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2-16
金融情报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全书共十章,从大国金融博弈引出金融情报的概念,探讨金融情报的理论框架,接着论述金融情报搜集、分析、撰写和人员定位,继而分析金融情报机构与金融决策机构的关系,介绍金融反情报的种种手段等等,构建出一套金融情报学的基本框架。每章均附有案例分析,以展示金融博弈与金融情报的相互关系。作者担任银行高级管理者多年,从事金融情报工作也十年有余,所撰报告多次获决策层批示。本书堪称本土首部金融情报学专著,兼具理论与实践价值,有助于推动国家安全和情报研究的发展。
王幸平,男,高级经济师,境内外数家财经媒体专栏作家。在金融业浸淫近四十载,担任银行高级管理者多年。曾在金融院校、深圳特区央行、中资商业银行、外资商业银行等供职。经验丰富,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多次为金融决策撰写报告。
第一章 金融与金融情报
一、金融
1. 金融的产生
2. 国际金融的风险
3. 货币与战争
二、金融博弈
1. 金融博弈的形式
2. 金融博弈源于信息不对称
3. 金融博弈的手段
三、金融情报
1. 情报理论的多样性
2. 金融与情报的渊源
3. 金融情报的特征
四、金融情报学
1. 金融情报学的概念
2. 金融情报学的范畴
3. 金融情报学的研究方法
案例分析
运河危机下的金融博弈
第二章 金融情报的搜集
一、金融情报搜集的原则
1. 针对性原则
2. 真实性原则
3. 时效性原则
二、金融情报搜集的特点
1. 情报信息的广泛性
2. 部分情报来源的公开性
3. 数据选择的多样性
4. 数据的真实性
三、金融情报搜集的方式
1. 传统手段与非传统手段相结合
2. 内部资料与外部信息相结合
3. 公开搜集与秘密获取相结合
四、金融情报搜集的范畴
1. 金融为主,政治相辅
2. 大局与细节相互印证
3. 政治与经济适当延伸
五、跨境资金流动情报的搜集
1. 资金流向的判断
2. 非经济因素的影响
3. 多方数据的衔接
六、大数据时代的金融情报搜集
1. 数据应用的广泛性
2. 数据采集的多样性
3. 数据使用的前瞻性
案例分析
“惯性思维”是情报搜集的陷阱
第三章 金融情报的编撰与评估
一、金融情报材料的选择
1. 材料的可靠性
2. 材料的时效性
3. 材料的适用性
二、金融情报主题的拟定
1. 自定主题
2. 上级布置
3. 临时拟定
三、金融情报的格式
1. 标题鲜明醒目
2. 现象描述简略
3. 原因分析中肯
4. 建议与对策可行
5. 篇幅不宜太长
四、金融情报的评估
1. 评估是情报之魂
2. 评估切忌急功近利
3. 避开情报评估的陷阱
五、金融情报的预测与预警
1. 预测要合理
2. 预警要慎重
3. 把握预测与预警的度
六、金融情报的报送与传递
1. 信息垄断与信息共享
2. 情报扣压
3. 情报终止
案例分析
一、一份关于人民币跨境套利的预测报告
二、用逆向思维观察货币现象——对加息悖论的研究
第四章 金融战略情报与金融战术情报
一、金融战略的制约因素
1. 经济基础
2. 国家利益
3. 军事实力
4. 科技发展
5. 地理条件
二、金融战略的实施条件
1. 综合布局
2. 与时俱进
3. 长远规划
4. 周密部署
三、金融战略情报的类型
1. 基本描述类
2. 动态报告类
3. 预测评估类
四、金融战术情报
1. 金融战术情报的形式
2. 金融战术情报的运用
五、战略情报与战术情报的关系
1. 战略与战术的转变
2. 战略情报与战术情报的协调
案例分析
一、一份建议我国银行暂缓在A股上市的战术情报
二、一份价值连城的金融战略情报
第五章 金融情报人员
一、金融情报人员的素质
1. 基本素质
2. 人员水平决定情报质量
二、金融情报人员的基本条件
1. 专业基础好
2. 思维灵敏度高
3. 写作能力强
4. 工作经验丰富
三、金融情报人员的职业
1. 国家情报机构人员
2. 专业研究机构人员
3. 金融从业人员
四、金融情报人员的定位
1. 持续学习的能力
2. 宽广的胸襟
3. 立足本职工作
案例分析
一、一份来自基层的金融情报
二、银行业务引发的一份“建议与对策”
第六章 金融情报机构
一、反洗钱的金融情报机构
1. 金融情报机构的多样性
2. 国际反洗钱金融情报机构
3. 中国反洗钱金融情报机构
二、金融体制内的情报信息机构
1. 美国的金融情报署
2. 中国“一行三会”金融情报信息网络
3. 中国金融体制内情报信息的局限性
三、国家情报机构
1. 美国国家情报部门
2. 中国国家情报机构
3. 美国中情局的金融情报研究
四、综合性的信息情报机构
1. 经济新闻机构
2. 中国的政务信息系统
3. 经济、金融研究的智库
案例分析
情报失误引发的金融风险
第七章 金融决策机构
一、高层金融决策机构
1. 国家安全委员会
2. 中国的金融决策机构
3. 国际金融武器的运用
二、高层金融监管机构(一)
1. 美国的财政部
2. 中国的财政部
3. 中美财政部的区别
4. 财政部的两种类型
三、高层金融监管机构(二)
1. 中央银行产生的渊源
2. 美国联邦储备银行
3. 中国的“一行三会”
四、中美高层次的情报产品
1. 美国高层的情报产品
2. 中国高层的信息简报
3. 情报产品的整合
案例分析
民意与专家决策
第八章 金融情报机构与决策机构的关系
一、情报机构与决策机构的复杂关联
1. 情报与决策的相互影响
2. 情报机构与决策机构应相互独立
3. 情报失误的危害
二、金融情报机构与决策机构的统一性
1. 金融决策的盲点
2. 金融情报引导金融决策
3. 金融决策中的部门利益
三、金融情报独立的倾向
1.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2. 决策中的民粹主义思潮
3. 精英治国的实践
四、金融情报机构的定位
1. 情报分析为真理服务
2. 情报机构不制定政策
3. 决策失误与责任追究
案例分析
部门利益与金融改革
第九章 金融反情报
一、金融反情报
1. 金融业防谍的必要性
2. 金融业的数据保密
3. 数据泄密的危害
二、金融反情报的防卫
1. 关键岗位人员的背景审查
2.“测谎仪”的使用
3. 杜绝“裸官”
三、金融反情报的进攻(一)
1. 噪声干扰
2. 拒止与欺骗
3. 隐蔽行动
四、金融反情报的进攻(二)
1. 舆论对金融战略的影响与误导
2. 献计献策的“造纸厂”
3.“华盛顿共识”诱发的金融危机
五、影响金融决策的间谍
1. 一种特殊的间谍
2. 冀朝鼎的故事
3. 间谍怀特的故事
4. 他们改写了历史
案例分析
“千人计划”与金融人才引进
第十章 香港的金融情报
一、香港的特殊性
1. 香港是世界情报之都
2. 香港是世界金融中心
3. 香港金融与中国内地高度关联
二、香港的金融情报搜集
1. 香港的金融情报人员
2. 香港的金融情报搜集手段
3. 香港的金融情报评估
三、香港的金融情报要点
1. 对金融体系稳定的观察
2. 人民币离岸中心的研究
3. 外资金融机构的动向
四、香港的反洗钱情报
1. 香港的反洗钱定义
2. 香港的反洗钱法规
3. 香港的反洗钱情报共享
案例分析
一、人民币汇率遭遇一场特别攻击
二、人民币与美元再次决战香港的兵棋推演
附 录
一、参考文献
二、政策法规
三、全球智库排行榜
四、埃格蒙特集团:全球金融情报机构名录
第一章 金融与金融情报
金融是一种资金融通的交易活动。金融交易本身有可能令以货币形式表现购买力的商品价格产生波动,即增加或减少,于是在金融交易中就存在风险。在纸币信用时代,从本质上说,金融交易已经演变为一种将未来收入提前变现的方式,即明天的钱今天来花。发达的商品交易又衍生出纷繁复杂的金融交易,而金融交易的频繁程度实际上是反映一个地区、区域,乃至国家经济繁荣能力的重要指标。同时,金融业是国民经济的神经中枢。
和平时期,国家利益之间的博弈,是经济利益的博弈,即贸易形式的博弈,以及金融机构之间各种金融手段的博弈。为了减少金融博弈决策中的盲目性与不确定性,对金融情报的需求就产生了。
如今,中国有3.1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其中的1.1万亿美元为美国国债(2017年2月数据)。作为最大的债权国,我们不会怀疑美国政府对美国债务的承诺与毁约问题,不会怀疑美联储打压通胀、捍卫币值的货币政策,因为美国发生严重的通胀乃至美元崩溃,最大的输家还是货币发行国政府本身。因此,除非发生战争、刀枪出鞘、兵戎相见,否则利用货币作为武器去攻击对方,乃至冻结资产,这些不惜一切代价将对方置于死地的手段都不会出现。但是,国际间的金融博弈从未停止,商业机构为获取利益最大化,针对本国或其他国家金融政策的漏洞,进行大规模套利攻击的案例并不鲜见。
在国际间的金融博弈过程中,金融情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影响到国家宏观政策的制定。就我国的现状而言,无论是进行利率、汇率的改革,资本流动的限制或取消,还是逐步放开资本市场采取价格自由调节机制,或者政府宏观干预等措施,这些决策的制定都离不开准确的金融情报。对金融情报的搜集、分析、研究和利用,可以克服或消除资本流动博弈过程中“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不确定性。加快发展金融情报的研究和搜集工作,既是当前应对全球不断出现的他国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或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我国扩大金融市场的改革开放,迎接全球经济科技一体化挑战的必然要求。
一、金融
1. 金融的产生
金融,是指资金的融通。金融学(Finance)是研究价值判断和价值规律的学科。
市场经济发展了几千年,在最初的商品经济萌芽时,交易的形式是以物易物,一切都是公开透明的。例如,一把石刀换两斤红薯,交易的商品对双方而言,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但是,随着货币成为商品交换的等价物(交换中介)出现在商品交易中,“信息不对称”问题就开始显现出来。因为出售红薯的农民拿到货币以后,他并不知道将要换回的石刀的具体状况,如此一来,原本交易的现货变成了期货。未来他能换回的商品品质和数量都存在着不确定性。
在商品交易中,物物交换可以获得即期收益。而货币的出现,让物物交换变成商品与货币之间的交换。再有,由于货币存在的存储与支付延期功能,又使即期收益变成远期收益。然而,远期收益是否能得到保障,是否会因货币的贬值(如金属货币的磨损)而缩水,都会存在一定的风险。
1817年,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发现了“比较优势”原理,证明资源禀赋不同的国家根据各自优势,扬长避短,通过国际贸易可以各取所需,同时造福富国与穷国。但是,与易货贸易不同的是,国际贸易出超国积赚下来的大量他国货币,则有可能面临贬值的风险和严重的损失。例如,1971年以来,几乎世界上所有的信用货币都在贬值,以黄金价格为参照,目前1美元的购买力仅相当于当时的5美分。因此,那些依靠出口本国独特资源的国家,积累起来的大量国际储备货币必须得到妥善的保值增值,才能应付将来资源开采枯竭时出现的困境。比如,中国依靠人口红利,以牺牲部分国内环境参与世界分工、承担“世界工厂”角色,从而积累起巨额外汇财富,如何将这些外汇储备保值增值,如何避免在人口红利消失的时候,国民经济发展不会跌入滞涨的陷阱,这些都是需要切实考虑的重要问题。
2. 国际金融的风险
国家之间金融活动的产生源于国际贸易的发展。而国际贸易的产生过程却是一种原始的、粗放式的国家利益的博弈过程。
大卫·李嘉图的“生产绝对优势”论认为,资源丰富的富国与资源匮乏的穷国,通过国际贸易的手段,将各自生产的优势产品进行交换,使得彼此之间各获所需,可以达到同时造福富国与穷国的目的。
而亚当·斯密(Adam Smith)则提出了“绝对成本”说,进一步阐述了国际贸易造就分工发展的“机会成本”理论,其主要内容如下:
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国民财富。交换是出于利己心并为达到利己目的而进行的活动,是人类的一种天然倾向。人类的交换倾向促使分工的产生,而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国民财富有益。
分工的好处是保证成本的绝对优势或绝对利益。分工可以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每个人专门从事他最有优势的产品的生产,然后彼此交换,这对每个人都有利。
国际分工是各种分工形式中的最高级别。每一个国家都按照其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即生产成本绝对低)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则对所有国家都是有利的,世界的财富也会因此而增加。
因此,各国都尽可能生产对自己有利的商品,在国际贸易中谋取最大的利益。但随着国际贸易货币的出现、国际储备货币的产生和国际金融业的发展,世界贸易的博弈变成了各国货币之间的博弈,进而变成了国际金融机构之间的博弈。
金融博弈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在由货币构筑虚拟经济(如金融衍生品)的交易中,将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不确定性上升到了极致。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潮中,由于商品、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跨越国界的流动,一国与国际市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国际金融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方便各国对商品与货币剩余闲置资本的使用。但是,如同商品之间存在不等价交换一样,在国际金融的结算之间、在货币兑换之间,也存在着不等价交换,这会造成国家利益的损失、民族财富的转移,甚至导致社会动荡、政权更迭。
……
序 言
一
中国的军事情报专家认为:“以情报工作为研究对象,探索情报工作规律,研究改进情报工作途径的学科,在西方称为情报研究,在中国则称为军事情报学。名称各不相同,但本质是一样的。”
不过,从世界情报发展研究的潮流来看,情报研究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开阔的大概念,它包含了工业、农业的情报,还有能源、粮食等经济情报,甚至包括针对目标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宣传与渗透行动。这些情报搜集与情报攻击手段的运用,使国家情报的分类更加专业化、系统化,出现了许多亟待开拓的新的情报领域,这其中就包含“金融情报”。例如,美国国家情报的类型划分就有科技情报、军事情报、政治情报和经济社会情报这四大类型。作为美国情报部门最高情报协调机构的国家安全委员会,其常规会议的内阁成员就包括财政部。但在普通民众眼里,美国财政部在金融方面的职责仅是一个给商业银行发放牌照及日常监管金融机构的政府管理部门。
当今社会,由于互联网的高度发达,高清卫星图像的广泛运用,情报工作已经较少涉及“跟踪、窃听或者撬开保险柜”式的窥探活动,窃密与偷拍已经不是情报搜集的主要方式。情报工作的演变方向更多的是成为社会科学的一个分支,更加注重综合分析对手的政治、经济、社会、军事问题,并进行综合评估、预测,情报搜集不再是偷偷摸摸的行为。尽管情报研究机构依旧有必要对特别重要的秘密信息来源进行保护,但许多关于政治、经济、社会、技术、人口等方面的情况和社会的基本发展趋势与宏观政策及数据,都是公开的,可以在互联网上搜索获取、在官方发布的文件里轻易得到。在世界范围来看,从国家治理逐步走向政务公开是一种趋势,这些政策与数据的公开推动了一个国家政治的透明度与行政执法的合理性。因此,公开讨论情报问题将成为一种可能、一种现实。而随着情报的神秘面纱被逐步揭开,情报研究将成为社会科学的分支,情报机构也将变得更像一个为执政党建言献策的“智库”。
我们今天的“国家安全”概念也由过去的传统领域向非传统领域转换,国际社会呈现着军事斗争与经济较量并存的复杂态势。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该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就强调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当前,我国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中指出:“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
显然,在上述各个关系到国家安全体系建设的领域内,国家情报机构要力图做到的是,区分哪一类是需要高度戒备防范的、容易受到外来势力攻击或威胁的安全领域;哪一类是容易导致自身认知不足、因判断失误引发决策失误的安全领域;哪一类是经济结构失衡或自身行政努力不足的安全领域。
美国情报专家指出,今天对美国国家安全的威胁是非对称性的,几乎不存在敌方发动常规交战的威胁,但看似松散的恐怖组织发起非常规却高度致命的攻击威胁确实是存在的,就像2011 年的“9·11”事件那样。
在当今世界,由于各国的经济、金融实力与地位各不相同,因此对大多数国 金融情报学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金融情报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