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一案解析填报流程】——书中选择了一家高新技术企业作为主案例,全书按照年度纳税申报表的填写顺序进行章节排列,以一案熟悉纳税申报全过程。
【分案例+辅助案例】——对主案例没有覆盖到的年度纳税申报表、需要单独举例讲解的知识点进行补充,扩展案例适用范围,使内容涵盖无死角,更全面。
【税会差异纳税调整】——通过深入讲解各类税收优惠、税会差异及纳税调整,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企业所得税申报工作的难点和核心内容。
相关图书推荐
内容简介
2017年12月底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2017年版)》,与2014版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相比,新表在报表体系、报表结构、包标内容等方面均有调整。适逢2017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来临之际,本书根据全新政策,以“主案例+分案例+辅助案例”的形式,讲解2017年新版年度申报表和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的逻辑结构及具体填报方法。
作者简介
冯秀娟,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生导师,会计师,国际注册高级创新管理师,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北京市首届青年教学名师。长期与大专院校及企业合作从事税收教育及培训工作,主要培训对象为企业高级财务管理人员、税务专业硕士、财税从业人员等。
目录
导 读
第一章 企业所得税概述
第一节 企业所得税的税制要素
第二节 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2015年版)》的填写
第二章 收入的确认及申报
第一节 收入的确认
第二节 《A101010一般企业收入明细表》的填写
第三章 扣除项目的确认及申报
第一节 扣除项目的确认
第二节 《A102010一般企业成本支出明细表》的填写
第三节 《A104000期间费用明细表》的填写
第四章 收入类项目的纳税调整及申报
第一节 视同销售和房地产开发企业特定业务的纳税调整及申报
第二节 未按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的纳税调整及申报
第三节 投资收益的纳税调整及申报
第四节 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的纳税调整及申报
第五章 扣除类项目的纳税调整及申报
第一节 职工薪酬的纳税调整及申报
第二节 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跨年度纳税调整及申报
第三节 捐赠支出的纳税调整及申报
第四节 其他扣除类的纳税调整
第六章 资产类项目的纳税调整及申报
第一节 资产折旧、摊销的纳税调整及申报
第二节 《A105080资产折旧、摊销情况及纳税调整明细表》的填写
第三节 资产损失的税务处理及申报
第七章 特殊事项的纳税调整及申报
第一节 企业重组及递延纳税事项的纳税调整及申报
第二节 政策性搬迁的纳税调整及申报
第三节 特殊行业准备金的纳税调整及申报
第四节 特别纳税调整应税所得
第五节 《A105000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的填写
第八章 税收优惠的确认及申报
第一节 免税、减计收入及加计扣除优惠的确认及申报
第二节 所得减免优惠的确认及申报
第三节 抵扣应纳税所得额及申报
第四节 减免所得税优惠的确认及申报
第五节 税额抵免优惠的确认及申报
第九章 企业所得税弥补亏损及申报
第一节 企业所得税弥补亏损的税务处理
第二节 《A106000企业所得税弥补亏损明细表》的填写
第十章 境外所得税收抵免及申报
第一节 境外所得税收抵免的税务处理
第二节 境外所得税收抵免相关表格的填写
第十一章 跨地区汇总纳税及申报
第一节 跨地区汇总纳税的税务处理
第二节 《A109000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年度分摊企业所得税明细表》的填写
第十二章 其他表单的填报
第一节 《A000000企业基础信息表》的填写 379
第二节 《A100000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主表的填写 385
参考文献 393
财务决策与税务筹划的实战指南 面向对象: 中小企业管理者、财务总监(CFO)、税务经理、会计师、以及所有关注企业税务合规与优化的高级财税专业人士。 本书核心价值: 本书并非专注于某一特定年份的申报实务操作手册,而是提供一套全面、系统、前瞻性的企业所得税管理思维框架与实战工具箱。它旨在帮助企业从“被动应对税务检查”转向“主动规划税务结构”,实现税务合规基础上的效益最大化。 --- 第一章:企业所得税管理范式的重塑与宏观视野 一、 时代背景下的税务职能升级: 当前,国家对税收征管的精细化程度空前提高,金税四期、大数据风控已成为常态。本书首先剖析了在新技术环境下,企业财务部门如何从传统的“记录者”转变为“风险管理者”和“价值创造者”。我们将探讨,企业所得税不再仅仅是年度报表的尾声工作,而是贯穿企业经营全生命周期的战略决策要素。 二、 税务治理架构的构建: 本章详细论述了如何搭建一个适应现代监管要求的税务治理(Tax Governance)体系。这包括: 1. 内控机制的嵌入: 如何将所得税风险点嵌入到采购、销售、资产处置等业务流程的源头控制中。 2. 组织架构设计: 明确税务部门在集团管控中的定位,以及与业务部门、法务部门的协同机制。 3. 风险识别矩阵(R-Matrix): 建立企业所得税领域的重点风险领域分类,例如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的维护风险、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规范性风险、关联交易定价风险等,并提供应对预案。 三、 跨年度税务规划的基石: 强调税务规划的长期性与连续性。讨论如何基于企业的商业模式、融资策略和利润波动,制定跨年度的税务布局,而非局限于当期盈亏的调整。重点分析了“盈亏互补”策略在不同行业间的适用性差异。 --- 第二章:核心税会差异的深度解析与处理逻辑 企业所得税申报的核心难点在于处理会计核算与税法规定之间的差异。本书摒弃了简单的“科目对照表”,转而聚焦于差异产生的经济实质与处理逻辑。 一、 收入确认与成本费用的归集逻辑: 1. 收入确认的税务时点: 详细辨析了完工百分比法、分批定价法等复杂收入确认方式下的税务处理节点,特别是对跨期合同收入的税务处理要求。 2. 费用化与资本化的界限重塑: 深入探讨了无形资产摊销、固定资产残值计提、以及开发支出资本化的税务判断标准。特别分析了在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下,哪些会计处理选择对税负有长期影响。 二、 资产处理的税务考量: 1. 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的税务折旧/摊销: 阐述了加速折旧政策的适用条件、申报流程,以及在税务注销或资产转让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未提足折旧的税务处理。 2. 资产减值准备的税务处理: 讲解了法律法规对资产减值准备的税务确认限制,以及如何通过合规的处置行为实现损失的税前扣除。 三、 特殊税务处理的决策分析: 重点分析了企业合并、资产重组(包括吸收合并、新设合并)中的税务递延与纳税义务的承继问题。提供了不同重组模式下的税务风险点梳理和交易结构设计的税务考量因素。 --- 第三章:税收优惠政策的精益化管理与合规维护 在当前鼓励创新的政策环境下,税收优惠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本书致力于提升纳税人对优惠政策的理解深度和维护能力。 一、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全流程管理”: 摒弃传统上仅关注100%加计扣除比例的讨论,本书强调研发活动的“真实性、相关性、归集准确性”。 1. 项目立项与过程留痕: 提供了如何设计项目合同、会议纪要、技术文档,以应对税务机关对研发活动实质的穿透式检查。 2. 人员工时确认: 针对混合岗位人员(既做研发又做管理)的工时分配方法论,提供符合税务稽查逻辑的工时台账构建范式。 3. 辅助活动与材料费用的扣除边界: 明确界定哪些辅助性活动可以纳入加计扣除范围,以及材料报废损失的税务处理。 二、 高新技术企业资质的动态维护: 不仅教授如何首次认定,更侧重于“维持”阶段的税务压力管理。包括知识产权的有效性管理、研发人员比例的动态监控、以及收入和知识产权的匹配性审查。 三、 行业性税收优惠的精准定位: 针对软件、集成电路、技术服务等重点行业,梳理了特定税收优惠政策的适用条件、申报要点及年审要求,并结合最高法和税务总局的最新判例,给出操作层面的风险提示。 --- 第四章:关联交易与同期资料的抗风险实战体系 关联交易是税务稽查的重中之重。本书提供了超越同期资料简单填报的风险防御体系。 一、 关联交易定价的经济实质分析: 不再停留在可比信息获取层面,而是深入分析了五种可比方法的适用性排序、利润率指标的选择(如毛利率、营业净利率、资产回报率),以及如何根据企业所处的价值链定位选择最有利的报告方法。 二、 同期资料的“证据链”构建: 详细指导如何组织支撑关联交易定价的内部文件,包括: 1. 职能、风险、资产(FAR)分析报告的撰写要点。 2. 内部定价政策的形成文件。 3. 集团内部服务费(管理费、技术服务费)的成本分摊逻辑合理性论证。 三、 预约定价安排(APA)的战略选择: 探讨了单边、双边、多边APA在不同类型跨国交易中的适用性,以及企业在申请APA过程中需要准备的战略性材料和谈判策略。 --- 第五章:税务稽查应对与纳税评估的实操手册 本书的实战性体现在对税务检查流程的深度预判和应对策略。 一、 纳税评估指标的“自我体检”: 解析税务机关常用的纳税评估模型,包括行业平均水平对比、税负率波动分析、以及特定指标(如销项税额与进项税额的比例异常)的预警信号。提供了一套企业可以自行运行的“税务体检”工具集。 二、 稽查进场的规范化应对: 从税务人员进入办公室的第一小时开始,指导企业如何合法、有效地控制信息流和沟通范围。重点讲解: 1. “查账”与“涉案调查”的界限识别。 2. 对检查人员要求提供资料的回复技巧与时效控制。 3. 在检查过程中发现初步问题的合理解释和证据补充策略。 三、 税务行政复议与诉讼的基础策略: 对于重大争议,本书提供了税务复议申请的撰写要点,风险控制中的关键证据固定,以及如何聘请专业律师团队参与税务争议解决的初步流程建议。 --- 结语:持续优化的税务管理文化 本书的最终目标是促使企业建立一种将税务合规视为企业健康运营基础的文化。税务管理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本书提供的思维和工具,旨在帮助企业在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和税法要求下,保持领先地位,实现可持续的、稳健的财务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