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作者2016年主持民政部慈善事業創新和發展理論研究部級課題“慈善信托的稅收優惠研究”的研究成果。本書根據實地調研和問捲調查中發現的我國慈善捐贈中的諸多稅收問題,在研究我國慈善稅收政策效應和稅收管理的基礎上,提齣要建立中國特色的慈善稅收法律製度。
本書在深入研究慈善捐贈和稅收激勵相關理論的基礎上,選擇我國第三産業企業和外資企業慈善捐贈的稅收激勵進行實證研究;采用近年來全國的勞動力調查數據,綜閤考慮受教育程度、傢庭恩格爾係數等因素,並通過收入水平和各省收入差距對樣本進行分組,全麵分析個人工薪所得稅稅製和稅前扣除政策對個人慈善捐贈的激勵效應。通過問捲調查和案例分析,詳細分析瞭我國慈善信托在信托設立、存續和終止環節涉及的稅收製度和稅收優惠,提齣我國現行信托稅製中存在的問題,並對美國、英國和日本的慈善信托稅收製度進行比較研究。在上述研究結論基礎上,提齣一係列政策建議,為建立中國特色慈善稅製提供參考。
龍朝暉 1968年10月生,湘西苗族,中國共産黨黨員。1990年和1997年分彆獲中山大學經濟學學士學位和碩士學位,2003年獲中山大學管理學博士學位。現任中山大學嶺南(大學)學院經濟係副教授,掛職廣東省汕頭市金平區副區長(2017—2019年),兼任中國非洲問題研究會理事、廣東省和廣州市重大行政決策論證專傢、廣東省慈善事業立法專傢組成員、廣州市慈善監督委員會委員和監事、廣州市稅務學會常務理事、中山大學國傢大學科技園創業導師,受聘香港大學講授“中國稅務”課程,曾擔任上市公司獨立董事和管理顧問,並曾在美國亞利桑那大學、香港嶺南大學等進行學術交流訪問。學術著作《廣東外資企業盈虧研究 ——分析框架、數據、模型與案例》(廣東教育齣版社2008年版)獲第十六屆“安子介國際貿易研究奬”優秀著作三等奬。主持完成部(省)級等縱嚮和橫嚮研究課題20項,發錶學術論文40多篇,研究報告曾獲部級課題優秀奬、中國稅務學會優秀成果奬等奬項,有的報告曾被省部級領導多次批示。
緒 論
第一章 我國慈善思想、慈善組織與慈善捐贈的稅收政策
第一節 我國慈善的思想淵源與概念界定
第二節 我國慈善組織
第三節 我國慈善捐贈的稅收政策
第二章 我國慈善捐贈稅收政策執行中存在的問題
第一節 江門市調研
第二節 肇慶市調研
第三節 汕頭市調研
第四節 對慈善組織的問捲調查和電話訪談
第三章 我國企業慈善捐贈的稅收成本與決策機製
第一節 企業慈善捐贈決策的基本理論與研究
第二節 企業慈善捐贈決策模型與稅收管理
第三節 騰訊公司慈善捐贈決策的案例研究
第四章 我國企業非貨幣性資産慈善捐贈的稅收政策研究
第一節 非貨幣性資産慈善捐贈中的政府和企業
第二節 企業非貨幣性慈善捐贈的稅務處理和激勵效應
第三節 企業非貨幣性資産慈善捐贈稅收政策建議
第五章 我國上市公司納稅與慈善捐贈
第一節 我國企業的社會責任與慈善捐贈
第二節 我國企業發布社會責任報告和慈善捐贈的情況
第三節 2011年我國不同地區上市公司的企業社會責任與社會貢獻
第四節 2011年我國不同行業上市公司的企業社會責任與社會貢獻
第五節 2011年我國不同控股類型上市公司的企業社會責任與社會貢獻
第六節 2011年我國不同規模上市公司的企業社會責任與社會貢獻
第七節 結論和政策建議
第六章 我國第三産業企業慈善捐贈的稅收政策研究
第一節 文獻綜述
第二節 數據與實證分析
第三節 政策建議
第七章 我國外資企業慈善捐贈的稅收政策研究
第一節 中、美、日企業慈善捐贈的特點與比較
第二節 我國內外資企業慈善捐贈對比
第三節 我外資企業慈善捐贈稅收激勵的實證研究
第四節 我國外資企業慈善捐贈的稅收成本——廣汽豐田案例
第八章 我國企業慈善捐贈提高瞭企業價值和績效嗎
第一節 企業價值、績效理論與國內外研究綜述
第二節 企業捐贈與企業價值和財務績效相關性的實證分析
第三節 啓示與建議
第九章 我國個人慈善捐贈的稅收政策研究
第一節 研究背景、目的和方法
第二節 國內外學者研究綜述
第三節 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第四節 研究樣本選擇、模型設定與變量描述
第五節 實證研究
第十章 我國基金會的稅收政策研究
第一節 國內外文獻綜述
第二節 我國現行的基金會稅收政策
第三節 我國基金會捐贈收入的稅收政策效應
第四節 我國環保基金會公益支齣的稅收政策效應
第五節 促進我國基金會發展的稅收政策建議
第十一章 我國慈善信托的稅收政策研究
第一節 我國慈善信托的法製建設與發展曆程
第二節 我國慈善信托涉及的稅收製度和稅收優惠
第三節 我國慈善信托稅收問捲調查報告
第四節 DG信托有限公司案例分析
第五節 我國信托稅收存在的問題及國外藉鑒
第六節 改革和完善我國慈善信托稅收製度的政策建議
附 錄 信托業務的稅收負擔調查問捲
第十二章 我國慈善組織的治理與稅務監管研究
第一節 我國慈善組織注冊管理情況
第二節 我國慈善組織稅務管理情況
第三節 我國應該加強對慈善組織的稅務監管
第四節 美國慈善組織稅務監管的經驗與啓示
第五節 企業、慈善組織和政府的三方稅收博弈分析
第六節 加強我國慈善組織稅務監管的政策建議
參考文獻
剛拿到這本書,就被它的厚度和嚴謹的氣息所吸引。我一直認為,慈善稅收政策是一個既有經濟學理論又有社會倫理考量的復雜議題。這本書的標題《我國慈善稅收政策研究》就點明瞭它的學術性和深入性。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關於我國現行慈善稅收政策的詳細梳理,比如,它是否會區分不同類型的慈善捐贈,以及針對這些捐贈是否有不同的稅收處理方式?例如,對於企業捐贈和個人捐贈,在稅收優惠上是否有所區彆?另外,我想這本書會不會探討一些國際上比較成熟的慈善稅收模式,並以此為參照,分析我國政策的優勢和不足?我很想知道,在政策設計上,如何纔能更好地平衡國傢稅收利益和社會公益需求?書中會不會通過數據分析,來量化這些稅收政策對我國慈善捐贈總額的影響,以及對慈善組織運營效率的提升作用?對於從事慈善行業或者希望通過慈善實現企業社會責任的企業傢來說,這本書無疑會提供非常寶貴的參考價值,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利用現有的稅收政策。
評分一直以來,我都對國傢如何通過經濟杠杆來促進社會公益事業的發展抱有濃厚的興趣。稅收作為國傢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在慈善領域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我國慈善稅收政策研究》這本書的齣現,恰好滿足瞭我對這一領域深入瞭解的渴望。我迫切想知道,這本書是否會詳細剖析我國現行的慈善稅收政策框架,包括那些直接與捐贈者相關的稅收優惠,例如所得稅的抵扣、增值稅的減免等。更重要的是,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探討這些政策的實際效果,通過翔實的數據和案例,來評估它們在鼓勵個人和企業參與慈善活動方麵的貢獻。是否存在一些政策上的創新點,或者說,與其他國傢相比,我國的慈善稅收政策在哪些方麵具有獨特性?書中是否會對現有的政策進行批判性分析,指齣其可能存在的不足之處,例如,政策的覆蓋範圍、優惠力度是否足夠,以及在執行過程中是否存在不透明或不便民的情況?我相信,這本書能為我提供一個全麵而深刻的認識,幫助我理解稅收政策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重要作用。
評分我一直對國傢在引導社會資源嚮善方麵的政策力度非常關注,而慈善稅收政策無疑是其中的關鍵一環。《我國慈善稅收政策研究》這個書名,讓我感覺這會是一本非常接地氣、又充滿理論深度的作品。我特彆好奇,這本書會不會詳細介紹我國現行的關於慈善捐贈的稅收優惠政策,例如,企業和個人在捐贈時可以享受哪些具體的稅收減免或抵扣?這些政策的執行過程是否順暢?是否存在一些普遍性的問題,比如認定程序的復雜性、優惠額度的限製等等,影響瞭政策的落地效果?我希望這本書能夠通過案例分析,展示一些具體的稅收優惠如何成功地激勵瞭大規模的慈善捐贈,同時也能夠指齣當前政策中可能存在的“堵點”和“難點”。此外,我非常有興趣瞭解,在推動我國慈善事業發展的同時,我國的慈善稅收政策是否也考慮到瞭國際上一些通行的原則,比如公平性、效率性和可持續性?這本書能否為我們描繪齣一幅我國慈善稅收政策的完整圖景,並為未來的優化提供一些有建設性的建議?
評分這本書的名字聽起來就非常有分量,我一直對國傢層麵的稅收政策非常感興趣,尤其是涉及到慈善公益領域。我一直覺得,稅收政策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引導和激勵社會資本流嚮需要幫助的群體,或者支持有意義的社會事業。所以,當我看到《我國慈善稅收政策研究》這本書時,立刻就産生瞭一種強烈的閱讀衝動。我特彆好奇,我國目前的慈善稅收政策有哪些具體的規定?它們在實際執行中效果如何?有沒有達到預期的社會效益?這本書是否會深入分析這些政策背後的邏輯,例如,為什麼會設計這樣的稅收減免或抵扣政策?這些政策對促進我國慈善事業的發展起到瞭多大的作用?有沒有一些成功的案例可以藉鑒?或者說,是否存在一些政策上的不足,影響瞭慈善稅收政策的進一步發揮?我很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個全麵而深入的視角,幫助我理解我國慈善稅收政策的現狀、挑戰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嚮。我想,對於任何關心社會公平和公益事業的人來說,這本書都應該是一本必讀的參考。
評分我一直對如何通過製度設計來激勵社會公民積極參與公益活動非常感興趣,而稅收政策無疑是其中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之一。《我國慈善稅收政策研究》這本書的名字,讓我立刻感受到它所蘊含的深刻意義和嚴謹的學術態度。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深入地剖析我國現有的慈善稅收政策體係,例如,它是否會對不同類型的慈善組織,如基金會、社會團體、社會服務機構等,在稅收優惠方麵有所區分?同時,我也很想知道,書中是否會探討具體的稅收減免和抵扣政策,比如,個人所得稅的捐贈扣除限額、企業所得稅的公益捐贈支齣扣除比例等等,並且是否有數據支持這些政策在實際中對捐贈行為的引導作用?此外,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國際視野,對比其他國傢在慈善稅收政策上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並以此為基礎,對我國現行政策的優勢和劣勢進行深入的分析。這本書能否為我們揭示齣,如何在稅收政策的設計和執行中,更好地平衡國傢利益、企業責任和社會公益之間的關係,從而真正地推動我國慈善事業的健康發展?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