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書適閤想要通過CCNP認證考試的網絡技術人員,以及那些希望獲得實際經驗以輕鬆應付日常工作的專業人員閱讀,本書既可以作為思科網絡技術學院的實驗教材,也可以作為電子和計算機等專業網絡集成類課程的教材或者實驗指導書,還可以作為相關企業員工的培訓教材;同時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很有實用價值的技術參考書。
本書旨在幫助正在學習CCNP的讀者提高CCNP交換方麵的動手技能。全書共6章,主要內容包括交換機基本配置,VLAN、Trunk、VTP與鏈路匯聚,STP,VLAN間路由,高可用性,交換機的安全。本書的重點是實驗,希望能通過實驗有效地幫助讀者掌握技術原理及其使用場閤。本書采用Catalyst 3560 V2作為硬件平颱(IOS版本為15.0)。本書適閤想要通過CCNP認證考試的網絡技術人員,以及那些希望獲得實際經驗以輕鬆應付日常工作的專業人員閱讀,本書既可以作為思科網絡技術學院的實驗教材,也可以作為電子和計算機等專業網絡集成類課程的教材或者實驗指導書,還可以作為相關企業員工的培訓教材;同時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很有實用價值的技術參考書。
王隆傑: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主持網絡專業的《Windows Server 網絡管理》課程建設,該課程於2007年被評為***精品課程;以主要參加者(共2人)參與《網絡互聯技術》的建設,該課程於2006年被評為***精品課程;2013年主持《Windows Server 網絡管理》國傢精品資源共享課;以主要參加者(共2人)參與《網絡互聯技術》國傢精品資源共享課的建設;2013年以主要參加者(共3人)參與"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資源庫子課題的建設;2014年起錄製雲計算、華為網絡技術等綫上課程,課程上綫一年獲得廣泛好評,截止填錶日期,已有172萬學員。多次與其他老師一同輔導學生參與"思科網院杯”全國性網絡技術大賽,已參加十屆,幾乎每次參賽均獲得一等奬或**名。
目    錄
第1章  交換機基本配置 1
1.1  實驗颱配置 1
1.1.1  本書實驗颱拓撲 1
1.1.2  訪問服務器 2
1.2  實驗1:配置訪問服務器 3
1.3  實驗2:交換機的密碼恢復 8
1.4  實驗3:交換機的IOS恢復 10
1.5  本章小結 11
第2章  VLAN、Trunk、VTP與鏈路聚集 12
2.1  VLAN、Trunk、VTP與鏈路聚集概述 12
2.1.1  交換機工作原理 12
2.1.2  VLAN簡介 13
2.1.3  Trunk簡介 14
2.1.4  DTP簡介 15
2.1.5  EtherChannel簡介 15
2.1.6  VTP 16
2.1.7  私有VLAN 20
2.2  實驗1:交換機基本配置 21
2.3  實驗2:劃分VLAN 26
2.4  實驗3:Trunk配置 31
2.5  實驗4:DTP的配置 35
2.6  實驗5:EtherChannel配置 38
2.7  實驗6:VTP配置 45
2.8  實驗7:VTP覆蓋 56
2.9  實驗8:私有VLAN 61
2.10  本章小結 65
第3章  STP 66
3.1  STP協議概述 66
3.1.1  STP(IEEE 802.1d)簡介 66
3.1.2  STP的加強 67
3.1.3  PVST+簡介 68
3.1.4  RSTP(IEEE 802.1w)簡介 68
3.1.5  MSTP(IEEE 802.1s)簡介 70
3.1.6  不同STP協議的兼容性 72
3.1.7  STP防護 72
3.1.8  FlexLink 74
3.2  實驗1:STP和PVST配置 74
3.3  實驗2:Portfast、Uplinkfast和Backbonefast 86
3.4  實驗3:RSTP 89
3.5  實驗4:MSTP 92
3.6  實驗5:STP樹保護 96
3.7  實驗6:環路防護 101
3.8  實驗7:FlexLink 105
3.9  本章小結 109
第4章  VLAN間路由 110
4.1  VLAN間路由概述 110
4.1.1  使用路由器實現VLAN間的通信 110
4.1.2  單臂路由 111
4.1.3  三層交換 111
4.1.4  路由器的三種交換算法 112
4.2  實驗1:采用單臂路由實現VLAN間路由 113
4.3  實驗2:采用三層交換實現VLAN間路由 116
4.4  實驗3:在三層交換機上配置路由協議 119
4.5  實驗4:路由器上的3種交換方式 125
4.6  本章小結 132
第5章  高可用性 133
5.1  高可用性技術簡介 133
5.1.1  HSRP 133
5.1.2  VRRP 135
5.1.3  GLBP 136
5.1.4  SLB 137
5.1.5  Syslog 138
5.1.6  SNMP 139
5.1.7  交換機堆疊 140
5.2  實驗1:HSRP 141
5.3  實驗2:VRRP 146
5.4  實驗3:GLBP 150
5.5  實驗4:SLB 160
5.6  實驗5:Syslog 166
5.7  實驗6:SNMP 169
5.8  實驗7:堆疊 174
5.9  本章小結 180
第6章  交換機的安全 182
6.1  交換機的安全簡介 182
6.1.1  交換機的訪問安全 183
6.1.2  交換機的端口安全 183
6.1.3  DHCP Snooping――防DHCP欺騙 183
6.1.4  DAI――防ARP欺騙 184
6.1.5  IPSG――防IP地址欺騙 184
6.1.6  VLAN跳躍攻擊 185
6.1.7  AAA 185
6.1.8  dot1x 186
6.1.9  SPAN 187
6.1.10  RACL、VACL和MAC ACL 188
6.2  實驗1:交換機的訪問安全 188
6.3  實驗2:交換機端口安全 194
6.4  實驗3:DHCP欺騙 201
6.5  實驗4:DAI與IPSG 206
6.6  實驗5:AAA 212
6.7  實驗6:dot1x 222
6.8  實驗7:SPAN 228
6.9  實驗8:RACL、VACL和MAC ACL 232
6.10  本章小結 235
參考文獻 236
前 言
CCNP涉及交換的內容不是很多,然而網絡工程師在實際工作中和交換機打交道的機會往往比路由器多。作者一直很推崇理論與實驗相結閤的學習方法,這是作者多年從事教學的經驗,也是編寫本書的原因。也許理論與工作實踐相結閤更好,可是又有多少人會有這樣的機會呢?會有幾個企業允許你在實際的生産環境中實踐一下呢?那就讓我們先在實驗室做實驗吧,哪怕你失敗也沒有關係,實驗室中的失敗是為瞭不在實際工程中失敗。
本書針對CCNP交換部分的考試(代碼300-115)所需的知識精心規劃瞭37個實驗,這些實驗將有助於讀者在動手過程中掌握相關的理論。值得一提的是,本書的絕大多數實驗可以使用同一網絡拓撲實現,這將大大減少讀者反復搭建實驗颱的時間。作者非常期望能通過這些實驗幫助讀者瞭解這些技術在什麼場閤可以使用,將産生什麼效果。
全書共6章,第1章介紹實驗颱的拓撲以及如何配置訪問服務器方便讀者進行實驗;第2章介紹交換的基本配置、VLAN操作、中繼和鏈路匯聚、VTP,以及私有VLAN;第3章詳細介紹各種STP技術,包括標準的STP、PVST、RSTP和MSTP,還介紹瞭STP的保護,以及在某些場閤可以替代STP的Flex Link技術;第4章介紹使用單臂路由或者三層交換實現VLAN間路由的技術,還補充瞭進程交換、快速交換和CEF的區彆方麵的內容;第5章介紹保證局域網高可用性的技術,包括思科私有的HSRP和標準化的VRRP、網關負載均衡和服務器負載均衡,以及如何使用日誌服務或SNMP監控交換機的運行情況;第6章介紹交換機上的各種安全措施,包括基本的端口安全、DHCP監聽、動態ARP檢測、源IP保護、防止VLAN跳躍攻擊,以及使用AAA實現dot1x認證和交換機上的各種ACL。
本書由王隆傑(CCIE#14676 R/S,Security)和梁廣民(CCIE#14496 R/S,Security)組織編寫及統稿,參加編寫的還有劉平、張立涓、石光華、鄒潤生、石淑華、楊名川和楊旭。編著者雖然已盡全力,書中難免還有錯誤之處,請發郵件到wanglongjie@szpt.edu.cn指正。
編 著 者
2018年2月於深圳
剛入手瞭這本《思科網絡實驗室CCNP(交換技術)實驗指南(第2版)》,迫不及待地翻閱起來,雖然還沒來得及深入實踐,但僅僅是閱讀其結構和前言,就讓我對即將展開的CCNP交換技術學習之旅充滿瞭期待。這本書的排版設計相當人性化,每章的引言部分都清晰地勾勒齣瞭本章的學習目標和核心概念,這對於我這種喜歡先宏觀把握再微觀深入的學習者來說,無疑是一份貼心的路綫圖。而且,作者在內容組織上也頗為用心,將復雜的交換技術拆解成易於理解的模塊,並輔以大量的圖示和拓撲結構圖,這大大降低瞭學習的門檻。我尤其看重它對真實網絡環境的模擬程度,據我所知,CCNP的考試非常注重實踐操作,如果這本書的實驗能夠盡可能地貼近實際部署場景,那將極大地提升我的備考效率。我關注到書中提到的一些新興交換技術,比如SDN在交換層麵的應用,這對於我跟進行業發展趨勢非常有幫助。總的來說,這本書從內容的前瞻性、結構的閤理性以及圖文的搭配上,都給瞭我一個良好的第一印象,我相信它將成為我CCNP交換技術備考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幫助我紮實掌握相關知識,為通過考試打下堅實基礎。
評分我一直認為,在IT技術領域,動手能力比純粹的理論知識更為重要,尤其是在網絡技術領域,沒有實踐就沒有發言權。《思科網絡實驗室CCNP(交換技術)實驗指南(第2版)》這本書,恰恰抓住瞭這一關鍵點。我看到書中為每一個重要的交換技術都設計瞭詳細的實驗步驟,並且這些實驗的難度循序漸進,從基礎的VLAN配置到復雜的路由間冗餘,都覆蓋得很全麵。最讓我欣喜的是,本書在實驗描述中,並沒有簡單地給齣命令,而是深入解釋瞭每一個命令的作用以及它對網絡狀態産生的影響,並且在實驗完成後,還提供瞭驗證步驟和一些常見的故障排除建議。這對於我這樣希望在實踐中學習的人來說,簡直是寶藏。我計劃花大量時間來完成書中的每一個實驗,並且嘗試在完成實驗後,自己主動去修改一些參數,看看會對網絡産生怎樣的影響,從而加深對交換技術理解的深度。這本書的齣版,無疑為我提供瞭一個絕佳的學習平颱。
評分我是一名在校大學生,對網絡技術有著濃厚的興趣,一直希望能通過CCNP認證來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思科網絡實驗室CCNP(交換技術)實驗指南(第2版)》這本書,對我而言,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從目錄上看,它涵蓋瞭CCNP交換技術的所有核心知識點,並且將它們有機地整閤在瞭一起。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介紹每個概念的時候,都會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再結閤實際的案例來解釋,這對於我這樣還在學習階段的學生來說,極大地降低瞭理解的難度。例如,在解釋生成樹協議(STP)時,書中不僅詳細講解瞭不同類型的STP以及它們的工作原理,還提供瞭相應的實驗來模擬網絡中的環路産生和STP的收斂過程,讓我能夠直觀地看到STP是如何保護網絡免受環路影響的。我個人認為,這種“理論+實踐”的學習模式是最高效的,它能夠幫助我們不僅“知道”,更能“做到”。我非常期待能夠按照這本書的指導,一步一步地完成每一個實驗,相信通過這樣的學習,我能夠真正掌握CCNP交換技術,為未來的職業生涯打下堅實的基礎。
評分在工作中,我經常需要處理一些復雜的網絡故障,尤其是在大型企業網絡中,交換機作為網絡的核心設備,其穩定性和可靠性至關重要。因此,我一直想通過CCNP認證來係統地提升自己在交換技術方麵的能力。《思科網絡實驗室CCNP(交換技術)實驗指南(第2版)》這本書,從內容上看,確實是一本非常實用的工具書。我注意到書中對於一些高級交換功能的講解,比如HSRP、VRRP等冗餘協議的應用,以及QoS(服務質量)的配置和優化,都非常深入。這些都是我們在實際工作中經常會遇到的場景,能夠熟練掌握這些技術,對於提高網絡的可用性和用戶體驗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且,本書的實驗設計也考慮到瞭實際環境的復雜性,提供瞭多種不同的實驗場景,讓讀者能夠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選擇和練習。我尤其看好它在故障排查方麵的指導,我相信在遇到問題時,能夠通過書中提供的思路和方法,快速定位並解決問題,這對於提升工作效率非常有幫助。
評分說實話,在選擇CCNP交換技術的學習資料時,我糾結瞭很久,市麵上相關書籍琳琅滿目,但真正能兼顧理論深度和實踐指導的卻不多。最終,《思科網絡實驗室CCNP(交換技術)實驗指南(第2版)》憑藉其在業界口碑以及我個人對思科設備的熟悉度,成為瞭我的首選。拿到書後,我最先關注的就是實驗部分的詳實程度。本書的實驗設計似乎並沒有走“照貓畫虎”的老路,而是提供瞭更具挑戰性和思考性的場景,鼓勵讀者在動手實踐的同時,深入理解每一步操作背後的原理。我特彆喜歡其中一些實驗,它們不僅僅是簡單地配置命令,而是模擬瞭一些在實際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復雜問題,比如多層交換機的路由配置、VLAN Trunking協議(VTP)的深入應用以及端口安全策略的精細化管理等。這些實驗的設置,我認為是這本書最大的亮點之一,它能夠幫助我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不僅僅是死記硬背配置。此外,本書對各種交換技術的概念解釋也非常到位,並沒有停留在錶麵的配置,而是深入挖掘瞭其工作機製和優勢劣勢,為我構建瞭一個完整的知識體係。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