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7106-2008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GB/T7106-2008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建筑外门窗
  • 气密性
  • 水密性
  • 抗风压性能
  • 检测方法
  • GB/T7106-2008
  • 标准
  • 建筑工程
  • 建筑材料
  • 规范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京建筑图书旗舰店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ISBN:GBT71062008
商品编码:1256988856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及抗风压性能的术语和定义、分级、检测装置、检测准备、气密性能检测、水密性能检测、抗风压性能检测及检测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外窗及外门的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试验室检测。检测对象只限于门窗试件本身,不涉及门窗与其他结构之间的接缝部位。
前言 本标准与ISO6612-1980《窗和门上高窗---抗风压试验》、ISO6613-1980《窗和门上高窗---空气渗透性试验》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本标准抗风压性能检测方法在变形、反复加压及安全检测的要求及程序上与ISO6612-1980要求一致,增加了犘1、犘2、犘3 的倍数关系以及加压速度的要求;本标准气密性能检测方法在检测原理、检测装置及试件空气渗透量的检测及计算方法上与ISO6613-1980要求一致,增加了分级检测的压力差、压力换算方法、加压速度等要求。
本标准代替GB/T7106-2002《建筑外窗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7-2002《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8-2002《建筑外窗水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13685-1992《建筑外门的风压变形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和GB/T13686-1992《建筑外门的空气渗透性能和雨水渗漏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
和GB/T7106-2002、GB/T7107-2002、GB/T7108-2002、GB/T13685-1992 和GB/T13686-1992相比,本标准主要修改内容如下:
---将建筑外窗、外门的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标准合一。
---外门的性能分级、检测方法均与外窗统一。
---修改了水密、抗风压性能高级别的表示方法。
---明确了单扇单锁点门窗抗风压性能检测的测点布置及挠度计算方法。
---明确了采用不同玻璃时外门窗杆件及玻璃大允许挠度的检测方法。
---修改了气密性能检测的精度要求。
---修改了气密性能分级表。
---增加了气密性能检测装置、淋水系统的校准方法。
---附录中增加了检测报告示例。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 为资料性附录。
 
建筑外门窗性能鉴识与应用指南 本书是一部面向建筑行业从业人员、房地产开发商、工程监理、材料供应商以及对建筑外围护结构性能有深入了解需求的读者的专业参考书籍。它旨在提供一个全面、系统且易于理解的视角,阐述建筑外门窗在现代建筑设计、施工及使用过程中的关键性能指标、检测方法及其重要意义,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选择和应用符合各项性能要求的门窗产品,保障建筑物的长期使用安全、舒适性和节能效益。 第一部分:性能概述与核心价值 1. 建筑外门窗的重要性再认知 建筑的“皮肤”与“呼吸”: 门窗作为建筑外围护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连接室内外的通道,更是决定建筑整体性能的关键要素。它们承担着抵御外界不利环境因素(风雨、噪音、温度变化等)侵袭,同时又需要满足室内通风、采光、视野等基本需求。 性能失调的潜在风险: 劣质或不符合设计要求的门窗,可能导致漏风、漏水、隔音效果差、保温性能不足、甚至在极端天气下出现损坏等问题,严重影响居住者的舒适度,增加建筑能耗,缩短建筑寿命,甚至带来安全隐患。 高性能门窗的价值体现: 高性能门窗能够显著提升建筑物的整体品质。在节能方面,它们能有效减少热量损失或获得,降低供暖和制冷能耗;在舒适性方面,良好的密封性减少了噪音和空气渗透,创造宁静健康的室内环境;在耐久性方面,优质的材料和精湛的工艺确保了门窗的长久使用寿命;在安全性方面,优异的抗风压性能在恶劣天气下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2. 核心性能指标的解析 气密性(Air Tightness): 气密性是指门窗阻止空气渗透的能力。它主要衡量在一定压差下,门窗缝隙漏气的量。高气密性意味着更少的空气在室内外之间对流,从而减少能源损失,并有助于控制室内空气质量,防止灰尘和污染物的进入。 水密性(Water Tightness): 水密性是指门窗在雨水条件下阻止水渗透的能力。它主要衡量门窗在模拟雨水冲刷和风压作用下,进入室内的水量。良好的水密性是防止墙体潮湿、发霉、损坏以及室内装修受损的关键。 抗风压性能(Wind Resistance): 抗风压性能是指门窗在承受风荷载时,保持其结构完整性和正常使用功能的能力。它主要通过测量门窗在承受不同强度风压下的变形和破坏情况来评定。这项性能对于高层建筑、沿海地区及风力较大的地区尤为重要,直接关系到建筑结构安全。 第二部分:性能检测方法与技术详解 1. 气密性检测的科学流程 检测原理: 气密性检测通常采用压力差法。通过风机在门窗样品的一侧制造正压或负压,测量在稳定状态下通过门窗缝隙的空气流量。 试验设备与环境: 介绍常用的气密性试验设备,包括压力室、风机、压差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等。强调试验环境对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如温度、湿度和室内外压差的控制。 试验步骤与数据分析: 详细阐述试验前的准备工作,如门窗样品的安装、密封。详细介绍施加不同压差下的测量过程,以及如何根据测量数据计算空气渗透率。 分级标准解读: 结合行业通用标准,解释不同气密性等级的含义,以及达到相应等级所需的空气渗透率指标。 2. 水密性检测的标准操作 检测原理: 水密性检测模拟实际雨水冲刷和风压作用。通过向门窗外部喷射一定量的水,同时施加一定的风压,测量在规定时间内进入室内的水量。 试验设备与关键部件: 介绍水密性试验装置,包括喷水系统、风压系统(风机)、排水收集装置等。重点说明喷头的类型、出水压力、喷水角度以及风压的施加方式。 试验过程与判定依据: 详细描述试验过程,包括喷水时间和风压的施加时长。明确判定门窗水密性等级的标准,如在规定压力下,没有水滴或水流进入室内,或进入水量符合相应等级要求。 提高水密性的设计与工艺: 探讨影响水密性的关键因素,如密封胶条的材质与设计、排水系统的设置、窗框与扇的配合精度等,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3. 抗风压性能检测的严谨实践 检测原理: 抗风压性能检测通过在门窗样品上施加周期性或渐进式变化的静压(模拟风压),来评估门窗在承受风荷载时的结构变形、密封性以及是否出现永久性损伤。 试验设备与加载方式: 介绍抗风压试验设备,包括加载装置(如气囊、油缸)、压力传感器、位移测量装置等。解释正负压试验的区别以及如何模拟不同方向的风压。 试验步骤与关键观察点: 详细说明试验的加载程序,包括不同加载阶段的压力值、持续时间。强调在试验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的现象,如玻璃的变形、框扇的脱落、密封件的损坏以及是否有水渗透等。 分级依据与结构安全: 详细解读抗风压性能的分级体系,以及不同等级对应的风压承受能力。强调抗风压性能与建筑结构安全、居住者生命财产安全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特别是在极端天气下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性能指标在建筑实践中的应用 1. 设计选型的考量因素 地理位置与气候特点: 根据建筑所在地的风速、降雨量、温度等气候条件,选择具有相应性能等级的门窗。例如,高风压地区需要高抗风压性能的门窗,多雨地区则需要高水密性的门窗。 建筑类型与高度: 不同类型的建筑(住宅、办公、商业等)对门窗性能有不同的侧重点。高层建筑对门窗的抗风压性能和气密性要求更高。 节能设计要求: 结合建筑的整体节能目标,选择气密性好、保温隔热性能优异的门窗,以减少能源消耗。 隔音降噪需求: 对于位于嘈杂环境中的建筑,需要特别关注门窗的隔音性能,这与气密性密切相关。 2. 施工安装的质量控制 规范的安装流程: 强调门窗安装过程的规范性,包括预留洞口的尺寸偏差控制、固定件的选择与安装、缝隙的填充与密封处理等。 关键节点的密封: 重点介绍窗框与墙体之间的密封处理,以及玻璃与窗扇之间的密封,这些是保证气密性和水密性的关键环节。 施工过程的检查与验收: 提出在施工过程中和竣工验收时,应进行的性能检查项目,确保安装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3. 标准与法规的遵循 行业标准的指引作用: 阐述相关行业标准(如GB/T 7106系列标准)在指导门窗性能检测、分级以及产品选择中的权威性。 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要求: 介绍国家和地方关于建筑节能、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这些法规对外门窗性能的要求。 认证与标识的重要性: 引导读者关注具有合格检测报告和相关认证标识的门窗产品,这是产品性能可靠性的重要保障。 第四部分: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1. 高性能门窗技术的进步 新型材料的应用: 探讨隔热条、高性能密封胶、新型玻璃(如Low-E玻璃、中空充惰性气体玻璃)等在提升门窗综合性能中的作用。 智能门窗的兴起: 展望具备自控、监测、调节功能的智能门窗,以及它们在智慧建筑中的应用前景。 节能与舒适性的协同提升: 分析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在满足高气密性的同时,实现更好的通风和热回收,实现节能与舒适性的平衡。 2. 检测技术的创新与标准化 更精确、高效的检测方法: 介绍正在发展中的新型检测技术,以及如何缩短检测周期、降低检测成本。 现场检测与大数据应用: 探讨如何将现场检测与大数据分析相结合,为门窗的性能评估和质量追溯提供更全面的支持。 国际标准的接轨与互认: 分析中国门窗性能标准与国际标准的差异,以及在互联互通方面的努力。 结语 建筑外门窗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居住品质、使用成本和生命周期。本书旨在通过对气密性、水密性和抗风压性能的深入解析,帮助读者建立科学的性能认知体系,掌握有效的检测方法,并在实际工作中做出明智的决策。理解并应用这些性能标准,不仅是对建筑质量负责,更是对居住者安全和舒适生活的承诺。希望本书能够成为您在建筑外门窗领域值得信赖的参考指南。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的严谨性和实用性。作为一名对建筑节能和室内环境品质有较高要求的项目经理,我一直关注门窗的性能指标。市面上关于门窗的书籍不少,但真正能够提供清晰、可操作的检测方法和性能分级标准的却不多。这本书的出现,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我特别注意到书中对“气密性”、“水密性”和“抗风压性能”这三个核心指标的定义和测试方法的阐述。例如,在气密性部分,我期待它能详细介绍不同级别的气密性对室内空气质量、能耗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具体的测试设备和操作流程,包括如何模拟风压、测量空气渗透量等等。同样,在水密性部分,我希望它能清晰地说明不同级别的抗雨水渗漏能力,以及如何通过模拟不同强度的降雨和风压来检测。而抗风压性能,作为保障建筑结构安全的重要指标,其测试方法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尤为关键,我期待书中能详细阐述如何进行不同风压等级的测试,以及如何评估门窗在极端天气下的变形和承载能力。这本书的详细程度,让我觉得它不仅是一本标准,更是一本能够指导实际操作的工具书,对于确保工程质量、提升建筑品质具有重要的价值。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风格非常朴实,没有过多花哨的插图或醒目的配色,一看就是一本严谨的工程技术类标准。书脊上的字体清晰,书名和编号一目了然,方便在书架上快速找到。拿到手中的感觉很有分量,纸张质量也相当不错,摸上去有一种厚实感,不像一些廉价的印刷品那样轻飘飘的。整体而言,它散发出一种专业、可靠的气息,让我觉得这本书的内容也一定非常扎实。作为一名在建筑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工程师,我深知标准化对于工程质量的重要性,尤其是像门窗这样的关键构件,其性能直接关系到建筑的舒适度、安全性和节能性。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统一、科学的评价体系,能够有效提升建筑产品的整体水平。虽然我还没有深入阅读具体内容,但仅凭其专业的定位和严谨的封面设计,就足以让我对它充满期待。我希望通过研读这本书,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气密性、水密性和抗风压性能的测试方法和分级标准,从而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指导门窗的设计、选型和验收,为客户提供更高品质的建筑产品。我特别关注书中可能涉及到的各种测试设备、测试流程以及数据分析方法,这些都是保证检测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这本书的出现,对于规范行业行为、提升整体技术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上简洁明了地标注着“GB/T7106-2008”,这让我立刻意识到这是一本国家标准,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指导性。我了解到这本书主要围绕建筑外门窗的气密性、水密性和抗风压性能展开。作为一名建筑项目的质量控制人员,我非常关注这些性能指标,因为它们直接关系到建筑的舒适度、耐久性和安全性。我期待书中能详细阐述这三个性能指标的具体含义,以及它们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重要性。例如,在寒冷地区,良好的气密性对于减少室内热量损失、降低能耗至关重要。在多雨地区,优异的水密性可以有效防止雨水渗漏,保护建筑内部装修和结构不受损害。而在台风多发地区,强大的抗风压性能则是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的关键。我更关注的是书中关于“性能分级”和“检测方法”的部分。书中是否会提供清晰的分级标准,例如,将性能划分为优、良、中、差几个等级,并明确每个等级对应的具体技术要求?在检测方法方面,书中是否会详细介绍各种检测设备的规格、工作原理、操作规程以及数据处理方法?是否会提供相应的图示或案例,以便我们更直观地理解检测过程?这本书的出现,为建筑外门窗的性能评估提供了一个统一、科学的标准,对于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评分

初次接触这本书,我便被其朴实却又透露着专业气息的封面所吸引。书名《GB/T7106-2008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清晰地表明了其核心内容,这对于我这样一个从事建筑材料研究的专业人士来说,无疑是一份重要的参考资料。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详细地解读“气密性”、“水密性”和“抗风压性能”这三个关键指标的科学原理和工程意义。例如,气密性等级的划分是否与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节能效果以及室内空气品质有着直接的关联?水密性等级的差异,是否会在长期使用中影响建筑的防潮、防霉以及材料的耐久性?抗风压性能等级的设定,是否充分考虑了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和潜在的极端天气风险?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检测方法”的描述。是否能够提供一套详细、科学、可重复的检测流程?例如,在气密性检测中,是否会详细介绍常用的检测设备(如风压箱、风速仪等)的工作原理、校准方法以及操作步骤?在水密性检测中,是否会明确规定模拟降雨的强度、持续时间和施压方式,以及如何准确判断渗漏的起始和程度?在抗风压性能检测中,是否会详细说明如何模拟不同风压等级,如何测量门窗的变形和承载能力,以及如何进行最终的判定?这本书的内容,如果能够做到详尽、科学、实用,将极大地提升我们对建筑外门窗性能的理解和评估能力。

评分

这本书在我的案头已经放置了几天,我时不时会翻阅一下,每次都有新的收获。其封面设计虽然朴实无华,但却散发出一种严谨、专业的学术气息,与书名《GB/T7106-2008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相得益彰。我尤其关注书中对于“气密性”、“水密性”和“抗风压性能”这三个重要性能的“分级”和“检测方法”的阐述。我非常好奇,书中是如何将这些复杂的工程性能进行量化分级的?例如,气密性分级是否与单位时间内通过的空气量有关,进而影响到建筑的保温节能效果?水密性分级是否与门窗在模拟降雨下的渗漏量有关,直接关系到建筑的防潮和耐久性?而抗风压性能分级,我猜测是与门窗在承受不同风压下的变形、承载能力有关,这对于建筑在强风地区的安全性至关重要。更让我感兴趣的是其“检测方法”部分,我期待书中能详细介绍各种检测设备(如风压发生器、水帘等)的原理、操作流程以及如何准确解读检测数据。是否会提供不同等级的检测标准和判定依据,使得检测结果具有可比性和权威性?这本书的详细内容,无疑将为建筑行业在门窗性能的评估和控制方面,提供一套科学、统一、可操作的指南,对于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评分

这本书的专业性毋庸置疑,它深入探讨了建筑外门窗的三个关键性能指标:气密性、水密性和抗风压性。从内容上看,它似乎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更侧重于实际的检测方法和性能分级。我尤其关心它在“检测方法”部分的具体阐述。例如,对于气密性检测,书中是否会详细介绍各种测试仪器的原理、校准方法以及具体的操作步骤?是否会明确规定测试环境的温度、湿度等要求?对于水密性检测,书中是否会详细描述不同等级的水密性要求,以及模拟降雨强度、持续时间等关键参数?是否会介绍如何通过观察窗框、窗扇连接处以及玻璃与框架的密封性来判断水密性等级?至于抗风压性能,我期待书中能详细解释不同风压等级的含义,以及如何通过施加外部压力来检测门窗的变形量、永久变形以及是否会发生结构破坏。书中是否会提供相关的计算公式或图表,帮助我们理解风压对门窗的影响?总而言之,这本书如果能提供详尽、科学、可操作的检测方法,将极大地提升我们对建筑外门窗性能的评估能力,为建筑质量的提升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给我的感觉是它非常权威,没有一点花哨的东西,这正是我在工程技术类书籍中所期待的。打开书本,你会发现里面的排版非常规整,文字清晰易读,而且采用了大量的专业术语,这说明了它的专业性很强。对于建筑外门窗的性能分级,这本书似乎提供了一个非常详细的指导,特别是关于气密性、水密性和抗风压性这三个方面。我非常好奇书中是如何界定不同等级的性能的,比如,气密性等级越高,意味着空气渗透量越少,这对于室内温度的保持和节能减排有多大的贡献?水密性等级又如何影响到建筑的防潮和使用寿命?抗风压性等级的差异,又会直接关系到建筑在极端天气下的安全性。我特别希望书中能够详细阐述这些性能等级背后的科学原理,以及它们对建筑整体性能的影响。另外,对于检测方法部分,我更加期待它能够提供详细的步骤说明,例如,在进行气密性检测时,需要哪些设备?操作流程是怎样的?如何解读检测结果?同样,对于水密性和抗风压性的检测,书中是否会提供图文并茂的讲解,指导我们如何正确地进行实验,并准确地判定其性能等级?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们理解和评估建筑外门窗的性能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依据。

评分

这本书在我的书架上占据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因为我从事的是建筑工程的监理工作,而门窗的性能直接关系到建筑的整体质量和业主的居住体验。这本书的名称,GB/T7106-2008,明确了其作为国家标准的性质,让我对其内容的权威性和严谨性充满信心。我非常好奇书中是如何将“气密性”、“水密性”和“抗风压性能”这三个看似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可量化的指标和可操作的检测方法的。例如,在气密性方面,书中是否会详细说明如何测量单位面积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空气量,以及不同等级的气密性对室内外温度、湿度以及噪音的影响?在水密性方面,书中是否会详细描述如何模拟不同强度和方向的降雨,以及如何判断门窗是否发生渗漏,并根据渗漏的程度进行分级?对于抗风压性能,我尤其感兴趣,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建筑在极端天气下的安全。书中是否会详细介绍如何施加不同等级的风压,如何测量门窗的变形以及在何种条件下会发生损坏,从而得出其抗风压性能等级?这本书如果能够提供详尽的检测流程、设备要求和判定标准,对于我们现场监理工作来说,将是极大的帮助,能够确保门窗的实际性能符合设计要求,从而保障建筑的整体品质。

评分

翻开这本书,我立刻被其严谨的排版和清晰的逻辑所吸引。目录部分非常详尽,几乎将每一个章节、每一个小节都列举了出来,让我可以一目了然地掌握全书的结构脉络。书中的语言表述非常专业、准确,没有丝毫模棱两可的地方,这对于技术标准来说至关重要。我注意到书中使用了大量的专业术语,并且在初次出现时,通常会伴有详细的解释或引用相关的定义,这对于非本专业背景但需要理解标准的读者来说,非常友好。文字的排版也非常舒适,行间距、字号都恰到好处,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疲劳。书中的插图和图表质量很高,清晰地展示了各种测试场景、设备结构以及性能等级的示意图,极大地增强了内容的直观性。我尤其欣赏书中对测试方法的详细描述,从前期的准备工作,到具体的测试步骤,再到后期的结果判定,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阐述。这对于一线检测人员来说,无疑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操作手册。书中的分级标准也清晰明了,不同等级的性能要求和对应的适用范围都得到了明确的界定,这有助于我们在项目设计中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门窗产品。这本书的出现,为建筑外门窗的性能评估提供了一个坚实的技术基础,能够有效避免因标准不统一而导致的质量问题,推动行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评分

当我在书店看到这本书时,立刻被它简洁而专业的封面设计所吸引。书名《GB/T7106-2008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准确地概括了它的核心内容,这正是我在工作中急需了解的专业知识。作为一名建筑设计师,我深知门窗作为建筑的“眼睛”和“呼吸道”,其性能直接影响到建筑的整体品质。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详细地阐述气密性、水密性和抗风压性这三个关键性能指标的科学定义、测试原理以及它们对建筑室内环境、能耗和安全性的具体影响。例如,书中是否会解释不同气密性等级如何影响室内空气的流通和热量的交换,从而对建筑的节能设计产生何种程度的影响?在水密性方面,书中是否会提供清晰的指南,说明不同等级的门窗在不同降雨强度下的表现,以及如何通过设计来有效避免雨水渗漏,保护建筑内部免受潮湿的侵害?而抗风压性能,对于保障建筑在强风天气下的结构安全至关重要,我期待书中能详细介绍其检测方法,包括如何模拟不同强度的风压,如何测量门窗的变形量以及在何种情况下会发生破坏,从而为我的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参考,能够帮助我更好地进行门窗的设计和选型,从而提升建筑的整体性能。

评分

不错,是正品,还会再来的!

评分

不错,是正品,还会再来的!

评分

正版、速度快、印刷质量好。

评分

不错,是正品,还会再来的!

评分

不错,是正品,还会再来的!

评分

不是自己 用不知道效果如何

评分

正版、速度快、印刷质量好。

评分

正版、速度快、印刷质量好。

评分

不错,是正品,还会再来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