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10424-2010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替代TB10424-2003

TB10424-2010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替代TB10424-2003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铁路工程
  • 混凝土工程
  • 施工
  • 验收
  • 标准
  • 规范
  • 质量控制
  • TB10424
  • 2010
  • 铁路混凝土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天平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铁道出版社
ISBN:151133459
商品编码:1303827400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1-04-01

具体描述

 
商品名称:  TB10424-2010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替代TB10424-2003
ISBN:  151133459
出版社:  中国铁道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4月
 装帧:  平装
 页字:  147页/123千字
 新编编码:  
作者:  
定价:  27.00

商品编号:84931  定价:¥27.00  一口价:¥21.60  折扣:80%折  立即节省:¥5.40 本标准的编制工作紧紧把握高速铁路总体技术路线,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了符合我国国情、路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高速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本标准由10章组成,其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模板及支(拱)架分项工程、钢筋分项工程、混凝土分项工程、预应力分项工程、砌体分项工程、特殊混凝土(砂浆)、混凝土实体质量核查,另有11个附录

1 总则
2 术语
3 基本规定
4 模板及支(拱)架分项工程
5 钢筋分项工程
6 混凝土分项工程
7 预应力分项工程
8 砌体分项工程
9 特殊混凝土(砂浆)
10 混凝土实体质量核查
附录
本标准用词说明
条文说明












TB10424-2010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确保铁路建设坚实可靠的基石 概述 TB10424-2010《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以下简称“本标准”)是中国铁路工程建设领域一项至关重要的技术规范,其核心目标在于指导和规范铁路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验收工作,确保工程建设的安全性、耐久性和可靠性,从而为中国铁路网络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本标准替代了原有的TB10424-2003版本,充分吸收了近年来铁路工程建设的最新技术进展、实践经验以及行业发展趋势,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全面的更新和完善,更加贴合当前铁路建设的实际需求,引领行业向更高质量、更高效益的方向迈进。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所有新建、改建、扩建的铁路工程中的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具体涵盖了铁路主体工程、附属工程以及相关配套工程中所有涉及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施工、检测、验收等各个环节。这包括但不限于: 路基工程: 桥涵、排水结构、路肩墙、防护墙、排水沟等混凝土构件的施工质量验收。 轨道工程: 桥上混凝土轨道板、箱梁、支座垫板、扣件预埋件等的施工质量验收。 站场工程: 站台、雨棚、候车室、地坪、排水设施、明挖隧道衬砌等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验收。 隧道工程: 隧道衬砌(包括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横通道、联络通道、斜井、竖井等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验收。 桥梁工程: 桥墩、桥台、梁体(现浇梁、预制梁)、基础(桩基、承台)等所有混凝土构件的施工质量验收。 其他铁路相关混凝土工程: 包括但不限于信号机基础、接触网支柱基础、牵引变电站构筑物、声屏障基础等。 本标准对上述各类工程中的混凝土材料、配合比、搅拌、运输、浇筑、振捣、养护、模板、钢筋工程、预应力工程、后张法施工、外加剂使用、以及混凝土外观质量、尺寸精度、强度、耐久性等关键指标均提出了明确的质量要求和验收方法。 核心内容与主要修订亮点 TB10424-2010 在继承TB10424-2003 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体现新时期铁路建设对混凝土工程的严苛要求,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化和提升: 1. 混凝土材料与配合比的精确控制: 原材料要求更加细化: 对水泥、骨料(砂、石)、水、外加剂等原材料的质量要求进行了更加详细和严格的规定,明确了各项指标的检测频率和合格判定标准。例如,对不同标号水泥的性能参数、骨料的粒径分布、含泥量、碱含量等提出了具体要求。 配合比设计的科学性与适应性: 强调了配合比设计应基于工程实际需求,充分考虑环境因素、施工条件、耐久性要求等,确保混凝土的和易性、强度、耐久性等综合性能。鼓励采用先进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如级配优化、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等。 外加剂的应用规范化: 详细规定了各类外加剂(如减水剂、缓凝剂、早强剂、引气剂等)的使用原则、掺量控制、适应性试验等,确保外加剂能够有效发挥其性能,且不对混凝土结构产生不利影响。 2. 施工工艺的优化与精细化管理: 搅拌与运输: 对搅拌设备的精度、搅拌时间、搅拌均匀性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针对长距离、大体积混凝土运输,增加了对运输时间、温度控制、倾倒方式等方面的规定,防止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泌水、离析等问题。 浇筑与振捣: 详细规范了混凝土的浇筑方法、浇筑速度、分层厚度、测温点布置等,以避免出现冷缝、夹渣等质量缺陷。特别对大体积混凝土、高强度混凝土、泵送混凝土的浇筑工艺进行了优化,强调了振捣的均匀性、密实性,并增加了对振捣时间、振捣器型号选择等方面的指导。 模板工程: 对模板的设计、制作、安装、支撑、脱模等环节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强调模板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严密性,以保证混凝土成型后的尺寸精度和表面平整度。特别对高支模、大跨度模板等进行了重点关注。 钢筋工程: 详细规定了钢筋的加工、绑扎、焊接、保护层厚度控制、接头质量等,确保钢筋骨架的几何尺寸准确,钢筋位置稳固,与混凝土的握裹牢固。 预应力工程: 对预应力筋的选用、锚固、张拉、孔道灌浆等环节进行了详细的规定,确保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受力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3. 质量检测与验收标准的提升: 检测项目的全面性与科学性: 涵盖了从原材料进场到成品构件的各项检测,包括但不限于混凝土强度、抗渗性、抗冻性、耐久性、收缩徐变、外观质量、尺寸偏差、裂缝宽度等。 检测方法的标准化: 明确了各项检测的具体方法、设备要求、频率以及判定标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例如,对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的方法、试块制作要求、养护条件等进行了详细规定。 验收标准的量化与精细化: 将验收标准中的各项指标量化,便于操作和判定。例如,对混凝土表面平整度、蜂窝麻面、露筋等缺陷的允许范围进行了明确界定,并提供了相应的修补要求。 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 鼓励并规范了非破损检测技术、信息化检测手段等在混凝土质量验收中的应用,以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4. 耐久性与环境保护的要求: 耐久性设计与施工: 更加注重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提出了针对不同环境条件(如冻融、盐腐蚀、碳化等)下的混凝土耐久性设计原则和施工要点,要求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侵蚀能力,延长结构使用寿命。 绿色施工理念的融入: 鼓励采用环保型外加剂、再生骨料等,推广节材、节能、减排的施工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执行本标准的意义 1. 保障铁路工程安全与质量: 本标准的严格执行,能够有效杜绝和减少混凝土工程中的质量缺陷,从根本上保障铁路工程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为旅客和货物运输提供安全可靠的保障。 2. 提升铁路工程建设水平: 本标准作为行业内最权威的技术指南,引领着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方向,促使参建各方不断提升施工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推动中国铁路工程建设迈向世界一流水平。 3. 延长铁路结构使用寿命: 关注混凝土耐久性的要求,能够有效提高铁路结构的抗灾害能力和抵抗环境侵蚀的能力,显著延长铁路结构的服役寿命,降低后期维护成本。 4. 促进行业技术进步与创新: 本标准的修订和完善,鼓励了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推动了铁路混凝土工程领域的持续技术进步和创新发展。 5. 规范市场行为,促进公平竞争: 作为统一的质量验收标准,有助于规范参建各方的行为,为公平竞争提供了技术保障,防止低劣工程扰乱市场秩序。 总结 TB10424-2010《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是指导中国铁路混凝土工程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它不仅涵盖了混凝土工程施工的方方面面,更体现了中国铁路建设在质量、安全、技术、环保等方面不断追求卓越的决心。本标准的实施,将有力地推动中国铁路建设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更具竞争力的方向发展,为建设强大的现代化铁路网络奠定坚实的基础。每一个从事铁路混凝土工程建设的单位和个人,都应深入理解并严格执行本标准,共同为打造世界一流的中国铁路贡献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对于长期从事铁路工程建设的承包商而言,一本更新、更完善的质量验收标准,直接关系到项目的进度、成本以及最终的经济效益。TB10424-2010 的替代,意味着我们要重新学习、理解并执行一套新的规则。我关注的重点在于,新标准是否对一些以往验收中存在模糊地带的问题,进行了清晰界定?例如,关于混凝土外观质量的缺陷,如麻面、蜂窝、孔洞的判定标准是否更加量化?对于混凝土强度评定,新标准的抽样频率、试验方法以及不合格品的处理流程,与旧标准相比有哪些变化?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日益提高的背景下,新标准是否对施工过程中的扬尘、噪声、废料处理等环境影响方面,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我希望新标准能够帮助我们提高一次性验收合格率,减少返工,从而提升整体的工程效益。

评分

作为一名铁路项目的设计师,我对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非常重视,因为它直接影响到我设计成果的实现。TB10424-2010 的替代,让我有机会审视设计与施工之间的联系是否更加紧密。我希望新标准在混凝土材料的选择、配比设计、施工方法的建议等方面,能够更好地与设计的要求相契合。例如,当设计中要求使用特定性能的混凝土时,新标准是如何来验收这些混凝土是否达到了设计要求?在一些特殊结构,如大跨度桥梁、高填方路基等,设计对混凝土的耐久性、抗疲劳性有较高要求,新标准是否提供了相应的、更严格的验收指标和检测方法?我希望新标准能够成为设计与施工之间沟通的桥梁,确保设计意图在施工中得到准确的执行。

评分

对于我这样一名刚踏入铁路工程施工行业的新人来说,TB10424-2010 是一本至关重要的启蒙书籍。它代表着行业内的权威声音,指引着正确的工作方向。我非常好奇,新标准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对工人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有哪些方面的具体要求?例如,在模板支撑、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等环节,新标准是否有更详细的图示或文字说明,来指导规范操作?对于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新标准是否在培训和资质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我希望通过学习这本书,能够快速掌握施工的基本要领,避免在工作中犯低级错误,为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

我是一名在铁路建设领域工作多年的项目经理,深知一个良好的质量验收标准对项目成功的重要性。TB10424-2010 的发布,意味着我们可能需要调整现有的管理流程和质量控制体系。我关注的重点在于,新标准是否在风险管理和质量保证方面,提出了更具操作性的指导。例如,新标准是否强调了对关键工序和危险源的识别和控制?在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方面,新标准是否引入了更先进的管理理念,如过程控制、预防为主?对于不合格品的处理,新标准是否在追溯性、纠正措施的有效性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希望新标准能够帮助我们构建一个更 robust 的质量管理体系,从源头上预防质量问题的发生。

评分

在我看来,标准的更新不仅仅是数字的更迭,更是技术进步和行业发展的体现。TB10424-2010 替代TB10424-2003,预示着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的门槛在提高。我非常想了解,新标准在“精细化”施工方面,有哪些具体的指导。比如,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对于不同类型、不同部位的结构,是否有更细致的防离析、防沉降措施的指导?在温差较大的季节,如何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防止出现温度裂缝?对于一些特殊的混凝土,如高强度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新标准是否增加了专门的验收章节或附录,来指导其特殊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要求?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在施工中做到精益求精。

评分

作为一名专注于铁路工程质量检测的第三方机构的检测员,我的工作性质要求我必须紧密关注行业标准的更新。TB10424-2010 的发布,对我来说是重要的“教材”升级。我期待新标准能在检测技术和设备方面,提供更明确的指导。例如,对于混凝土内部质量的检测,如超声波探伤、回弹法、钻芯法等,新标准是否推荐了更先进、更准确的检测设备或仪器?在氯离子含量、碳化深度、碱骨料反应等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关键指标方面,新标准是否对检测方法、频率和判定标准进行了优化?我希望通过学习新标准,能够更有效地开展检测工作,为铁路工程的安全和耐久性提供可靠的保障。

评分

这本书的出版,标志着铁路混凝土工程领域在质量控制方面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对于我这样一名在相关院校从事教学研究的教师来说,TB10424-2010 是更新教学内容的重要依据。我非常期待新标准在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方面,能否为我们提供一些新的视角。例如,新标准在引用相关研究成果或引入新的技术概念时,是否有所体现?它是否对一些新兴的混凝土技术,如自修复混凝土、绿色混凝土等,在性能评估和施工应用方面,提供了初步的指导或展望?我希望通过深入研究新标准,能够将最新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融入到教学中,培养出更符合行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对于铁路混凝土工程领域的从业者而言,无疑是一剂强心针,也标志着行业在质量管理和技术进步方面迈入了新的阶段。作为一名常年在一线施工的工程师,我深切体会到标准更新的重要性。TB10424-2003 伴随我们走过了不少年头,虽然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在面对日益复杂和精密的工程项目时,难免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新标准的发布,意味着我们终于有了一套更具前瞻性、更符合时代需求的质量评价体系。我特别关注的是,新标准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材料检验、拌合、运输、浇筑、养护等关键环节,是否有了更细致、更具操作性的规定。例如,针对当前普遍使用的各种新型外加剂,新标准是如何要求其性能指标、掺量控制以及复配试验的?对于一些关键的工程部位,如桥梁墩台、隧道衬砌、无砟轨道板等,新标准在混凝土的耐久性、抗裂性、密实度等方面,是否有更明确的检测方法和验收指标?我期待新标准能切实解决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点和痛点,让我们的铁路工程质量更上一层楼。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洁大气,封底的出版信息清晰明了。拿到这本书的第一感觉是厚重,这或许也象征着它所承载的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的严肃性与重要性。我是一名刚入行的技术员,对于TB10424-2003 接触不多,更多的是听前辈们提起。如今,TB10424-2010 的出现,让我有机会从一开始就接触到最前沿、最权威的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我非常好奇,新标准在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方面,有哪些具体的体现?它是否在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后期强度、徐变、收缩等方面,提出了更严格或更科学的评价标准?在施工机械设备的选择和操作规程方面,新标准是否有了更新的指导意见?尤其是在自动化、智能化施工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新标准是否考虑了如何对这些新兴技术进行质量把控?我希望这本书不仅能指导我们完成项目,更能帮助我们理解质量的内涵,培养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对我这样一名准备参加相关资格考试的考生来说,意义重大。TB10424-2010 是我必须掌握的核心知识之一。我希望这本书的内容逻辑清晰,条理分明,能够帮助我系统地学习和理解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的各个方面。例如,在总则部分,新标准对“质量”、“验收”等基本概念是如何定义的?在各个施工工序的质量要求中,是否遵循了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的学习逻辑?我希望能够通过对这本书的学习,不仅记住条文,更能理解其背后的原理,掌握如何将标准应用于实际的工程质量管理。

评分

挺好

评分

挺好

评分

挺好

评分

挺好

评分

挺好

评分

挺好

评分

挺好

评分

挺好

评分

挺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