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傢有叛逆期的孩子,對很多傢長來說像噩夢,原來孩子本來很乖很貼心,一過瞭10歲,開始慢慢變得敏感愛發脾氣,甚至事事都要跟父母對著乾!傢庭關係也變得緊張,很多傢長為此苦惱不已。叛逆期叛逆期的孩子到底怎麼瞭?是孩子太叛逆,還是傢長太固執?從事青少年問題心理研究工作多年的專傢告訴我們:如果你給孩子足夠的尊重,孩子就不會太叛逆;如果你對孩子有充分的瞭解,叛逆也並不可怕。這本書替叛逆期男孩道齣心中的苦惱,幫父母讀懂男孩叛逆行為背後的心理需要,傢有叛逆期男孩,讓父母不再睏惑,孩子不再苦惱。
【作者簡介】
子晨,青少年問題研究專傢,兼職撰稿人,曾齣版多部圖書,暢銷書有《女孩青春期手冊》《男孩青春期手冊》《孩子,你要學會保護自己》等。
第一章 叛逆期女孩,我為什麼讀不懂你?
一.青春期的重重壓力帶給女孩重重焦慮 2
二.幫助女孩麵對身體成熟和思想獨立的過程 8
三.解析未來,緩解女孩對未來的壓力 18
四.我們該怎樣理解女孩的個性? 23
五.女孩需要越來越多的獨立空間 28
第二章.是孩子叛逆,還是你固執?
一.父母這些行為女孩難接受 36
二.父母傷害女孩自尊心的行為 43
三.傢長的行為稍有不慎會産生不良後果 48
四.父母無意識的傷害孩子的行為 54
第三章.引導但是不限製青春期女孩的社交
一.女孩該和同學保持什麼樣的關係 62
二.這不是叛逆期女孩的個性,是社交障礙 67
三.引導叛逆期女孩不被人討厭 74
四.幫助叛逆期女孩處理好和老師的關係 78
第四章.展開有效率的溝通
一.交流要找雙方感興趣的話題 86
二.父母的好習慣,保證和諧的親子關係 92
三.叛逆期女孩不喜歡交流怎麼辦? 98
四.怎樣避免無效談話 104
第五章.注意女孩容易涉足的禁區
一.女孩對錢不能太膚淺 112
二.早戀的局怎麼破? 117
三.麵對網絡,要“疏”不要“堵” 126
四.女孩怎樣麵對性開放? 135
第六章.傳授高效的學習方法
一.監督女孩在學習前製訂計劃 144
二.讓女孩有目的學習 150
三.引導孩子主動學習 156
四.引導女孩利用好課堂45分鍾 162
五.幫女孩做好課堂之外的學習安排 169
六.告訴孩子,提高成績不是什麼難事兒 177
第七章.進行專門的考試訓練
一.減少女孩學習上的壓力 186
二.要考高分平時可以和孩子這樣練 193
三.女孩必須掌握的應試技巧 199
四.考試以後怎麼辦? 203
第八章.重視青春叛逆期女孩性格的養成
一.沒有愛心的女孩不會幸福 210
二.女孩沒什麼也不能沒有自信 214
三.青春期可以有情緒,但是要學著控製情緒 220
四.培養青春期女孩的責任心 227
青春期的孩子往往比較叛逆,經常跟傢長對著乾,這讓很多父母苦惱不已。到底是孩子太叛逆,還是傢長太固執?作為父母,真的瞭解這個時期的孩子心裏在想什麼嗎?本書針對10~16歲叛逆期女孩的特徵和問題,對叛逆期女孩的心理和行為進行詳細解讀,讓叛逆期女孩的傢長瞭解叛逆期女孩的特徵和心理,找到正確的溝通方法,是一本對傢長有指導意義的書。
這本書最讓我感到驚喜的,是它沒有把關注點僅僅放在“如何讓孩子聽話”上,而是深入探討瞭“如何幫助孩子成為一個獨立、有責任感的成年人”這一終極目標。它告誡傢長,青春期是“放手”的預演,而不是“收緊控製”的階段。書中關於“授權與責任對等原則”的探討非常深刻,它指導我們如何逐步將決策權交給孩子,並讓他們為自己的選擇承擔後果(當然是在安全的範圍內)。這種教育理念讓我意識到,過去我過度保護的愛,可能反而成瞭阻礙孩子成長的枷鎖。它提供瞭一套循序漸進的“撤離計劃”,告訴我們什麼時候該後退一步,什麼時候該遞上地圖,而不是直接替孩子走完全程。讀完之後,我不再那麼恐懼放手,反而對孩子未來獨立麵對世界的勇氣充滿瞭期待,這是一種從焦慮到釋然的巨大轉變。
評分與其他同類書籍相比,這本書在理論深度和實踐操作性之間找到瞭一個絕佳的平衡點。很多專傢寫的書,術語太多,讀起來像是上專業課,晦澀難懂,用在實際生活中卻感覺無從下手。而這本書的行文風格則非常平易近人,作者的語言充滿瞭生活氣息,沒有高高在上的說教感。她引用瞭很多心理學流派的觀點,但都會用最通俗的比喻來解釋其核心思想。比如,她用“孩子正在給自己蓋一座外殼”來形容孩子對隱私的需求,這個比喻讓我立刻理解瞭為什麼孩子突然變得“關門閉戶”和“口風緊”。更重要的是,書中沒有給齣僵化的“標準答案”,而是提供瞭一係列“思維框架”和“選擇路徑”。它鼓勵傢長去觀察、去試錯,去找到最適閤自己孩子個性化成長的方案,這種賦權感讓作為傢長的我重新找迴瞭主動性,而不是被教育焦慮推著走。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得非常吸引人,那種帶著一點點憂鬱又不失活力的色調,一下子就抓住瞭我這個正處於“水深火熱”中的傢長的心。我拿起它的時候,心裏其實充滿瞭懷疑,畢竟市麵上關於青春期教育的書籍多如牛毛,大多都是老生常談,無非是“多溝通、多理解”之類的空洞口號。然而,當我翻開第一頁,看到作者用一種近乎於自白的方式講述瞭她自己與青春期女兒相處的那些“翻車”經曆時,我立刻感到瞭共鳴。她沒有把自己塑造成一個完美的教育專傢,而是坦誠地展示瞭那些手足無措、甚至想把孩子“塞迴”小嬰兒時期的真實感受。這種真實感是極其寶貴的,它讓我意識到,原來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我的那些崩潰瞬間,其實是很多父母都會經曆的陣痛。書中對青春期孩子心理變化的剖析,尤其是在描述他們對自我認同的探索和對成人世界規則的挑戰時,視角非常獨到,它不僅僅是從成人的角度去“規訓”,而是真正嘗試去“解碼”孩子行為背後的動機,這一點讓我覺得非常受用。
評分這本書的閱讀體驗就像是進行瞭一次深度的心理疏導,它提供的工具箱比我想象的要復雜和精細得多。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處理“衝突管理”這一塊的內容,她提齣的“有效暫停法”和“非暴力溝通進階版”在我的實際操作中取得瞭立竿見影的效果。過去,一遇到孩子頂嘴,我總是會立刻進入戰鬥模式,結果往往是升級衝突,最後雙方都不愉快。這本書沒有要求我完全放棄原則,而是教我如何在堅持底綫的同時,給予孩子充分的情感緩衝。它強調的不是如何“贏”得爭吵,而是如何利用爭吵這個契機,來建立更深層次的信任關係。書中還穿插瞭許多簡短的案例分析,這些案例都非常貼近我們日常生活中會遇到的場景,比如孩子突然沉迷遊戲、拒絕溝通或者對穿著打扮有極端要求等。讀到那些處理方法時,我常常會恍然大悟,原來我們之前的乾預方式錯在瞭哪個環節,這種“茅塞頓開”的感覺,是其他理論書籍無法給予的。
評分我發現這本書的視角不僅對“管教”有幫助,對“看見”孩子也極其關鍵。在10到16歲這個階段,孩子的情緒波動大到讓人捉摸不透,今天還和你談笑風生,明天就可能把你當成全世界最討厭的人。過去我總是專注於糾正那些“壞行為”,卻忽略瞭行為背後那些洶湧澎湃的情緒浪潮。這本書裏花瞭相當大的篇幅去解讀青春期大腦的發育特點,比如前額葉皮層尚未成熟,導緻衝動控製力下降等。這種科學層麵的解釋,極大地緩解瞭我對孩子“不聽話”的負麵解讀。我不再把他的突然爆發視為“故意搗亂”,而是將其視為一個正在發育的生命體在努力適應劇變所産生的正常“技術故障”。這種理解的轉變,直接導緻瞭我對待孩子態度的軟化和耐心的增加,我們的親子關係也因此少瞭很多火藥味,多瞭很多理解的溫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