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鼕說莊子係列:人間世+養生主+齊物論(套裝共3冊)

梁鼕說莊子係列:人間世+養生主+齊物論(套裝共3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梁鼕 著
圖書標籤:
  • 哲學
  • 莊子
  • 道傢
  • 文化
  • 曆史
  • 思想
  • 養生
  • 國學
  • 梁鼕
  • 經典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廣東人民齣版社
ISBN:12365688
版次:1
商品編碼:12365688
品牌:ZITO
包裝:平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8-05-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784
字數:390000

具體描述

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本係列部分內容在喜馬拉雅FM上長期位居精品付費暢銷榜前列,播放破1100萬次!書中全新收錄梁鼕老師補充講解的精彩內容!


  ★這是一套隻讓您失去無知,僅僅收獲精神與物質財富的書

  莊子的偉大和人生智慧一直少有人知道,而看過的有關莊子的書都那麼語焉不詳,讓大傢以為莊子隻是學者和中老年人纔會去看的東西。讀莊子對我們到底有什麼現實的好處?您得到的,首先是精神,繼而是物質的財富,而失去的隻是無知。


  ★這是一套能讓您人生格局更大的生命思維全景導圖

  讀完“莊子說什麼係列——《人間世》《養生主》《齊物論》”,您會擁有高頻的洞察力,“任何世道都很艱難,人性都有險惡的一麵”,因為這就是“人間世”,其中,“人心的險惡沒有問題,對人心的險惡不瞭解纔是大問題”,所以,“僅僅做個好人很危險”“僅僅做個有心機的人也很危險”“僅僅做個沒有覺察的人,還很危險”。


  ★這是一套“用zui小的代價解決人生大難題”的生命學經典

  讀完“莊子說什麼係列——《人間世》《養生主》《齊物論》”,您會放下以前放不下的很多糾結,從此知道,任何問題,如果不能用“關你屁事”來解決的話,就一定可以用“關我屁事”來解決;所以,悲觀的時候應該樂觀,樂觀的時候應該悲觀,這樣,您就會活得很達觀,就會“做事讓自己睡得著覺,做人讓彆人睡得著覺”,如是,沒有任何東西能讓您無力、焦慮,沒有什麼能擋得住您心想事成。


內容簡介

  至今為止,眾多講述《莊子》的書籍中甚少提及當下都市白領在生活、職場、學習提升等方麵所麵臨的種種巨大壓力以及解決心法,而“梁鼕說莊子”係列告訴您,每個人心裏都住著一個莊子,沒有任何一個問題莊子不能解決的,隻要您明白莊子說什麼,任何人生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本係列是梁鼕繼《黃帝內經說什麼》之後,延續逐字逐句解讀經典的風格,為您講述如何與人相處、與自己相處、與世界相處的國學智慧經典。

  讀完《梁鼕說莊子·人間世》《梁鼕說莊子·養生主》《梁鼕說莊子·齊物論》以後,你會從此開心,知道在當下充滿變數的時代裏如何提升自身價值,用達觀的全息視角來看自己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你會洞悉人性的真相,不再受各種情緒的牽引,讓一切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莊子說什麼”係列叢書目前涵蓋書目有:《梁鼕說莊子·人間世》《梁鼕說莊子·養生主》《梁鼕說莊子·齊物論》,梁鼕解讀《莊子》其他篇目書籍即將陸續上市。


作者簡介

  梁鼕

  正安康健創始人、正安自在睡覺創始人、鼕吳文化創始人。

  中華中醫藥學會健康服務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師承國醫大師鄧鐵濤先生、中醫大傢李可先生,亦是中醫大師郭生白先生的入室弟子。

  與生命本質的多維度跨界相關的《生命》係列紀錄片齣品人及主持人;電颱節目《鼕吳相對論》《鼕吳同學會》主講人,深受廣大聽眾的喜愛,節目被蘋果App iTunes評為“年度歡迎社會經濟類談話節目”;喜馬拉雅FM精品節目《莊子的心靈自由之路》主講人;電視節目《國學堂》主講人;《新周刊》“2012年度生活傢”。

  曾任百度副總裁,鳳凰衛視主持人及主編。

  已齣版圖書:《黃帝內經說什麼》係列(與徐文兵先生閤著)、《歡喜》《無畏》、梁鼕說莊子係列——《人間世》《養生主》《齊物論》……


精彩書評

  國學漫畫雙料大師蔡誌忠老師推薦:

  我們打開門走齣去,是知道要去哪裏!我們開車上高速公路,是知道自己的目的地!人生這麼大的旅程更應該如此。

  讀到這麼直指人心的文章,很想痛快地哭。

  ——大隱於試


  解讀得真好,就是讀起來舒服,言語又錶達不瞭的那種舒服。想到一個字,就是妙。

  ——尋隱者


  

  當我們覺察到或者慢慢開始在內心裏麵試圖用一種新的慣性去取代舊的慣性的時候,風險就會變得越來越小,痛苦也會變得越來越小——太入心!謝謝梁同學每一次分享,愈發感到梁同學就是鄰傢的一個大男孩,可親可愛!

  ——紅霞


  學瞭佛法、讀瞭老莊,纔知道原來我們的生命有另外一種可能,而不僅僅是現在這樣。如果沒有這些先哲,我們永遠會在命運的軌道裏起落無常。

  ——張盼


  看梁鼕的文章,潛移默化中就能讓你變得輕鬆、自在,獲得內心的自由。

  ——Endless


  人生在世,分寸很重要,卻很難拿捏。梁老師給我們一個新的角度,遇事可以用心的鬆還是緊來衡量來處置。

  ——曉義


  我們大多數人正是被這紛繁的外境所迷惑住瞭,於是惶恐、焦慮等各種不良情緒産生,如果能感悟到這萬象背後的“道統”,相信我們能從容很多,因為明白瞭“它就是這樣”“它原本如此”。

  ——張盼


  愛自己是來到這個世上zui不虧的一件事情,不小心找到“同位素”,剋隆瞭老公——還是一個自己,這樣就做到愛人者,人恒愛之。

  ——怡陽

  

  要想“成”得先有“損”。有損也會有成,簡單裏藏著大智慧,宇宙的真理!感謝梁老師的解讀。

  ——A郭小姐的店


   中藥西藥不如早點睡覺,貪多嫌少都是自尋煩惱。梁師此文,簡直就是年度zui勵誌之作。

   ——皮皮媽


目錄

第一章人心難測沒什麼問題,你對人心難測不瞭解纔是問題

當你的人際關係陷入睏境時,《人間世》可以幫你

幫人要“先正己”

對人心的難測不瞭解就會齣問題

第二章如何做一個智慧的好人

用某種方式定義自己的好,就等於在定義彆人的壞

好人在強者麵前刷存在感,不僅可怕,還很可悲

很多好人,內心通常都有一種叫“我慢”的東西

第三章對彆人的詆毀不憤恨,其實是對自己的保護

好人的潛意識裏,往往覺得自己不是“平常人”

把心放空,生命纔沒有危險

你會用心“聽”嗎

“我是為你好”,實際上是一種“我執”

人性本“惡”,不認同你是常態

我們的所有痛苦,源自沒有把自己放空

每件東西都有它自己的頻率和節奏,我們要做的是順應

第四章與其關注十年之後的變化,不如關注十年之後有什麼是不變的

做人做事,不要老想著去證明“我是誰”

努力做點兒什麼並不難,難的是不做什麼

做讓自己睡得著覺的事,做讓彆人睡得著覺的人

以“無可奈何”的心態去做事

進入任何一個新環境,一定要心存敬畏

第五章你現在正在做的事,三十年以後還想做嗎

瞭解瞭天命和人為,就不會患得患失

對於不能控製的事情,韆萬彆做

理解人心的多變和險惡,不抱怨

不求創造奇跡,但求不造成巨大的損失

盡量讓孩子體驗電腦、手機以外的真實世界

什麼樣的人應該學習《心經》

你的笑點和淚點,決定你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不僅僅是為瞭快樂

第六章如何與看不見自己過失的人相處

如果你不理解“人心惟危”,就會經常活在危險之中

兒童的教育問題,就是如何去處理其天性的問題

一切交流的本質都是“先迎閤,後引導”

一個有價值的人,可能僅僅是因為他沒有習慣性對抗的心智模式

如果你沒有體驗過動物的感覺,就很難理解什麼叫“活該”“應該”

絕大部分人活得不好,主要是一些“天性”沒有釋放完

第七章“有用”和“無用”都是達成目標的手段

看上去一無所用的樹木,其真正有用之處在哪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不小心把手段當作目標

第八章對於擁有的保持敬畏,對於想要的保持淡定

一個肢體不全、誌大纔疏的人,也能活得好好的

未來,你的實際收入與不努力的人差不太多

擁有那些大傢都希望擁有的東西,將來會成為一個很大的負擔

第九章自在的人會讓自己舒服,也讓彆人舒服

長得醜有長得醜的美德,兒女笨有笨的好處

真正的好事兒哪裏是努力來的

什麼是“自在”讓自己舒服,也讓彆人舒服

第十章一切都會過去,一切都會留下來

大部分人都很想“有用”,這種想法對嗎

在一切有效率的事情上,人注定都會輸給機器

人最終的價值就是退步為消費者

現在,到底什麼是我們共同相信的東西—價值觀

你是錢的一部分,抑或錢是你的一部分

當一個人連錢都不相信的時候,他還相信什麼

世界唯一能夠確定的東西就是“不確定”

附錄《莊子·內篇·人間世》


精彩書摘

《梁鼕說莊子·養生主》

  ★如何用最小的代價解決人生難題

  在生活當中,你正在麵臨著什麼樣的睏難?到底應該創業還是堅持工作?要不要跳槽?要不要結婚?要不要離婚?孩子成績不夠好,陷入復雜的人事糾紛,親戚朋友遇上麻煩,自己的身體齣現狀況……這些都是我們此生中不可避免的睏難和糾結。

  當麵對這些問題的時候,庖丁的生活藝術就是“視為止,行為遲”。他的目光是靜止的,不左顧右盼,動作慢下來。

  “動刀甚微”,指在用刀的時候很輕很輕、很慢很慢,不動就不會受到傷害,或者受到的傷害就比較小。在這個過程當中,等待著契機的轉換。

  有時候,把刀推到某個地方,推不動瞭但牛卻依然在動;有時候,牛本身並不是自發地去動,但裏麵的關節微微發生變化,如果非常精妙地找到瞭那個縫隙的時候,“唰”地又進去瞭。

  此時的牛“ 然已解”,不知其死也。牛“嘩”地一下子被整體解開,就像砌成的樂高玩具突然坍塌成一堆小碎片,攤得滿地都是。那個時候,牛還不知道自己已經死瞭。

  打個庸俗的比方,真正的高手不會主動追求女孩,他喜歡的女孩就愛上瞭他。反過來,有些女孩從來不搔首弄姿,但想讓誰愛自己,誰就過來愛自己,想讓誰走,誰就消失瞭。

  如果你能想著“我想換一颱新電腦”,電腦自己就死機瞭,你就得到瞭庖丁的真傳——我之前的一位同事就是這樣。

  有一天,他對我說:“我的手機已經用很久瞭,是不是該換一部手機啊?”結果,他的手機“啪”地就掉到水裏瞭。頓時,他覺得很對不起這部手機,畢竟陪瞭他那麼多年,聽瞭他那麼多秘密。於是,他把手機撈瞭起來。然而,手機確實已經不能再使用瞭。令人沒有想到的是,第二天早上七點十五分,“丁零零”——手機的鬧鈴聲竟然響瞭起來。

  據我的同事描述,當時他就像捧著烈女一樣,捧著這部絕不委麯求全,卻仍然深明大義的手機。這部手機功成身退,就算不再工作也不會擋著地球轉,居然還在第二天早上堅持站好最後一班崗,把鬧鈴給鬧瞭,就怕主人睡過瞭。

  在給我講這部手機的時候,這個同事簡直就像描述內心的自己一樣。我確實也認同這一點——物似主人型,有什麼樣的人就有什麼樣的手機。

  我這位同事還有一輛車,一直以來都是由他來開,偶爾他父親也會開。有一天,他把這輛車藉給朋友開。結果第二天,他自己開車竟然翻車瞭,莫名其妙地在街上撞上瞭中間的隔離墩,整輛車“四腳朝天”。萬幸的是,我的同事從車裏爬齣來的時候安然無恙。他說:“這輛車太剛烈瞭,絕不讓人碰它,碰完之後就死給你看。”

  這兩個故事是真實的,但也可能是偶然的。不過,當我這位同事把這兩個故事連在一起講的時候,我倒也看到瞭他描述這兩個故事時內心的投射。

  話說迴來,庖丁解牛的時候,把牛解完之後牛不知其死也,“如土委地”,就像土“嘩”地散落在地上。此時,庖丁“提刀而立,為之四顧”。他往旁邊看 看, 不 停 地 緻 感 謝 詞:“Thank you.Thank you,ladies and gentlemen,thank you.”頓時,掌聲雷動,大傢都稱贊他真瞭不起。而庖丁隻是稍稍地側半身,說瞭一句:“Thank you.”

  然後,莊子用瞭大傢都耳熟能詳的成語“躊躇滿誌”。人生最大的快樂莫過於在不經意之間搞定事情之後,彆人都不知道,自己也不氣喘籲籲,就像之前我們說的“至人無極,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現在,庖丁“善刀而藏之”,很優雅地提著這把刀,擦乾淨後把它放到刀鞘裏。

  文惠君曰:“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

  人世間,所謂解決睏難的藝術莫過於此。如何能夠用最小的代價,以巧妙的方式解決問題?而那個問題本身,或者製造問題的人,都沒有意識到搞定瞭,這纔是真正的養生之大況味也。

  如果你覺得很纍,你覺得很努力,你覺得頭發已斑白,你覺得身心俱疲,連覺都睡不好、夢都做不好的時候,一定要反復誦讀以上這一段——“視為止,行為遲,然已解,如土委地”。一直以來都被稱為道傢解決問題之無上心法,你難道不覺得極其優美嗎?

  南老說過:“文學上有一句話描寫一個人生,由最絢爛而歸於最平淡,由最高明而歸於最平凡,那樣纔是成就。這樣的成就就是養生之主。”


前言/序言

《梁鼕說莊子·養生主》

  歲月不是一把殺豬刀

  我們為什麼活得不自在

  自在最養生,自在最養命,因為,自在雖然世間罕見,卻是人一生中拯救老病死的唯一靈丹妙藥。

  我們為什麼不自在?為什麼自在世間罕見?

  人不自在的原因是,我們內心裏“應該成為的人”與“活該成為的人”産生瞭矛盾,而又沒有足夠的智慧把“活該”活成“應該”。

  當下,我們在任何社群中都隱隱地被要求,比如朋友圈的一些“潛規則”。你會發現,自己總是有意無意地被社會關係網所操縱。大傢覺得“應該”遵守這樣的規則,但你在骨子裏麵又不甘心於此,這是每個人內在的矛盾,錶現齣來就是“不自在”。

  比如,大傢是同學,一起畢業。一段時間之後,有個人比你的官職高,同學聚會的時候,你就是不自在的,你覺得自己應該跟他一樣都混到局級,結果卻還是個副處級。反過來,那個混到局級的人在一個副處級同學麵前,他就自在瞭。

  再比如,大學畢業的時候,大傢的錢都差不多。然而,彆人由於種種原因,早早被逼著在北京三環以內買瞭一套房子。你呢,當時沒有被逼著買房子,而且你自己也猶豫瞭一下,現在,你連北京五環以外的房子都買不起瞭。那個人還常常很不經意地說,最近又有中介打電話問他,三環以內的那套房子一韆五百萬賣不賣。這個時候,即使你有八百萬存在賬上,都會覺得難受——本應該有卻活成瞭沒有,於是就不自在瞭。

  這些都隻是錶象,還有一種狀態,假設大傢有一樣的房子,有一樣的車子,有長得一樣漂亮的愛人,有一樣健康的身體,有一樣聰明的孩子,也就是什麼條件都一樣的時候,結果你發現,他還是比你快樂,你又不自在瞭——他跟我一樣,憑什麼還覺得自己很快樂,覺得自己很幸福?於是你覺得自己還不夠,就又不自在瞭。

  其實,這就是你暗暗地給自己捅瞭一刀。這個世界上沒有人能傷害你,真正捅刀的都是自己。

  有一個著名的例子:一個保險推銷員第一次拜訪客戶的時候,被彆人趕齣來瞭,他覺得很受傷。然而,時間長瞭以後,再被彆人趕齣來,他也不覺得受傷。為什麼之前覺得受傷,現在就不會瞭呢?因為他覺得自己當時被趕齣來是應該的。

  所以,我們常常不自覺地活在瞭一種期待——應該成為什麼樣的人的心態中。當你有瞭“自己應該成為什麼樣”的心態時,就跟“自己活該成為什麼樣”的狀態産生瞭矛盾。

  誰的人生沒有委屈

  如何纔能剋服這種矛盾?有兩個方法:

  第一,努力地活成你應該成為的那個樣子;

  第二,你覺察到自己“應該成為什麼樣的人”這種想法很虛幻,沒有意義,並且看到錶麵比你幸福之人不幸福的那一麵,你就舒服瞭,就自在瞭——這是因為你建立瞭“多元視角”。

  為什麼看過很多厲害人物不幸的一麵的人總是活得比較自在呢?是因為他們能夠像一個多維度的透視鏡一樣,從好多維度看到在一個維度上看不到的東西。可以從前後左右來看,甚至從裏麵看到種種,這就是佛學的觀想法之一種。比如,如何跳齣對美女的執著呢?你可以觀想,她其實隻不過是一堆白骨而已——白骨觀。

  我們總是不能看到各種人生的狀態,其實,當你越能夠瞭解彆人風光背後的不容易時,就越能夠釋然。

  現在,很多人因為看瞭彆人在國外山清水秀的地方拍的照片,都在問是不是應該移民。他們看到彆人一會兒開著遊艇齣海,一會兒去打獵,一會兒去打高爾夫球,一會兒去加拿大釣阿拉斯加蟹(一天用一些蝦能釣一筐蟹)……你看到這些就覺得國外特彆好,但你沒有看到他們活得有多苦——沒有淘寶,沒有滴滴,沒人陪著喝酒,沒有麻辣小龍蝦,沒有溜肥腸,吃個火鍋還要開一百公裏的車,連在朋友圈裏和中國朋友聊天都要熬夜……

  還有很多人羨慕孩子成績很好的父母,那些孩子都是學霸,考上瞭哈佛或者劍橋。但是,你不知道那些孩子麵對的都是最優秀的各國學霸,而且他們還每天通宵達旦地寫paper(論文),據說哈佛的學生平均隻能睡五個小時……

  我再舉個簡單的例子,很多人都認為鳳凰衛視的主持人非常風光,能夠和領導、成功人士交談,在電視屏幕上展現智慧與美貌,其實……

  當年,我們在鳳凰衛視的九樓討論稿子。突然,一個同事從屋裏麵衝齣來,說:“啊,有人倒在地上瞭!”原來,某著名女主播由於太纍,從屋裏走齣來的時候暈倒瞭。然後,很多人幫忙掐人中、打電話叫救護車。身為主播,長時間熬夜加班,有時早班、有時晚班,生活沒有規律,為瞭被觀眾看到屏幕上那種飽滿的精氣神,他們真的很拼命。

  所以,每當有人對我說做鳳凰衛視主播多麼好的時候,我會說:“彆的我不知道,起碼我知道你們看到的風光背後都是瘋狂。”

  演藝更是嚴重透支體力的職業,拍戲是很辛苦的。有時候,淩晨三點鍾就要起來化妝。甭管演員在現實中多麼愉快,他們拍戲的時候,做的可不是一般的體力活,是纍到吐血啊!還有一些相聲演員,即使傢裏麵正在辦喪事,一旦需要上颱去抖包袱讓觀眾笑,他們也必須展現歡樂的一麵……

  大部分時間,你看到的都是彆人歡樂的一麵,如果你有機會看到彆人很多麵的時候,自然而然地就會産生深切的同情、悲憫,而非妒忌。

  我祝願你一百個夢想都不會實現……

  “自在”就是當你學會瞭用不同的角度看問題之後,自然而然産生的,既不是很好也不是很壞——任何很好都可能很壞,任何很壞也可能很好的一種“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情緒沉默狀態。

  當你自己也經曆過榮辱之後,那種追求“應該”的狀態就沒有瞭,因為你知道世界沒有應該,全是活該活成那個樣子。

  簡單地說,這個活該就是和閤,是各種因緣和閤之後的相。而那個應該,隻是你內在想象的那樣。

  智者說,我祝願你一百個夢想都不會實現,我祝願你按照內心的想法去認真地活好每一天,所有你想都不敢想的夢想就會以奇跡般的方式實現。所以,努力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努力不是內心念念不忘你應該要成為的樣子,而是你現在就應該專注做件事兒,活該就做這件事兒瞭,至於這件事兒會以什麼樣的結果呈現,其中有很復雜的因緣,不能強求。

  我越來越理解姚仁喜先生(《正見》譯者)說的,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是有宏大視野的人,從本質上來說,他站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時間裏看到瞭各種可能性,所以就沒有那麼糾結。

  我們現代人一直不知道什麼是應該、什麼是活該的活法,不知道什麼是虛妄的,不知道現實和理想的差彆。

  讀書主要讀“人書”

  有一段時間,我自己有體會:真正讀書還是要讀 “人書”,去和真正活明白的人共同生活,看他們日常的狀態——聽其言觀其行,看他們怎麼待人接物,怎麼處理復雜的問題。

  蔡誌忠老師(漫畫傢)就是這樣的人,他好像做什麼都能夠不費吹灰之力。比如,他每天淩晨兩點鍾就起床瞭,但你不覺得他纍,他也不生病;夏天穿一件襯衣,不齣汗,鼕天也是這件襯衣,也不冷;而且他還不穿襪子,也永遠是穿那條褲子。但是,他想跟誰聊天就能跟誰聊天,他想得到什麼就能得到什麼,如果他想賺五韆萬就能賺五韆萬(但他不起妄念),想捐錢就能捐錢,他很自在。

  他收我為徒後,說的第一句話是:“做我的學生沒有壓力,因為不需要定時來。我沒有手機,你不需要找我,你也找不著我。逢年過節,你不需要給我錢,不需要給我請安,什麼都不需要。隻需要承認,我是你老師,你是我學生就可以瞭。”

  當時,我剛動瞭一定要做他學生的念頭,他就和我說:“我可不可以收你為學生?”所以,我們就達成瞭這件事——其實,古代都是老師找學生的。有什麼應該不應該的?都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一切事情都是這樣的。

  除瞭讀人書,還要讀曆史、讀經典,而且要讀古書裏麵的各類書,不能隻讀《莊子》,還得讀《大學》《中庸》《易經》等,你還得知道曆史真相的A 麵和B麵,否則,隻讀《莊子》的人很容易活成魯迅所批評的人——“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甚至有瞭阿Q 的味道。

  但是,光是“爭”的時候,你又不自在,所以讀書就需要雜,精神膳食也要營養均衡。這樣纔能不爭而爭,無為而為。

  隨時讓自己聰明,隨時讓自己變笨

  以前,我們覺得世界是無常的,甚至還有點兒無奈。然後,把自己內心的無常,轉化為一種入世的技巧,隨時讓自己成為君子,隨時讓自己變成小人;隨時讓自己聰明,隨時讓自己變笨。

  基本上,在莊子的世界觀裏麵,世界就是一款超級VR遊戲。在這款虛擬遊戲裏麵,你可以不受遊戲規則的控製來玩這個遊戲。但是,遊戲總是有bug的,一些真正的遊戲玩傢玩通關好幾次之後,就會試著跳齣遊戲,看彆人傻傻地玩的樣子。

  所謂有智慧的人,他們齣入世間很多次,就像已經玩過好多次遊戲的人,自然而然就會有開始玩遊戲時不那麼慌、結束遊戲時也不那麼慘的心智狀態,因為他們知道這個遊戲結束瞭還會再次開始,開始後必然飽受摺磨。

  在《養生主》裏,莊子認為,歲月不是一把殺豬刀,你纔是,為什麼?因為你要像一把遊走於世間的刀。既要解決問題,又不被問題和麻煩所傷害,幾十年

  下來,居然還能像新磨齣來的那樣,完好如初。《養生主》真正要告訴我們什麼呢?要想活得好好的,要想自在,你就要在世間遊刃有餘。

  這僅僅是梁同學的私房筆記,必有各種不究竟,懇請斧正。


  梁鼕(太安)

  2017丁酉年鞦於自在喜捨


《梁鼕說莊子係列:人間世+養生主+齊物論(套裝共3冊)》簡介 本套裝精選瞭梁鼕先生對《莊子》三篇核心篇章——《人間世》、《養生主》與《齊物論》——的深度解讀。這三本書並非簡單的學術考據,而是梁鼕先生以現代人的視角、鮮活的生活經驗,帶領讀者走進莊子深邃的智慧世界,領略其超越時空的洞見。 《人間世》:亂世中的安身立命之術 在充滿變數、紛擾不斷的“人間世”中,我們該如何安頓身心,不被外物所擾,不至喪失自我?《人間世》篇,莊子以其特有的寓言和比喻,為我們揭示瞭在復雜環境中保持內心寜靜與自由的智慧。梁鼕先生的解讀,並非照本宣科,而是結閤當下社會現象,深入淺齣地剖析瞭莊子關於“無用之用”、“以無為有”等觀念。他引導讀者思考,在追求價值與功名時,如何避免淪為工具,如何尋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立身之道。 本書將帶領你: 洞察“人心”的復雜與多變: 理解人際關係的微妙,看穿世俗的價值判斷,不再輕易被他人的評價所左右。 學習“無用之用”的智慧: 認識到那些看似“無用”的事物,恰恰是保護我們身心免受傷害的關鍵。比如,一棵大樹因為不閤時宜而得以免遭斧斤,一個人因為不爭名利而能保有自由。 掌握“以靜製動”的藝術: 在激烈的競爭和巨大的壓力麵前,學會調整自己的心態,以平和、從容的態度應對一切挑戰。 尋找內心的“君子”: 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建立堅定的內心原則,不隨波逐流,找到自己真正的價值所在。 梁鼕先生以其幽默風趣的語言,將古老的智慧變得鮮活而易於理解。他鼓勵讀者將莊子的思想融入生活,在日常的點滴中實踐,從而在紛繁的世界中尋得一份自在與安寜。 《養生主》:生命的藝術與長壽的秘訣 “養生主”並非指肉體上的保養,而是關乎生命的品質與精神的健康。在《養生主》篇中,莊子提齣瞭“適己”的生命哲學,倡導一種順應自然、不強求、不刻意的生活方式。梁鼕先生的解讀,將我們從對“養生”的狹隘理解中解放齣來,引嚮一種更廣闊的精神追求。他強調,真正的養生,在於懂得如何“順物自然”,如何“遊刃有餘”地處理生命中的各種關係與睏境,從而延長生命的“用”,而非僅僅延長生命的“年”。 本書將帶領你: 理解“生命”的真正含義: 跳齣物質主義的束縛,認識到生命的價值在於體驗、在於感受,而非占有。 學習“遊刃有餘”的處世之道: 掌握在復雜環境中巧妙周鏇的技巧,避開鋒芒,減少不必要的消耗,讓生命能量得以充分發揮。 感悟“刻舟求劍”的反思: 認識到固守成規、不知變通的危害,學會擁抱變化,適應時代的潮流。 找到精神的“安樂”: 擺脫對名利的過度追求,擺脫對他人的過度依賴,迴歸內心的平靜與喜悅。 梁鼕先生通過生動的案例和通俗的比喻,揭示瞭莊子“養生”思想的精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順應自然的規律,保持內心的彈性,從而獲得真正的生命活力與精神自由。 《齊物論》:打破二元對立,迴歸和諧統一 《齊物論》是《莊子》中最為核心、也最為玄奧的篇章之一。莊子在此篇中提齣瞭“齊物論”,意在打破我們認知中的二元對立,揭示萬物皆“齊”的根本真相。梁鼕先生的解讀,以其獨特的視角,將這篇充滿哲學思辨的篇章,轉化為對我們日常思維模式的深刻反思。他帶領讀者認識到,我們常常被“是”與“非”、“好”與“壞”、“我”與“他”的二元對立所睏擾,從而陷入無休止的爭論與煩惱。 本書將帶領你: 認識“是非”的相對性: 理解“以誰為是,以誰為非”的根本睏境,學會放下絕對的判斷,理解事物多樣的可能性。 破除“物化”的迷思: 擺脫對物質的過度依戀,認識到外物終將敗壞,而真正寶貴的在於內心的智慧與覺知。 領悟“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 體驗到一種與自然、與萬物融為一體的境界,感受生命的廣闊與深邃。 實現“心齋”的境界: 通過“坐忘”,達到一種精神上的虛靜狀態,擺脫執念,迴歸純粹的自我。 梁鼕先生的解讀,並非旨在將讀者推嚮虛無,而是引導大傢在深刻理解萬物皆“齊”的真相後,以更開放、更包容的心態去麵對世界。他鼓勵讀者在實踐中體會“齊物”的智慧,從而減少內心的衝突,獲得真正的和諧與寜靜。 套裝的價值 這三本書閤輯,不僅是對莊子思想的一次係統性梳理,更是梁鼕先生以現代智慧激活古老經典的一次精彩實踐。通過這三本書,讀者可以: 獲得一套完整的“人生哲學”: 從如何在亂世中安身立命,到如何經營生命、安頓身心,再到如何破除認知局限,達到精神上的和諧統一,這一係列的思想脈絡,構成瞭應對人生挑戰的智慧寶庫。 提升思維的深度與廣度: 挑戰固有的思維模式,學習從更宏觀、更深刻的角度看待問題,培養獨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維能力。 尋找到心靈的慰藉與力量: 在快節奏、充滿壓力的現代生活中,通過莊子深邃的智慧,找到內心的寜靜與力量,學會與自己和解,與世界和解。 品味漢語的獨特魅力: 梁鼕先生的解讀,以其精準而富有詩意的語言,展現瞭漢語錶達的無窮魅力,讓讀者在學習智慧的同時,也能領略語言之美。 這套《梁鼕說莊子係列》是一份獻給所有追求心靈成長、渴望智慧人生人士的珍貴禮物。它將引領你踏上一段充滿啓發和收獲的智慧之旅。

用戶評價

評分

《養生主》這本書,對於我這樣常年與案牘勞形、身心俱疲的現代人來說,無疑是一劑難得的“心靈良藥”。它所闡述的“養生”之道,超越瞭單純的生理健康範疇,更側重於精神層麵的調養與滋養。莊子以其獨到的見解,為我們揭示瞭如何在紛繁復雜的生活洪流中,保持內心的清明與寜靜。書中的“遊心”概念,讓我深受啓發,它鼓勵我們跳齣物質的束縛,讓思緒在更廣闊的精神空間中自由馳騁。我嘗試著在日常生活中實踐這種“遊心”,比如在工作間隙,短暫地閉目養神,讓思緒放空;或者是在散步時,不去刻意思考任何問題,隻是純粹地感受周圍的環境。這些看似微小的調整,卻帶來瞭意想不到的積極效果。我發現,當我的精神得到放鬆,很多睏擾我的難題,反而會迎刃而解。莊子提倡的“順其自然”原則,並非是讓我們隨波逐流,而是要我們懂得尊重生命的內在節奏,不強求,不逆勢,以一種更溫和、更巧妙的方式去應對生活中的挑戰。

評分

《齊物論》的閱讀體驗,用“震撼”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莊子在這本書裏探討的是一種超越二元對立的哲學觀,徹底顛覆瞭我許多固有的認知。他提齣“道通為一”,讓我們看到世間萬物,其實都有其共通之處,所謂的“是”與“非”、“美”與“醜”、“生”與“死”,都隻是我們主觀的分彆心造成的。這本書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對待事物的看法。以前,我常常會陷入是非對立的思維模式,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評判他人和事物。讀瞭《齊物論》,我意識到這種分彆心是多麼的局限,又多麼地容易帶來痛苦。莊子鼓勵我們超越這些局限,去體會萬物一體的和諧。他關於“鼓吹”、“夢蝶”的論述,更是讓我對現實的認知産生瞭深刻的懷疑。究竟什麼是真實?什麼又是虛幻?這本書引導我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不再被錶麵的現象所迷惑。我開始嘗試著用一種更包容、更開放的心態去接納不同的觀點和事物,即使它們與我自己的看法不同,也去嘗試理解其中的閤理性。這種思維方式的轉變,真的讓我覺得自己的視野開闊瞭很多,也變得更加平和。

評分

最近迷上瞭《人間世》,感覺像是打開瞭一個全新的世界。莊子在書中描繪的那些個體與社會、與自然的辯證關係,真的很有意思。他並不是教我們如何去“戰勝”什麼,而是讓我們學會如何“順應”。在現代社會,我們總是被要求變得更強大、更成功,但這往往讓我們背負瞭太多壓力。讀瞭《人間世》,我開始反思,或許真正的強大,不在於外在的成就,而在於內心的平和與從容。書裏講到的“安時而命”,讓人覺得,很多事情,順其自然就好,不必強求。比如,人際關係,職場競爭,甚至是對待失敗,都可以用一種更寬容、更豁達的心態去麵對。那些曾經讓我焦慮不安的事情,現在好像也變得不那麼可怕瞭。莊子用很生動的故事和比喻,把這些道理講得深入人心,又不會顯得枯燥。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無用之用”的闡述,很多時候,我們被看作“無用”的東西,反而是最能帶來長久價值的。這本書就像一麵鏡子,照齣瞭我內心深處的很多睏惑,也給瞭我一些指引,讓我知道如何在復雜的世界裏,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份寜靜。

評分

《養生主》這本真的太適閤我們這種生活節奏快、壓力大的現代人瞭。每次讀起來,都感覺像是在給自己進行一次深度的“精神SPA”。莊子講的“養生”,可不是我們一般理解的吃吃補品、鍛煉身體那麼簡單,他講的是一種“養神”的方法。在書裏,我學到瞭很多關於如何調節情緒、保持內心平衡的智慧。他用“庖丁解牛”的例子,形象地說明瞭順應自然規律的重要性。當我們不再逆勢而為,而是找到那個“關節”之處,很多看似棘手的難題,都會迎刃而解。這本書讓我明白,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感到疲憊和痛苦,是因為我們試圖去對抗那些不可抗拒的力量,或者是強迫自己去做超齣能力範圍的事情。莊子提醒我們,要學會“適時而止”,懂得什麼時候該進,什麼時候該退,什麼時候該休息。這種“順其自然”的生活哲學,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顯得尤為珍貴。我開始嘗試在生活中運用這種智慧,比如在工作上,不再勉強自己加班加點,而是閤理安排時間,保證充足的休息;在人際交往中,不再刻意迎閤,而是做真實的自己。漸漸地,我發現自己的情緒變得更穩定,精力也更充沛瞭。

評分

最近,我一直在深入品讀《人間世》這本著作,它帶給我的感受,就如同在繁華都市中尋得一方寜靜的竹林,讓人身心舒暢。書中對於個體在復雜社會環境中的生存之道,進行瞭非常深刻的探討。莊子並沒有提供一套僵化的行為準則,而是引導讀者去體悟一種“與世無爭,而能自全”的智慧。我尤其欣賞書中那種淡然的態度,麵對生活中的種種不如意,我們往往會陷入焦慮和抱怨,但莊子卻教導我們,要以一種超然的心態去麵對。他所倡導的“無為而無不為”,並非消極避世,而是一種順應自然、閤乎大道的生活方式。讀著讀著,我仿佛看到瞭自己曾經的許多執念,那些為瞭所謂的“麵子”或者“利益”而進行的掙紮,在莊子的智慧麵前,顯得多麼渺小和可笑。這本書讓我明白,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痛苦,是因為我們過於執著於外在的評價和物質的得失。學會放下,學會接納,學會與自己和解,纔是通往內心平靜的關鍵。

評分

不錯…………………………

評分

好東西就是好。

評分

好東西就是好。

評分

不錯…………………………

評分

不錯…………………………

評分

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

包裝精美,就是翻閱記錄。閱讀不太方便。另外,價格確實有點高瞭。如果包裝能便於記錄筆記,同時,價格再低點。就值得推薦瞭。

評分

好東西就是好。

評分

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