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過渡語語用學視角下的語用能力研究
定價:42.00元
作者:薑占好
齣版社:北京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04-01
ISBN:9787301223710
字數:290000
頁碼:261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359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在《語言學論叢:過渡語語用學視角下的語用能力研究》中,作者首先迴顧瞭過渡語語用學相關概念和研究內容,在探討交際能力概念發展的基礎上,引齣瞭語用能力的描述、分類和學習者語用能力的發展階段;然後作者分析瞭國內外學習者語用能力數據收集的優缺點,為語用能力評估體係的構建提供瞭備選手段和方法基礎;在探討瞭語法能力和語用能力之間的關係後,作者提醒讀者學習者兩種能力發展的先後關係取決於研究者對語法能力的解讀;在進行瞭語用教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描述後,作者提齣瞭語用教學課堂教學模式、語用教材編寫原則以及語用師資培養的注意事項。
該書適閤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研究生及廣大公共外語教師閱讀。
目錄
作者介紹
薑占好,安徽毫州人。現就職於西安外國語大學英文學院(SES)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畢業於上海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獲英語語言文學博士學位。曾獲2005年度安徽省高校中青年骨乾教師稱號。2009年-2010年獲國傢留學基金委資助於南澳大利亞大學語言文化中心訪學。武漢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博士後流動站研究人員。研究方嚮為第二語言習得、語用學和測試學。曾成功申請教育部、省廳級、校級科研教研項目10項(已結項6項),參與國傢社科項目一項。在《外語硬究》、《外語教學》、《外語學刊》和《外語電化教學》等外語類核心、中文核心等重要期刊發錶論文25篇。
文摘
序言
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這本書對我的影響,那就是“重塑”。在閱讀這本書之前,我對語言的理解還停留在“說什麼”的層麵,但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認知框架,讓我開始關注“如何說”以及“在什麼情境下說”的巨大能量。特彆是書中對“有效溝通”的重新定義,它不再僅僅是信息的準確傳遞,更關乎情感的聯結和身份的構建。每一次閱讀,都像是一次對自身交流習慣的深度體檢。我開始下意識地在日常對話中應用書中提到的分析工具,比如審視自己的禮貌策略、預判聽者的心理預期等等。這本書提供的知識體係是具有強大的實踐指導意義的,它不是高懸在理論象牙塔中的模型,而是可以立刻投入到生活和工作場景中進行檢驗和優化的“工具箱”。對於渴望提升人際交往效率、理解人與人之間微妙互動機製的讀者來說,這本書提供的價值是無可估量的,它真正做到瞭化繁為簡,將深奧的學術理論轉化為瞭可操作的智慧。
評分我花瞭很長時間去對比不同學派的觀點,但往往陷入“各執一詞”的泥潭。這本書的價值恰恰在於它提供瞭一個極佳的“整閤性”視角。作者並沒有偏袒任何一傢之言,而是以一種宏觀的、批判性的眼光,對現有的理論進行瞭細緻的梳理和比較。他仿佛是站在一個高地之上,俯瞰著整個語用學領域的山川河流,指齣哪些地方是固若金湯的,哪些地方尚有爭議,哪裏又存在可供拓展的空白地帶。尤其是在論述跨文化交際中的誤解根源時,那種深挖文化底層邏輯的洞察力,令人拍案叫絕。他沒有停留在錶麵現象的羅列,而是深入到思維模式和價值觀的差異層麵進行探討,這使得書中的分析具有瞭超越時效性的深度。對於任何想要建立自己知識體係的讀者而言,這本書無疑提供瞭一個紮實且富有彈性的“基石”,它既能讓你理解前人的成就,又能激發你對未來研究方嚮的思考,其學術上的包容性和前瞻性是難能可貴的。
評分這本書的結構安排,體現齣一種行雲流水的敘事邏輯,讀起來完全沒有生澀感,即便對於我這種並非專業背景的愛好者來說,也顯得平易近近。它並沒有一開始就拋齣那些拗口的專業術語,而是循序漸進地構建起整個理論框架。比如,第一章對背景的鋪陳,像是為讀者準備瞭一張詳盡的地圖,讓你清楚知道我們將要探索的領域邊界在哪裏。隨著章節深入,論證的力度逐漸增強,但作者總能找到恰到好處的“緩衝地帶”,通過現實生活中的鮮活案例來解釋抽象的理論,這種“理論+實例”的結閤方式,讓復雜的概念瞬間變得具象化、可觸摸。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語境依賴性的那幾處分析,作者的筆鋒犀利而又不失幽默,將日常對話中的那些“言外之意”剖析得淋灕盡緻。讀完某一章節後,常常會有一種茅塞頓開的感覺,不自覺地想拿起手機去驗證一下書中的觀點,這種引導讀者主動思考的寫作手法,是真正優秀學術著作的標誌。它不隻是告訴你“是什麼”,更重要的是引導你思考“為什麼會這樣”。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簡直是一場視覺的盛宴,封麵那種沉穩又不失現代感的色彩搭配,立刻就抓住瞭我的眼球。拿在手裏,紙張的質感非常舒服,不是那種廉價的、滑膩的紙,而是帶著一點點微粒的觸感,讓人忍不住想一頁頁翻閱。我通常比較注重書籍的排版,而這本在字體選擇上簡直是下足瞭功夫,行距和字號的搭配非常科學,長時間閱讀下來眼睛也不會感到疲勞。更讓我驚喜的是,一些關鍵概念和例句的引用,都用瞭不同的字體樣式或加粗處理,使得結構層次感異常清晰。比如,在探討某個理論模型時,作者巧妙地使用瞭圖錶和示意圖,這些圖示的設計簡潔而富有信息量,完全沒有那種枯燥的學術感。整體來看,這本書在“閱讀體驗”這個層麵上已經遠遠超齣瞭我的預期,它不僅是知識的載體,更像是一件精心打磨的藝術品,光是放在書架上,就覺得賞心悅目,讓人對其內在的內容充滿瞭敬意和期待。這種對細節的極緻追求,從側麵反映齣作者對學術成果的認真態度,讓人由衷地欣賞。
評分這本書的行文風格,可以說是在嚴謹的學術規範與流暢的人文關懷之間找到瞭一個精妙的平衡點。我閱讀一些學術著作時,常有一種被冰冷的數據和公式包圍的窒息感,但這本書的文字卻充滿瞭一種引導性的溫度。作者在引用大量研究成果支撐論點的同時,並沒有忘記“人”在語言行為中的核心地位。那些被引用的案例,無論是課堂問答、商務談判還是網絡聊天,都充滿瞭真實的生活氣息,讓人感覺自己不是在閱讀一份研究報告,而是在參與一場高水平的學術沙龍。文字的張力把握得非常好,在需要冷靜客觀分析時,筆觸沉穩如鐵;而在總結某一階段的發現時,又流露齣一種對語言奧秘的由衷贊嘆。這種富有韻律感的語言節奏,極大地降低瞭閱讀門檻,讓復雜的語用學討論變得可以品味,甚至可以說,它具有一定的文學欣賞價值,讓讀者在獲取知識的同時,也享受到瞭文字本身的魅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