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政阿姨口述实录

家政阿姨口述实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周袁红 著
图书标签:
  • 家政
  • 阿姨
  • 口述
  • 生活
  • 底层
  • 女性
  • 访谈
  • 纪实
  • 社会
  • 家庭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318602
版次:1
商品编码:12358372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71
字数:192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家政工,雇主,家政行业从业者及研究者,社会学者。
1.用家政工自己的故事鼓舞家政工,启发家政工发现自我;
2.让众多的家庭雇主了解家政工真实生存状态;
3.为社会学提供家政工从业人员样本。

内容简介

家政阿姨有很多,每个人的故事也都不一样。本书特别筛选出31位具有代表性的阿姨,从阿姨的精神面貌、生活状态以及心路历程做了一个系统的介绍,旨在向广大的社会各界展示家政员工的真实状态,让家政员工走进大众视线,并引起大部分人的关注,让大家了解生活在中国农村底层家庭的真实情况,促进家政员工相关政策的建立,保障家政工的权益,同时对雇主及潜在雇主起到指导作用,推动社会的快速进步。

作者简介

周袁红,北京嘉乐会家政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周袁红,阿姨来了创始人兼CEO,曾任中央电视台经济部记者,因为找保姆,发现了家政市场,2007年创业,她了家政经纪人制的模式,让每一个员工成为自己的老板,集约化经营;2013年,她带领公司从互联网转型移动互联网,推出阿姨来了品牌,成为一个互联网改变传统家政行业的典型代表,获得清科创投数百万美元A轮投资。
长久以来,周袁红致力于帮助不同阶层女性的平等沟通、包容互惠,带领弱势女性通过家政职业改善家庭经济状况,获得心灵成长与职业提升,为职业女性提供放心的家庭服务,解除后顾之忧。十年来,她创造性把生意做成了公益,把公益做成了生意。

目录

庞清珍:孩子,是我最骄傲的勋章-001
没能多陪伴孩子,是我的终生遗憾-002
选择做育儿,是因为我真的喜欢孩子-002
我只把我能想到的、做到的,全部做好-003

刘术静:把爱留给女儿,把愧疚留在心中-005
一把锈死的锁,差点把我的一辈子锁在家里-006
一场婚姻,支撑我度过了难熬的时光-007
几个巴掌,让女儿离开了我两年-008
因为家政,我的女儿又变成了我的女儿-009

刘奕宁:背负母亲的影子,走自己的路-011
关于童年时候的爸爸妈妈,我的脑海一片空白-012
人生,一辈子,我不想就这样-013
不想和妈妈一样,但还是成为了她-013

陈素琴:劳动完成梦想,舞蹈点亮人生-016
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灵魂落魄-017
那些我曾经无法坚持的瞬间,终变成我日后路上的榜样-018
不服输,才会有成功的可能-020

高建华:因为努力,所以幸运-021
生活给了我一副拐杖,我便用它勇闯天下-022
不做金钱的奴隶-023
上天很公平,它会眷顾每一个努力的人-024

李运兰:会动手,才会成功-025
赌博,让原本幸福的家支离破碎-026
没有任何一个人的成功,不需要付出-027
做家政的经历,是我一生的财富-028

刘慧侠:把实践经验转化为工作能力-029
走出大山,不愿被农村生活束缚手脚-030
待人以善者,善亦所趋-031
经验,是生活永远的老师-032

任冬梅:用充满阳光的心来感受多姿的生活-034
丈夫突然离世,留给我的只剩支离破碎的家-035
眼泪,解决不了任何问题-035
不羡慕任何人,只求安稳过我的小日子-036

孙希芬:把责任扛在肩上-038
明明是他背叛婚姻,却让我变得一贫如洗-039
生活很苦,但除了坚强我别无选择-040

李玉秋:一人养家供子,五年尽显芳华-041
突如其来的下岗和母亲的瘫痪,摧毁了我原本的生活-042
“阿姨来了”,点燃了我的第二次生命-042
涅槃重生,才能破茧成蝶-044

王桂琴:残缺的手撑起完整的家,走遍大江南北终于回归初心-046
贫穷,没有限制我的想象力,但却限制了我的自由-047
两段失败的婚姻,没有击垮我,反而让我学会爱自己-047
做家政,是我生命的重大转折-049
如果有来生,我一定要走自己想走的路-051

高桂菊:陪客户走过最难的路,伴父亲守护最初的家-053
我的出生,要感谢那一场令人唏嘘的地震-054
家政,给了我自己想要的生活-055
那个患有癌症的女人,是我毕生的榜样-055

康彦梅:从事业女强人到家政阿姨的转变-057
渴望爱情,却被现实狠狠抽了耳光-058
一夜之间,我变得一贫如洗-058
放下包袱,重新书写人生-059

姚素霞:苦难可以承担,唯有梦想不愿辜负-061
投奔丈夫,来到北京-062
那些艰难的日子,终教我成长-063
不劳而获,真的是痴人说梦-064
如果没有走出这座大山,我依旧是面朝黄土背朝天-066

郭力心:对自己要求得更高,才会变得更好-068
凡事尽最大努力,不求结果,顺其自然-069
你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哪-069
永远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多,而不是做得太多-070

高远俊:忍耐可以承受的委屈,守护不可触碰的底线-072
破镜不能重圆,因为那道疤盖不住抹不掉-073
困住自己的,往往是那一只不敢向前迈步的脚-074
尽量沟通,满足雇主对我的工作需求-074

王艳:为自己的女儿走进家政,对他人的宝宝奉献青春-076
因为赌气,我毁了自己的前半生-077
来到北京,用爱填补遗憾-078
愿将我的一生奉献,只为你们安好-079

王宝莲:执著做事,感恩待人-082
被迫辍学,是我的终身遗憾-083
在“阿姨来了”,接受正规的育婴和早教培训-083
不把负面情绪带给别人,是对别人的尊重-085

文俊艳:端正态度,常怀感恩之心-086
背负着无奈,我离开了老家-087
活出个样来给自己看,给所有人看-088
学会自行减压,去释放心中的“魔鬼”-089

辛红:以知足常乐的心态从事家政-091
乐观开朗,是我的生活信条-092
知足努力,是我的工作信仰-092

徐秀平:瘦弱的身躯,背负家庭的重任-094
那些无法言说的痛,我只能自己咬牙承担-095
纵然生活压得我无法喘息,我依然会顽强对抗-096
万般的无奈和委屈,都化作为我努力的力量-097

杨凤宇:平凡家政,百味人生-099
普通的人生,也有专属的小确幸-100
始于偶然,陷入其中-100
心怀感恩,不忘初衷-102

贾慧凤:生活即是奔波苦,病痛方知世间情-104
那些艰苦又难熬的岁月,终叫人怀念-105
因为一条招工信息,我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106
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让我感受了人间真情-107
有梦想就要坚持,万一实现了呢?-110

海云(鲍玉娟):海阔凭鱼跃,云舒自在飞-112
早年丧母,中年失业,但生活从来没能将我打倒-113
曾经的磨难,练出了今天的我-114
冲破尘埃的岁月,我从不觉得遗憾-115

魏晶晶:胸中常怀大志,内心仍系家人-118
纵然前途坎坷万分,我依然心向阳光-119
跪着干活,站着接钱-121
不能光做思想上的巨人,而要做行动上的巨人-123

朱晓兰:我是家政阿姨,更是家政妈妈-124
爷爷家的那扇大门,是我记忆深处的一道光-125
我骄傲,因为我是这里的一员-126
经济独立,是女人最美的样子-127

刘桂新:性格的转变,即是命运的转折-128
三段婚姻,都让我遇见了爱情里最初的美好模样-129
第一段婚姻:因车祸结束-129
第二段婚姻:因观念不同结束-130
第三段婚姻:平平淡淡也是情-131
一次偶然的遇见,一次命运的转折-132
所有事情的终点,一定都是美好的-133

潘祝英:任何时候,上天都不会亏待努力的人-135
丈夫走了,我的天塌了-136
家政工作,打开了我生活的另一扇窗-138
黑暗总会过去,我期待未来的光明-141

聂海兰:那些不堪回首的岁月,叫做过去-143
从小,我就爱干家务活-144
我曾经无比向往的婚姻,竟成了我的噩梦-144
将来有一天,你会感谢如此拼命的自己-147
所有的童话故事,都有一个美好的结局-150

刘丽凤:在工作中找到了归属感-151
15岁的一个决定,那一场命中注定的纠缠-152
工作给予的归属感,温暖了我孤独的心-153
学习,永远是一件幸福的事-154

“阿姨”是谁?-157

后记-170

前言/序言

所改变的和所呵护的
干了十年的家政,突然杀回了我的老本行。在选择家政创业之前,我的老本行是记者,服务于央视《商界名家》,采访的对象为国内乃至世界范围内知名企业家,像柳传志,早年我采访过他,现在他是我们的客户;像黄宏生,我因采访他而成为他的助理;像李汉生,因采访而结识,在我现在的创业中也给我许多帮助。采访,是我人生的一笔财富。江湖上的一些传闻,我因采访而见证。创业后,一些媒体开始采访我。从采访者到被采访者,起初还真不太适应。有时候我因脾气急,恨不得指导一些年轻的媒体采访者该怎样做好采访。现在看起来,你该知道我是多么爱记者这个行当。
2007年,因为我自己的需要,有幸接触到了家政这个行业。这次接触彻底改变了我的生活,家政行业让我看到了机会,同时也看到了许多需要改变的。在这个行业中,我看到了弱势女性通过家政职业改善家庭经济状况,同时也可能获得心灵上的成长。在这个行业里,我可以为职业女性提供放心的家政服务,解除她们的后顾之忧。在这个行业里,我看到了生意里的公益,公益里的生意,是值得为此奉献余生的事业。
在创业之初,有人问我:“你们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你们跟其他家政公司的差别在哪里?”我被问得张口结舌。那人告诉我,家政行业给人的感觉比较简单,一个中央电视台记者出身的人做家政,这本身就是差异化、竞争力。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显然就不是那么轻松了,一个中央电视台记者做家政,如果做出的家政还没任何改变,那将情何以堪?我做家政伊始着眼改变,我要让家政与原来的家政不一样,这么多年的努力,就是为了“不一样”。为了这“不一样”,我提出了“家政改变中国、我们改变家政”的理念,因为国再大,也是由一家一户组成的,如果通过我们的努力,通过家政改变每一个家庭,每个家庭的改变就是整个国家的改变。这样就使平凡的保姆行业与伟大的中国梦有了连接,有了这样的理念的支撑,才使家政琐碎繁复的工作闪耀着光彩。我以此来激励员工和自己不忘初心。
中央民族大学人类学教授潘守永曾半开玩笑地问:“盗墓人和考古学家有啥区别?”我们回答的自然合不上潘教授心中要义。潘教授认为,盗墓人就是为了盗墓里的物品,而考古,虽然也要挖墓,但目的是为了获取信息。这就是两者之间的差别,而这一点也正是我来做家政的意义,如果我们只是为了挣钱,那这件事情就不好玩儿了,也违背了我的初衷。如果我们是说包含着一个宏大的叙事理念,一个壮阔而深情的格局,那么我们这件事情呢就有了神圣感与使命感。这也是我们这十年不堕其志的原因。家政阿姨口述实录这件事就是从盗墓人到考古外在形式了。
在这样信念的鼓励下,前前后后,大致用了三个周末的时间,我和30位阿姨逐一进行了深度访谈。
顾城用“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这一经典诗句为20世纪80年代知识分子代言。 我怎么为做家政的阿姨代言呢?《诗经》上有:“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这一代家政阿姨大抵是:“投我以命运之痛,我报之以歌。”
我作为一个在北京工作、生活多年的外地人,深知离家的孤单以及投身北京的不易。我想让所有需要工作、需要帮助的农村妇女有一个可以栖息的家,一个可以得到技能培训和全面提升的平台。我发现,每个来到这里的阿姨,身上都背负着各自的责任,每个人的背后都承载着或多或少的心痛的故事。有的人曾被命运抛弃,有的人曾被婚姻伤害,有的人曾去鬼门关转了一圈……
当我亲耳听见每个阿姨讲述她们身上的故事,亲眼看见她们回忆往事时脸上的痛苦,触动颇深,在心疼她们过往的同时,我想我应该为了她们去做点什么。我要帮助她们重拾自信,让她们重生,变得开朗和快乐。
家政阿姨有很多,每个人的故事也都不一样。本书特别筛选出30位具有代表性的阿姨,从阿姨的精神面貌、生活状态以及心路历程做了一个系统的介绍,旨在向广大的社会各界展示家政员工的真实状态,让家政员工走进大众视线,并引起大部分人的关注,让大家了解生活在中国农村妇女家庭的真实情况,促进家政员工相关政策的建立,保障家政工的权益,同时对雇主及潜在雇主起到指导作用,推动社会的快速进步。
同时,为了将家政阿姨的真实生活展现出来,我和我的团队还准备了同期的宣传报道和纪录片等,希望能引起社会各界人士对家政阿姨的高度关注,并对阿姨们给予生活及精神上的关心和帮助。
最后,我以虔诚的心,真挚地希望看到这本书的您,能够摒弃偏见,对家政阿姨示以尊重。她们与你我一样,都是在从事一份职业,一份靠自己劳动取得报酬的工作,虽然她们的学历和背景可能没有那么好,至少她们是靠自己在生活。这就值得任何人的尊重和敬仰,不是吗?

周袁红
2017年年底写于北京
《时光的低语:普通人的生活轨迹》 简介: 这不是一个宏大的叙事,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也没有跌宕起伏的命运。它是一曲献给平凡生活的赞歌,是一本装帧朴素却内涵丰富的时光手札。《时光的低语》收录了十余位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普通人的口述回忆。他们或许是街角咖啡店里默默工作的咖啡师,或许是清晨菜市场里热情吆喝的摊主,又或许是在城市边缘辛勤耕耘的建筑工人。他们的故事,没有经过戏剧化的加工,没有被赋予传奇的色彩,却以最真实、最鲜活的姿态,勾勒出社会肌理中那些被忽略的角落,以及其中流淌着的,普通人独有的坚韧、智慧与温情。 翻开本书,你将听到一位年近花甲的纺织女工,回首她一生与机器为伴的岁月,那些日复一日的劳作,如何织就了家庭的希望;你将倾听到一位年轻的网约车司机,讲述他在城市夜色中穿梭的片段,那些形形色色的乘客,留给他怎样的观察与感悟;你还将体会到一位退休的教师,如何在家中安享晚年,那些曾经的教诲,如今在孙辈身上又有了新的回响。 《时光的低语》关注的是那些不为人知的微小细节:清晨第一缕阳光照进厨房的温暖,一家人围坐晚餐时的家常话,孩子牙牙学语时的稚嫩奶音,以及那些在漫长岁月中,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生活智慧。它记录了他们在面对生活的挑战时,如何咬紧牙关,如何互相扶持,如何在困境中寻找希望。这些故事,或许不曾出现在报章杂志的头条,也不曾登上影视剧的银幕,但它们却是构成我们社会最坚实、最温暖的基石。 本书的叙事风格力求朴实自然,以口述者最本真的声音呈现。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刻意的煽情,只有那些最贴近生活的语言,最真挚的情感流露。作者(编者)的角色,只是一个忠实的倾听者和记录者,努力还原每一个讲述者生命的本色。通过这些鲜活的个例,我们得以窥见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以及个体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 《时光的低语》是一次对“普通”的致敬,一次对“生活”的深情回眸。它提醒我们,每一个看似平凡的生命,都蕴含着不平凡的力量;每一个被时间洪流裹挟的瞬间,都值得被认真对待和铭记。当你合上书页,或许你会发现,那些曾经擦肩而过的陌生面孔,在你心中有了更清晰的轮廓;那些被你习以为常的生活场景,在你眼中多了一份感动和敬意。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自己,映照出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以及那些构成我们共同记忆的,无数闪闪发光的平凡瞬间。 这是一本适合在宁静的午后,或是睡前,一杯热茶,一盏暖灯,慢慢品读的书。它或许不能带给你即时的震撼,却能在你的心中,留下绵长而持久的温润。

用户评价

评分

《家政阿姨口述实录》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阅读的体验,更是一次深刻的社会观察。我曾经对家政行业从业者的印象,是模糊而遥远的,我以为她们的生活是程式化的,她们的内心是平静如水的。然而,这本书却用一种极其真挚、朴实而又充满力量的方式,将我带入了她们的世界,让我看到了一个我从未想象过的景象。 我被其中一位阿姨的故事深深吸引,她不仅仅是在完成雇主交代的家务,她还主动去了解雇主的家庭成员,去观察他们的生活习惯,甚至会在细微之处给予关心和体贴。她仿佛在用自己的双手,编织着一个充满温情的故事。我看到了她在打扫房间时,也会哼着一首不知名的小调,那歌声里流淌着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盼。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像是一粒粒散落在生活中的珍珠,虽然不起眼,却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它让我意识到,我们对很多职业群体都存在着刻板印象,这本书,就是打破这些刻板印象的一把利器。

评分

读完《家政阿姨口述实录》,我感觉自己像是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我一直认为,那些从事家政服务的女性,生活就是日复一日的重复,没有太多的个人空间和情感寄托。但是,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景象。我被书中每一个阿姨的故事所吸引,她们用最朴实的语言,讲述了她们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 有一位阿姨,她在讲述自己年轻时在工厂打工的经历,虽然当时的生活条件艰苦,但她却有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她谈起自己的孩子,眼神里充满了骄傲和爱意,即使在最疲惫的时候,只要想到孩子,她就能重新振作起来。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充满了生活的温度,没有刻意的煽情,却直击人心。我仿佛能听到她们在厨房里忙碌的声音,在打扫房间时哼唱的歌谣,在与孩子视频通话时温柔的笑声。她们不仅仅是在完成一份工作,她们是在经营一份人生,她们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地让生活变得更好。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即使在最平凡的岗位上,也能绽放出不平凡的光芒。

评分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真实。它没有刻意的美化,也没有过分的渲染,只是静静地记录下了一群普通女性的生活片段。《家政阿姨口述实录》让我意识到,我们对于很多职业群体,都存在着太多刻板的印象和片面的认知。我曾经以为,家政阿姨的工作就是一成不变的,她们的生活也是单调乏味的。然而,这本书却用一个个鲜活的个体经历,打破了我的这种误解。 我尤其记得,有位阿姨在讲述自己如何照顾一位长期卧床的老人时,那种耐心、细致和爱心,让我深深动容。她不仅仅是为老人提供身体上的照料,她还会陪老人聊天,给她讲故事,努力让她感受到温暖和陪伴。她仿佛在用自己的生命,去温暖另一个生命。书中的每一段文字,都饱含着真挚的情感,让我看到了这些女性身上所具备的责任感、同情心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她们的付出,往往不被外界所看见,但她们却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她们价值。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了“伟大”这个词,它不仅仅存在于宏大的叙事中,更体现在这些平凡的劳动者身上。

评分

这本书以一种近乎纪实的笔触,勾勒出了一个我从未真正了解过的世界。我曾经对家政服务业的从业者抱有一种居高临下的同情,以为她们的生活是黯淡无光的,她们的内心是麻木不仁的。然而,《家政阿姨口述实录》却用无数个真实而鲜活的个体故事,打碎了我所有的偏见。我看到了她们在辛勤劳作之余,也会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会有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其中有一段讲述了一位阿姨,她不仅仅是打扫和做饭,她还主动学习急救知识,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帮助雇主。她不仅仅是完成雇主交代的任务,她还观察雇主的情绪,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安慰和支持。我仿佛看到了她在深夜里,一边擦拭着窗户,一边眺望着远方,心中想着远方的亲人,同时也在为眼前这个“家”默默付出。书中的这些细节,是如此的触动人心,让我重新审视了“服务”的意义。它不再是单方面的给予,而是一种双向的关怀和连接。我看到了她们在付出辛劳的同时,也收获着被尊重、被理解的喜悦。这本书,不仅仅是记录了家政阿姨的生活,更是记录了一种坚韧不拔的生命力,一种在平凡岗位上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评分

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在我打开之前,我对家政服务这个行业有着模糊的、甚至有些刻板的印象。我曾以为那只是一份简单的体力劳动,服务对象往往是富裕家庭,而服务者则默默无闻地完成着琐碎的日常。然而,《家政阿姨口述实录》彻底颠覆了我固有的认知。它以一种极其真挚、朴实却又充满力量的方式,将我带入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故事之中。我仿佛听到了无数个“她”的声音,她们不仅仅是清理房屋、烹饪美食、照顾孩子的老一套印象,更是一个个有血有肉、有爱有恨、有梦想有失落的普通人。 我记得其中一位阿姨,她讲述了自己如何为了孩子放弃了年轻时的梦想,如何在陌生的城市里摸爬滚打,如何面对家庭的压力和社会的误解。她的语言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字字珠玑,充满了生活的智慧和对家人的深情。我看到了她在打扫卫生时,也会不自觉地哼起一首老歌,那歌声里藏着她对故乡的思念;我看到了她在为孩子准备午餐时,脸上流露出的温柔,那是天下母亲共同的表情。书中的故事不是戏剧化的情节,没有跌宕起伏的冲突,更多的是一种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体悟。每一次翻开这本书,我都能从中汲取到一种温暖的力量,感受到人与人之间最质朴的情感连接。它让我意识到,每一个职业都值得被尊重,每一个劳动者都值得被看见。

评分

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关于家政阿姨的书,不如说是一部关于“普通人”的史诗。《家政阿姨口述实录》以一种近乎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了一群在社会边缘默默付出的女性的身影。在阅读之前,我脑海中对于家政服务者的印象,是模糊的、被动的,甚至带有几分同情的。然而,这本书却彻底颠覆了我固有的认知,让我看到了一个充满活力、情感丰富、智慧闪耀的群体。 我被书中一位阿姨的故事深深吸引,她不仅是一位辛勤的劳动者,更是一位有着自己梦想和追求的人。她会在工作之余,学习新的技能,关注社会的热点,甚至会分享自己对人生哲理的感悟。我仿佛听到了她在打扫房间时,脑海中闪过的那些关于生活、关于未来的思考。她的语言朴实无华,却字字珠玑,充满了生活的智慧和对生命的热爱。书中的每一个篇章,都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劳动者的辛劳、坚韧、以及那份不被看见的伟大。它让我意识到,每一个平凡的岗位,都承载着不平凡的人生。

评分

《家政阿姨口述实录》是一本充满了生活气息的书,它没有宏大的叙事,也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但却以其最真实的笔触,触动了我的心弦。我曾经对家政服务这个行业,有着一种模糊的、甚至有些居高临下的认知。我以为,从事这份工作的人,生活就是简单重复,内心也可能缺乏波澜。然而,这本书彻底打破了我的这些固有印象。 我记得其中一位阿姨,她讲述了自己为了照顾生病的父母,不得不放弃了外地的更好工作机会,回到家乡。她的语言里没有抱怨,只有深深的孝心和对家人的责任感。她仿佛在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家”的意义。我看到了她在打扫房间时,也会不自觉地回想起父母年轻时的样子,那些温暖的瞬间,让她在疲惫中充满了力量。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充满了人性的光辉,让我看到了这些女性身上所蕴含的巨大能量。她们的付出,可能不被社会主流所看见,但她们却用自己的方式,为这个世界贡献着温暖和爱。

评分

《家政阿姨口述实录》就像是一扇窗户,让我得以窥探到那些我从未真正了解过的生活。在翻开这本书之前,我对家政行业从业者的认知,仅仅停留在“打扫、做饭、带孩子”的表面。我从未想过,在这些“服务”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人生故事和情感世界。然而,这本书却用一种极其真挚、朴实却又极具力量的方式,将我带入了她们的内心深处。 我记得其中一位阿姨,她分享了自己带着年幼的孩子,在异乡独自打拼的艰辛。她如何在深夜里,一边照顾熟睡的孩子,一边计算着生计;她如何在遭受误解和委屈时,默默地吞下眼泪,然后第二天依旧元气满满地去工作。她的语言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充满了生活的智慧和坚韧。我仿佛看到了她瘦弱的肩膀上,扛起了整个家庭的重担,却依然用微笑面对生活。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让我感同身受,让我意识到,每一个职业都有其不易,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它不仅仅是关于家政阿姨的工作,更是关于生命的力量,关于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

评分

当我合上《家政阿姨口述实录》的时候,我感觉自己仿佛经历了一场漫长的对话,与一群素未谋面的女性,进行了一场深入心灵的交流。在此之前,我对于家政阿姨的认知,更多的是一种功能性的定义,是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的“保姆”。我从未真正去思考过,她们是否也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情感,自己的故事。这本书,就像一束温暖的光,照进了我内心深处的盲区。 我被一位阿姨的经历深深打动,她讲述了自己如何在离婚后,独自一人带着两个孩子,从零开始打拼。她如何在最艰难的时候,依靠自己的双手,一点点地为孩子们创造更好的生活。她分享了自己对孩子教育的理念,那种为了孩子能够有更好未来的付出和牺牲,让我看到了母性的伟大。她的话语朴实却充满力量,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只有真切的情感流露。我仿佛看到了她眼角的皱纹,是岁月留下的印记,更是爱和坚韧的勋章。这本书,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每一个职业都值得被尊重,每一个劳动者都拥有不凡的人生。

评分

这是一本能让你静下心来,好好思考的书。在翻阅《家政阿姨口述实录》之前,我对于“家政阿姨”这个称谓,可能更多地停留在一种服务提供者的角色上,她们的功能性远大于她们的个体性。我从未想过,在她们忙碌的身影背后,会隐藏着如此丰富的情感世界和跌宕的人生经历。然而,这本书却以一种极其自然、不加修饰的方式,让我走进了她们的心灵深处。 我记得书中有一位阿姨,她讲述了自己如何从一个对城市生活一无所知的农村妇女,一步步成长为一位能够独当一面的家政工作者。她分享了自己刚来大城市时的迷茫和恐惧,但又因为想要给家人更好的生活,而咬牙坚持了下来。她的话语中,充满了对生活的敬畏,对家人深沉的爱,以及那份不服输的韧性。我仿佛看到了她夜晚在狭小的出租屋里,一边缝补着衣物,一边憧憬着未来,那种朴素的愿望,却闪烁着人性的光辉。这本书,不仅仅是记录了家政阿姨的日常,更是记录了她们在平凡岗位上,所展现出的不平凡的生命力。它让我重新审视了“服务”的价值,以及每一个劳动者都值得被尊重和看见。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