程学初探
1.1 为何本书很重要
1.1.1 本书框架
1.1.2 本书内容
1.2 社会工程概述
1.2.1 社会工程及其定位
1.2.2 社会工程人员的类型
1.2.3 社会工程的框架及其使用方法
1.3 小结

第2章 信息收集
2.1 收集信息
2.1.1 使用BasKet
2.1.2 使用Dradis
2.1.3 像社会工程人员—样思考
2.2 信息源
2.2.1 从网站上收集信息
2.2.2 运用观察的力量
2.2.3 垃圾堆里找信息
2.2.4 运用分析软件
2.3 交流模型
2.3.1 交流模型及其根源
2.3.2 制定交流模型
2.4 交流模型的力量

第3章 诱导
3.1 诱导的含义
3.2 诱导的目的
3.2.1 铺垫
3.2.2 成为成功的诱导者
3.2.3 提问的学问
3.3 精通诱导
3.4 小结

第4章 伪装:如何成为任何人
4.1 什么是伪装
4.2 伪装的原则和计划阶段
4.2.1 调查越充分,成功的几率越大
4.2.2 植入个人爱好会提高成功率
4.2.3 练习方言或者表达方式
4.2.4 使用电话不会减少社会工程人员投入的精力
4.2.5 伪装越简单,成功率越高
4.2.6 伪装必须显得自然
4.2.7 为目标提供逻辑结论或下—步安排
4.3 成功的伪装
4.3.1 案例1:斯坦利·马克·瑞夫金
4.3.2 案例2:惠普
4.3.3 遵纪守法
4.3.4 其他伪装工具
4.4 小结

第5章 心理战术:社会工程心理学
5.1 思维模式
5.1.1 感官
5.1.2 3种主要的思维模式
5.2 微表情
5.2.1 愤怒
5.2.2 厌恶
5.2.3 轻蔑
5.2.4 恐惧
5.2.5 惊讶
5.2.6 悲伤
5.2.7 快乐
5.2.8 训练自己识别微表情
5.2.9 社会工程人员如何运用微表情
5.3 神经语言程序学
5.3.1 神经语言程序学的历史
5.3.2 神经语言程序学的准则
5.3.3 社会工程人员如何应用NLP
5.4 采访和审讯
5.4.1 专业的审讯技巧
5.4.2 手势
5.4.3 双臂和手的摆放
5.4.4 聆听:通往成功之门
5.5 即刻达成共识
5.5.1 真正地想要了解他人
5.5.2 注意自身形象
5.5.3 善于聆听
5.5.4 留心自己对他人的影响
5.5.5 尽量少谈论自己
5.5.6 谨记:同情心是达成共识的关键
5.5.7 扩大知识领域
5.5.8 挖掘你的好奇心
5.5.9 设法满足他人的需求
5.5.10 使用其他建立共识的技巧
5.5.11 测试“共识”
5.6 人类思维缓冲区溢出
5.6.1 设定zui基本的原则
5.6.2 人性操作系统的模糊测试
5.6.3 嵌入式指令的规则
5.7 小结

第6章 影响:说服的力量
6.1 影响和说服的5项基本原则
6.1.1 心中有明确的目标
6.1.2 共识、共识、共识
6.1.3 保持自身和环境—致
6.1.4 不要疯狂,要灵活应变
6.1.5 内省
6.2 影响战术
6.2.1 回报
6.2.2 义务
6.2.3 让步
6.2.4 稀缺
6.2.5 权wei
6.2.6 承诺和—致性
6.2.7 喜欢
6.2.8 共识或社会认同
6.3 改动现实:框架
6.3.1 政治活动
6.3.2 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框架
6.3.3 框架联盟的4种类型
6.3.4 社会工程人员如何利用框架战术
6.4 操纵:控制你的目标
6.4.1 召回还是不召回
6.4.2 焦虑的zui终治愈
6.4.3 你不能让我买那个
6.4.4 令目标积极地响应
6.4.5 操纵激励
6.5 社会工程中的操纵
6.5.1 提高目标的暗示感受性
6.5.2 控制目标的环境
6.5.3 迫使目标重新评估
6.5.4 让目标感到无能为力
6.5.5 给予非肉体惩罚
6.5.6 威胁目标
6.5.7 使用积极的操纵
6.6 小结

第7章 社会工程工具
7.1 物理工具
7.1.1 开锁器
7.1.2 摄像机和录音设备
7.1.3 使用GPS跟踪器
7.2 在线信息收集工具
7.2.1 Maltego
7.2.2 社会工程人员工具包
7.2.3 基于电话的工具
7.2.4 密码分析工具
7.3 小结

第8章 案例研究:剖析社会工程人员
8.1 米特尼克案例1:攻击DMV
8.1.1 目标
8.1.2 故事
8.1.3 社会工程框架的运用
8.2 米特尼克案例2:攻击美国社会保障局
8.2.1 目标
8.2.2 故事
8.2.3 社会工程框架的运用
8.3 海德纳吉案例1:自负的CEO
8.3.1 目标
8.3.2 故事
8.3.3 社会工程框架的运用
8.4 海德纳吉案例2:主题乐园丑闻
8.4.1 目标
8.4.2 故事
8.4.3 社会工程框架的运用
8.5 zui高机密案例1:不可能的使命
8.5.1 目标
8.5.2 故事
8.5.3 社会工程框架的运用
8.6 zui高机密案例2:对黑客的社会工程
8.6.1 目标
8.6.2 故事
8.6.3 社会工程框架的运用
8.7 案例学习的重要性
8.8 小结

第9章 预防和补救
9.1 学会识别社会工程攻击
9.2 创建具有个人安全意识的文化
9.3 充分认识信息的价值
9.4 及时更新软件
9.5 编制参考指南
9.6 学习社会工程审计案例
9.6.1 理解什么是社会安全审计
9.6.2 设立审计目标
9.6.3 审计中的可为与不可为
9.6.4 挑选zui好的审计人员
9.7 总结
9.7.1 社会工程并非总是消极的
9.7.2 收集与组织信息的重要性
9.7.3 谨慎用词
9.7.4 巧妙伪装
9.7.5 练习解读表情
9.7.6 操纵与影响
9.7.7 警惕恶意策略
9.7.8 利用你的恐惧
9.8 小结

部分 基础概念
第1章 什么是语言交流
1.1语言交流的不同方面
1.1.1身势学
1.1.2人际距离学
1.1.3触摸
1.1.4眼神交流
1.1.5嗅觉学
1.1.6着装
1.1.7面部表情
1.2如何使用本书的信息
1.3总结
第2章 什么是社会工程
2.1收集信息
2.2托辞
2.3诱导
2.4密切关系
2.5影响/操纵
2.6框架
2.7语言交流
2.8社会工程的三种基础形式
2.8.1成为网钓客
2.8.2比恶意软件更危险的电话诱导
2.8.3我不是你想象的那种社会工程师
2.9使用社会工程技能
2.9.1积极方面
2.9.2消极方面
2.9.3丑陋的—面
2.10总结
第二部分 破译肢体语言
第3章 了解手的语言
3.1用手交流
3.1.1起源
3.1.2编码
3.1.3用法
3.1.4高度自信的手部表现
3.1.5低自信和按压手部的动作
3.2理解双手
3.3总结
第4章 躯干、腿和脚
4.1腿和脚
4.2躯干和手臂
4.3总结
第5章 面部表情背后的科学
5.1面部动作编码系统
5.2什么是真相奇才
5.2.1情绪与感觉
5.2.2恐惧
5.2.3惊讶
5.2.4悲伤
5.2.5轻视
5.2.6厌恶
5.2.7愤怒
5.2.8开心
5.3完美的练习造就完美
5.4总结
第6章 了解舒适和不适的语言表现
6.1颈部和脸部的安抚动作
6.2捂嘴
6.3嘴唇
6.4遮住眼睛
6.5自我安慰和倾斜头部
6.6总结
第三部分 科学解码
第7章 人类情感处理器
7.1扁桃核简介
7.2强行控制扁桃核
7.3人类所见和所为
7.3.1解读他人的表情
7.3.2我们自己的情绪内容
7.3.3语言社会认同
7.4像社会工程师—样强行控制扁桃核
7.5总结
第8章 关于诱导的语言方面
8.1人为时间限制
8.2同情/帮助
8.3自我抑制
8.4询问“怎么样”“什么时候”以及“为什么”
8.5对话信号
8.5.1动作单元1:扬起眼眉内侧
8.5.2动作单元2:扬起眉毛外侧
8.5.3动作单元4:拉低眉毛
8.6情绪的对话信号
8.7分解对话信号
8.7.1命令信号
8.7.2强调信号
8.7.3标点符号
8.7.4疑问
8.7.5词汇搜索
8.8语言对话信号
8.9像社会工程师—样使用对话信号
8.10总结
第四部分 信息整合
第9章 语言交流及社会工程师人类
9.1像社会工程师—样运用信息
9.2用本书来防护
9.3成为批判性思考者
9.4总结

第1章 真实世界的钓鱼攻击 1

1.1 网络钓鱼基础 2

1.2 人们是如何进行网络钓鱼的 4

1.3 示例 6

1.3.1 重大攻击 7

1.3.2 常见的钓鱼手段 10

1.3.3 更强大的钓鱼手段 22

1.3.4 鱼叉式网络钓鱼 27

1.4 总结 29

第2章 决策背后的心理学原则 30

2.1 决策:观滴水可知沧海 31

2.1.1 认知偏差 32

2.1.2 生理状态 34

2.1.3 外部因素 35

2.1.4 决策的底线 36

2.2 当局者迷 37

2.3 钓鱼攻击者是怎样让鱼咬钩的 38

2.4 杏仁核简介 41

2.4.1 杏仁核劫持 42

2.4.2 控制杏仁核 45

2.5 清洗、漂洗、重复 46

2.6 总结 48

第3章 影响与操控 49

3.1 为什么这种区别很重要 50

3.2 如何找出区别 51

3.2.1 如何与目标建立融洽的关系 52

3.2.2 当目标发现自己被测试时,感觉如何 52

3.2.3 测试的意图是什么 52

3.3 操控:来者不善 53

3.4 谎言,全都是谎言 53

3.5 惩罚与操控 54

3.6 影响的原则 56

3.6.1 互惠 57

3.6.2 义务 58

3.6.3 妥协 58

3.6.4 稀缺 59

3.6.5 权wei 60

3.6.6 —致性与承诺 61

3.6.7 喜爱 62

3.6.8 社会认同 62

3.7 与影响相关的更多乐趣 63

3.7.1 社会性与影响 63

3.7.2 生理反应 64

3.7.3 心理反应 64

3.8 关于操控需要知道的事 66

3.9 总结 67

第4章 保护课程 68

4.1 第—课:批判性思维 69

4.2 第二课:学会悬停 70

4.2.1 点击链接后感觉危险该怎么办 73

4.2.2 攻击者是如何绕过防御的 74

4.3 第三课:URL解析 75

4.4 第四课:分析邮件头 78

4.5 第五课:沙盒 83

4.6 “绵羊墙”或者坏主意陷阱 85

4.6.1 复制粘贴,麻烦解决 85

4.6.2 分享也是关照 86

4.6.3 移动设备是安全的 87

4.6.4 好的反病毒软件可以拯救你 87

4.7 总结 88

第5章 规划钓鱼攻击旅程:开展企业钓鱼攻击项目 90

5.1 基本方法 92

5.1.1 为什么 92

5.1.2 主题是什么 95

5.1.3 要不要在邮件中使用商标 97

5.2 开展培训 100

5.2.1 设定基线 101

5.2.2 设定难度 102

5.2.3 编写钓鱼攻击邮件 113

5.2.4 追踪和统计 114

5.2.5 报告 117

5.2.6 钓鱼攻击、教育、重复 119

5.3 总结 120

第6章 积极的、消极的和丑陋的:公司政策及其他 121

6.1 跟着感觉走:情绪和政策 122

6.1.1 定义 123

6.1.2 消极之处 123

6.1.3 如何改进 123

6.2 老板是例外 124

6.2.1 定义 124

6.2.2 消极之处 124

6.2.3 如何改进 125

6.3 我只会修补其中—个漏洞 125

6.3.1 定义 125

6.3.2 消极之处 126

6.3.3 如何改进 126

6.4 太多训练使人厌倦 126

6.4.1 定义 127

6.4.2 消极之处 127

6.4.3 如何改进 128

6.5 如果发现钓鱼攻击,请打这个电话 128

6.5.1 定义 129

6.5.2 消极之处 129

6.5.3 如何改进 130

6.6 坏人在周—休假 130

6.6.1 定义 131

6.6.2 消极之处 131

6.6.3 如何改进 131

6.7 眼不见心不烦 132

6.7.1 定义 132

6.7.2 消极之处 133

6.7.3 如何改进 133

6.8 给所有人的经验 134

6.9 总结 134

第7章 专业钓鱼攻击者的工具包 136

7.1 商业应用 138

7.1.1 Rapid7 Metasploit Pro 138

7.1.2 ThreatSim 140

7.1.3 PhishMe 145

7.1.4 Wombat PhishGuru 149

7.1.5 PhishLine 152

7.2 开源应用 154

7.2.1 SET 155

7.2.2 Phishing Frenzy 157

7.3 对比表格 160

7.4 谁来管理培训 162

7.5 总结 162

第8章 像老板—样进行钓鱼攻击 164

8.1 深入钓鱼攻击 165

8.1.1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165

8.1.2 为组织机构设定合理的目标 167

8.1.3 规划培训项目 168

8.1.4 理解指标 168

8.1.5 适当回应 169

8.1.6 决定时刻:内部构建还是外部构建 170

8.2 总结 172 








洞悉人心,守护安全:解密社会工程学的核心智慧 在信息爆炸、网络互联的时代,物理的防火墙和数字的加密固然重要,但真正能攻破坚固防线的,往往是那个最容易被忽视的环节——“人”。社会工程学,这门研究如何通过心理操纵、欺骗和诱导来获取信息或达成目的的艺术,已成为当代安全体系中最隐秘也最棘手的威胁。本书(指您提到的“包邮 全3册 社会工程:安全体系中的人性漏洞+卷2:解读肢体语言+卷3:防范钓鱼欺诈”)将带领读者深入剖析社会工程学的本质,从根源上揭示人性中的脆弱,并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防御策略,帮助您筑牢个人与组织的数字安全屏障。 第一卷:社会工程:安全体系中的人性漏洞 本卷是整个社会工程学体系的基石。我们将抛开那些技术层面的复杂术语,直接触及那些深植于人类心理的普遍规律。为什么人们如此容易被说服?又是什么让他们在看似合理的请求下放松警惕?答案就隐藏在我们共同拥有的认知偏差、情感驱动以及社会规范之中。 心理学原理的深度解析: 我们将详细探讨影响人类决策的多种心理学概念,例如: 权威性(Authority): 人们倾向于服从被认为是权威的人。在社会工程中,攻击者会伪装成专家、上级或执法人员,利用这种心理机制来获得信任和指令。我们将分析其背后的认知过程,以及如何在实践中识别和抵制这种操纵。 互惠原则(Reciprocity): 当我们接受了别人的帮助或馈赠,就会感到有义务回报。攻击者常常会通过提供小恩小惠,例如免费的“技术支持”或“信息分享”,来为后续更重大的欺骗铺路。本卷将剖析这一原则的运作机制,以及如何在不被利用的前提下维持良好的人际互动。 承诺与一致性(Commitment and Consistency): 一旦人们在公开场合做出承诺,就会倾向于言行一致,以维护自我形象。社会工程师会巧妙地诱导受害者做出小的承诺,进而步步为营,让他们付出更多,最终达成其不可告人的目的。我们会探讨这种心理惯性的力量,以及如何避免落入“越陷越深”的困境。 社会认同(Social Proof): 当我们不确定如何行动时,会观察他人的行为来指导自己。如果周围的人都在做某事,我们更容易相信这是正确的。攻击者会制造虚假的“大家都这样做”的假象,例如声称“其他同事都已更新此信息”,来降低受害者的疑虑。本卷将深入分析群体思维的陷阱,以及如何在独立思考与群体压力之间找到平衡。 喜好(Liking): 我们更容易被我们喜欢的人所影响。攻击者会利用外貌、共同兴趣、赞美等方式来建立“人设”,让目标产生好感,从而降低其防备。我们将审视“被喜欢”的力量,以及如何在保持友善的同时,识别伪装的善意。 稀缺性(Scarcity): 当某物变得稀少,其价值似乎就增加了。攻击者会制造“限时优惠”、“机会难得”的紧迫感,促使目标仓促做出决定,忽略潜在的风险。本卷将解析稀缺性营销背后的心理学,并教您如何在压力下保持冷静。 社会工程攻击的典型手法与场景: 伪装(Impersonation): 冒充不同身份,例如IT支持人员、银行客服、政府官员、甚至是熟悉的同事或朋友。 钓鱼(Phishing): 通过电子邮件、短信或社交媒体等渠道,发送看似合法但实则包含恶意链接或附件的信息,诱骗受害者泄露敏感信息或下载恶意软件。 诱饵(Baiting): 提供免费的诱惑,例如免费下载的电影、音乐或软件,诱使用户点击,从而植入病毒。 预文本(Pretexting): 创造一个虚构的场景,并围绕这个场景编造一系列合乎逻辑的谎言,以获取信息。 尾随(Tailgating): 紧跟在授权人员后面,利用其开门的机会进入受限区域。 网络钓鱼(Vishing)与短信钓鱼(Smishing): 利用电话和短信进行欺诈。 社交媒体的情感操纵: 利用网络平台上的个人信息进行定向攻击。 识别与防范的初步指南: 培养批判性思维: 学会质疑信息的来源和动机,不轻易相信看似美好的事物。 建立信息验证机制: 对于任何要求提供敏感信息或执行敏感操作的请求,都要通过官方渠道进行二次确认。 警惕情感诱惑: 区分真诚的情感表达与刻意的操纵。 保护个人信息: 了解哪些信息可以公开,哪些必须保密。 网络安全基础意识: 熟悉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和防护手段。 第二卷:卷2:解读肢体语言 言语表达固然重要,但一个不经意的眼神、一个细微的手势,往往更能透露出真实的情感和意图。本卷将聚焦于非语言沟通的解读,教您如何通过观察肢体语言来识别谎言、评估信任度,并更精准地把握沟通的实质。 肢体语言的科学基础: 面部表情的解读: 微表情的识别,眼睛的注视方向,嘴角的细微变化,都在诉说着不为人知的秘密。我们将深入研究不同情绪下,面部肌肉的联动反应。 眼神的玄机: 眼神交流的时长、频率、瞳孔的变化,都能传递出诚实、回避、恐惧或自信等多种信息。 手势与姿势的含义: 手部动作的开放与封闭,身体的朝向,腿部的姿势,都在无声地表达内心的状态。例如,交叉手臂可能表示防御,身体前倾则可能意味着兴趣。 空间距离与触摸: 人们在不同关系中对个人空间的感知不同,触摸的轻重缓急也能反映亲密程度和权力关系。 肢体语言在社会工程中的应用: 识别谎言的信号: 尽管没有绝对的谎言信号,但某些肢体语言的组合模式,如眼神闪烁、不自然的微笑、过多的面部触摸等,可能预示着不诚实。 评估对方的意图: 通过观察对方的身体反应,可以判断其是真诚的还是带有欺骗性。例如,一个紧张的坐姿或躲闪的眼神,可能表明其心怀鬼胎。 建立信任与 rapport: 掌握积极的肢体语言,例如开放的姿势、适度的眼神交流,可以帮助您在沟通中建立信任感。 反击伪装的善意: 学会辨别那些为了获取信任而刻意表演出的友好姿态。 实战演练与案例分析: 日常沟通中的肢体语言解读: 从面试、商务谈判到日常社交,如何运用肢体语言来提升沟通效果和判断他人。 识别网络和电话沟通中的线索: 尽管无法直接观察肢体语言,但语速、语气、停顿等声音线索,也间接反映了说话人的情绪和状态。 常见误区与局限性: 强调肢体语言并非万能,需要结合情境和文化背景进行综合判断,避免过度解读。 第三卷:卷3:防范钓鱼欺诈 钓鱼欺诈作为社会工程中最常见、危害最广的攻击手段之一,其形式日益多样化,技术也在不断升级。本卷将专注于这一核心威胁,为您提供一套全方位的防御策略,从基础知识到高级技巧,让您有效地规避风险。 钓鱼欺诈的原理与分类: 邮件钓鱼(Phishing): 详细剖析各种钓鱼邮件的特征,包括伪造的发件人、可疑的链接、紧急的措辞、不常见的语法错误等。 网络钓鱼(Spear Phishing): 针对特定个人或组织的高度定制化钓鱼攻击,其成功率更高,危害也更大。 鲸钓(Whaling): 专门针对企业高管或重要决策者的钓鱼攻击,旨在窃取高价值信息或进行大额转账。 短信钓鱼(Smishing): 利用短信进行欺诈,往往包含恶意链接或诱导用户回拨虚假客服电话。 电话钓鱼(Vishing): 通过电话冒充客服、执法人员等,套取敏感信息或进行诈骗。 虚假网站与冒名顶替: 介绍攻击者如何创建逼真的假冒网站,以骗取用户的登录凭证或财务信息。 识别与规避钓鱼欺诈的实用技巧: 邮件安全: 检查发件人地址: 仔细核对邮箱地址,寻找细微的拼写错误或不寻常的域名。 谨慎点击链接: 将鼠标悬停在链接上,观察实际跳转的网址,而不是只看链接的显示文字。 警惕附件: 不要随意打开来源不明的附件,尤其是压缩文件、可执行文件或包含宏的文档。 识别“紧急”和“威胁”信号: 攻击者常常制造恐慌,迫使您匆忙行动。 利用垃圾邮件过滤器: 了解如何设置和管理邮件客户端的垃圾邮件过滤器。 网站安全: 检查网址: 确保网址以“https://”开头,并注意域名的准确性(例如,避免“amaz0n.com”而不是“amazon.com”)。 寻找安全锁标志: 浏览器地址栏的锁标志表示网站已加密,但并不能保证网站本身是安全的。 注意网站的设计和内容: 粗糙的设计、大量的错别字、不寻常的广告都可能是危险信号。 社交媒体安全: 警惕好友请求和陌生信息: 验证对方身份,即使是认识的人,也需留意异常的请求。 不轻易透露个人信息: 谨慎分享您的住址、电话、工作单位、生日等敏感信息。 设备安全: 保持操作系统和软件更新: 及时安装安全补丁,修复已知漏洞。 使用强大的密码和双因素认证: 增加账户的安全性。 安装可靠的防病毒软件和防火墙。 应对钓鱼欺诈的应急措施: 如果已泄露信息怎么办? 立即修改密码,联系银行冻结账户,报告给相关机构。 如何举报钓鱼欺诈? 了解向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搜索引擎、社交媒体平台以及相关执法部门报告的途径。 总结 社会工程学的威胁无处不在,但并非不可战胜。通过深入理解人性的弱点,掌握识别非语言信号的技巧,并学会一套切实有效的防范策略,您就能在复杂的数字环境中游刃有余,更好地保护自己和您所珍视的一切。这套书籍将成为您在这个信息时代最可靠的安全指南。

用户评价

评分

坦白说,我一开始对“肢体语言”那一部分是持保留态度的,总觉得这玩意儿太玄乎,带有太多的主观臆断。然而,书里对非语言信号的解读,却是建立在一系列严谨的行为学研究基础上的,数据和案例支撑得非常充分。它没有停留在“左手摸鼻子代表撒谎”这种老套的刻板印象上,而是深入到了微表情、姿态的细微变化,以及在不同文化和情境下的适用性。这让我意识到,解读他人并非是去猜心,而是一种基于观察和逻辑推演的科学过程。读完后,我尝试在日常交流中刻意去注意这些细节,发现自己捕捉到的信息量确实增加了,人际互动变得更加高效和有洞察力。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太棒了!封面那种哑光质感,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一看就知道是用心制作的。尤其是那个烫金的书名,在灯光下闪着低调又高级的光芒,让人忍不住想立刻翻开阅读。我特别欣赏那种细节处理,比如内页的纸张选择,颜色柔和不刺眼,阅读起来非常舒适,长时间看也不会觉得眼睛疲劳。装订也很扎实,感觉能经受住反复翻阅的考验,这对于我这种喜欢把书翻烂的读者来说太重要了。光是看着它摆在书架上,就觉得心情愉悦,完全是那种可以作为收藏品的级别。我甚至有点舍不得轻易地在上面做笔记,生怕破坏了它原本的完美形态。这本书的物理形态本身,就已经在向读者传达一种专业和认真的态度,这种对细节的追求,让我对里面的内容也充满了期待。

评分

这套书的结构安排非常合理,阅读起来一点也不拖沓。每一卷似乎都围绕一个核心主题,但彼此之间又有着巧妙的内在联系,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闭环。特别是关于“防范钓鱼欺诈”的那卷,可以说是实战指南的典范。它不仅教你识别那些拙劣的、一眼就能看穿的骗局,更重要的是,它把现代网络诈骗的复杂战术,比如“鱼叉式攻击”的心理诱导过程,描述得淋漓尽致。看完后,我感觉自己像是拿到了一份最新的“反诈武器库升级包”,对那些伪装成官方通知、紧急求助的邮件和信息,警惕性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它教会了我如何慢下来,如何质疑,而不是冲动点击。

评分

对于一个长期在信息安全领域有所涉猎的人来说,要找到一本既有深度又能保持新鲜感的专业书籍实在不易。但这一套书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它的价值不仅在于传授“术”——那些具体的操作技巧和识别方法,更在于提升读者的“道”——那种对系统性风险的深刻理解。它让我开始以一个更宏观的视角去看待安全问题,意识到任何防御体系的最终瓶颈往往都指向了最不可预测的那个变量:人本身。这套书不仅是技术人员的必备读物,对于管理者、市场人员乃至于普通网民,都是一份极其有价值的投资,它提供的洞察力是无价的。

评分

拿到这套书后,我立刻被它那种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深深吸引住了。作者似乎有一种魔力,能把那些原本听起来非常晦涩难懂的理论,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例子清晰地阐释出来。我之前总觉得像“安全体系”这种话题离我很远,但读完前几章,我发现原来我们每天都在不知不觉中与这些概念打交道。特别是对于“人性漏洞”的分析,简直是醍醐灌顶。它不是那种空泛的理论说教,而是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剖析了我们思维模式中的那些细微偏差是如何被利用的。阅读过程充满了“原来如此”的惊喜感,感觉自己的认知边界被拓宽了不少,对于如何构建更坚固的个人防线有了一个全新的、更立体的认识。

评分

儿子喜欢的书,还可以。

评分

给儿子学习用的。

评分

这个是可以的

评分

不错,不错,真的很不错

评分

不错!速度快!值

评分

发货太慢,包装有破损,其他都还好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儿子喜欢的书,还可以。

评分

发货太慢,包装有破损,其他都还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