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UENT流体分析工程案例精讲(第2版)

FLUENT流体分析工程案例精讲(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朱红钧,谢龙汉,杨嵩 著
图书标签:
  • Fluent
  • 流体分析
  • CFD
  • 工程案例
  • 数值模拟
  • 计算流体力学
  • 流体动力学
  • 有限体积法
  • 传热学
  • 多相流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338274
版次:2
商品编码:12354836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工程设计与分析系列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4-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68
字数:592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1)第1版出版以来,获得读者的广泛欢迎,根据读者的宝贵意见和建议,以及他们的具体应用的情况,进行改版。

(2)根据用户建议、结合相关企业应用的需求和高校教学需求修订了第1版内容,同时增加了一些实例,使读者有更多可以学习的范例。

(3)配备视频讲解,提供网络服务。配套资源下载:华信教育资源网(www.hxedu.com.cn)、QQ群(708552342)。


内容简介

本书在第1版的基础上,吸收众多读者的宝贵建议,大幅完善图书内容。 本书以*新版软件FLUENT 17.0为蓝本,以实例为主线,介绍流体分析的前处理几何建模、网格划分、模拟计算和后处理分析的全过程。重点介绍FLUENT 17.0各模块功能及操作步骤,结合实例依次介绍流体分析前后处理技术、FLUENT软件界面、操作流程,以及复杂综合实例的演示。全书以“典型实例+视频讲解”的方式,通过大量的典型实例与重点知识相结合的方法,全面介绍FLUENT 17.0的流体分析功能,具有专业性强、操作性强、指导性强的特点。 本书是理工科院校土木、建筑、水利、石油、储运、机械、自动化、过程装备等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和教师,以及从事核工业、石油化工、机械制造、能源、管道集输、造船、水利等领域研究和产品开发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也是FLUENT初学者入门和提高的学习宝典,还可作为各高等院校、培训机构的CFD教材。

作者简介

朱红钧,电子科技大学教师,长期从事有限元分析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具有丰富的经验。谢龙汉,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200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本科、硕士,之后在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工作过两年,2010年获得香港中文大学机械与自动化工程系的博士学位。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30多篇学术论文,写作经验丰富,作品技术含量高,实用性强。

目录

第1章 Gambit几何建模 (1)
1.1 Gambit操作界面 (2)
1.2 Gambit的鼠标用法 (6)
1.3 Gambit几何建模操作 (9)
1.4 与CAD软件的衔接 (14)
1.5 Gambit几何建模实例 (15)
实例1-1 3D后台阶流场几何模型的建立 (15)
实例1-2 3D室内空调散热场几何模型的建立 (18)
1.6 本章小结 (21)
第2章 DesignModeler几何建模 (22)
2.1 DesignModeler操作界面 (23)
2.2 DesignModeler几何建模实例 (27)
实例2-1 弯管几何模型的建立 (27)
实例2-2 十字交叉管几何模型的建立 (32)
2.3 本章小结 (38)
第3章 Gambit网格划分 (39)
3.1 Gambit网格划分操作 (40)
3.2 Gambit网格划分实例 (44)
实例3-1 圆柱绕流场网格划分 (44)
实例3-2 3D变径管网格划分 (48)
3.3 本章小结 (50)
第4章 ANSYS Meshing网格划分 (51)
4.1 ANSYS Meshing操作界面 (52)
4.2 ANSYS Meshing网格划分实例 (54)
实例4-1 冷热水交换器网格划分 (54)
实例4-2 2D混合肘网格划分 (58)
4.3 本章小结 (62)
第5章 FLUENT 17.0模型应用 (63)
5.1 FLUENT 17.0的操作界面 (64)
5.2 FLUENT 17.0模型应用实例 (66)
实例5-1 后台阶流动模拟 (66)
实例5-2 自然对流模拟 (77)
实例5-3 瞬态管流模拟 (81)
实例5-4 三通管气液两相流动模拟 (87)
实例5-5 管嘴气动喷砂模拟 (94)
实例5-6 液体燃料燃烧模拟 (105)
实例5-7 往复活塞腔内流动 (117)
实例5-8 液体蒸发模拟 (123)
实例5-9 弯管流固耦合模拟 (136)
5.3 本章小结 (150)
第6章 Tecplot后处理 (151)
6.1 Tecplot界面 (152)
6.2 实例操作 (154)
实例6-1 三通管气液两相流场后处理 (154)
实例6-2 管嘴气动喷砂流场后处理 (158)
6.3 本章小结 (163)
第7章 气固两相绕钝体平板流动模拟 (164)
7.1 实例概述 (165)
7.2 几何模型建立 (165)
7.3 网格划分 (167)
7.4 模型计算设置 (169)
7.5 结果后处理 (180)
7.6 本章小结 (182)
第8章 沙尘对汽车的冲蚀模拟 (183)
8.1 实例概述 (184)
8.2 几何模型建立 (184)
8.3 网格划分 (194)
8.4 模型计算设置 (195)
8.5 结果后处理 (202)
8.6 本章小结 (207)
第9章 管嘴自由出流模拟 (208)
9.1 实例概述 (209)
9.2 几何模型建立 (209)
9.3 网格划分 (210)
9.4 模型计算设置 (211)
9.5 结果后处理 (218)
9.6 本章小结 (219)
第10章 泄洪坝挑射模拟 (220)
10.1 实例概述 (221)
10.2 几何模型建立 (221)
10.3 网格划分 (222)
10.4 模型计算设置 (224)
10.5 结果后处理 (232)
10.6 本章小结 (233)
第11章 平台桩柱群绕流模拟 (234)
11.1 实例概述 (235)
11.2 模型计算设置 (235)
11.3 结果后处理 (243)
11.4 本章小结 (245)
第12章 偏心环空非牛顿流体流动模拟 (246)
12.1 实例概述 (247)
12.2 几何模型建立 (247)
12.3 网格划分 (250)
12.4 模型计算设置 (252)
12.5 结果后处理 (258)
12.6 本章小结 (259)
第13章 多孔介质渗流模拟 (260)
13.1 实例概述 (261)
13.2 几何模型建立 (261)
13.3 网格划分 (264)
13.4 模型计算设置 (266)
13.5 结果后处理 (270)
13.6 本章小结 (277)
第14章 毕托管流固耦合模拟 (278)
14.1 实例概述 (279)
14.2 几何模型建立 (279)
14.3 网格划分 (291)
14.4 模型计算设置 (293)
14.5 结果后处理 (299)
14.6 本章小结 (301)
第15章 电子元件散热模拟 (302)
15.1 实例概述 (303)
15.2 几何模型建立 (303)
15.3 网格划分 (304)
15.4 模型计算设置 (305)
15.5 结果后处理 (313)
15.6 本章小结 (314)
第16章 三通管热固耦合模拟 (315)
16.1 实例概述 (316)
16.2 几何模型建立 (316)
16.3 网格划分 (326)
16.4 模型计算设置 (331)
16.5 结果后处理 (337)
16.6 本章小结 (343)
第17章 卧式分离器气液两相分离模拟 (344)
17.1 实例概述 (345)
17.2 几何模型建立 (345)
17.3 网格划分 (356)
17.4 模型计算设置 (357)
17.5 结果后处理 (361)
17.6 本章小结 (362)

前言/序言

  再 版 前 言
  “中国制造”必须向“中国创造”转变,这是社会的共识。那么,如何转变、怎么转变,其关键就是全社会广泛的自主创新。我们知道,创新的产品需要经过三个阶段:设计、分析和制造。中国经过改革开放后30年的发展,制造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因此一般的制造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设计领域在近10年来也取得了长足进步,这主要是得益于广泛普及和应用的三维设计软件,包括CATIA、UG、Pro/E等。创新的产品设计是自主创新的第一步,但仅仅设计还不够,还需要分析和优化才能获得满足要求的设计。因此,在创新设计的基础上,加入全面的设计分析和优化,是产品创新的必要和关键环节。传统的设计分析和优化大多是基于理论建模和经验分析,其主要弊端是烦琐、速度慢、且不全面,阻碍了产品创新的快速实现。随着计算机的快速发展,计算机辅助工程(Computer-Aided Engineering,CAE)提供了各种快速的分析方法,可以在三维建模的基础上,利用有限元分析技术进行全面的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设计进行优化,从而获得满意的设计结果。这不仅提高了设计的质量,降低成本,还大大缩短了产品设计的周期。
  FLUENT一直是公认的、成熟的流体分析软件,可以对涉及流动、传热及化学反应等实际问题进行模拟仿真,得到的有效结果可以指导生产实践。FLUENT具有丰富的物理模型、先进的数值方法,以及强大的前后处理功能。它针对各种复杂流动的物理现象,采用不同的离散格式和数值方法,在特定领域内使计算速度、稳定性和精度等方面达到最佳组合,从而高效率地解决各个领域的复杂流动问题。它还不断地完善与更新,使其作为设计工具在航空航天、石油天然气工程、土木工程、化学工程、环境工程、食品工程、海洋结构工程等领域发挥巨大的作用。
  自2013年出版本书第1版以来,获得了读者的广泛好评,已多次重印。并且,很多读者来信介绍了他们具体应用FLUENT的情况,还对本书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我们根据用户的建议,结合相关企业使用的需求和高校的教学需求修订了本书第1版内容。本书第2版在最新版软件FLUENT 17.0的基础上进行写作,更新了大量内容,并且更加贴合实际应用,相信可以更好地帮助读者深入应用FLUENT。
  本书由朱红钧、谢龙汉和杨嵩完成,参加本书编写和资源开发的还有林伟、魏艳光、林木义、王悦阳、林伟洁、林树财、郑晓、吴苗、李翔、朱小远、唐培培、耿煜、尚涛、邓奕、于斌、黄海、蔡思祺等。读者可通过电子邮件tenlongbook@163.com与我们交流。希望读者一如既往地支持我们,给我们提出更多的宝贵意见,让我们一起助力中国创造。
  注:本书的配套素材和视频讲解文件,请登录华信教育资源网,或加入QQ群,即可下载。
  编著者


《流体工程应用解析:原理、实践与创新》 这是一部深入剖析流体工程领域核心原理、实际应用及前沿技术发展的专著。本书旨在为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科研学者以及对流体工程充满热情的学生提供一套系统、全面的知识体系。我们不拘泥于单一的软件工具,而是聚焦于流体行为背后的物理规律,并探讨如何将这些规律应用于解决现实世界的复杂工程问题。 核心内容概览: 第一部分:流体动力学基石与理论深度 本部分将带领读者重温流体动力学的基本理论,但绝非简单的概念罗列。我们将深入探讨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物理意义,分析不同简化形式(如伯努利方程、欧拉方程)的适用条件与局限性。通过翔实的理论推导与深入的数学分析,读者将透彻理解流体粘性、湍流、边界层等核心概念在不同工程场景下的表现。我们将关注流体流动稳定性的判据,探讨层流向湍流转化的机理,并初步介绍如何通过理论模型预测流场的宏观特性。此外,还包括了非牛顿流体的行为特征及其在特定工业过程中的建模挑战。 第二部分:工程实践中的流体现象解析 本部分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紧密结合,聚焦于流体工程中常见的典型问题。 管道流动的优化与设计: 详细分析管路系统中的能量损失,包括沿程阻力与局部阻力,并介绍提高输运效率的策略,如流道几何优化、表面处理等。探讨多相流在管道输送中的复杂性,如气液两相流、固液两相流的流动模式、压降计算及分离技术。 叶轮机械与泵阀设计: 深入研究离心泵、轴流泵、涡轮等叶轮机械的工作原理,分析能量传递过程中的效率损失,并探讨如何通过叶型设计、流道优化来提升性能。对各种阀门(如闸阀、球阀、蝶阀)的流体控制特性进行详细解析,分析其启闭特性、流通能力及对系统压力的影响。 热交换器的流体设计: 剖析板式换热器、管壳式换热器等常见热交换器的内部流体分布与换热效率的关系。研究流体的混合效率、传热系数的影响因素,并探讨如何通过优化流道设计、增加湍流扰动来强化传热过程。 空气动力学与气动声学: 探索物体在气流中受到的力(升力、阻力)的产生机制,分析不同外形对气动性能的影响。深入研究气流振动、噪声的产生与传播机理,并介绍减噪与控制的方法,这在航空航天、汽车工程及建筑工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环境流体动力学: 关注大气流动、水体流动(如河流、海洋)的复杂现象,如污染物扩散、风场模拟、水流侵蚀等。介绍相关的建模方法与预测技术,为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第三部分:先进仿真技术与工程应用 本部分将侧重于现代工程设计中不可或缺的数值仿真技术,但我们将超越单纯的软件操作指南,更强调其背后的算法原理、模型选择与结果解读。 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论: 详细介绍有限体积法(FVM)等主流CFD离散方法的原理,解析网格生成的重要性、质量评估标准及其对计算精度的影响。深入探讨不同湍流模型(如RANS、LES、DNS)的适用范围、优缺点及选择依据,以及如何根据工程问题的特性进行恰当的模型选择。 多物理场耦合仿真: 探讨流体与结构(FSI)、流体与传热、流体与化学反应等复杂多物理场耦合问题的仿真策略。例如,分析风载荷对结构的影响,或研究流体流动与化学反应的相互作用,为复杂工程系统的设计提供全面的评估。 高级仿真技术与案例分析: 介绍诸如格子玻尔兹曼方法(LBM)、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等新兴仿真技术,并探讨它们在特定问题(如微纳尺度流动、复杂界面流动)上的优势。通过一系列详实且具有代表性的工程案例,系统展示如何运用CFD等仿真工具解决实际工程挑战。这些案例将涵盖不同行业,如航空航天器气动设计、汽车发动机内部流动分析、化工过程模拟、生物医学流体模拟等,每一个案例都将包含问题的提出、建模策略、仿真设置、结果分析与工程建议,力求做到详实、深入且易于理解。 第四部分:流体工程的未来展望与创新方向 本部分将跳出当前的工程实践,展望流体工程的未来发展趋势。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在流体工程中的应用: 探讨如何利用AI和ML加速仿真过程、优化模型选择、进行数据驱动的设计以及预测流体行为。 新型流体材料与智能流体: 介绍具有特殊性能的新型流体材料,如磁流变液、电流变液,以及它们在主动控制流体应用中的潜力。 绿色流体工程与可持续发展: 关注如何通过流体工程技术实现节能减排,例如设计更高效的能源转换系统、优化交通工具的空气动力学性能、以及开发更环保的流体输送方案。 开放科学与知识共享: 强调构建开放的流体工程研究社区,鼓励数据和模型的共享,加速技术创新和知识传播。 本书的独特价值: 本书摒弃了仅仅依赖特定软件操作界面的讲解模式,而是注重培养读者理解流体现象背后的物理规律和数学原理的能力。通过丰富的理论阐述、严谨的推导分析以及贴近实际的工程案例,读者不仅能掌握解决具体工程问题的工具和方法,更能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设计的思维能力。我们致力于提供一种“授人以渔”的学习体验,让读者能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应用于不断发展的流体工程领域,迎接未来的挑战,并推动技术革新。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在航空发动机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工程师,我深知CFD(计算流体动力学)在现代工程设计中的地位。FLUENT作为业界主流的CFD软件,其应用范围之广、功能之强大,毋庸置疑。然而,真正掌握FLUENT并将其高效应用于解决复杂的工程问题,并非易事。我之前也尝试过阅读一些FLUENT的书籍,但总感觉要么内容过于碎片化,难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要么案例过于简单,无法反映真实工程中的复杂性。当我拿到这本《FLUENT流体分析工程案例精讲(第2版)》时,我首先被它厚实的篇幅所吸引,这预示着它可能涵盖了更丰富的内容和更深入的分析。 翻阅后,我的判断得到了证实。本书并没有仅仅罗列FLUENT的各种功能按钮和操作流程,而是将核心的工程问题置于讲解的中心。它通过一个个精心挑选的、具有代表性的工程案例,系统地阐述了FLUENT在不同领域(如航空航天、汽车、能源、化工等)的应用。书中对每个案例的分析都非常透彻,不仅给出了详细的建模和仿真步骤,更重要的是,它深入剖析了模型建立的依据、网格划分的策略、求解器参数的选取原则,以及如何解读和验证仿真结果。例如,在关于叶轮机械流动的案例中,书中不仅讲解了如何处理旋转域,还详细讨论了不同边界条件的设置方法,以及如何通过数值仿真来评估叶轮的效率和性能。这对于我这样的航空发动机工程师来说,无疑是宝贵的财富。

评分

这本书在我眼中,更像是一本“工程问题解决手册”,而非单纯的软件操作指南。我是一名在汽车研发领域工作的工程师,我们团队经常需要对汽车发动机、空气动力学套件等进行CFD仿真分析。FLUENT是我们常用的工具之一,但如何有效地利用它来解决实际问题,始终是我们面临的挑战。 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强调“工程案例精讲”。书中挑选的案例非常具有代表性,涵盖了汽车领域常见的流体问题,例如发动机进排气系统的流动模拟、车身的气动外形优化、冷却系统的热管理等。书中对每个案例的讲解都非常详尽,从模型建立、网格划分,到求解器设置,再到结果分析和工程验证,都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不同物理模型的选择和参数设置的讲解。例如,在进行发动机燃烧模拟时,书中会详细介绍如何选择合适的燃烧模型,以及如何设置燃料的化学反应机理和湍流-燃烧耦合方式。此外,书中在分析仿真结果时,不仅仅是展示了云图和矢量图,还会结合实际的工程经验,对结果进行解读,并给出优化建议。这对于我这样的工程师来说,非常有借鉴意义。

评分

读完这本书的几个关键章节,我的初步感受是,这本书的作者在FLUENT的工程应用方面有着非常深厚的实践经验。它不是那种“纸上谈兵”的书籍,而是真正从解决工程问题的角度出发,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掌握FLUENT。我一直认为,学习CFD软件,最重要的是理解其背后的物理过程和数学模型,并懂得如何将这些理论应用到具体的工程问题中去。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出色。 书中对每个案例的讲解都非常细致,从前处理(CAD导入、网格划分)到求解设置,再到后处理(结果分析、工程解释),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网格划分的讲解,它不仅仅是教你如何划分网格,更重要的是讲解了不同网格策略的优劣势,以及如何根据工程问题的特点选择最合适的网格。例如,在讲解多孔介质流动时,书中并没有简单地设置一个简单的多孔介质模型,而是深入讨论了如何根据实验数据或经验公式来确定多孔介质的渗透率和惯性阻力系数,以及如何将这些参数准确地输入到FLUENT中。这种对细节的关注,以及对工程实际的考量,是许多同类书籍所缺乏的。

评分

这本书的整体风格非常务实,紧扣“工程案例”的核心,这一点非常吸引我。我是一个喜欢通过实践来学习的人,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如果不能落地到具体的工程问题,那学起来就会显得枯燥乏味,也难以真正掌握。我是一名在化工行业工作的初级工程师,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需要对管道内的流体流动、换热设备的设计等进行初步的仿真分析。 之前我尝试过阅读一些FLUENT的中文书籍,但很多都停留在基础操作层面,对于如何根据具体的工程问题来设置仿真参数,如何分析仿真结果并给出工程建议,则鲜有涉及。这本书则不同,它选择的案例非常贴近实际工程中的需求,比如泵的性能分析、阀门的流动特性、反应器的内部流动等。书中对每个案例的讲解都非常详细,从模型建立、网格生成,到求解器设置、后处理分析,都给出了清晰的指导。 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不同求解器设置和算法选择的讲解。例如,在进行稳态流动模拟时,书中会详细介绍稳态求解器和瞬态求解器的区别,以及何时应选择哪种求解器。对于湍流模型,书中也会根据不同的流动情况,给出相应的选择建议和参数设置。这对于我这样在实际工程中需要快速解决问题的工程师来说,非常有帮助。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作者在FLUENT的工程应用方面有着非常深厚的功底,并且能够将复杂的知识以一种易于理解的方式传达出来。我是一名在能源领域工作的工程师,需要进行大量的管道流动、换热设备、锅炉燃烧等方面的CFD仿真。 这本书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精讲”的理解。它并没有泛泛而谈,而是挑选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工程案例,并对这些案例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复杂几何体建模和高效网格划分的讲解。例如,在分析一篇关于锅炉燃烧的案例时,书中详细地展示了如何处理复杂的锅炉内部几何结构,如何生成适合燃烧模拟的非结构网格,以及如何保证网格质量以获得准确的燃烧模拟结果。 更重要的是,书中在讲解求解器设置时,并没有仅仅给出几个通用的参数,而是会根据具体的工程问题,详细解释为什么选择某个求解器,为什么要设置特定的收敛准则,以及如何通过监控变量来判断仿真是否收敛。这种“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FLUENT的内在机制,从而在实际工作中更有效地应用它。

评分

这本书的出版,对我来说,无疑是一场及时雨。我是一名环境工程领域的在读研究生,目前的研究方向需要用到FLUENT进行污染物扩散模拟。虽然学校提供了FLUENT软件,但缺乏系统的指导,我常常感到无从下手,即使硬着头皮去尝试,也常常遇到各种奇怪的问题,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更不知道如何解决。我之前也看过一些FLUENT的教程,但它们要么过于基础,无法满足我复杂的模拟需求;要么过于专业,对于初学者来说门槛太高。 《FLUENT流体分析工程案例精讲(第2版)》这本书,则恰恰填补了这一空白。它从我能理解的层面开始,逐步深入。书中挑选的案例,涵盖了非常广泛的工程领域,其中一些案例与我的研究方向有着一定的关联性,比如大气扩散、室内通风等。书中对这些案例的讲解,不仅详细描述了操作步骤,更重要的是,它会解释每一步操作背后的物理意义和数学原理。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不同物理模型的选择和设置的讲解。例如,在污染物扩散模拟中,我会面临选择何种湍流模型、如何设置湍流边界条件等问题,这本书就对这些问题给出了清晰的指导和建议,并且还提供了具体的案例来演示。

评分

拿到这本书,我第一眼就被它清晰的排版和丰富的插图所吸引。我是一名对流体力学和CFD技术充满好奇的学生,一直希望能够深入了解FLUENT这款强大的软件。然而,市面上很多FLUENT的书籍,要么过于学术化,充斥着复杂的数学公式,让我望而却步;要么过于操作化,仅仅是机械地介绍软件的菜单和按钮,缺乏对原理和工程应用的深入讲解。 《FLUENT流体分析工程案例精讲(第2版)》则巧妙地平衡了理论与实践。它以工程案例为载体,将复杂的CFD理论融入到生动具体的仿真场景中。我翻阅了书中关于风力涡轮机叶片流动分析的章节,它详细地描述了如何建立叶片的几何模型,如何进行多体运动的网格处理,以及如何设置湍流模型和耦合算法来模拟叶片表面的复杂流动。书中的图示非常清晰,能够直观地展示网格结构、流动速度分布等关键信息。 更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不仅给出了仿真操作的步骤,还对每一步操作的意义进行了详细的解释。例如,在讨论边界条件设置时,书中会解释不同类型边界条件(如速度入口、压力出口、壁面等)的物理含义,以及它们对仿真结果的影响。这种“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讲解方式,极大地提升了我的学习效率和对CFD原理的理解。

评分

作为一名在机械设计领域工作多年的工程师,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帮助我快速、有效地掌握FLUENT进行流体仿真分析的书籍。传统的FLUENT教材往往过于理论化,充斥着大量的公式和概念,对于我这样更侧重实际应用的人来说,显得有些晦涩难懂。因此,当我看到《FLUENT流体分析工程案例精讲(第2版)》这本书时,我感到非常兴奋。 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工程案例精讲”的定位。它并没有回避实际工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复杂情况,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具体的工程案例,来展示FLUENT的应用。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不同类型流体问题的案例分析,比如流体与固体的相互作用、多相流模拟、热湿传递等。在这些案例中,作者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操作步骤,而是深入地剖析了问题的物理本质,以及如何将这些物理过程转化为FLUENT的仿真模型。 例如,在讲解动网格技术在搅拌器设计中的应用时,书中详细描述了如何建立带旋转体的几何模型,如何设置动网格的运动方式,以及如何处理网格与壁面之间的交互。这些都是我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而这本书提供了清晰的解决方案和详细的步骤。更重要的是,书中在分析案例结果时,不仅仅是展示了仿真结果的图像,还结合了工程实际,对结果进行了解读和讨论,这对于我这样的工程师来说,非常有价值。

评分

作为一名多年从事设备设计的老工程师,我深知CFD在现代工程设计中的重要性,但一直没有找到一本真正适合我这种“老古董”的FLUENT入门书籍。很多教材都过于强调最新技术和复杂的模型,对于我们这种更看重实用性和效率的老派工程师来说,显得有些吃力。 《FLUENT流体分析工程案例精讲(第2版)》这本书,恰恰抓住了我这样的读者的需求。它以“工程案例”为核心,而不是堆砌理论。书中挑选的案例非常贴近实际工程,涵盖了多个工业领域,比如化工、电力、制药等。我翻阅了书中关于化工反应器内部流场模拟的章节,它详细地描述了如何建立复杂的反应器几何模型,如何设置多相流模型,以及如何定义化学反应和传质过程。 最令我赞赏的是,书中对每个案例的讲解都非常详尽,而且注重细节。例如,在网格划分部分,书中不仅仅是简单地说“划分一个网格”,而是会根据案例的特点,详细讲解如何进行局部加密、如何处理壁面边界的网格质量,以及如何进行网格无关性验证。这对于保证仿真结果的可靠性至关重要。

评分

这本书我大概翻阅了前面几章,老实说,我一直对FLUENT这款软件有着浓厚的兴趣,但苦于没有一个系统性的入门指导。市面上也有一些FLUENT的书籍,但大多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案例不够深入,难以真正指导工程实践。我选择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明确提出了“工程案例精讲”这个概念,这正是我所需要的。从我目前看到的章节来看,这本书确实在这一点上做得不错。它不像某些教材那样,上来就堆砌大量的公式和理论,而是直接切入实际问题,通过具体的工程案例来讲解FLUENT的建模、网格划分、求解设置以及后处理等关键步骤。 例如,在讲到传热分析的章节时,书中并没有仅仅停留在讲解温度边界条件和热源设置的理论层面,而是引入了一个实际的换热器设计案例。它详细地描述了如何根据换热器的几何形状构建CAD模型,如何进行合理的网格划分以兼顾精度和计算效率,以及如何设置壁面温度、对流换热系数等边界条件。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给出了详细的求解器设置参数,包括求解器的选择、收敛准则的设定,甚至是如何选择合适的湍流模型来应对复杂的流场。最关键的是,在案例的最后,它展示了如何对仿真结果进行可视化分析,比如温度分布云图、速度矢量图等,并且还对结果进行了工程上的解释,这对于我理解仿真结果与实际工况的关联性非常有帮助。这种“从问题到解决方案”的讲解方式,比干巴巴的理论讲解更容易理解和记忆,也更能激发我动手实践的欲望。我尤其欣赏书中对网格质量的强调,以及如何通过网格密度和质量的调整来影响计算结果的准确性,这在实际工程中是至关重要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