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为宋绍兴十八年(1148)荆湖北路安抚使司刻递修本,十一行二十字,小字双行三十字,白口,左右双边。《建康实录》是六朝史料集,记载定都建康的三国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六朝史事,起自东汉献帝兴平元年(194), 建于陈后主祯明三年(589), 体例上兼采实录和纪传两体。
许嵩,自称高阳(今河北蠡县一带)人,生平历来无考,只能从《建康实录》本身简单了解,他是高阳(今河北高阳县一带)人,其先人东汉末南渡。许嵩生活在唐玄宗、肃宗时代,曾在建康长期居住,对建康周围地理十分熟悉,而且对六朝遗迹作过详实的考察。
第一册
建康实录(卷一—六) (唐)许嵩撰 宋刻本 1
建康实录序3
卷一 吴上5
卷二 吴中 55
卷三 吴中下97
卷四 吴下127
卷五 晋上173
卷六 晋上217
第二册
建康实录(卷七—九) (唐)许嵩撰 宋刻本 1
卷七 晋中1
卷八 57
卷九 晋中下123
第三册
建康实录(卷十—十二) (唐)许嵩撰 宋刻本 1
卷十 晋下1
卷十一 宋上87
卷十二 宋中161
第四册
建康实录(卷十三—十六) (唐)许嵩撰 宋刻本 1
卷十三 宋下1
卷十四 宋下39
卷十五 齐上133
卷十六 齐下189
第五册
建康实录(卷十七—二十) (唐)许嵩撰 宋刻本 1
卷十七 梁上1
卷十九 陈上 105
卷二十 陈书下 139
《建康实录》二十卷,唐许嵩撰。据书前自序,作者为高阳(今河北蠡县一带)人,其生卒年不详,据张忱石考证,其活跃于玄肃两朝,高阳为其郡望,而非里籍。高阳,唐属瀛洲,许姓世居高阳北新城都乡乐善里,为高阳望族。东汉和西晋末年,高阳许氏家族两度南下。从《建康实录》中对建康周围的详细描述来看,许嵩在建康一带长期居住过。许嵩所着除《建康实录》外,据《宋史.艺文志》载,还有《六朝宫苑记》二卷,久已不传。
本书约成于肃宗至德元年 (七五六),为记载三国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六朝四百余年历史的编年体史着,始于汉献帝兴平元年(一九四)孙吴起事,终于陈祯明三年(五八九)后主失国,因六朝均建都建康 (吴时名建邺),故名。卷一至四记吴,卷五至十记东晋,卷十一至十四记宋,卷十五至十六记齐,卷十七至十八记梁,卷十九至二十记陈,叙述各朝兴废、君臣行事,其中记录六朝遗迹达百余处,为后世研究相关内容的重要依据。另外,其书引据较为广博,保存了大量志乘、史传史料,因唐初及唐前的典籍大多今已亡佚,故其书可补充和订正正史遗缺及讹误,更显示出其价值所在。诚如自序中所云“嵩述而不作……今质正传,旁采遗文,所记六朝史事,当是以不同史书为蓝本。吴、晋两朝所为”“若土地山川,城池宫苑,当时制置,或互兴毁,各明处所,用存古迹,其有异事别闻,辞不相属,则皆注记,以益见知”。其书体例兼采实录与纪传,南朝宋以前各帝王编年实录,以下以纪传体记述臣僚事迹。将诸臣事迹附载于薨卒条下,为后世沿用。然此书因将混用,清王鸣盛批评其“粗疏纰漏,不可胜摘”。
《建康实录》历代官私目录皆有着录,最早刊本应为北宋嘉祐本,然久佚不传。此书前后刊刻四次,宋刻二次、清刻二次,余皆钞本。此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荆湖北路安抚使司重刻北宋嘉祐本,为现存最早刻本。此本至明代已有缺页,现卷四、八、十、十一、十五、十六、十七、十九均有缺。书后有记“江宁府嘉祐三年十一月开造《建康实录》,并案《三国志》、东西《晋书》并《南北史》校勘,至嘉祐四年五月毕工,凡二十卷,揔二十五万七千五百七十七字,计一十策”“绍兴十八年十一月 日荆湖北路安抚使司重别雕印”。书上钤有“明善斋记”“毛晋私印”“虞山毛氏汲古阁收藏”“季振宜藏书”“干学之印”“平阳汪氏藏书印”“杨以增印”“杨绍和”等印,可知叠经毛晋、季振宜、徐干学、周锡瓒、汪士锺、杨以增等收藏,流传有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由周叔弢购得,一九五二年捐赠北京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曾收入《中华再造善本·唐宋编》。今据此本影印,以飨广大读者。
这次入手《国学基本典籍丛刊:宋本建康实录》,感觉像是完成了一个多年的心愿。我一直以来都对中国古代史,特别是那些承载着重要历史信息的典籍有着特殊的感情。《建康实录》这本书,名字听起来就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而“宋本”二字更是如同给它镀上了一层金辉,意味着其珍贵和可靠。 我之所以对这本书如此着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建康作为六朝古都的特殊地位。从三国吴国到南朝的宋、齐、梁、陈,建康一直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那个辉煌而又复杂的历史时期的窗口。我非常期待能从中看到当时社会的方方面面,不仅仅是朝代的更迭,更希望了解普通人的生活,城市的风貌,以及文化的流变。 宋本的价值,我想不用多说,大家都明白。它是历史的见证,是文字的传承。能够直接接触到宋本的影印本,这本身就是一种福气。我希望通过细读这本书,能够更准确地把握那个时代的脉搏,理解那些历史事件的内在逻辑。 当然,阅读古籍并非易事,它需要足够的耐心和专注。但我相信,这本书的丰富内容和学术价值,足以支撑我投入时间和精力去探索。看到书本的设计,从纸张到印刷,都透露着一种精益求精的态度,这让我对即将开始的阅读更加充满信心。 总的来说,这是一次非常有价值的购书。这套书不仅是我的知识储备的补充,更是我沉浸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种方式。我期待着它能带给我更多的启发和思考。
评分收到《国学基本典籍丛刊:宋本建康实录》这套书,心情还是挺激动的。我一直对魏晋南北朝那段纷乱而又充满文化张力的时期情有独钟,而建康作为那个时代的中心,其历史自然是绕不开的话题。《建康实录》顾名思义,就是记录建康的方方面面,想想看,能将一座城市的历史脉络梳理得如此详尽,该是何等不易。 这套书的“宋本”字样,更是让我眼前一亮。宋代的书籍印刷术已经相当发达,宋刻本往往被认为是质量较高、保存较好的版本。能够看到宋本的影印本,就如同能直接触摸到那个时代的学术成果,其学术价值不言而喻。这对于想要深入研究中国古代史、特别是江南地区历史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件珍宝。 打开书本,厚实的纸张和清晰的宋体字,都显示了出版方的诚意。我迫不及待地翻阅了一下,发现其中不仅有帝王将相的更迭,还有许多关于社会风俗、人物传记、城市地理的记载,内容非常丰富。这些细节,往往是勾勒出一个时代的鲜活画面的关键。 我个人对当时的文化发展非常感兴趣,比如佛教在江南的传播、士族阶层的生活方式、以及文学艺术的成就等等。我希望《建康实录》中能够提供相关的史料,让我对那个时代有更深入的理解。虽然阅读史料需要一定的耐心和基础,但我相信,这套书能够给我带来丰厚的回报。 这套书的装帧设计也很符合其古籍的身份,大气而沉稳,摆放在书架上,本身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对这次的购书经历非常满意,也对即将开始的阅读之旅充满了期待。
评分终于收到了这套《国学基本典籍丛刊:宋本建康实录》。一直对南北朝时期的历史颇感兴趣,特别是江南地区的变迁,而《建康实录》作为一部承载了那个时代重要信息的史料,其宋本的价值更是毋庸置疑。拿到这套书,首先被它厚实的装帧和古朴的字体所吸引。翻开书页,一股淡淡的墨香扑鼻而来,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风云际会的年代。 虽然我还没来得及细读,只是粗略地浏览了一下,但其严谨的编排和丰富的史料已经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期待。从目录来看,它不仅记录了建康(今南京)自三国时期吴国建都以来的历史沿革,还包含了大量关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风貌的记载。特别是宋本的出现,其校勘和传承的意义,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史籍的流传过程和版本演变,无疑是极具价值的。 我尤其好奇书中对建康作为六朝古都的详细描绘,例如都城建筑的规模、宫殿的布局、以及城市的功能分区等等。这些细节,往往是宏大历史叙事中最容易被忽略,却又最能体现时代特征的部分。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更直观地了解那个时期江南地区的发展状况,以及它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这套书不仅仅是一部史料,更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载体。看到“国学基本典籍丛刊”的字样,就预示着这套书的学术价值和典藏意义。对于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对断代史有深入研究兴趣的读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份宝贵的财富。我期待着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深入体悟古人留下的智慧和经验,也为自己的知识体系增添一份厚重。 包装非常用心,书籍完好无损地送达,这点让人十分欣喜。考虑到是宋本影印,其制作的难度和精细度可想而知。每一个细节,从纸张的选择到印刷的清晰度,都体现了出版方的严谨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这套书的价值,不单单在于它所承载的历史信息,还在于它本身作为一件精美的古籍复制品所具有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评分这次终于将《国学基本典籍丛刊:宋本建康实录》收入囊中,心中感慨万千。作为一名对中国古代史,尤其是南北朝时期有着浓厚兴趣的读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深入了解那个时代的可靠史料。《建康实录》这个名字,早已在我心中种下了好奇的种子,而“宋本”二字,更是极大地提升了我对它的期待值。 建康,这个在历史上留下深刻印记的城市,它经历了太多王朝的起落,见证了太多文化的交融。而《建康实录》正是记录这一切的珍贵文献。我一直对当时的城市规划、社会结构、以及士族阶层的日常生活有着探究的欲望。我相信,这本书中一定蕴含着丰富的细节,能够让我更真切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氛围。 宋本的价值,在我看来,是无可替代的。它代表着一种更接近历史本真的存在。能够阅读宋本的影印本,就像是在与千年前的学者对话,感受他们留下的智慧和考证。这对于我这样非专业研究者来说,是一种难得的学习机会。我希望通过细致的阅读,能够理解史书的编撰方式,体会历史的演变过程。 这套书的整体设计和制作水平都非常高。厚实的封面、精美的装帧,以及清晰的排版,都显示出出版方的专业和用心。拿到手里,就能感受到它作为一本重要典籍的分量。我期待着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在这套书中遨游,汲取知识,增长见闻。 这次购书,不仅仅是为书架增添了几本书,更是为我的精神世界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我相信,这本书定能给我带来深刻的阅读体验和丰富的文化滋养。
评分这次入手了这套《国学基本典籍丛刊:宋本建康实录》,完全是出于对历史细节的好奇心。我总觉得,很多大历史的宏大叙事之下,藏着无数生动鲜活的故事,而《建康实录》这样的史料,恰恰是挖掘这些故事的金矿。建康,这个在中国历史上有着特殊地位的城市,它见证了王朝的兴衰,文化的碰撞,以及无数文人墨客的足迹。 宋本,这个词本身就带着一种古老而神圣的意味。它意味着在漫长的历史流传中,这部书经过了时间与版本的层层筛选,保留下来的,往往是最接近原貌、最可靠的版本。我对手抄本和刻本之间的差异,以及宋本在后世版本中的地位一直很感兴趣,这次有机会能够一窥宋本的真容,实在是非常难得。 虽然我不是专业的历史学家,但每次翻阅这样的古籍,总能感受到一种独特的魅力。它不像现代的通俗读物,需要耐心去解读,去体会。字里行间,可能就隐藏着一个时代的风俗习惯,一个王朝的政治运作,甚至是一位帝王的心路历程。我希望通过阅读《建康实录》,能够对东晋和南朝的历史有一个更立体、更具象的认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也很有品味,既有古典的韵味,又不失现代的实用性。作为一本厚重的学术著作,它需要坚固的装订和清晰的排版,而这套书在这方面都做得相当不错。我喜欢那种翻阅纸质书的触感,以及闻到油墨香的味道,这是一种独特的阅读体验,是电子书无法比拟的。 总而言之,这是一次非常令人满意的购书体验。这套书不仅仅是我的藏书之增,更是我精神世界的一次探索。我期待着它能够引领我走进那个遥远的时代,去聆听历史的回响,去感受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
评分值得閱讀和收藏的作品
评分hsjsjsnsnnsnsnsnsnnssnsnsn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hsjsjsnsnnsnsnsnsnnssnsnsn
评分hsjsjsnsnnsnsnsnsnnssnsnsn
评分值得閱讀和收藏的作品
评分hsjsjsnsnnsnsnsnsnnssnsnsn
评分hsjsjsnsnnsnsnsnsnnssnsnsn
评分hsjsjsnsnnsnsnsnsnnssnsnsn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