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工基礎

電工基礎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田貴福 著
圖書標籤:
  • 電工基礎
  • 電路原理
  • 電氣技術
  • 電力係統
  • 電子技術
  • 基礎教育
  • 職業教育
  • 實訓
  • 理論學習
  • 電工技能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機械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11592402
版次:1
商品編碼:12365986
品牌:機工齣版
包裝:平裝
叢書名: 全國機械行業職業教育優質規劃教材(高職高專)經全國機械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審定 高職高專“十三五”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8-05-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63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本書是依據高職教育“電工基礎”課程教學的基本要求和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培養目標要求而編寫的,全書共分六個模塊,分彆為電路的基本知識、直流電路、正弦交流電路、磁路與變壓器、電動機、供配電係統及安全用電等。本書可作為高職院校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教材,也可作為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應用電子技術專業等專業的教材,也可作為成人教育的教學用書、自學者及電氣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用書。

目錄

前 言
模塊1 電路的基本知識 1
 1. 1 常見電路 1
 1. 2 電路的概念、種類、組成及作用 1
 1. 3 元器件符號及電路圖 2
 1. 4 理想電路元器件及電路模型圖 3
 1. 5 電路中的基本物理量 3
  1. 5. 1 電流 4
  1. 5. 2 電壓與電位 5
  1. 5. 3 電動勢 6
  1. 5. 4 功率與電能 7
 1. 6 電路的工作狀態 8
  1. 6. 1 電路的有載工作狀態 9
  1. 6. 2 電路的開路狀態 9
  1. 6. 3 電路的短路狀態 10
 模塊1 小結 10
 模塊1 習題 12
模塊2 直流電路 14
 2. 1 簡單直流電路 14
  2. 1. 1 理想電路元器件的直流伏安
特性 14
  2. 1. 2 電阻元件的識彆與檢測 19
  2. 1. 3 歐姆定律的代數形式及應用 21
  2. 1. 4 電阻的串並聯及等效與應用 22
 2. 2 復雜直流電路 27
  2. 2. 1 基爾霍夫定律及應用 27
  2. 2. 2 支路電流法及應用 30
  2. 2. 3 彌爾曼定理及應用 31
  2. 2. 4 疊加定理及應用 32
  2. 2. 5 電壓源與電流源的等效變換及
應用 34
  2. 2. 6 戴維南定理及應用 37
 模塊2 小結 38
 模塊2 習題 40
模塊3 正弦交流電路 43
 3. 1 單相正弦交流電路 43
  3. 1. 1 正弦量及其三要素 43
  3. 1. 2 正弦量的相量錶示 47
  3. 1. 3 理想電路元件的交流伏安特性 52
  3. 1. 4 電感元件與電容元件的識彆與
檢測 57
  3. 1. 5 復阻抗、復阻抗的串並聯及等效
應用 61
  3. 1. 6 正弦交流電路的功率與功率
因數 65
  3. 1. 7 正弦交流電路的諧振 69
  3. 1. 8 正弦交流電路的分析方法 72
 3. 2 三相正弦交流電路 76
  3. 2. 1 三相正弦交流電源及其連接 76
  3. 2. 2 三相負載及其連接 79
  3. 2. 3 對稱三相電路的計算 82
  3. 2. 4 不對稱三相電路的計算 85
  3. 2. 5 三相電路的功率 88
 模塊3 小結 90
 模塊3 習題 93
模塊4 磁路與變壓器 99
 4. 1 磁路及其分析方法 99
  4. 1. 1 磁場中的基本物理量 99
  4. 1. 2 鐵磁性材料的磁性能 102
  4. 1. 3 磁路的基本定律 105
 4. 2 鐵心綫圈及電磁鐵 108
  4. 2. 1 直流鐵心綫圈和直流電磁鐵 108
  4. 2. 2 交流鐵心綫圈和交流電磁鐵 111
 4. 3 變壓器 114
  4. 3. 1 變壓器的結構及工作原理 114
  4. 3. 2 變壓器的運行特性及種類 118
Ⅵ    
 模塊4 小結 121
 模塊4 習題 123
模塊5 電機 126
 5. 1 直流電機 126
  5. 1. 1 直流電機的結構及工作原理 126
  5. 1. 2 直流電機的種類和銘牌 129
  5. 1. 3 直流電動機的特性 130
  5. 1. 4 直流電動機的控製方法 131
 5. 2 交流電動機 135
  5. 2. 1 交流電動機的種類及用途 135
  5. 2. 2 三相異步電動機的結構和工作
原理 139
  5. 2. 3 三相異步電動機的特性 144
  5. 2. 4 三相異步電動機的控製方法 145
 模塊5 小結 149
 模塊5 習題 150
模塊6 供配電係統及安全用電 153
 6. 1 供配電係統概述 153
  6. 1. 1 電力係統 153
  6. 1. 2 供配電係統 154
 6. 2 變配電常識 155
  6. 2. 1 配電電壓的選擇 155
  6. 2. 2 低壓配電綫路 155
 6. 3 安全用電 157
  6. 3. 1 影響人體觸電後果的因素 157
  6. 3. 2 觸電方式 158
  6. 3. 3 防止觸電的保護措施 159
 6. 4 觸電急救 160
  6. 4. 1 脫離電源 160
  6. 4. 2 現場急救 160
 模塊6 小結 161
 模塊6 習題 162
參考文獻 163

前言/序言

封麵無防僞標均為盜版網絡服務機工官網: www.cmpbook.com機工官博: weibo.com/ cmp1952教育服務網: www.cmpedu.com金書網: www.golden-book.com   Ⅲ “電工基礎” 是電氣自動化技術等專業的一門重要的技術基礎課程, 它的主要任務是讓學生掌握電路和磁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定理; 直流電路和正弦交流電路的分析計算方法; 簡單磁路的分析計算方法; 變壓器和電動機的結構及工作原理; 供配電係統知識和安全用電常識。為瞭能夠更好地滿足電氣自動化技術等專業對此課程的教學內容要求以及現代高職教育以能力為本位的課程教學的要求, 我們編寫瞭本書。
本書特色:1. 內容的選取與專業對課程的要求完全匹配針對電氣自動化技術等專業對電工基礎課程的任務要求, 我們對各個任務相對應的教學內容進行瞭重新整閤, 使得整本書的內容吻閤專業對課程的要求。
2. 內容的閤理序化與模塊化組織本書涵蓋的內容較多, 包括電路、磁路、電氣設備以及供配電係統和安全用電常識。為瞭能夠由淺入深, 由單一到綜閤, 我們對本書的內容安排進行瞭閤理的序化, 並且以模塊化組織, 思路清晰, 易於理解。
3. 充分體現瞭能力本位的高職教育特點與同類書相比, 本書新增瞭電阻元件的識彆與檢測、電感與電容元件的識彆與檢測等內容, 注重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 不僅如此, 本書所選取的例題、習題也盡量貼近工程實際。
本書內容:全書共分6 個模塊, 每個模塊都由概要、正文、模塊小結和模塊習題組成。每個模塊的具體內容如下:“模塊1 電路的基本知識”, 分為六部分, 分彆為: 常見電路, 電路的概念、種類、組成及作用, 元器件符號及電路圖, 理想電路元器件及電路模型圖, 電路中的基本物理量, 電路的工作狀態。
“模塊2 直流電路”, 分為兩部分, 即簡單直流電路和復雜直流電路。
“模塊3 正弦交流電路”, 分為兩部分, 即單相正弦交流電路和三相正弦交流電路。
“模塊4 磁路與變壓器”, 分為三部分, 即磁路及其分析方法, 鐵心綫圈及電磁鐵, 變壓器。
“ 模塊5 電機”, 分為兩部分, 即直流電機和交流電動機。
“模塊6 供配電係統及安全用電”, 分為四部分, 即供配電係統概述, 變配電常識, 安全用電, 觸電急救。
Ⅳ    本書由大慶職業學院田貴福擔任第一主編, 蘇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宋鼕萍擔任第二主編, 大慶職業學院付慧敏和煙颱職業學院畢海婷擔任副主編, 吉林工業大學田偉男和大慶技師學院陳拓參加瞭編寫。具體的分工如下: 田貴福編寫瞭模塊3 (模塊3 習題除外) 和模塊4 (模塊4 習題除外); 宋鼕萍編寫瞭模塊2 (2. 1. 3 和2. 2. 3 除外) 和模塊5; 付慧敏編寫瞭模塊6; 畢海婷編寫瞭模塊1; 田偉男編寫瞭模塊2 中的2. 2. 3 和模塊3 習題, 並做瞭大量的統稿工作; 陳拓編寫瞭模塊2 中的2. 1. 3 和模塊4 習題, 同時也做瞭大量的統稿工作。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參考瞭有關書籍, 在此對這些書籍的作者錶示衷心的感謝。
由於編者水平有限, 書中難免有疏漏和不足之處, 敬請廣大讀者和同仁批評指正。
編 者
《星辰之語:宇宙未解之謎探索》 內容梗概: 《星辰之語:宇宙未解之謎探索》是一部深度剖析宇宙終極奧秘的科普巨著。本書並非泛泛而談,而是聚焦於當前天體物理學、宇宙學、量子力學等領域中最令人睏惑、最前沿的未解之謎,並以嚴謹的科學態度、生動的語言和精美的插圖,帶領讀者踏上一場求知之旅。我們深入探討黑洞的邊界,揭示暗物質與暗能量的本質,解析宇宙大爆炸之前是否存在另一個宇宙,並試圖理解量子糾纏的奇特現象是否預示著時空結構的根本性改變。本書將帶您穿越數億光年的距離,潛入宇宙最深邃的角落,思考我們自身在浩瀚星海中的位置,以及人類文明未來發展的無限可能。 詳細內容: 第一章:暗物質與暗能量——宇宙的隱形主宰 在《星辰之語》的第一章,我們將目光投嚮宇宙中最神秘的存在:暗物質與暗能量。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天文學傢們通過觀測星係鏇轉麯綫、星係團的引力透鏡效應以及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漲落,驚訝地發現,我們所能看見、觸摸到的普通物質(占宇宙總質能的約5%)在宇宙中扮演的角色微乎其微。占據宇宙總質能約27%的暗物質,雖然不發光、不反射光,卻通過引力與普通物質發生相互作用,維係著星係的結構穩定;而占據宇宙總質能約68%的暗能量,則是一種更加神秘的力量,它驅動著宇宙的加速膨脹,對抗著引力,預示著宇宙可能走嚮一個“大撕裂”的結局。 本書將詳細介紹支持暗物質和暗能量存在的關鍵觀測證據,如不同星係團的引力透鏡效應圖譜,以及宇宙大尺度結構的模擬結果。我們將深入探討科學傢們提齣的各種暗物質候選粒子理論,包括弱相互作用大質量粒子(WIMPs)、軸子(Axions)等,並介紹目前正在進行的探測實驗,例如地下深處的粒子探測器和空間望遠鏡的觀測。對於暗能量,我們將梳理宇宙加速膨脹的觀測證據,如Ia型超新星的紅移-亮度關係,以及它與宇宙學常數、精質(Quintessence)等理論模型的聯係。本書還將探討暗物質和暗能量的分布特徵,以及它們如何影響宇宙的演化曆史,為讀者勾勒齣一幅我們賴以生存的宇宙,實則隱藏著一個由未知物質和能量構成的龐大而隱秘的“幕後世界”的圖景。 第二章:黑洞的奧秘——時空的終極絞肉機 黑洞,作為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預言的最極端的時空結構,一直是人類好奇心的焦點。《星辰之語》的第二章將帶領讀者走進黑洞的“心房”,揭開其神秘麵紗。我們將從黑洞的形成機製入手,講述大質量恒星在生命盡頭如何坍縮形成恒星級黑洞,以及星係中心超大質量黑洞的演化過程。本書將詳細解釋視界(Event Horizon)的概念,它是黑洞的“不歸點”,一旦越過,任何物質甚至光都無法逃脫。我們將探討奇點(Singularity)——黑洞中心的無限密度點,以及量子力學與廣義相對論在該處可能發生的碰撞,這暗示著我們需要一種全新的理論來理解黑洞的本質。 本書將詳盡介紹“事件視界望遠鏡”(EHT)項目如何成功拍攝到M87星係中心黑洞的“陰影”圖像,這是人類首次直接觀測到黑洞的視界。我們將深入分析這些圖像的意義,以及它們如何驗證瞭廣義相對論的預言。此外,我們還將討論霍金輻射(Hawking Radiation)的理論,即黑洞並非完全“黑”的,而是會緩慢地蒸發,釋放齣粒子,這引發瞭關於黑洞信息悖論(Information Paradox)的激烈討論:黑洞吞噬的信息是否會徹底消失,還是以某種我們尚未理解的方式保存下來?本書將帶領讀者思考黑洞在宇宙演化中的作用,它們如何塑造星係的形態,以及它們是否可能是連接不同宇宙的“蟲洞”的入口。 第三章:宇宙的起源與終結——大爆炸之前與之後 宇宙的起源,是科學與哲學共同追尋的終極問題。《星辰之語》的第三章將聚焦於宇宙學的核心難題:大爆炸之前是否存在什麼?我們熟知的宇宙大爆炸理論,描述瞭宇宙從一個極熱、極密的奇點開始膨脹、冷卻,最終形成我們今天所見的浩瀚宇宙。然而,大爆炸理論本身並不能解釋“為什麼會發生大爆炸”,以及“奇點之前是什麼”。 本書將深入介紹暴脹理論(Inflation Theory),它解釋瞭大爆炸初期宇宙經曆的一段指數級快速膨脹時期,解決瞭平坦性問題和視界問題,並為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各嚮同性提供瞭可能解釋。我們將探討一些關於大爆炸之前的假說,例如循環宇宙模型(Cyclic Universe Models),認為宇宙可能經曆著無休止的膨脹與收縮循環;以及弦論(String Theory)等更高維度的理論,它們可能為理解宇宙的初始狀態提供新的視角。 同時,本書也將展望宇宙的終極命運。我們將在詳細分析暗能量驅動的宇宙加速膨脹的基礎上,探討“大撕裂”(Big Rip)的可能性,即宇宙的膨脹最終會撕裂所有物質結構,甚至原子本身。另一可能性是“熱寂”(Heat Death),即宇宙能量趨於均勻分布,一切活動停止,進入一片死寂。本書也將提及“大擠壓”(Big Crunch)的可能性,盡管目前觀測證據顯示它不太可能發生,但依然是宇宙演化的一種理論推測。通過對宇宙起源與終結的探索,本書旨在激發讀者對宇宙宏偉敘事的深刻思考。 第四章:量子糾纏與時空——連接宇宙的“幽靈般的超距作用” 量子力學是描述微觀世界的基本理論,而量子糾纏(Quantum Entanglement)無疑是其中最令人費解的現象之一。《星辰之語》的第四章將帶您潛入量子世界的深處,探索量子糾纏的奇異魅力及其與時空的關係。我們將解釋什麼是量子糾纏:兩個或多個粒子之間存在一種特殊的關聯,無論它們相距多遠,測量其中一個粒子的狀態會瞬間影響到另一個粒子的狀態,愛因斯坦將其稱為“幽靈般的超距作用”。 本書將詳細介紹貝爾不等式(Bell's Inequality)的檢驗實驗,這些實驗一次又一次地證實瞭量子糾纏的真實存在,否定瞭局部實在論(Local Realism)的解釋。我們將探討量子糾纏在信息科學中的潛在應用,如量子計算和量子通信,它們有望徹底改變我們的技術格局。更進一步,本書將深入探討量子糾纏是否可能與時空的本質結構息息相關。一些前沿的理論物理學模型,例如全息原理(Holographic Principle)和ER=EPR猜想,暗示著空間維度可能源於量子糾纏的“編織”。這意味著,我們所感知的宏觀時空,也許是無數量子糾纏相互作用湧現齣的宏大結構。本書將帶領讀者思考,我們對現實世界的理解,是否會因量子力學而發生顛覆性的改變。 第五章:地外生命與智慧文明——宇宙中的“我們” 《星辰之語》的最後一章,我們將視角從宏觀宇宙的物理規律,轉嚮瞭宇宙中可能存在的生命,特彆是智慧生命。《星辰之語》將探討地外生命存在的科學依據,以及我們尋找它們的努力。我們將迴顧德雷剋方程(Drake Equation)的提齣及其意義,分析當前已知的係外行星發現,例如開普勒太空望遠鏡和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的觀測成果,以及“宜居帶”的概念。 本書將詳細介紹SETI(Search for Extraterrestrial Intelligence)計劃的最新進展,包括射電望遠鏡的監聽工作以及搜尋地外文明可能發齣的信號。我們將討論“費米悖論”(Fermi Paradox)——如果宇宙如此廣闊,存在如此多的恒星和行星,為什麼我們至今沒有發現地外文明的任何證據?本書將探討各種可能的解釋,例如生命存在的極端稀有性、智慧文明的自我毀滅、星際旅行的巨大障礙,或者我們尚未找到正確的搜尋方法。 此外,本書還將探討未來人類文明可能麵臨的挑戰與機遇。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我們是否會走嚮星際文明,或者與其他潛在的智慧生命建立聯係?本書將以開放的姿態,鼓勵讀者思考人類在宇宙中的獨特性,以及我們作為宇宙中的一份子,肩負的探索與傳承的使命。 《星辰之語:宇宙未解之謎探索》旨在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嚮廣大讀者呈現科學探索的魅力,激發對未知的好奇心,並引領讀者一同思考宇宙最深刻的奧秘。本書適閤所有對宇宙、科學和哲學充滿興趣的讀者。

用戶評價

評分

作為一名剛入行不久的電工,手頭上的工具、材料還有一些基本的理論知識都慢慢積纍起來瞭,但總覺得像是零散的碎片,不成體係。最近聽同行推薦,說有本《電工基礎》的書很適閤初學者入門,我就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入手瞭。拿到書的第一感覺是紙質不錯,排版也挺清晰的,封麵設計簡潔大方,沒有那種花裏鬍哨的東西,這點我挺喜歡的。我剛翻瞭幾頁,就發現裏麵講瞭很多關於電的起源、發展曆史,還有一些偉大的電學傢的故事。我一直以為電就是個簡單的物理現象,沒想到它背後還有這麼深厚的人文和曆史積澱。書中用很生動的語言描述瞭早期人們是如何認識和利用電能的,比如 Franklin 放風箏的實驗,還有 Volta 發明電池的過程。這些故事讓我對電不再僅僅是冷冰冰的公式和符號,而是充滿瞭探索和發現的魅力。特彆是講到電磁感應的時候,那種從看不見的磁力綫到産生電流的奇妙過程,用圖文並茂的方式解釋清楚,讓我這個初學者也能大緻理解其中的原理。我感覺這部分內容雖然不直接涉及我日常的操作,但卻能極大地激發我的學習興趣,讓我更願意去深入瞭解後麵的技術知識。

評分

最近在學習電工方麵的知識,之前一直覺得電路圖之類的東西太抽象瞭,看瞭就頭疼。不過,最近我拿到瞭一本叫做《電工基礎》的書,裏麵的講解方式真的讓我眼前一亮。這本書不僅僅是枯燥的技術術語堆砌,它花瞭大量的篇幅去講解一些最基本、最核心的電學概念,而且用瞭非常直觀的比喻和生動的插圖。比如,講到電阻的時候,書中把它比作水流在管道中遇到的阻礙,管道越細、越長,阻礙越大,這個類比一下子就讓我明白瞭電阻是怎麼迴事。還有電壓,書裏把它比作水壓,水壓越大,水流就越強勁。這些生活化的比喻,把原本很抽象的物理概念變得非常容易理解。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電功率”那一章,書中通過一係列的實際案例,比如電風扇、電燈泡的功率差異,詳細地解釋瞭功率的概念以及它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這讓我不再僅僅是死記硬背公式,而是能真正理解為什麼不同的電器需要不同的功率,以及功率大小對使用體驗的影響。這本書的優勢在於,它把復雜的理論拆解成小塊,並且用大傢都能接受的方式呈現齣來,非常適閤我這種基礎薄弱的自學者。

評分

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係統地梳理電工基礎知識的書,之前也看過一些,但總覺得不夠深入,或者講得過於理論化,脫離實際。直到我拿到這本《電工基礎》,我纔感覺找對瞭路子。這本書在講解基本電路原理的時候,非常注重邏輯性和條理性,從最簡單的串聯電路到復雜的並聯電路,再到一些基本的電路分析方法,層層遞進,講解得非常到位。我尤其喜歡書中對“基爾霍夫定律”的解釋,它不僅僅是給齣公式,還通過幾個經典的電路模型,一步一步地引導讀者去理解電流和電壓在電路中的分布規律,讓人能夠清晰地看到這些定律是如何在實際電路中起作用的。而且,書中還穿插瞭很多實際的電路圖例,這些圖例並不是隨隨便便放上去的,而是緊密結閤講解內容,能夠幫助我更好地將書本上的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聯係起來。我記得其中有一段內容,是關於如何判斷電路故障的,雖然我還沒有深入學習這部分,但僅僅是看到它係統地列舉瞭各種常見的故障現象和排查思路,就讓我感覺非常有啓發。這本書讓我感覺,學習電工知識不再是漫無目的的,而是有清晰的路徑和方法可以遵循。

評分

說實話,我之前對電這東西,除瞭知道它能照明、能通電,也沒什麼彆的概念瞭。這次拿到這本《電工基礎》,我纔算是真正打開瞭新世界的大門。書裏有一部分講的是“磁場與電場的關係”,我之前總覺得這是兩個完全不相關的概念,看瞭這本書纔知道,原來它們是如此的相互依存,並且共同構成瞭電磁學的基礎。書中用非常形象的圖示,比如磁感綫的方嚮和分布,以及電荷在電場中的受力情況,讓我能夠直觀地感受到這兩個看不見的“場”的存在。更讓我驚訝的是,書中還講到瞭電磁波的産生和傳播,這個概念聽起來很高大上,但這本書卻用非常淺顯易懂的語言,解釋瞭無綫通信、微波爐等等ที่เรา everyday life 中會用到的技術,都離不開電磁波的原理。我之前也看過一些關於電磁學的科普文章,但總是碎片化的,這本書則把這些知識點串聯瞭起來,形成瞭一個完整的知識體係,讓我覺得非常有價值。

評分

作為一個對電子産品充滿瞭好奇心的人,我一直想瞭解它們是如何工作的,但又苦於沒有係統的知識。偶然間,我翻到瞭這本《電工基礎》,發現它在介紹各種電元件的性能和作用方麵做得非常齣色。書中不僅僅是簡單地列齣各種電阻、電容、二極管等元件的參數,而是深入淺齣地講解瞭它們的工作原理,以及在不同電路中的具體應用。例如,在講到“晶體管”的時候,書中用瞭一個非常貼切的比喻,把它比作一個“水龍頭”,通過控製小量的電流,可以控製大電流的通斷,從而實現放大和開關的功能。這個比喻讓我瞬間就明白瞭晶體管在電子電路中的關鍵作用。而且,書中還提供瞭一些非常實用的電路設計實例,雖然我還沒能完全看懂,但光是看著這些圖示,我都能感受到書本在引導我一步步去理解更復雜的電子係統。它讓我覺得,那些看起來高科技的電子産品,其實都是由這些基礎的電子元件巧妙組閤而成的。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