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维修从入门到精通

电动机维修从入门到精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伯龙 编
图书标签:
  • 电动机
  • 维修
  • 电机
  • 故障诊断
  • 电气
  • 电力
  • 实操
  • 入门
  • 精通
  • 技能提升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306609
版次:1
商品编码:12300354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8-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573
字数:532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本书可供电气技术人员、电气工人、维修电工人员、工厂及农村电工以及电气爱好者阅读,也可作为再就业培训、高职高专和中等教育以及维修短训班教材使用。
全面介绍电动机维修必备的电路识图、检修的各项知识和技能要点,图、文对照,配合二维码看视频,易学、易懂,将读者引进电工大门的同时,注重技能提高,循序渐进,引导读者切实胜任电工岗位,独立解决电工难题。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介绍了电动机维修必备的电路识图、检修的各项知识和技能要点,书中从最基本的电动机修理基础知识着手,讲解电动机的绕组与拆装、绕组重绕、计算方法及改制,单相异步电动机、三相异步电动机、直流电动机嵌线与维修技术,电子调速直流电机、罩极式电动机及同步电机维修技术,潜水泵维修技术、电动机维修常用工具和材料、电动机常见故障与检修、绕组的浸漆与烘干、电动机的检查与试验等内容。在绕组重绕计算中采用较简易的实用计算方法;对各类电动机绕组的分布和接线,采用展开图和简易圆图进行介绍,维修技能部分配合二维码看视频,易学、易懂。
本书可供电气技术人员、电气工人、维修电工人员、工厂及农村电工以及电气爱好者阅读,也可作为再就业培训、高职高专和中等教育以及维修短训班教材使用。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 电机检修基础
1.1 认识电动机及产品型号 001
1.2 电机检修工具与仪表 008
1.2.1 常用的工具 008
1.2.2 常用仪表 013
1.2.3 电动机维修专用工具 017
1.3 电机常用电工材料 019
1.3.1 电磁线 019
1.3.2 电机的引出线 021
1.3.3 电机用电刷 022
1.3.4 绝缘材料 024
第2章 电动机基本原理与维修技术
2.1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机构及工作原理 033
2.1.1 三相电动机的结构 033
2.1.2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037
2.1.3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铭牌 039
2.2 单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046
2.2.1 单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 046
2.2.2 单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050
2.3 电动机的拆卸与安装 052
2.3.1 电动机的拆卸 052
2.3.2 电动机的安装 055
2.4 电动机应用检验 059
第3章 电动机绕组连接嵌入与改制
3.1 电动机绕组与连接 062
3.1.1 电动机绕组及线圈 062
3.1.2 绕组的连接方式 065
3.2 绕组重绕 070
3.2.1 数据记录 070
3.2.2 拆除旧绕组 072
3.2.3 清理铁芯 075
3.2.4 绕制线圈 076
3.2.5 绝缘材料的准备 088
3.2.6 嵌线 090
3.2.7 垫相绝缘 093
3.2.8 接线 093
3.2.9 绑扎及整形 094
3.2.10 浸漆和烘干 094
3.2.11 电动绕组及电动机特性试验 097
3.3 电动机绕组改制及重绕计算 099
3.3.1 绕组的改制 099
3.3.2 电动机改极改压 105
3.3.3 导线的改制 109
3.4 各种形式绕组的绕制与嵌线接线工艺 113
3.4.1 绕线工艺 113
3.4.2 嵌线和接线工艺 115
3.4.3 绕组的绝缘处理 121
3.4.4 绕组中极相组之间的连接 124
3.4.5 小功率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接线标志 125
第4章 三相电动机绕组绕制与修理
4.1 三相电机定子绕组嵌线与连接技术 126
4.1.1 三相单层交叉绕组嵌线 126
4.1.2 单层链式绕组的嵌线方法 161
4.1.3 三相2极电动机单层绕组的下线方法 166
4.1.4 单层同心式绕组的下线方法 170
4.1.5 单层同心式双路并联绕组的下线方法 175
4.1.6 单层链式绕嵌线步骤 176
4.2 双层绕组的下线方法及绕组展开分解图 180
4.2.1 三相4极36槽节距为1~8的双层叠绕单路连接绕组下线、接线方法 180
4.2.2 三相4极36槽节距为1~8的双层叠绕2路并联绕组展开分解图及接线方法 197
4.2.3 三相4极36槽节距为1~8的双层叠绕4路并联绕组展开分解图及接线方法 201
4.2.4 三相4极36槽节距为1~9的双层叠绕单路连接绕组下线、接线方法 204
4.2.5 三相4极36槽节距为1~9的双层叠绕2路并联绕组展开分解图及接线方法 210
4.2.6 三相2极36槽节距为1~13的双层叠绕单路连接绕组下线方法及接线方法 212
4.2.7 三相2极36槽节距为1~13的双层叠绕2路并联绕线展开分解图及接线方法 220
4.3 实际电动机绕组嵌线与接线顺序图表 222
4.3.1 各种槽数单层链式绕组展开图及嵌线顺序图表 222
4.3.2 各种槽数单层同心式绕组展开图及嵌线顺序图表 228
4.3.3 各种槽数单层交叉式绕组展开图及嵌线顺序图表 236
4.3.4 各种槽数单层同心交叉式绕组展开图及嵌线顺序图表 241
4.3.5 单层叠式绕组展开图及嵌线顺序图表 245
4.3.6 各种槽数双层叠式绕组展开图及嵌线顺序图表 250
4.4 三相异步电动机转子绕组的修理 260
4.4.1 铸铝转子的修理 260
4.4.2 绕线转子的修理 261
第5章 单相电动机绕组及检修技术
5.1 单相交流电动机的绕组 263
5.1.1 单相异步电动机的绕组 263
5.1.2 单相异步电动机绕组及嵌线方法 263
5.1.3 常用的单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举例 270
5.1.4 单相异步电动机的故障及处理 286
5.1.5 单相异步电动机的重绕计算 291
5.2 单相串励电动机的电枢绕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299
5.2.1 电枢绕组的绕制 299
5.2.2 电枢绕组与换向片的连接规律 301
5.2.3 单相串励电动机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303
5.2.4 定子线包短路、断路、通地的检查方法 306
5.2.5 电枢绕组故障检查 307
5.2.6 换向部位出现故障的检查方法 309
5.2.7 单相串励电动机噪声产生原因及降噪方法 313
第6章 直流电动机及维修
6.1 直流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14
6.2 直流电动机接线图 315
6.3 直流电动机绕组展开图 316
6.4 直流电动机常见故障及检查 320
6.4.1 电刷下火花过大 320
6.4.2 产生火花的原因及检查方法 320
6.4.3 换向器的检修 322
6.4.4 电刷的调整方法 323
6.4.5 发电机不发电、电压低及电压不稳定 324
6.4.6 电动机不能启动 325
6.4.7 电动机转速不正常 326
6.4.8 电枢绕组过热或烧毁 326
6.4.9 磁极线圈过热 326
6.4.10 电枢振动 327
6.4.11 直流电机的拆装 327
第7章 同步电动机与发电机维修
7.1 同步电机的结构及原理 328
7.1.1 同步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328
7.1.2 同步发电机的结构 331
7.1.3 同步发电机的型号 332
7.1.4 同步电动机结构与工作原理 334
7.2 同步电动机的维修 337
7.2.1 同步电动机的日常维护 337
7.2.2 同步发电机的定期维护保养 345
7.2.3 同步发电机电枢绕组(定子)的故障及处理 349
7.2.4 定子铁芯的修理 351
7.2.5 励磁绕组(转子)的修理 352
7.2.6 发电机的干燥处理 353
7.3 同步发电机试验项目 356
第8章 潜水电泵电机维修
8.1 潜水电泵的主要用途与特点 359
8.1.1 井用潜水电动机的总体结构 359
8.1.2 井用潜水电动机定子绕组的绝缘结构 366
8.1.3 井用潜水电动机的密封结构 367
8.2 潜水电泵的使用及维护 372
8.2.1 潜水电泵使用前的准备及检查 372
8.2.2 井用潜水电动机的定期检查及维护 373
8.2.3 潜水电泵的定期检查及维护 376
8.3 潜水泵电机与潜水泵常见故障与维修 377
8.3.1 潜水电泵不能启动、突然不转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377
8.3.2 潜水电泵过载、出水少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381
8.3.3 潜水电耗定子绕组故障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383
8.4 潜水电泵定子绕组常见故障的分析及处理 385
8.4.1 潜水电泵定子绕组接地故障 385
8.4.2 潜水电泵定子绕组短路故障 387
8.4.3 潜水电泵定子绕组断路故障 392
8.4.4 潜水电泵因过载使定子绕组烧坏的检查 393
8.4.5 潜水电泵因单相运行而烧坏的主要特征及主要原因 394
8.4.6 潜水电泵定子绕组其他故障的检查 395
8.4.7 潜水电机绕组重绕 397
第9章 单相电动机控制电路
9.1 单相异步电动机启动元件 398
9.1.1 离心开关 398
9.1.2 启动继电器 399
9.1.3 电容器 402
9.1.4 PTC启动器 403
9.2 单相电动机的运行方式及控制电路 405
9.2.1 单相电动机的运行方式 405
9.2.2 单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 409
9.2.3 单相异步电动机调速控制电路 413
第10章 三相交流电动机控制电路
10.1 笼型电动机的启动控制线路 418
10.1.1 直接启动控制线路 418
10.1.2 降压启动控制线路 420
10.2 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 424
10.2.1 电动机正反转线路 424
10.2.2 正反转自动循环线路 426
10.3 电动机制动控制线路 427
10.3.1 能耗制动控制线路 427
10.3.2 反接制动控制线路 428
10.4 点动控制和联动控制线路 430
10.4.1 点动控制线路 430
10.4.2 联锁或互锁线路 431
10.4.3 多点控制线路 433
10.4.4 工作循环自动控制 433
10.5 电动机的调速控制 435
10.5.1 双速电动机高低速控制线路 435
10.5.2 多速电动机的控制线路 437
10.6 线绕转子异步电动机控制电路 441
10.6.1 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的自动控制线路 441
10.6.2 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及调速控制线路 442
10.7 电动机的保护 443
10.7.1 保护方式 443
10.7.2 保护电路分析 445
第11章 直流电动机控制电路
11.1 直流电动机的启动与制动控制电路 447
11.1.1 串励直流电动机的控制电路 447
11.1.2 并励直流电动机的控制电路 448
11.1.3 直流电动机的保护电路 450
11.2 电器控制自动调速系统 451
11.2.1 直流发电机——电动机系统 451
11.2.2 电机扩大机的自动调速系统 452
11.2.3 晶闸管——直流电动机调速 457
11.2.4 开环直流电机调速器 463
11.2.5 闭环直流调速器 466
第12章 电动机变频器控制电路
12.1 通用变频器的基本结构原理 473
12.1.1 变频器基本结构 473
12.1.2 通用变频器的控制原理及类型 474
12.2 变频器的电路应用 480
12.2.1 变频器的基本控制功能与电路 480
12.2.2 起重机械专用变频器电路分析 484
12.2.3 车床变频调速系统电路分析 487
12.2.4 龙门刨床控制电路分析 489
12.2.5 风机变频调速电路分析 493
12.2.6 变频器一控多电路分析 493
12.3 变频器的维护与保养 496
12.3.1 通用变频器的维护保养 496
12.3.2 通用变频器的基本检测 504
12.3.3 常见变频器故障诊断和处理措施 509
第13章 电机维修实例图解
13.1 电机拆卸过程 515
13.1.1 接线盒拆卸 515
13.1.2 风扇罩与风扇拆卸 515
13.1.3 端盖与转子拆卸 516
13.2 电机定子线圈的拆卸与槽清理 518
13.2.1 绕组拆卸 518
13.2.2 槽的清理 519
13.3 线圈的绕制与绝缘槽楔的制备 519
13.3.1 线圈的绕制 519
13.3.2 绝缘纸与槽楔制备 520
13.4 定子绕组的嵌线与接线、捆扎 522
13.4.1 定子绕组嵌线过程 522
13.4.2 嵌线 523
13.4.3 绕组判断与接线 534
13.4.4 垫相间绝缘与绕组的捆扎 537
13.4.5 绕组的浸漆 538
13.4.6 绝缘检测 539
13.5 电机的组装 540
13.5.1 端盖与转子的组装 540
13.5.2 风扇与风扇罩的组装 542
13.5.3 出线端子接线与线端盖安装 542
附录
附录一 电动机启动控制线路的计算 545
附录二 电动机制动控制线路的计算 560
附录三 电动机调速控制线路的计算 565
参考文献 573

前言/序言

电动机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国防建设、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目前,在我国电网的总负荷中,电动机的用电量约占60%,充分说明电动机在我国国民经济生产和人们生活中所起的作用非同一般。由于电动机的控制系统千差万别,在使用和运行过程中,电动机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要求电工及电气维修人员全面了解电动机的控制系统及原理,掌握维修方法,及时排除故障,使设备尽快正常运行。为了能使学习者全面、快速掌握电动机控制电路及维修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组织编写了本书。
本书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实际,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从最基本的电动机修理基础知识着手,讲解电动机的绕组与拆装、绕组重绕、计算方法及改制,单相异步电动、三相异步电动机、直流电动机嵌线与维修技术,电子调速直流电机、罩极式电动机及同步电机维修技术,电动机维修常用工具和材料、电动机常见故障与检修、绕组的浸漆与烘干、电动机的检查与试验等内容。在绕组重绕计算中采用较简易的实用计算方法;对各类电动机绕组的分布和接线,采用展开图和简易圆图进行介绍,直观、易懂。
全书内容特点:
内容全面,覆盖面广:帮助读者全面精通电动机维修与控制技术,既说明了电机安装、检修、绕线、布线、接线的各项技能、技巧,又用图解形式直观展示和分析了各类型电动机控制系统和电路,给出了广大电工、电动机维修工和爱好者学习的全方位解决方案。
通俗易懂,实用性强:书中内容从初学者学习实用技术和知识的需要出发,尽可能地把复杂的基础知识和理论通俗化和实用化,将繁琐的公式简易化,再辅以简明的分析;技能的操作附有大量的图片和典型电路说明,读者零基础就能学会。
配套视频资源:通过书中二维码扫描可以直观地学习电机绕组布线接线、安装维修等各项要领。
本书由张伯龙主编,参加编写的还有黄文明、王发海、王雨春、徐忠波、张伟、周建伦、班积辉、陈义、邓名凤、甘科、高江彭、高文广、官辉、杜月梅、牛培、祖春旭、齐白雪,全书由张伯虎统稿。
由于水平所限,书中不足之处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电动机维修从入门到精通》图书简介 本书是一本全面、深入的电动机维修技术指南,专为有志于掌握电动机故障诊断、维修及保养技能的读者量身打造。无论您是初涉此行的维修新手,还是希望系统提升专业水平的在职技师,都能从中获得宝贵的知识和实用的操作技巧。 本书内容详实,结构严谨,从基础原理讲起,逐步深入到复杂的故障分析和维修实践。全书共分为几个核心部分: 第一部分:电动机基础理论与结构解析 电动机工作原理概览: 详细阐述不同类型电动机(如直流电机、交流感应电机、同步电机、伺服电机等)的基本工作原理,包括电磁感应、电磁力、旋转磁场等关键概念。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帮助读者建立清晰的理论认知。 电动机结构详解: 深入剖析电动机的各个关键部件,如定子、转子、绕组、轴承、绝缘材料、风扇、外壳等,介绍其功能、材质特性以及常见的失效模式。 电动机分类与选型: 讲解不同电动机的特性、优缺点及适用范围,指导读者如何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电动机类型和规格。 第二部分:电动机常见故障诊断与分析 故障现象识别与分类: 系统梳理电动机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异常现象,如过载、发热、异响、振动、转速不稳、无法启动、缺相、烧毁等,并对其进行科学分类。 故障原因深入分析: 针对每一种常见故障现象,本书将运用逻辑推理和电气测量方法,层层剥茧,深入分析其根本原因。例如,分析发热原因可能涉及电源问题、负载过大、绕组短路、轴承磨损、通风不良等多种可能性。 诊断工具与方法介绍: 详细介绍电动机维修中常用的诊断工具,包括万用表(电阻、电压、电流测量)、兆欧表(绝缘电阻测试)、钳形电流表、振动测量仪、热成像仪、示波器等。教授读者如何正确使用这些工具,进行精准的参数测量和故障定位。 故障排除流程指导: 提供标准化的故障排除流程,从初步检查、测量诊断到最终维修,帮助读者系统性地解决问题,避免盲目操作。 第三部分:电动机维修技术实操 绕组维修: 详细讲解电动机绕组的检测(断路、短路、对地漏电)、拆卸、绝缘处理、重新绕制(包括不同线径、匝数的计算和绕制技巧)、以及绝缘测试方法。 轴承维修与更换: 介绍轴承的类型、润滑要求、常见故障(磨损、缺油、异响)的诊断,以及轴承的拆卸、清洗、润滑和安装技巧。 绝缘系统维护与修复: 讲解绝缘材料的性能,如何检测绝缘老化,以及绝缘漆的烘干、浸漆等修复工艺。 机械部件维修: 涵盖轴、联轴器、风扇等机械部件的检查、调整和更换方法。 接线与电气连接: 详细介绍不同电动机的接线原理、接线图的解读,以及各种电气连接(如端子盒、插头)的正确处理方法。 特殊类型电动机维修: 针对变频器控制的感应电机、伺服电机、步进电机等,提供其特有的故障诊断和维修要点。 第四部分:电动机的安装、调试与保养 电动机的正确安装: 指导读者进行电动机的固定、联轴器对中、电源连接等安装步骤,确保电动机在安全可靠的环境下运行。 启动与调试: 讲解电动机的空载、带载启动过程,以及如何进行参数调整和性能测试,确保电动机达到最佳运行状态。 日常维护与预防性保养: 提供详细的电动机日常检查项目、保养周期和操作规范,包括清洁、润滑、紧固、绝缘检查等,旨在延长电动机使用寿命,降低故障发生率。 安全操作规程: 强调电动机维修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包括电气安全、机械安全、个人防护等,确保维修人员的人身安全。 本书特色: 内容循序渐进: 从基础知识到高级技巧,层层递进,适合不同层次的读者。 理论与实践结合: 既有深入的原理分析,又有贴近实际的维修案例和操作指南。 图文并茂: 大量精选的插图、表格和原理图,直观生动,易于理解。 实用性强: 聚焦实际维修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语言通俗易懂: 避免使用过于晦涩的术语,力求用清晰明了的语言讲解复杂的技术概念。 无论您是希望掌握一门热门维修技术,还是致力于提升现有技能水平,本书都将是您不可多得的得力助手,助您成为一名技艺精湛的电动机维修专家。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名在一家小型维修厂工作的技术人员,平时接触最多的就是一些家用电器和简单的机械设备。最近,厂里接到了一些需要维修电动机的活儿,虽然我之前也零星地接触过,但总感觉自己底子不够扎实,很多时候都是靠经验和运气。在朋友的推荐下,我入手了这本《电动机维修从入门到精通》。这本书的内容,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实在”。它没有花哨的语言,也没有故弄玄虚的概念,而是直接切入主题,讲解电动机的常见故障、诊断方法以及具体的维修步骤。我尤其欣赏的是它在故障排除部分的处理方式。不是简单地列举故障现象,而是详细分析了每种故障可能的原因,并且提供了多种不同的检测手段,从最基础的目视检查,到使用万用表、示波器等仪器进行测量,都给出了清晰的操作指南。我还记得书中有一个章节专门讲的是电动机绕组的故障诊断,里面列举了不同类型的绕组损坏(比如短路、断路、接地等)的表现,以及如何用兆欧表、电桥等工具来精确判断。这种细致入微的讲解,对于我们这种需要实际操作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而且,书中还配有大量的图片和示意图,很多细节的操作步骤都通过图片清晰地展示出来,大大降低了理解的难度。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把书中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了,希望能通过这本书,提升我的电动机维修技能。

评分

说实话,我买这本书完全是出于一种“好奇心驱使”的冲动。我不是做这行的,也从来没接触过电动机维修,只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别人在谈论电动机的原理,觉得挺有意思的,所以就想了解一下。刚拿到书的时候,我本以为会看到一堆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结果没想到,它写得相当易懂。作者在讲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时,用了不少类比和生活中的例子,比如用水流和水泵来类比电流和电动机,一下子就把抽象的概念变得生动形象了。我记得有一部分讲的是电动机的转矩和转速的关系,作者用一个骑自行车蹬踏板的例子来解释,说明了在不同的阻力下,你需要用多大的力气才能蹬得更快。这种方式让我这种“小白”也能轻松理解。而且,书中还提到了不同电动机的优缺点以及它们适用的场景,比如为什么有些电动机在启动时会发出很大的声音,有些则很安静。这些信息对我来说,即使不能直接用于维修,也能满足我的求知欲,让我对这个领域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虽然我可能不会成为一名专业的电动机维修师,但通过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这个“庞然大物”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也对工程师们的工作有了更多的敬意。

评分

作为一名多年从事机械设备维护的老技师,我接触过各种各样的机械故障,但说实话,对于电动机的“内功”——也就是电气原理和故障诊断,我一直觉得还不够深入。很多时候,都是凭借经验在处理。这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这本《电动机维修从入门到精通》,抱着学习的态度买来一看。这本书,让我眼前一亮。它在讲解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时,条理非常清晰,并且结合了很多实际应用的案例,这对于我们这些在实践中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来说,非常有共鸣。我尤其欣赏它在故障分析部分的处理方式。不是简单地把故障现象列出来,而是从电气和机械两个层面,对故障进行深入剖析,并且详细说明了各种检测手段的原理和操作方法。书中对一些疑难杂症的分析,更是让我受益匪浅。比如,它详细讲解了如何通过测量电动机的绝缘电阻、绕组直流电阻,以及在通电状态下测量电流和电压,来判断电动机是否存在隐患。这些细致入微的讲解,让我看到了很多自己以前可能忽略的细节。可以说,这本书不仅巩固了我原有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它为我打开了新的思路,让我对电动机维修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评分

这本书我刚拿到手,说实话,我对电动机这个领域一直都挺好奇的,但又觉得它有点高深莫测。我之前尝试过看一些网络上的教程,但总是断断续续的,而且很多讲解都过于理论化,看得我一头雾水。这次买了《电动机维修从入门到精通》,纯粹是抱着一种“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希望它能给我一些实际的指导。打开书的时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图表,老实说,一开始有点打怵。但当我翻到介绍电动机基本原理的那几章时,我发现作者的叙述方式还挺接地气的。他没有上来就讲复杂的公式和定理,而是从大家都能理解的现象入手,比如为什么电动机能转动。我还记得他举了一个用磁铁吸引和排斥来模拟电磁感应的例子,虽然简单,但一下子就让我抓住了核心概念。这一点真的特别棒,让我觉得学习起来没有那么大的心理压力。而且,书中对不同类型电动机的介绍也很有条理,从最常见的直流电动机,到交流电动机,再到一些特殊用途的电动机,都给出了详细的分类和特点分析。虽然现在我还只是刚刚开始接触,很多细节还需要反复琢磨,但至少,这本书给我打开了一扇通往电动机世界的大门,让我不再觉得它那么遥不可及。接下来的学习,我打算先从最基础的直流电动机原理和结构入手,慢慢地再过渡到更复杂的交流电动机。

评分

我是一名电气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学校里接触过一些关于电动机的理论知识,但总觉得理论脱离实际,很多时候都无法真正理解其应用。这次购买了《电动机维修从入门到精通》,纯粹是想从实践的角度去加深理解。这本书,可以说在理论和实践之间架起了一座非常稳固的桥梁。它不仅讲解了电动机的基本原理,还深入探讨了各种电动机的结构特点、工作方式,以及最关键的——故障诊断和维修。书中关于故障诊断的部分,做得非常细致。它不仅列举了各种常见的故障现象,更重要的是,它详细分析了每种现象背后可能的原因,并且提供了非常系统化的排查思路。比如,当电动机出现异响时,书中会引导读者从轴承、转子、定子等多个方面去分析,并给出相应的检查方法。这一点对于我来说,是极大的帮助。因为在学校里,我们更多的是学习“怎么做”,但这本书教会我们“为什么这么做”以及“怎么判断”。我还注意到,书中对一些维修工具的使用也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这对于我们这些即将步入工作岗位的学生来说,非常实用。虽然我还不算“精通”,但这本书无疑为我的实践学习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

评分

我一直对科学技术充满好奇,尤其对那些看似神奇的工业设备,总是想一探究竟。电动机,作为现代工业的“心脏”,更是让我着迷。但苦于没有专业的指导,总是不得其门而入。偶然间,我发现了这本《电动机维修从入门到精通》。这本书,就像是一位耐心的老师,用最浅显易懂的语言,为我这个“小白”揭开了电动机的神秘面纱。作者在讲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时,没有直接抛出复杂的物理公式,而是从“力的产生”这一最根本的源头讲起,循序渐进地引入磁场、电流等概念,让我在理解上几乎没有障碍。我印象最深的是,书中关于电动机“转动”的解释,作者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将电动机的内部比作一场“永不停歇的拉锯战”,电流在磁场中不断地受到力的作用,从而产生持续的旋转。这种生动的描述,让我一下子就抓住了电动机的核心动力来源。而且,书中还配有大量的图示,将抽象的原理具象化,让我能直观地看到电动机内部的机械结构和电气连接。虽然我现在还停留在“入门”阶段,但这本书已经成功地激发了我对电动机的浓厚兴趣,让我开始渴望了解更多关于它的知识。

评分

我是一名在工厂车间工作的普通工人,我们车间里有各种各样的机器,其中很多都离不开电动机。以前,电动机出了问题,都是报给维修部门,我从来没想过自己去碰。但最近,由于人手不足,我们车间的一些小型电动机的日常维护和一些简单故障的排除,竟然也开始分配给我们这些操作工了。我当时心里挺犯怵的,毕竟这东西要是弄坏了,损失可不小。恰巧,公司组织了一个技术培训,发了这本《电动机维修从入门到精通》给我们。这本书,我只能说,它简直是为我们这种“半路出家”的人量身定做的。书里的讲解,一点都不含糊,从电动机的结构组成,到各种常见故障的判断,再到具体的维修步骤,都写得清清楚楚。尤其是一些安全注意事项,更是反复强调,这对于我们这种非专业人士来说,太重要了。我还记得书中关于电动机绕组烧毁的分析,它详细列出了可能导致烧毁的原因,比如过载、缺相、轴承损坏导致转子卡死等等,并且提供了相应的检查方法。这让我们知道,不能只看表面现象,还要深入挖掘问题的根源。现在,我们车间里一些小的电动机故障,我已经敢上手尝试自己维修了,虽然还不能处理复杂的难题,但至少能解决一些常见的小问题,也算是为工厂减轻了一些负担。

评分

我一直觉得,像电动机这样的东西,应该是属于那些“高大上”的专业人士的领域,和我这种普通人没什么关系。但最近,我家里的一些老式电器,比如一些风扇、洗衣机,都出现了电动机老化的迹象,维修师傅过来都说不好修,要么就是费用很高。这让我动了自己动手试试的念头。在网上搜索了一圈,看到了这本《电动机维修从入门到精通》。拿到书之后,我真的有些惊喜。作者的讲解方式非常“接地气”,他不像很多技术书籍那样,上来就用一堆专业术语吓唬人。而是从最最基础的常识开始讲起,比如电动机为什么会转动,它里面有哪些部件,这些部件分别起什么作用。我记得有一章讲的是电动机的“心脏”——绕组,作者用了“像血管一样”的比喻来形容绕组在电动机中的作用,一下子就让我明白了它的重要性。而且,书中还有很多关于如何判断电动机是否损坏的实用技巧,比如通过听声音、摸温度、闻气味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注意到的细节,但作者却把它系统地整理了出来。这本书让我觉得,原来电动机维修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复杂,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和思路,普通人也能有所尝试。

评分

对于我这种对机械和电气知识一窍不通的“门外汉”来说,想要理解电动机这种精密设备,简直比登天还难。但当我偶然翻阅到这本《电动机维修从入门到精通》时,我的看法瞬间改变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简直就是为我这种新手设计的!它没有那些让人望而生畏的专业术语堆砌,而是用一种非常平实、易懂的方式,层层剥茧,逐步引导读者进入电动机的世界。我特别喜欢它对电动机基本原理的讲解,不是直接抛出复杂的物理公式,而是从最基础的“力”的概念入手,然后循序渐进地解释磁场、电流如何产生力,进而驱动电动机转动。作者还巧妙地运用了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比如用风扇的扇叶旋转来类比电动机的转子,用双手互相推来类比磁场之间的作用力,这些都让我这个完全没有基础的人,也能快速地理解和接受。而且,书中的插图非常丰富,而且清晰度很高,很多内部结构的展示,让我能直观地看到电动机的各个部件是如何协同工作的。虽然我目前还只是在“入门”阶段,很多更深入的内容还在摸索中,但这本书已经成功地激发了我学习电动机知识的兴趣,让我不再觉得它是遥不可及的技术。

评分

说实话,我刚买这本书的时候,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我对电动机维修这个领域知之甚少,总觉得它是一门非常专业的技能,难以掌握。但当我翻开《电动机维修从入门到精通》的第一页时,我的看法就完全改变了。这本书,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作者在讲解电动机的结构组成时,并没有直接罗列出一大堆技术参数,而是像在介绍一个熟悉的陌生人一样,娓娓道来。他将定子、转子、绕组等抽象的概念,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插图,变得触手可及。我记得有一章是讲解电动机的“心脏”——绕组,作者用了“电动机的血管”来形容它,并且详细解释了不同绕组的材质、粗细、圈数对电动机性能的影响,这让我一下子就理解了为什么同一个型号的电动机,性能也会有所差异。而且,书中关于故障诊断的部分,更是让我拍案叫绝。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电动机不转了怎么办”,而是从最基础的“观察”开始,引导你去分析可能的原因,然后逐步深入,直到找到问题的根源。这种循序渐进的逻辑,让我这个新手也能跟着作者的思路,一步步地解决问题。可以说,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让我对电动机维修这项技能,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