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聲子晶體的基本原理與應用》的目的是從材料、裝置和應用等角度為讀者詳盡地綜述聲子晶體領域的研究現狀,並為準備介入這一領域的研究者們提供必要的研究工具。為實現這一目標,該書涵蓋瞭聲子晶體設計與實驗中所用到的各種仿真手段、製備過程和描述方法等內容,無論是本領域的成熟研究人員還是新手都能輕鬆地理解和掌握。此外,該書還對近期聲子晶體領域齣現的一些非常重要的研究進展做瞭介紹。
撰寫該書的想法最初萌發於2009年的夏天,那時我們聯閤主辦瞭第一屆國際光子晶體研討會(Nice,法國,2009),會議過程中人們認識到有必要為聲子晶體領域撰寫一本包羅萬象的參考書,因此,會議之後,我們花瞭相當長的時間調查瞭聲子晶體研究者們的需求,以此為依據形成瞭該書的內容框架,進而邀請瞭多位專傢分彆執筆撰寫瞭相應的章節內容。
該書各章的作者在其所在的研究領域中都是世界一流的,他們不僅具有多年的豐富研究經驗,而且指導瞭眾多的年輕科學傢和工程師,我們相信由他們撰寫的這該書一定能為感興趣的讀者們提供聲子晶體領域的深入的知識和經驗。當然,該書也可以作為力學或電子工程等學科研究生課程的教學材料。
內頁插圖
目錄
第1章 聲子晶體的聲學特性介紹及低頻勻質化
1.1 引言
1.2 勻質化:準靜態極限和平麵波方法
1.2.1 一維周期性
1.2.2 二維周期性
1.2.3 三維周期性
1.3 勻質化:多散射方法
1.3.1 混閤晶格的勻質化
1.3.2 帶局域共振的介質的勻質化
緻謝
參考文獻
第2章 聲子晶體的基本特性
2.1 聲子晶體概念及其能帶結構
2.2 二維聲子晶體的色散麯綫和帶隙
2.2.1 帶隙的形成:布拉格機理和局域共振機理
2.2.2 幾何和物理參數對帶隙特性的影響
2.2.3 固一固型聲子晶體
2.2.4 固一流型聲子晶體
2.2.5 流一流型聲子晶體
2.2.6 局域共振聲子晶體
2.3 缺陷導緻的局域模式
2.3.1 導嚮
2.3.2 濾波
2.3.3 多路分解
2.3.4 可調性
2.4 結束語
參考文獻
第3章 三維聲子晶體
3.1 引言
3.2 聲子晶格
3.2.1 多重散射和層多重散射方法
3.2.2 全方嚮帶隙、衰減與隧穿
3.2.3 新一代三維聲子結構
3.3 非理想聲子結構:從周期到失諧
3.3.1 分層非嚴格周期異質結構
3.3.2 綫缺陷
3.4 多組分三維聲子晶體——局域共振和聲學超材料
3.4.1 局域共振聲子晶體
3.4.2 聲學超材料
參考文獻
第4章 聲子晶體的計算分析及其數值方法
4.1 波傳播的基本方程
4.1.1 固體介質中的方程
4.1.2 流體介質中的方程
4.1.3 材料損耗的影響
4.2 聲子晶體的計算問題
4.2.1 不同邊界幾何所對應的問題類型
4.2.2 -些典型的問題
4.3 多散射理論和層多散射方法
4.4 平麵波展開法
4.4.1 利用平麵波展開法計算能帶結構
4.4.2 聲子晶體中的凋落波
4.5 有限元方法
4.6 有限時域差分法
4.6.1 邊界條件
4.6.2 色散關係的計算
4.6.3 透射譜計算
4.7 結束語
參考文獻
第5章 聲子晶體闆
5.1 引言
5.1.1 聲子晶體闆結構的研究曆史
5.1.2 聲子晶體結構中的泄漏聲錶麵波問題
5.2 聲子晶體闆結構
5.2.1 具有不同幾何特點的聲子晶體闆
5.2.2 內嵌式的聲子晶體闆
5.2.3 附著有短柱的聲子晶體闆
5.2.4 聲子晶體闆結構的實例
5.3 聲子晶體闆的分析方法
5.3.1 用於聲子晶體闆的FDTD法
5.3.2 用於分析聲子晶體闆的PWE方法
5.3.3 用於聲子晶體闆分析的FE方法
5.3.4 聲子晶體闆的其他重要分析方法
5.4 聲子晶體闆結構的製備和測試
5.5 案例分析:散射體為空腔的聲子晶體闆
5.5.1 具有高頻完全聲子帶隙的空腔/矽聲子晶體闆的結構設計
5.5.2 矽聲子晶體闆結構的製備
5.6 聲子晶體闆裝置及其帶隙設計
5.6.1 聲子晶體闆中的微機械共振結構對能量的束縛
5.6.2 利用聲子晶體帶隙抑製微機械共振器的支撐損耗
5.6.3 聲子晶體闆波導
5.6.4 基於波導的高Q值聲子晶體共振器
5.7 聲子晶體闆結構的發展趨勢和前景
5.7.1 色散的聲子晶體闆結構
5.7.2 光機型晶體闆
5.7.3 聲子晶體闆中的熱聲子控製
參考文獻
第6章 聲子晶體中的錶麵波
6.1 引言
6.2 理論方法
6.2.1 PWE法
6.2.2 時域有限差分法
6.3 聲子晶體中的錶麵波
6.3.1 頻率能帶結構
6.3.2 帶隙和錶麵波特性
6.3.3 Bleustein-Gulyaev波
6.4 聲子晶體錶麵波波導
……
第7章 時域中聲子晶體的光學測試
第8章 頻域中聲子晶體的光學測試
第9章 聲子晶體和聲學超材料展望
前言/序言
聲子晶體是一類新穎的周期閤成材料,可以用於操控彈性波與聲波的傳播。周期性賦予瞭聲子晶體豐富的新特性,這些特性在自然界中往往是找不到的,例如,聲子晶體能夠展現齣聲學(或聲子)帶隙,這些頻帶內的聲波在傳播過程中將會受到顯著的抑製;通過在理想的聲子晶體中引入不同類型的缺陷,人們還能夠設計齣各種波導結構,從而在上述帶隙內對聲波的傳輸做進一步調控;此外,聲子晶體還可用於一些極為緊湊的結構,為之提供多種新功能。
人們普遍預期,不久的將來聲子晶體將在大量應用領域中得到充分的重視,例如無綫通信、傳感、聲信號處理以及超聲成像等。利用聲子晶體人們可以製備齣很多具有優良性能的新設備或新儀器,如聲學濾波器、聲學共振器、聲源和聲透鏡等,在此基礎上,還可以進一步構造齣聲學超材料,從而錶現齣多種全新的物理現象,如負摺射、聲隱身以及超透鏡等,一般而言,這些現象或效應是傳統聲學材料所不具備的。
雖然聲子晶體和聲學超材料的研究還處於初期階段,但是它們的光學類似物——光子晶體——卻早已為人們所熟知瞭,特彆是光子晶體具有很多無法藉助傳統材料來獲得的獨特性質這一點。在過去的10年中,光子晶體已經得到瞭非常廣泛的研究,並且齣現瞭多本優秀的著作,其中對光子晶體特性與應用等方麵內容做瞭透徹的介紹。與此相對應的是,聲子晶體的研究還處在起步階段,人們也是近些年纔對這一領域開始關注的,不過,應當指齣的是,這一領域正在迅猛發展中。
本書的目的是從材料、裝置和應用等角度為讀者詳盡地綜述聲子晶體領域的研究現狀,並為準備介入這一領域的研究者們提供必要的研究工具。為實現這一目標,本書涵蓋瞭聲子晶體設計與實驗中所用到的各種仿真手段、製備過程和描述方法等內容,無論是本領域的成熟研究人員還是新手都能輕鬆地理解和掌握。此外,本書還對近期聲子晶體領域齣現的一些非常重要的研究進展做瞭介紹。
撰寫本書的想法最初萌發於2009年的夏天,那時我們聯閤主辦瞭第一屆國際光子晶體研討會(Nice,法國,2009),會議過程中人們認識到有必要為聲子晶體領域撰寫一本包羅萬象的參考書,因此,會議之後,我們花瞭相當長的時間調查瞭聲子晶體研究者們的需求,以此為依據形成瞭本書的內容框架,進而邀請瞭多位專傢分彆執筆撰寫瞭相應的章節內容。
本書各章的作者在其所在的研究領域中都是世界一流的,他們不僅具有多年的豐富研究經驗,而且指導瞭眾多的年輕科學傢和工程師,我們相信由他們撰寫的這本書一定能為感興趣的讀者們提供聲子晶體領域的深入的知識和經驗。當然,本書也可以作為力學或電子工程等學科研究生課程的教學材料。
最後,我們想感謝所有幫助我們撰寫本書的人們,他們的討論、撰寫和審查等工作都是本書成型所不可或缺的。我們還要感謝眾多的研究人員(學生、博士後、教授和技術團隊成員們),因為本書的很多內容都是他們的研究成果。此外,還要特彆感謝AliA.Eftekhar博士,他為本書的構思和框架安排等工作提供瞭大量的指導和建議。
好的,這是一本關於非綫性光學材料、等離子體激元物理以及拓撲材料的綜閤性書籍的簡介: 書名: 《非綫性光子學、錶麵等離子體激元與拓撲光子學:前沿理論與器件實現》 內容簡介: 本書深入探討瞭當代光子學領域三個前沿且相互關聯的分支:非綫性光學材料、錶麵等離子體激元(Plasmonics)以及拓撲光子學。全書旨在為讀者提供從基本物理原理到實際器件設計的全麵視角,特彆強調跨學科交叉帶來的新興功能與應用潛力。 第一部分:非綫性光學材料的機製與調控 本部分聚焦於光與物質相互作用中産生的非綫性效應,這是實現光信號處理、頻率轉換和光功率控製的核心。我們首先從經典電磁理論和量子力學角度闡述瞭二階和三階非綫性響應的微觀機製,如二次諧波産生(SHG)、倍頻(SFG)和剋爾效應。 重點內容包括: 1. 材料選擇與結構設計: 詳細分析瞭周期性極化鈮酸鋰(PPLN)、新型半導體量子阱結構以及摻雜玻璃中的非綫性特性。討論瞭如何通過控製材料的晶體結構、摻雜濃度和光場強度來優化非綫性耦閤效率。 2. 非綫性波導與超連續譜: 深入探討瞭光縴和集成光波導中非綫性效應的尺度效應。對於亞波長尺度的光子晶體波導,分析瞭慢光區域和高非綫性係數的協同作用如何大幅增強非綫性相互作用,從而實現低閾值的頻率梳生成和超連續譜(Supercontinuum Generation)的産生。 3. 光場整形與時間壓縮: 介紹瞭利用非綫性色散控製(如自相位調製,SPM)實現超快脈衝的展寬與壓縮技術。討論瞭如何設計具有特定群速度色散(GVD)麯綫的介質,以精確控製超快光脈衝的時域形狀,這在飛秒激光技術和高分辨率光譜學中至關重要。 第二部分:錶麵等離子體激元的操控與應用 本部分轉嚮研究在金屬/介質界麵上存在的、受約束的電磁場振蕩——錶麵等離子體激元(SPPs)。SPPs 能夠突破傳統光學衍射極限,實現對光的亞波長尺度約束和傳輸,是納米光子學和光電集成領域的熱點。 核心章節涵蓋: 1. SPP的産生與模式分析: 闡述瞭通過 Kretschmann 或 Otto 配置激發局域錶麵等離子體共振(LSPR)和錶麵等離子體極化激元(SPPs)的原理。采用有限元方法(FEM)和時域有限差分法(FDTD)對不同幾何形狀(納米顆粒、納米綫、脊狀結構)的 SPP 模式進行數值模擬和分析,重點關注場增強效應的強度與衰減長度。 2. 等離子體波導與器件: 探討瞭如何利用金屬納米結構構建等離子體波導(如 V 型槽、導波管)來實現光信號的無損或低損耗傳輸。討論瞭導波損耗的主要來源——歐姆損耗,以及如何通過引入介質填充層或使用高品質因子結構(如光子晶體耦閤的等離子體結構)來緩解。 3. 傳感與生物成像: 詳細介紹瞭基於 LSPR 的高靈敏度化學和生物傳感原理。通過分析結構共振頻率對周圍介質摺射率變化的敏感性,展示瞭等離子體傳感器在分子檢測和實時細胞成像中的優勢。同時,也討論瞭如何利用金屬納米天綫陣列實現光束的完美吸收和聚焦。 第三部分:拓撲光子學中的守恒律與邊界效應 本部分是本書的理論高地,引入瞭凝聚態物理中的拓撲概念到光子係統中,以期獲得對光流動的魯棒性控製。 關鍵內容包括: 1. 拓撲不變量與能帶理論: 藉鑒電子係統的貝裏相位(Berry Phase)概念,建立瞭光子晶體和超材料中的拓撲不變量(如 Chern 數)。詳細推導瞭能帶反轉的條件,並展示瞭如何通過結構對稱性的破缺來調控光子帶隙的拓撲性質。 2. 邊緣態的非互易傳輸: 深入分析瞭拓撲絕緣體光子晶體(TCI)和拓撲聲子晶體(TPC)的邊緣態特性。重點解釋瞭磁場(或等效的有效磁場)如何誘導光流的單嚮傳輸,使得光子流在結構缺陷或邊界處具有對散射源(如雜質或彎麯)的極強抵抗力。 3. 應用:無損波導與環形諧振器: 展示瞭如何設計基於拓撲邊緣態的波導結構,實現彎麯半徑遠小於波長的無損傳輸。此外,還介紹瞭利用拓撲保護的耦閤腔係統構建高品質因子(Q 值)的拓撲環形諧振器,這類器件在低噪聲激光器和量子光子學中具有巨大潛力。 總結: 本書結構嚴謹,理論深度足夠,同時密切關注實驗驗證和工程實現。它不僅僅是各個領域的獨立綜述,更緻力於揭示非綫性、等離子體和拓撲物理在集成光子器件設計中的相互促進作用,為從事先進光學材料、微納光子學和量子信息處理的研究人員和工程師提供瞭一份重要的參考資料。通過對這三大前沿領域的綜閤學習,讀者將能夠掌握設計下一代光電子係統所需的核心物理工具和設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