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有350余个检测方法,所囊括的化合物或元素超过600种,可以帮助国内相关人员直接借鉴国外研究成果,解决工作中的困惑,是一本无可替代的重量级专业参考书。
本书包含了所有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已经发表的关于工作场所中有毒有害物质及生物因素的检测方法。本书是由世界*尖专家提供的指南,介绍当前世界上*权*的工作场所有毒有害气体及生物样品的分析方法,是目前全球该领域*具权*、内容*为丰富、质量*高的实用参考书,将成为从事该领域工作人员的必备参考资料。
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是国际知名且重要的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机构,隶属于美国卫生部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要从事职业安全与卫生科学研究,对与职业有关的伤害和疾病的预防提出建议。
主译丁辉,原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研究员,现北京工业大学校长,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理论研究专家组专家。
副主译汪彤,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所长,卫生部职业卫生专家库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职业安全健康评价及安全技术研究。
副主译赵寿堂,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劳动部职安局毒物检测技术指导站站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有毒有害气体分析检测及室内环境的研究。
第一章《NIOSH工业卫生检测方法手册》介绍 1
第一节 目的和范围 1
第二节 手册使用说明 1
1.方法查找表 2.方法编号体系 3.方法格式 4.方法分类
第三节 质量保证 17
1.实验室质量保证方案的作用 2.组织 3.采样的质量保证 4.分析的质量保证 5.实验间的测试 6.报告 7.实验室记录本 8.仪器维护 9.样品追踪 10.质量保证记录
第四节 空气中污染物的采样总则 22
1.测量方法和采样介质的选择 2.确定采样参数 3.定性样品 4.空白 5.直读式方法 6.采样策略 7.采样和校准方法
第五节 方法制定和评价 31
1. 方法制定 2.方法评价 3.现场评价 4.文件编制 5.精密度及其评价
第二章 空气中有机化合物的检测 40
第一节 烯烃类化合物 40
第二节 混合烃类化合物 58
第三节 芳香烃类化合物 69
第四节 多苯类化合物 79
第五节 多环芳烃类化合物 83
第六节 卤代烷烃类化合物 99
第七节 卤代烯烃类化合物 158
第八节 卤代芳烃类化合物 184
第九节 其他卤代烃类化合物 191
第十节 醇类化合物 198
第十一节 硫醇类化合物 232
第十二节 酚类化合物 241
第十三节 醚类化合物 253
第十四节 醛类化合物 286
第十五节 酮类化合物 352
第十六节 环氧化合物 381
第十七节 酸类化合物 395
第十八节 酸酐类化合物 413
第十九节 饱和脂肪族酯类化合物 420
第二十节 不饱和脂肪族酯类化合物 446
第二十一节 芳香族酯类化合物 456
第二十二节 异氰酸酯类化合物 464
第二十三节 腈类化合物 487
第二十四节 脂肪族胺类化合物 499
第二十五节 芳香族胺类化合物 515
第二十六节 酰胺类化合物 545
第二十七节 醇胺类化合物 551
第二十八节 肼类化合物 561
第二十九节 硝基烷烃类化合物 569
第三十节 芳香族硝基类化合物 580
第三十一节 硝基胺类化合物 591
第三十二节 杂环化合物 593
第三十三节 农药 607
第三十四节 药物类化合物 721
第三十五节 炸药类化合物 726
第三十六节 有机金属化合物 734
第三十七节 其他有机化合物 754
第三章 空气中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检测 846
第四章 空气中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检测 942
第五章 空气中粉尘的检测 1028
第六章 生物样品的检测 1105
第七章 擦拭样品和沉降尘样品等的检测 1162
附录 术语缩写及解释 1266
1.中英文缩写 1266
2.部分术语解释 1268
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真的超出了我最初的预期。我之前以为它可能只是简单地罗列一些检测项目和对应的仪器,但事实证明,它远不止于此。它更像是一部工业卫生检测的“百科全书”,里面涵盖了从空气监测到生物监测,从化学污染物到物理危害的各种检测方法。每一次翻阅,都能学到新的知识,或者对已有的理解有更深入的认识。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采样技术的论述,它详细介绍了不同类型采样器的选择、校准和使用方法,以及如何根据不同的工作环境和污染物特性来制定最佳采样策略。这对于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代表性至关重要。此外,书中对分析仪器的原理、性能参数、维护保养等方面也进行了详细介绍,这对于一线操作人员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知识储备。更让我惊喜的是,手册还涉及了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内容,这体现了 NIOSH 对检测结果可靠性的高度重视。理解了这些质控要求,才能真正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确保每一份检测报告都经得起推敲。这本书让我从一个“操作者”逐渐成长为一个“技术者”,对工业卫生检测工作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和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这套书的严谨性,是我最看重的一点。在工业卫生领域,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工人的健康和安全,因此,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手册中对每一个检测方法的描述,都经过了严格的科学论证和大量的实验验证。我特别喜欢手册中关于“方法开发和验证”的部分,它详细介绍了如何设计实验,如何评估方法的性能,以及如何进行方法的验证。这让我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方法的科学原理,并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对现有方法进行优化和改进。手册中还对各种可能的误差来源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供了相应的规避措施,这对于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我曾经在处理一些复杂的样品时,参考手册中关于误差分析的建议,成功地避免了一些潜在的错误,保证了检测结果的可靠性。这本书不仅仅是提供操作指南,它更是在传授一种科学精神,一种对精确性和可靠性的不懈追求。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打开了我通往工业卫生领域新世界的大门!作为一名刚刚踏入这个行业的新手,之前对各种化学物质和物理因素的检测方法感到一片茫然,总觉得那些专业的术语和复杂的流程遥不可及。但当我拿到这套《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工业卫生检测方法手册》时,我看到了希望。上下两册厚实的体积,初看有些令人望而却步,但当我翻开第一页,便被其严谨而清晰的编排方式所吸引。手册不仅提供了详尽的检测步骤,更重要的是,它将每个方法的原理、适用范围、干扰因素、以及结果的解释都阐述得非常透彻。我尤其欣赏它在方法介绍中的逻辑链条,从采样到分析,再到数据处理,每一步都环环相扣,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在手把手地教导。书中大量的图表和流程图,极大地降低了理解的难度,让那些原本抽象的化学反应和物理原理变得生动具体。我曾经花了好几天时间去理解某个特定挥发性有机物的采样和分析过程,而在这本书里,我找到了一个标准化的、经过大量实践验证的可靠方法。这不仅仅是一本操作指南,更是一本知识宝库,让我能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工业卫生检测的核心技能。它让我明白,看似复杂的检测工作,其实是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关键在于掌握正确的方法和严谨的态度。
评分《美国国家职业卫生研究所工业卫生检测方法手册》这本书,让我对“方法”这个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之前我总觉得,检测方法就是按照步骤一步步操作就行了。但这本书让我明白,一个好的检测方法,不仅仅是步骤的堆砌,它更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考虑采样、分析、质量控制、数据解读等方方面面。手册中对不同采样介质的选择、采样流量的控制、采样时间的确定等细节的论述,都体现了对科学的极致追求。在分析部分,对仪器参数的优化、标准溶液的配制、定性定量方法的选择等,都进行了详尽的阐述。更重要的是,手册中还强调了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重要性,比如平行样、加标回收、空白样等,这些都是确保检测数据准确性的关键。这本书让我从一个“操作工”变成了一个“思考者”,我开始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检测方法的内在逻辑,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和创新。
评分作为一名在实验室工作多年的分析师,我深知方法的重要性。而这套《美国国家职业卫生研究所工业卫生检测方法手册》在我看来,简直是工业卫生分析领域的“圣经”。书中对各种化学物质的分析方法,从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到原子吸收光谱、质谱联用等,都进行了非常详尽的阐述。我尤其欣赏其对样品前处理过程的细致描述,这往往是影响最终分析结果准确性的关键环节。手册中提供的各种萃取、浓缩、衍生化等技术,都经过了大量的实验验证,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此外,书中对于各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选择性、检出限等性能指标的说明,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方法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我曾经在开发新的检测方法时,借鉴了手册中的思路和技术,大大缩短了研发周期,并保证了方法的可靠性。这本书不仅仅是提供现成的方法,它更是在传授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它让我明白,科学的检测方法,是建立在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大量的实践经验之上的,而 NIOSH 正是将这些宝贵的经验进行了系统性的总结和传承。
评分这本书真的给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启发。作为一名工业卫生领域的管理者,我一直致力于提升团队的检测能力和工作效率。在接触这套手册之前,我们团队的检测方法大多是基于一些零散的资料和经验总结,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而《美国国家职业卫生研究所工业卫生检测方法手册》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一现状。它提供了一个非常全面、权威的检测方法体系,让我们可以根据最新的标准和技术,不断优化和更新我们的检测流程。我特别注意到手册中关于“选择性”和“干扰”的分析,这对于我们在复杂工作环境中进行准确检测至关重要。手册不仅告诉我们“怎么做”,更告诉我们“为什么这样做”,以及在什么情况下可能会出现问题,以及如何规避这些问题。这极大地提升了我们团队的技术水平和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我深刻地认识到,建立一套科学、严谨、标准化的检测方法体系,对于保障劳动者健康至关重要。而这套手册,正是帮助我们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工具。
评分坦白说,一开始我拿到这套书的时候,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觉得可能就是一本“工具书”,能查查方法就够了。但越读越发现,它带来的价值远不止于此。这本书所传达的“精益求精”的理念,深深地打动了我。手册中对每一个检测方法的细节都进行了极致的打磨,从前处理的每一个步骤,到仪器参数的每一个设定,都力求做到最优化。这不仅仅是为了获得准确的数据,更是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重现性和可比性。我曾经在工作中遇到过一些数据不稳定的情况,当时束手无策,但通过对照手册中的方法,我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并进行了改进。手册中提到的“标准方法”的概念,让我明白,在工业卫生领域,规范和标准化是多么重要。它不仅仅是一本操作手册,更是一本“精神手册”,教会我们要严谨、细致、科学地对待每一项工作。它让我深刻认识到,工业卫生检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保护工人的健康,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扎实的方法和严谨的实践。这本书的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我最初的想象。
评分这套书的实用性,绝对是我近年来遇到的所有技术书籍中最高的。我之前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疑难杂症”,比如某个特定的污染物,我们的现有方法检测不出,或者检测结果不稳定。这时候,我就会翻开这套手册,试图从中找到线索。手册中关于“干扰物”和“注意事项”的详细说明,往往能为我指明方向。我曾经遇到一个棘手的样品,按照手册中的步骤进行操作后,问题迎刃而解。手册中对每一个检测方法的详细步骤描述,以及对所需试剂、仪器、操作条件的明确要求,都让我们可以非常容易地复制和实施这些方法。而且,手册中还会提供一些“经验之谈”,比如在某些特定的采样环境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这对于一线操作人员来说,是非常宝贵的指导。它不仅仅是一本“厚书”,它更是一个“活的工具”,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每一次翻阅,都能有所收获,都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评分这本书的出版,可以说是为整个工业卫生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一直认为,科学技术的进步,最核心的就是方法的创新和应用。而这套手册,正是 NIOSH 在工业卫生检测领域最新、最前沿的技术成果的集中体现。我尤其欣赏手册中对新技术的介绍,比如一些新型的传感器技术、便携式检测设备的应用,以及对新兴污染物的检测方法。这让我能够及时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并将其应用到我们的工作中。手册中还包含了大量的案例分析和数据支持,这使得我们不仅能够学习到方法,更能理解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和价值。我曾经将手册中的一些新方法引入到我们实验室,结果不仅提高了检测效率,还扩展了我们的检测范围,为客户提供了更全面的服务。这本书让我感受到,工业卫生检测不再是“陈旧”的工作,而是充满活力和创新,并且一直在不断进步的领域。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专业”和“权威”。作为工业卫生领域的从业者, NIOSH 的地位毋庸置疑,而这套手册,更是其技术实力的集中体现。手册中的每一个方法,都经过了 NIOSH 严谨的科学研究和大量的现场验证。我曾经在处理一个复杂的职业病诊断案例时,需要对多种污染物进行检测,当时犯了难。但当我翻开这套手册,里面关于这些污染物的检测方法,都描述得非常详尽,并且提供了多种备选方案,让我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检测方法。手册中对各种方法原理的阐述,以及对干扰因素的分析,都非常到位,让我能够充分理解方法的局限性,并能够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规避这些局限性。这本书不仅为我提供了具体的检测方法,更重要的是,它帮助我建立了一个科学、严谨的检测思维模式,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各种检测技术,从而更有效地保护劳动者的健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