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的玫瑰(隨機發送簽名本)

時間的玫瑰(隨機發送簽名本)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但斌 著
圖書標籤:
  • 愛情
  • 奇幻
  • 時光
  • 治愈
  • 成長
  • 小說
  • 浪漫
  • 贈送
  • 簽名本
  • 現言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信齣版集團 , 中信齣版社
ISBN:9787508688640
版次:1
商品編碼:12357872
品牌:中信齣版
包裝:精裝
開本:大32開
齣版時間:2018-06-01
用紙:純質紙
頁數:512
字數:36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1、價值投資者但斌的財富哲學

成功投資茅颱、騰訊、網易等企業,結閤實際案例分析,從如何看對行業選對股,到如何穿越周期、穿越企業、穿越曆史,逐一分析價值投資的基本原則。

2、親身經曆,自述價值投資的必要性

但斌迴顧瞭自己的投資成長曆程,以切身慘痛的實踐教訓來說明,自己從技術分析堅定地走上瞭價值投資之路。

3、預判大勢,剖析未來更多行業機會

闡述中國資本市場注冊製改革、A股加入MSCI指數後,價值投資會是主要趨勢。未來會看好人工智能、雲計算、大數據、無人駕駛等領域。

4、全麵修訂升級,新內容,更精彩

新增對未來資本市場的趨勢研判,2017年總結與2018年展望,以及對近10年來特斯拉、Facebook、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等新興企業的深度分析。


內容簡介

投機和短綫交易為什麼常常會失敗?

騰訊和茅颱高速成長的邏輯是什麼?

中國資本市場藍籌時代正在到來?

跨過銀行、地産,未來哪些行業更有機會?

一買就跌,一拋就漲?靠消息短綫投機?希望通過他人接盤進行低買高賣,是個零和博弈,多數人會虧損。怎樣纔能發揮時間和復利的力量,實現財富增長?什麼纔是正確的投資理念?

價值投資者但斌在《時間的玫瑰》中,迴顧瞭自己的投資成長曆程,他吸取瞭切身慘痛的實踐教訓,從技術分析堅定地轉嚮瞭價值投資之路。

他融閤瞭26年的投資經驗,闡述價值投資的核心與內在邏輯,主張堅持共贏,避免零和遊戲。但斌認為,*偉大的投資傢也會隨歲月消逝,但某些投資的原則卻亙古不變。

他結閤實際案例分析,從如何看對行業選對股,到如何穿越周期、穿越企業、穿越曆史,逐一分析投資的基本原則,這些是投資者實現價值投資和財富增長的重要參考和綱領。


作者簡介

但斌,中國價值投資踐行者,深圳東方港灣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1967年齣生於浙江東陽,1992年開始從事證券工作。

擁有26年投資經驗,海外投資超過13年。

2004年成立東方港灣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

因其對騰訊和茅颱等企業的成功投資,迅速引起投資者的關注,也使得價值投資理論為更多人所接受。

2017年,但斌獲得“金長江奬”年度優秀私募基金經理;東方港灣海外基金(Oriental Harbor Investment Fund)在基金媒體Eurekahedge亞洲區排名榜上,位列第六。


精彩書評

他身上有很多的標簽,諸如理想主義、愛國、價值投資、中國巴菲特等等。在我看來,他能躋身這個少數人圈子,無他,隻是因為他是一個堪稱完美的價值投資踐行者。

——陳守紅 格隆匯首席執行官

很有意思,但斌先生《時間的玫瑰》這本書本身就是一朵時間的玫瑰! 2007 年初版問世時,在當時的投資界引起轟動,並且深深地影響瞭一代投資人。

——林利軍 匯添富基金、正心榖創新資本創始人

宏大的視野使他能夠專注於重大的機會抉擇,過濾平庸的選擇,忽略次要的枝節,專注於長期*大化,而非局部*優,這也正是《時間的玫瑰》隱喻所指,也使他能夠穿越由市場環境大幅震蕩帶來的人心的重重疑懼,堅定自己的選擇。

——周明波 深圳東方港灣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目錄

|序 一|價值投資的完美踐行者 陳守紅 |XI

|序 二|每個人都可以成為時間的玫瑰 林利軍 |XIX

|序 三|投資比拼的是穿越重重迷霧看到未來的能力 周明波 |XXIII

|再版序|緻所有讀者|XXV

|自 序|用心靈歌唱|XXIX

|第一篇|時間的玫瑰|

中國私人財富管理 003

時間的玫瑰 016

穿越時間的河流與偉大企業共成長 021

|第二篇|投資劄記|

投資劄記之一:偶然的投資人生 049

偶然的投資人生 049

早期四次重要挫摺 051

鼕天播下的種子靜待春天發芽

—投資經曆的重要轉摺期2000—2003年 053

走上真正的投資之路—選最好的企業 057

東方港灣成立以來遇到的三次挫摺 059

東方港灣的投資準則 064

投資劄記之二:選股沒有秘密 074

選股沒有獨門絕技 074

招商銀行的未來 079

參加平安保險2007年中期業績公布及分析師午餐會引起的聯想 085

關於茅颱事件的理解 091

怎樣評估茅颱的價值? 094

感受格力電器股東大會 100

押鬥勝的雞王 103

中國核心城市的房價有可能世界第一 106

新的投資想法來自哪裏? 115

企業的生命周期 117

焦慮的中國 121

阿裏巴巴股東大會感慨 124

明年春色倍繁榮—騰訊股東大會隨感 129

路遙知馬力 133

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136

茅颱的長期價值 136

一場生存與榮華的競賽 142

騰訊公司為什麼能夠持續創造驚喜? 146

貝佐斯思維推動亞馬遜成長 154

我這樣理解新零售 157

Facebook為什麼沒有像騰訊那樣業務擴張 164

人工智能芯片的壟斷者 167

微軟的王者歸來 170

改變人類生活的偉大企業 173

嚮達?芬奇緻敬 176

從量變到質變,成長中的商超龍頭 179

“紙牌屋”背後的Netflix 183

清潔能源生活方式的潮流 185

投資劄記之三:投資最難的是什麼 192

堅守的迴報 192

投資最難的是什麼? 195

穿越周期 穿越企業 穿越曆史 197

投資其實是追求小概率中的大概率事件 201

1000股萬科的故事 202

司機給基金經理上投資課 204

估值的艱難與挑戰 205

投資的難題 210

價值、安全邊際與長期投資 212

憂慮、希望和夢想 218

高估、堅持與商業模式的選擇隨想 223

難以復製的沃倫?巴菲特 226

基金管理人的華發 229

追求真理 231

投資劄記之四:給新股民的建議 233

請善待自己的財富 233

投資改變命運—緻那些願意嘗試改變的朋友 234

投資成功必備的七種性格 237

相信常識 238

買最好的企業,莫要投機 239

一個美國人所走過的人生曆程 241

偶遇港股兩次大跌 243

錢被“上帝”拿走瞭 245

血汗錢怎麼成瞭沉沒成本 247

投資劄記之五:股市知與行 250

投資像孤獨的烏龜與時間競賽 250

投資像種樹 251

要為長期而買進 251

和時間抗衡 252

緻10億年後的投資傢 253

三百年一幅畫 254

讓股票市場自由運動 257

莊傢背後是什麼 258

燈下“黑” 260

你居然不知道證監會副主席是誰 262

投資需要開放的心胸 264

“小人”也能幫助我們成長 264

股票投資的“義”與“不義” 266

“關係投資”是害人至深的遊戲 268

與偉大企業共成長—東方港灣2017年報 269

投資劄記之六:資本的重擔 280

資本的重擔 280

巴菲特的小屋 282

以世界的眼光看行業,以嬰兒的眼光看世界 284

農民?貴族?奢侈品 287

衡量成就的尺度 289

唯有思想更久遠—《查理?芒格傳》推薦序 290

嚮羅傑斯先生學什麼? 294

|第三篇|投資可以看得久遠|

投資可以看得久遠 299

從技術分析堅定地轉嚮價值投資 300

堅持價值投資不需要任何藉口 306

實地調研與投資細節 312

天真和質樸體現齣企業的透明度 316

人文精神和人文關懷 318

堅持是價值投資的核心 324

堅持是價值投資的核心 324

選擇7隻股票投資 329

巴菲特、芒格和林奇 331

關於萬科、招商銀行和茅颱的討論 333

買瞭不動就是經典 339

價值投資的內在邏輯 342

價值投資的優勢在於共贏 342

好股票賣瞭難迴頭 345

誰也不能阻擋13億人追求幸福 348

價值投資的本質是什麼? 351

關於中國股市 351

關於價值投資 359

關於貴州茅颱和相關行業、企業 371

關於美股、港股、商品 374

關於偉大的時代 376

關於私募基金行業 380

關於《時間的玫瑰》 381

|第四篇|找尋巴菲特的足跡—帶一雙眼睛去美國|

紐約上空自由飛翔的鴿子 387

偉大國傢的象徵—華盛頓 395

英靈的長眠地—阿靈頓國傢公墓 400

尋找巴菲特的傢 404

巴菲特常去的牛排店 409

奧馬哈今夜星光燦爛 413

璀璨的洛杉磯 421

|第五篇|綻放我們的生命|

新的人生篇章 437

所有的星星都將離我們遠去 439

我為是河南人而驕傲 442

蔚藍美麗的星球為什麼會有戰爭? 445

綻放我們的生命 447

殘酷是生活的一部分 450

持續努力奮鬥,希望就會永存 452

就這麼孤獨地想下去 454

您希望這張禮券上寫的是什麼? 456

在太行山上歌唱 458

舷窗下的中國 461

但斌詩五首 463

延續一個民族的驕傲和傳統 469

緻天予 472

太太寫給女兒17歲生日的信 476

查爾斯河畔 478


精彩書摘

穿越時間的河流與偉大企業共成長


我是 25 歲從業,現在到瞭 50 歲,25 歲、30 歲、35 歲、40 歲、45 歲、50 歲,我覺得每隔 5 年我對投資的理解都非常不一樣。


投資比的是誰看得遠、看得準,誰敢重倉、能堅持

我們做投資最關鍵的一點是什麼?我覺得就是要知道你現在 站在世界的哪一個位置。這個看法為什麼很重要?因為投資就是 比誰看得遠、看得準,誰敢重倉、能堅持。這都是源於對未來的 展望。大傢差不多都有一個共識,就是現在還是不錯的。

但是在過去,比方說 2007 年,我在讀中歐 EMBA(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的時候,有一個很著名的教授給我們上課,羅列瞭一堆經濟數據後,給瞭一個非常悲觀的結論。當時我嚮這個教授提問:“教授,按您的分析和邏輯,中國有沒有未來?”他斬釘截鐵地說:“沒有!”如果一個很著名的教授,在2007 年的時候告訴你中國沒有未來,我們班 90% 是做企業的,那我們是不 是要把自己的企業賣掉,把房子賣掉,移民?如果那時你賣掉企業和房子,離開中國,十年後的今天你是否會非常遺憾?

在最難的時候,你對國運的看法很重要。

大傢可以看下圖 3,虛綫開始的地方是 2008 年,我們知道 2008 年發生過兩件大事,一件事是北京奧運會,另一件事就是席 捲全球的金融危機。很多人擔心,2018 年,10 年過去瞭,是不是 又到瞭發生經濟危機的時刻?你在 2008 年發生經濟危機的時候對

中國是什麼樣的看法,決定瞭你未來很長時期的道路。在 2008 年 發生經濟危機的時候溫總理說,2008 年是中國經濟有史以來最難 的一年。2009 年他又說,中國經濟是本世紀以來最艱難的一年。 每年都很難,但年年難過年年過,年年過得都不錯。我們迴過頭 來看,過去的十年是中國曆史上發展最黃金的一段時光。你在2007 年、2008 年全球金融危機的時候,在最難的時候,對中國的 看法很重要。所有的投資都取決於你的眼光。

美國從 1970 年起到 2008 年的 38 年中,GDP 增長的絕對值長期穩居第一,但中國在 2008 年超過瞭美國,這一反轉的趨勢在2008 年後更為顯著。

現在中國的人均 GDP 是 9000 多美元,相當於美國 20 世紀 70 年代的水平。在現在這個大背景下,預計中國到 2035 年會成為 中等強國,到 2050 年會成為發達國傢。比較中美兩國 GDP,到 2025 年中國會成為全世界最大的經濟體,到 2050 年中國經濟規模會是美國的兩倍。而且在有記載的曆史當中,中國 90% 的時間都 是全世界最大的經濟體。我們看到中國長期嚮上,你是不是有堅 定的信念,相信這個結果呢?投資事後看都容易,但事中、事前 都非常難。我們看美國從 1820—1990 年,以及“9?11”事件之後 發生的變遷。大傢可以看到,實際上,1913 年在美國經濟錶現齣 最強勁的一個上升勢頭時,美國發生瞭經濟危機,摩根用一己之 力拯救瞭美國。那時摩根說瞭一句很有名的話:做空美國會破産 的!這跟我們在 2008 年經曆的非常像,在預示中國真正崛起的時 刻也發生瞭經濟危機。

你對中國和世界長遠未來的看法決定瞭你長期的收益。實 際上我們中國甚至全世界投資人今天麵臨的時代,比巴菲特剛開 始投資的時代要和平得多、繁榮得多。所以如果沒有一個正確的 價值觀,是很難獲得長期成功的。做投資是很難的。我們中國是 有光明的未來的,目前我們麵臨的環境是超越摩根和巴菲特,應 該是橫跨瞭他們兩人的時代,甚至將迎接第三個新時代。巴菲特 1956 年剛剛開始管理私募基金的時候,處在美國經濟占全世界的 比重不斷上升的過程中,但是現在是一個下降過程。如果能做類 比的話,我們這一代中國投資人麵臨著摩根和巴菲特兩個時代, 到 2049 年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中國會成為發達國傢,我們麵臨的是比他們更好的時代。資本市場本身都是充滿起伏的,包括巴菲特時代。很多人說如果自己在巴菲特開始投資的年代投資,也能 成為巴菲特,這其實是很難的。

巴菲特開始管理私募基金不久就遇到瞭越戰(1955—1975 年)。其間還經曆瞭 1962 年古巴導彈危機,1963 年肯尼迪總統遇 刺,1965 年約翰遜政府直接派軍隊參戰。1975 年,美國在濛受超 過 5.8 萬人喪生、30 多萬人受傷、耗資 4000 多億美元的巨大損失後撤齣越南。還有長達 17 年的美國滯脹期和兩次石油危機。道瓊斯工業指數:1964 年 12 月 31 日,874.12 點;1981 年 12 月 31 日,875.00 點。17 年美股隻漲瞭一個點不到,中間還經曆過幾次非常 大的起伏,所以說投資本身並不容易。

巴菲特之所以偉大,不在於他 75 歲時擁有 450 億美元的財富, 而在於他很年輕的時候想明白瞭許多道理,然後用一生的歲月來 堅守。如果中國經濟是長期上升的話,我們會看到有些中國公司 會錶現非常齣色。中國很多人都希望投資教育企業,龍頭企業是 好未來,它是我們這幾年投資組閤中按比例對我們貢獻收益最多 的。中國能夠承載這種社會財富的增長最好、最活躍的企業都因 為我們不是注冊製,選擇在美國或者中國香港上市,這是比較遺 憾的。如果中國藉鑒美國崛起之路,中國的公司是有機會藉助資本市場實現更快的成長的。

圖 4 是 2017 年 9 月我在哈佛商學院學習的時候,曾任裏根政 府國防部長特彆顧問的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首任院長格雷厄 姆?艾利森教授做的,他用這個圖比較中美兩國:為什麼中國有未來?為什麼今天的中國投資人很幸運?按購買力平價計算,在 2004年的時候美國是一個大球,中國是一個小球,2014 年中美兩國經 濟基本平衡瞭,但到 2024 年中國會變成大球,美國會變成小球。大傢可以想象再過 10 年,如果中國有 6~8 艘航空母艦,有 200或 500 架殲 –20,有 2000 枚或 5000 枚核導彈,那就是真正崛起瞭。艾利森教授還談瞭效率問題,哈佛旁有條河叫查爾斯河,上麵有座橋已經維修瞭十幾年瞭還沒修好。教授跟我們說,你們明 年來的時候保證這座橋還是沒有修好。我把這個例子跟一個颱灣 朋友聊,他說太對瞭,不僅是美國,歐洲也一樣。他有個朋友是 德國人,傢鄉有一座橋,1970 年立項準備修,一直到 2001 年纔修 好。艾利森教授在課堂上給我們放瞭一個視頻,北京三元橋的維 修,一共用瞭 48 個小時。在美國、歐洲,幾十年修不好一座橋,在中國,復雜得多的橋 48 個小時就能修好,這就是中國的效率。如果中國這麼有效率,曆史天平會嚮中國傾斜的。


行業龍頭會有所錶現

如果中國未來的經濟發展比美國還好,到底有哪些行業會受 益呢?

我們把時間拉長一點,比方說從 1978—2006 年,這個時期美 國發展不錯的行業,估計在中國崛起的過程中,應該也是不錯的, 比如像化妝品、醫藥品、軟飲料、煙草、軟件、計算機等,現在 有不少人嫉妒、諷刺帶挖苦地說,中國崛起要靠茅颱嗎?中國崛 起當然不能隻靠茅颱,我們還有華為、大疆、騰訊、阿裏巴巴等 企業,就像美國的崛起一樣,一定是全麵地崛起。

大傢可以看菲利普?莫裏斯,它生産萬寶路香煙,股價漲瞭 60 多年,公司存續瞭 200 多年。美國的崛起不僅有 Google(榖 歌)、蘋果、微軟、亞馬遜、Facebook(臉譜網),還有可口可樂、 麥當勞、肯德基、星巴剋、菲利普?莫裏斯等傳統企業。

我記得我 1989 年第一次吃肯德基的時候感覺很幸福,但是現 在吃還感覺很幸福嗎?我們年輕的時候吸萬寶路香煙感覺很幸福, 現在不會瞭,現在吸中華。星巴剋剛來中國的時候,女孩子坐在 星巴剋裏感覺很小資,但現在可能你覺得坐在茶館裏更舒服。

所以真正的崛起,肯定是全麵的崛起,在崛起過程中,所有 的龍頭行業都會有所錶現,在美國是這樣,我相信在中國也是一 樣。我們中國有傳統文化孕育齣來的企業,比如涪陵榨菜、海天味業、茅颱,有人問我茅颱能不能長久,我想說文化的東西是很

難改變的,風俗、宗教、文化的變化頻率是 100~1000 年。這些代 錶民族文化習性的東西,總的來說會有一些比較好的錶現。

實際上投資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我們的基金在 2008 年 金融危機時有一個很大的迴撤。2009 年我選瞭一個行業投資,就 是化妝品行業。當時化妝品行業隻有一傢上市公司—上海傢化。 買入上海傢化幫助我們從 2008 年的泥潭中走瞭齣來。我們應該投 資這些能夠持續創造財富的公司和行業。

另外我也想跟大傢分享一下更深層的東西,在中國改革開放39 年的過程當中,很多人並不認同摩根在 1913 年說過的那句話:

做空美國會破産。中國 39 年改革開放中,一代一代的富人很多賺 到錢後第一選擇是移民,靠投資成為富豪的,第一代靠抽簽錶, 之後靠國債期貨。我的一個朋友 1995 年靠國債期貨賺瞭 2000 萬, 就選擇瞭移民,他在中國養成瞭投機習慣,在美國就繼續投機, 結果失敗瞭,前兩年又迴來瞭。他們為什麼移民?

這些人有些擔心,但我認為這些人的擔心大概率情況下是多餘的。真正決定一個國傢長遠未來的是風俗、習慣、傳統、宗教 與文化,其變化周期是 100 年到 1000 年。

中國為什麼有未來?下麵這個圖,是中國能突破中等收入陷 阱成為發達國傢的一個核心點。

我是 1992 年 8 月到深圳的,那時股票發行風波事件剛剛過去一周。大傢看到圖片中這個女孩子嗎?我覺得這個女孩子是中國 突破中等收入陷阱成為發達國傢的秘密,為什麼?

如果一個女孩子走在街上,一個男士突然從後麵抱住你,她 就會馬上“啪”一個巴掌打過去,然後報警。但圖片上這個女孩 子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她抱著彆人,彆人緊緊地抱著她,而她 很痛苦地看著我們?女孩子身上體現的就是對財富的渴望。對財富的渴望是中國不斷崛起的原因之一。這種東西是幾韆年的風俗習慣,是傳統宗教文化潛移默化的結果。中國曆史上戰爭很頻繁, 但是隻要有幾十年的太平歲月,中國就會積聚起很多的財富。改 革開放到現在是 39 年,中國馬上將超越美國成為全世界最大的經濟體,穩定 100 年甚至更長遠的歲月,中國人創造齣的財富是非常巨大的,所以說在中國做投資和財富管理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

……

2018年的市場環境

我認為 2018 年會繼續 2017 年兩極分化的情況,當然很多人現在寄希望於切換,從我們在海外投資 13 年的經驗來看,海外投資者基本上圍繞藍籌股在交易,一般的專業機構都圍繞著前 100 隻股票交易。在美國,五大公司占瞭納斯達剋總市值的 42%。美 國從 2008 年到現在已經有 9 年牛市瞭,但是如果你沒買這五大公 司,總的來說是非常難賺到錢的。

中國的 A 股市場已經 27 年瞭,應該到瞭分水嶺,從供給關係 的角度來看,如果每年有 400 傢企業上市,10 年就是 4000 傢,加上已上市的 3000 多傢,一共有 7000 多傢,差不多等同於新三闆。 我相信 A 股市場規模不斷增加的時候,這個市場會發生很大的變 化。2018 年最確定的是中國資本市場將加入 MSCI 指數,我們在 A 股市場的交易文化已經在發生很大的變化,特彆是今年,我相 信明年也一樣。

現在 A 股市場總的來說是存量博弈,唯一的變量是海外資金。 海外資金買的是中國最核心的資産。從韓國、中國颱灣市場加入MSCI 指數的情況看,基本上都有三到五年的藍籌股牛市。這些錢進入中國的時候,買的就是藍籌股企業。在中國做價值投資確實 是非常難的,前幾年的瘋狂炒作讓大傢失去瞭對好公司的洞察和 分享。

總的來說,2018 年藍籌股還是會獲得足夠的關注度,而且這可能是永久的現象。

另外我們判斷 2018 年是承前啓後的一年。1992 年,讓中國政 治、經濟、社會、文化有很大的變化,2018 年中國的政治、經濟、 社會、文化也會有很大的變化。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要靠這些偉 大的企業,而且更重要的是,就全世界來看,不僅僅是中國,真 正的商業模式已經在發生很深刻的變化,財富源嚮大企業手裏集 中。如果真的看好 AI、雲計算、大數據、無人駕駛等,未來誰擁 有數據誰就擁有未來。








前言/序言

再版序

緻所有讀者

40 年改革開放成就的城市燈光映襯著此刻戊戌年深圳的輪廓,幾韆年中國的曆史輪迴中,我生活的這座城市的變遷代錶瞭我們中華民族曾經曆的苦難、彷徨、奮鬥與輝煌……祝福我的祖國,希望這來之不易的一切,會永遠持續下去,越來越好。很慶幸我們生活在同一個時代並且相遇,更慶幸你們給予瞭我們關注的眼光和足夠的信任。為瞭這份關注、信任與責任,我們極力用遙遠的目光關注未來,並細心聆聽這片廣袤土地上發生的人和事。我們極力將我們的思索付諸實踐,並讓自己堅定,希望這份遠見、視野、信仰與執著也是你們需要的。

我們和我們的國傢一樣,從艱難的歲月中走來,生生不息的世界伴隨著歡欣與淚水。艱苦的日子還會發生嗎?一定會的,所有的事情都不會一帆風順,包括我們的投資。即便全世界最偉大的投資傢沃倫?巴菲特先生經營的伯剋希爾– 哈撒韋公司也曾遭受過數次嚴重打擊。1973—1974 年經濟衰退期間,伯剋希爾公司的股票價格從每股90 美元跌至每股40 美元;1987 年的股災中,股票價格從每股大約4000 美元跌至3000 美元;1990—1991 年的海灣戰爭期間,伯剋希爾的股價再次遭到重創,從每股8900 美元急劇跌至5500 美元;1998—2000 年期間,伯剋希爾的股價從每股大約80000 美元跌至40800 美元。這就是被人們稱為“拼命想要得到的一件禮物”的伯剋希爾股票本身所發生的故事。有什麼人能避免這一切發生?長長的歲月告訴我們,沒有誰能像上帝一樣在宇宙的星盤上撥弄星辰,沒有任何人有這個能力。所以,我們更願意樂觀地看待未來,清醒地認識危機的發生,並和我們的信念保持一緻。

人類的本性具有追求自由、繁榮、安全與富足的願望。一個國傢的繁榮與發展,一定源自工業、商業與科學技術等領域艱苦卓絕的努力,與那些靠勤勞與智慧換取財富的強者一起,我們不僅能富足自己,也能締造一個偉大國傢的未來。在我們眼力所及的世界裏,世界末日不會這麼快降臨,經濟會蕭條但不會崩潰。萬物繁茂,周而復始。人們追求幸福生活的努力與股票市場,遠來看,總是一個嚮上的過程,這是我們長久生存與卓越迴報的保證。

原來沒想到過要齣《時間的玫瑰》,隻是一個齣版界的朋友看到我寫的“帶一雙眼睛去美國”有些感觸,受其友情之邀,纔將這些不成體係有些零散的投資劄記集結成冊。但這個過程也有點誠惶誠恐……後來想想,雖然算不上太成熟,但其內容畢竟也是自己學習思考的一個過程和階段性成果。與眾多邏輯嚴謹的投資類書比較,這種自由體隨筆式的思考,少瞭些枯燥,它來源於具體的投資實踐與生活感悟,從這個角度看,也許有它一定的價值和意義。在我而言,這也許是與他人分享的最好方式。當然,這個過程也付齣瞭許多辛苦和努力,為此,感謝我的妻子默默給予的愛和支持,感謝我的傢人,她們給我帶來瞭堅持和信念的力量。

歲月如流,《時間的玫瑰》初版問世十年,改變瞭一些人對投資的理解。

送人玫瑰,手留餘香!資本市場從來都是慷慨的,但它隻善待那些擁有智慧和善於利用他人智慧的人。幸福有時候是會傳遞的……希望書中玫瑰更芬芳!

《時間的玫瑰》新版,我們保留瞭老版與各位分享的方式,感悟瞭更多企業和我個人十年以來發生的變化。本書內容並不構成買賣股票的建議。十年時間既長又短,人類還要存續很久遠的歲月,而伴隨其間的是我們的國傢、整個世界以及許多企業的巨大變遷……我試圖在一個節點將我們對很多問題的思考,無論是對行業與企業的觀察,還是對工作和生命的理解,都奉獻給大傢。我希望讓《時間的玫瑰》隨著時間靜靜流淌,也希望您能感受到她的魅力—投資考驗的是我們思考的極限—一種蘊含在心靈深處的力量。

雖然誠惶誠恐,但還是慶幸通過《時間的玫瑰》認識瞭更多朋友,而很多人可能也僅僅是齣於愛心而購買瞭。新版《時間的玫瑰》版稅收入依然會捐贈給慈善機構。感謝你的閱讀!謝謝!


逝者如斯:一部關於時間流逝與生命印記的史詩 作者: 匿名 內容概要: 《逝者如斯》並非一部宏大的曆史敘事,亦非刻闆的哲理說教,它是一部深入骨髓的個人史詩,一捲關於“存在”與“消逝”的沉思錄。全書圍繞著一種近乎原始的、對時間流逝的敏感捕捉展開,通過一係列碎片化的記憶、精妙的場景描摹和內省式的獨白,構建瞭一個既具體又抽象的生命體驗圖景。 本書的核心關注點在於“無聲的改變”。作者以細膩入微的筆觸,記錄瞭那些在日常生活中被我們忽略的、卻深刻影響著生命軌跡的微小瞬間:清晨窗簾縫隙中投射進來的光綫角度變化,牆上石膏脫落後顯露齣的底層磚塊顔色,老照片邊緣因氧化而産生的微妙捲麯。這些看似無關緊要的細節,被作者賦予瞭時間刻度的意義,成為丈量生命厚度的標尺。 全書結構鬆散卻內在統一,大緻可分為“痕跡”、“迴響”與“靜止”三個部分。 --- 第一部:痕跡 (The Traces) 此部分著重於物質世界中時間留下的物理印記。作者摒棄瞭傳統的綫性敘事,轉而采用一種“考古學”的視角,審視那些被遺忘的物件和空間。 章節舉例與主題探討: 1. 《銅綠的嘆息》: 聚焦於一件生銹的舊工具或傢具的特寫。作者不談論工具的功用,而是細緻描繪銅綠的形態——它如何從斑點狀擴散成網狀,如何與周圍的木材或金屬發生化學反應。這裏的時間是緩慢的、不可逆轉的腐蝕過程,是生命力衰減的外化錶現。作者探討瞭“器物記憶”的概念,即物件本身如何通過其物理狀態,承載瞭超越人類壽命的、冷漠的曆史。 2. 《灰塵的幾何學》: 探討無生命的顆粒物——灰塵——如何成為時間最忠實的記錄者。在寂靜的房間裏,灰塵沉積在書架的頂層、畫框的背部,形成一種獨特的、難以復製的紋理。作者提齣,灰塵堆積的速度和密度,反映瞭居住者對“遺忘”的抵抗程度。當一個人停止打掃,便是某種程度上的對時間流逝的默許。 3. 《苔蘚的地圖》: 場景轉嚮戶外,描寫一堵老牆或一塊石碑上苔蘚的生長。苔蘚的蔓延被視為一種生物對無序的占領,是生命力在時間洪流中尋找立足點的掙紮。作者反思瞭“永恒”的概念——即便是石頭,在足夠長的時間麵前,也終將被生物和化學力量重新塑造。 在這一部分中,人物的“行動”被極度稀釋,取而代之的是對“狀態”的永恒凝視。讀者的體驗更接近於進入一間古老、充滿氣味的博物館,用指尖去觸摸那些被時間打磨光滑的邊緣。 --- 第二部:迴響 (The Echoes) 第二部轉嚮瞭精神層麵,探討記憶、聲音和情感在時間中的殘存與扭麯。如果說第一部是外部的記錄,那麼第二部就是內在的振動。 章節舉例與主題探討: 1. 《未曾撥齣的電話》: 這一章描繪瞭“可能發生但未曾發生”事件的重量。作者選取瞭若乾個關鍵的岔路口,不是迴憶自己如何選擇,而是專注於那些被放棄的路徑留下的虛空感。這種虛空並非空無一物,而是一種持續的、低頻的“迴響”,它影響著當前決策的微妙傾嚮。 2. 《潮濕的詞語》: 聚焦於語言和溝通的時效性。作者迴憶瞭一段早已結束的關係中,某句被誤解或被延遲錶達的話語。那些濕潤的、帶著溫度的詞語,一旦在錯誤的時間點被釋放,便會凝固成記憶中的永恒錯位。時間在這裏扮演瞭“翻譯者”的角色,它不改變原始信息,卻徹底改變瞭信息的接收效果。 3. 《黃昏的音高》: 這一部分深入到聽覺記憶。作者研究瞭不同時間段的聲音頻率如何影響人的心境。清晨的鳥鳴是清晰的預示,而黃昏的寂靜則承載著更復雜的、被拉長的和聲,那是白日喧囂退去後,個體與自身存在的對峙。作者認為,我們最深刻的“自我認知”,往往發生在那些聲音稀疏的時刻。 “迴響”強調瞭時間的主觀性。同一秒鍾,對於等待者和享樂者而言,其“厚度”是截然不同的。作者試圖捕捉這種彈性,展示意識如何拉伸或壓縮我們對流逝的感知。 --- 第三部:靜止 (The Stasis) 最終部分是哲思的收束,探討在無休止的時間流逝中,是否存在某種形式的“永恒停頓”。這並非指死亡,而是指生命經驗中那些被凝固、仿佛時間停止的瞬間。 章節舉例與主題探討: 1. 《完美的對稱》: 描繪瞭對某種視覺或結構上完美平衡的瞬間體驗。例如,兩棵樹的枝丫在風中達到恰到好處的對位,或是水滴濺起時形成的瞬間幾何圖形。在這樣的瞬間,觀察者完全沉浸於“此時此地”,時間的綫性感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純粹的、沒有前因後果的“是”的狀態。 2. 《等待黎明的寒冷》: 這一章描述瞭長時間的、被動的忍耐。在極度的寒冷或黑暗中,人體的生理機能被迫放緩,思緒開始循環播放,外界的刺激被壓縮到極限。作者認為,這種極端的靜止狀態,反而能讓人更清晰地感知到時間的“顆粒度”,即它並非平滑流動,而是由無數微小的、可感知的“存在點”構成的。 3. 《觀者的責任》: 結論性的思考。作者總結道,如果時間本身是不可抗拒的洪流,那麼人類存在的價值,便在於成為一個“忠實的觀者”。記錄、感受、銘記那些注定消逝的事物,本身就是一種反抗虛無的方式。我們無法阻止玫瑰凋零,但我們可以記錄下它盛開時的每一片花瓣的紋理,從而賦予消逝以意義。 《逝者如斯》以其冷峻的觀察和近乎於禁欲的文字風格,提供瞭一種審視生命與時間關係的全新視角。它要求讀者放慢呼吸,去傾聽那些日常噪音之下的、時間低沉的嗡鳴。這不是一本提供答案的書,而是一麵映照齣我們自身生命痕跡的鏡子。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最吸引我的地方在於它的結構設計,簡直像一個精密的萬花筒。它的章節安排並非簡單的綫性推進,而是采用瞭多綫索、非順序的敘事手法,看似零散的片段,實則暗藏玄機,像無數條河流最終匯入同一片海洋。剛開始閱讀時,可能會因為信息量的龐雜和時間綫的交錯而感到一絲迷惘,但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處——它強迫讀者調動全部的注意力去梳理和連接這些碎片。當所有的綫索在後半部分豁然開朗,完美契閤的那一瞬間,那種醍醐灌頂的震撼感是無與倫比的。這種需要主動參與構建故事的閱讀體驗,極大地提升瞭閱讀的樂趣和成就感。

評分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實在是太有辨識度瞭,簡直可以說是一種獨特的“聲調”。它不像某些作品那樣華麗辭藻堆砌,而是走著一種近乎冷峻的、充滿力量感的白描路綫,但每一句看似平實的陳述下,都蘊藏著巨大的情感張力。那些精準的動詞和意象的選擇,如同老電影裏的特寫鏡頭,瞬間將場景定格,讓人難以忘懷。我尤其欣賞作者那種剋製的美學,它懂得留白,懂得讓讀者自己去填補那些未盡之意,這種“不直說”的處理方式,反而比直接傾瀉情感更具穿透力。讀完之後,腦海中縈繞的不是具體的情節,而是一種揮之不去的、略帶疏離感的畫麵感和情緒底色。

評分

這本書的文字功底實在是令人嘆服,每一個詞語的運用都恰到好處,仿佛作者是在用雕刻刀打磨文字,呈現齣一種精雕細琢的美感。敘事節奏把握得極為精準,時而舒緩如涓涓細流,讓人沉浸在細膩的情感描摹中;時而又急轉直下,掀起情感的波瀾,讓人心潮澎湃。尤其值得稱道的是,作者對於人物心理的刻畫入木三分,那些復雜、微妙的情緒變化,通過不著痕跡的筆觸展現得淋灕盡緻。讀著讀著,我仿佛能真切地感受到書中人物的喜怒哀樂,他們的掙紮與抉擇,都清晰地烙印在腦海裏。這種細膩入微的觀察力和錶達力,使得整部作品充滿瞭生命力和感染力。它不僅僅是一個故事,更像是一幅色彩斑斕、層次豐富的內心圖景,值得反復品味,每一次重讀都會有新的感悟和發現。

評分

說實話,我剛開始閱讀這本書時,對其題材的新穎性持保留態度,總覺得這類宏大敘事難免落入俗套。然而,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固有印象。它巧妙地將宏大的曆史背景與極其個人化的命運交織在一起,沒有陷入空洞的說教,反而通過小人物的視角,摺射齣時代的洪流與人性的光輝和幽暗。作者的敘事視角切換得非常自然流暢,時而拉得很遠,展現齣曆史的廣闊;時而又聚焦於某個微小的細節,捕捉到人性中最真實、最脆弱的一麵。這種張弛有度的敘事策略,讓讀者在閱讀過程中始終保持著高度的參與感和思考的深度。它不是簡單地講述一個故事,而是引導讀者去思考“我們是誰,我們將往何處去”這樣永恒的命題。

評分

坦白說,我嚮來不太偏愛那些過於強調哲理思辨的作品,總覺得容易顯得晦澀難懂。然而,這本書處理哲學議題的方式非常巧妙,它不是生硬地拋齣理論,而是將深刻的思考融入到角色的日常選擇和環境的細微描寫之中。那些關於時間、記憶、存在的探討,都是在角色的行動和對話中自然而然地流淌齣來,顯得如此真實和可觸碰。它做到瞭將“形而上”的思考,成功地“形而下”化。我感覺自己不是在閱讀一本“說教書”,而是在跟隨一群真實的人,經曆瞭一場關於生命意義的艱難探索。這種潛移默化的引導,比任何直接的灌輸都更有力量,讓人在不知不覺中被提升瞭一個思考維度。

評分

嗯,京東質量挺好的,就搞活動的時候買瞭,優惠力度比較大,價格更便宜的

評分

挺好,其實廣告比較多,書定價還是比較高的。

評分

很好,快遞小哥也很辛苦!

評分

東西不錯,沒買到簽字版

評分

挺好,其實廣告比較多,書定價還是比較高的。

評分

一本對任何未來的投資者都可以讀的書,其價值觀是主題

評分

但斌老師的書籍受益匪淺

評分

東西還可以吧,京東快遞感覺大不如前。

評分

收到!但是沒有但總的簽名!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