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作者一本评论集,或者大言不惭地说,这是作者**本理论著作。敝帚自珍,我自己是很喜欢这本书的。这是我三十年写作生涯的历史总结,动物小说创作的心得体会。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确实算不得什么理论著作,而是对生命世界及主宰这个世界的弱肉强食这条丛林法则所洒下的一把辛酸的泪水和一声沉重的叹息。 祈望读者能有兴趣读完这本《动物小说的艺术世界》。
《动物小说的艺术世界》是“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多年创作理念的 积淀,论述角度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着眼,对人与动物的关系进行深入挖 掘,探讨动物生命伦理以及如何捍卫动物的生命尊严。写得极富智慧。点 点滴滴的写作心得,对提升青少年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不无裨益。
沈石溪,中国作协会员,现任上海作协理事,全国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已出版500多万字作品。《第七条猎狗》、《一只猎雕的遭遇》、《红奶羊》等连续三届获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作品奖:《退役军犬黄狐》获1987年上海园丁奖;《圣火》获“90世界儿童文学和平友谊奖”;《狼王梦》获第二届全国**少儿读物一等奖和台湾第四届杨唤儿童文学奖;《象母怨》获首届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大奖;《残狼灰满》获解放军总政治部1996年全军文艺新作品二等奖:长篇小说《古剑·军犬·野鸽》获云南省文联首届军事题材**作品奖;《混血豺王》获第四届宋庆龄儿童文学提名奖。《保姆蟒》获台湾行政院新闻局96年度金鼎奖优良图书出版推荐奖。长篇小说《乌奴》获中国作家协会2004年第六届全国**儿童文学奖。作品还六次在台湾被评为“好书大家读”年度优选少年儿童读物奖。多篇作品被收进中小学语文教材。
动物艺术群落
中华龙鸟:爱是生命进化的能量/2
白天鹅,黑天鹅/10
狼王:强者宣言/18
互惠关系中的豺和狼/24
残狼:残缺生命的礼赞/28
让人敬畏的斑羚飞渡/32
敬畏生命
牛与人的关系/38
“动物解放”和“动物福利”/44
谈谈制度/58
守望生命的尊严/66
动物也有家庭伦理/70
人类*需要自我救赎/74
我的动物小说观
我的动物小说观/78
动物小说的灵魂/92
漫议动物小说/100
再浑厚些,再深沉些/106
创作艺术分析
第二人称的妙用/112
在反差中寻求艺术亮点/120
为动物学习生存技巧/124
我的哺乳情结/126
被异化的动物/134
西双版纳是我的文学故乡/138
这是一本能让你停下脚步,重新审视周遭世界的书。作者的笔下,每一个生命都拥有自己的故事,自己的节奏,自己的意义。我以前总觉得,动物的世界就是简单的生存竞争,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揭示了动物之间复杂的情感联系,那些忠诚、友谊、甚至嫉妒和背叛,都以一种纯粹而真实的方式呈现出来。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一群候鸟迁徙的故事,作者不仅仅描述了它们克服重重困难,飞越千山万水的艰辛,更着重描绘了它们在漫长的旅途中,如何相互扶持,如何用集体的智慧应对未知的挑战。那种超越个体的凝聚力,那种对未来的共同期盼,让我深感震撼。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关于自然哲学和生命伦理的思考,虽然不是直接说教,但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会潜移默化地影响读者的内心。读这本书,就像是在和一群智者对话,它们用自己的方式,向我们传达着关于生命最本质的智慧。
评分我必须承认,一开始我对这本书并没有太高的期待,但它却给了我意想不到的惊喜。作者的写作风格非常接地气,没有故作高深,也没有卖弄辞藻,而是用一种真诚而质朴的语言,讲述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故事。他并没有刻意去美化动物,而是展现了它们真实的一面,包括它们的狡黠、它们的竞争,但同时,也绝不吝啬于描绘它们身上闪耀的人性光辉——那种纯粹的爱,那种不离不弃的忠诚,那种面对困境时的勇气。书中的一些情节,虽然描绘的是动物之间的互动,但却能折射出许多人类社会中的道理。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家庭”和“社群”的描绘,那些不同物种之间,在特殊环境下形成的一种特殊羁绊,让我看到了生命之间相互依存的深刻意义。这本书更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内心深处的一些情感,也让我们重新审视了自己与自然、与万物之间的关系。它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并且每一次阅读都会有新的体会的书。
评分这绝对是一本让我惊艳的书!我刚翻开第一页,就被作者流畅而富有诗意的笔触深深吸引。书中描绘的世界,不是那种冷冰冰、程式化的动物世界,而是充满了生命力、情感和细腻的观察。我仿佛能听到草叶在微风中沙沙作响,闻到泥土雨后的芬芳,看到小动物们眼中闪烁着好奇或警惕的光芒。作者对于动物行为的刻画尤为精彩,不是简单地堆砌事实,而是通过生动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它们内心的挣扎、喜悦、恐惧和爱。比如,书中对一只老狼如何在族群衰败之际,用尽最后的力量保护年幼的后代,那种悲壮和坚持,读来令人潸然泪下。又比如,对一只胆小的兔子如何在危险中学会勇敢,并最终找到属于自己的安身之所,那种细微的成长变化,又让人倍感温暖。每一章节都像是一幅精心绘制的画卷,色彩斑斓,细节丰富,让人忍不住反复品味。我尤其喜欢作者在描述动物互动时的描写,它们之间的交流,那种无声的默契,那种超越语言的理解,被作者捕捉得淋漓尽致,让我对动物的智慧和情感有了全新的认识。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动物的故事,更是关于生命、关于成长、关于爱的深刻探讨。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像是经历了一场奇妙的旅程。作者并没有选择那些我们熟悉的、已经被无数次演绎过的动物形象,而是将目光投向了一些更为独特、甚至是我们容易忽视的生灵。这本身就很有新意。而且,在叙事上,作者也展现了极高的技巧。有的时候,他会用一种史诗般的宏大视角,去描绘整个生态系统的运作,那些错综复杂的联系,那些自然法则的严酷与公正,都展现在读者面前。而在另一些时候,他又会聚焦于某一只小小的昆虫,去细致地描绘它的日常生活,它的目标,它的奋斗,让读者在微观的世界里感受到宏大的生命力。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处理冲突和危机时的手法。没有夸张的戏剧性,没有强行制造的煽情,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而然,却又恰到好处地触动人心。那种在逆境中的坚韧,那种对希望的执着,即使是弱小的生命,也能够散发出耀眼的光芒。这本书让我反思了很多关于“强大”的定义,有时候,真正的强大并非源于体型或力量,而是源于内心的勇气和不屈的精神。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非常独特,时而舒缓悠长,仿佛一位老人坐在篝火旁娓娓道来,将那些古老而动人的故事娓娓道出;时而又如同疾风骤雨,将生命中的跌宕起伏,那些突如其来的变故,那些生死攸关的时刻,刻画得淋漓尽致。作者的语言驾驭能力极强,能够用非常简洁的词汇描绘出极为丰富的画面感。我记得有一段描写一只孤独的野猫,在严冬里挣扎求生的场景,没有华丽的辞藻,但那种寒冷、饥饿和绝望,却能直击人心,让我感同身受。而下一刻,他又可能笔锋一转,描绘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嫩芽破土而出,生命的力量在悄然复苏。这种对比和张力,使得整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丰富。而且,作者对动物心理的洞察力更是令人称道,他能够准确地把握住那些细微的情感变化,比如一只被遗弃的幼崽如何从最初的无助,到逐渐学会独立,再到找到新的归属,整个过程的心理刻画非常细腻,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