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T 50218-2014)

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T 50218-2014)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岩体工程
  • 岩土工程
  • 地质工程
  • 工程地质
  • 岩石力学
  • 分级标准
  • GB/T 50218-2014
  • 岩体分类
  • 工程设计
  • 地基处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东建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计划出版社
ISBN:9158024253207
商品编码:1305843247
开本:32

具体描述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商品名称:   jQuery基础教程 第3版 美查弗美斯维德伯格 计算机与互联网 书籍
作者:   (美)查弗 (美)斯维德伯格
译者:   李松峰
市场价:   59元
ISBN号:   9787115275851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商品类型:   图书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语种:中文
  出版时间:2012-04-01   版次:3   页数:318
  印刷时间:2012-04-01   印次:1   字数:496.00千字
  温馨提示:出版时间超过3年的图书,因长时间储存可能会产生纸张缺陷,敬请谅解!

购买此书的人还买了


   内容简介
    《jquery基础教程(第3版)》作为《jquery基础教程(第2版)》的升级版,涵盖了jquery 1.6.x及1.7.x的全部新特性,本书前6章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了jquery的核心组件,主要包括jquery的选择符、事件、动画技术、dom操作、ajax支持等。第7章和第8章介绍了jquery ui及利用jquery强大的扩展能力开发自定义插件。随后的几章更加深入地探讨了jquery的各种特性及一些高级技术。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的译者新增了附录d,介绍了2011年11月新发布的jquery1.7的内容。
    《jquery基础教程(第3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适合初、中级 web开发人员阅读和参考。


   目录
第YI章  jquery入门  1
1.1  jquery能做什么  1
1.2  jquery为什么如此出色  2
1.3  第YI个jquery驱动的页面  3
1.3.1  下载jquery  4
1.3.2  在html文档中引入jquery  4
1.3.3  编写jquery代码  7
1.3.4  ZUI终结果  9
1.4  纯与jquery  9
1.5  开发工具  10
1.6  小结  13
第2章  选择元素  14
2.1  dom  14
2.2   $()函数  15
2.3  css选择符  16
2.3.1  基于列表项的级别添加样式  18
2.3.2  属性选择符  19
2.3.3  为链接添加样式  19
2.4  自定义选择符  21
.2.4.1  每隔一行为表格添加样式  22
2.4.2  基于表单的选择符  26
2.5  dom遍历方法  26
2.5.1  为特定单元格添加样式  27
2.5.2  连缀  29
2.6  访问dom元素  30
2.7  小结  31
2.8  练习  31
第3章  事件  32
3.1  在页面加载后执行任务  32
3.1.1  代码执行的时机选择  32
3.1.2  基于一个页面执行多个脚本  33
3.1.3  缩短代码的简写方式  34
3.1.4  向.ready()回调函数中传入参数  35
3.2  简单的事件  35
3.2.1  简单的样式转换器  35
3.2.2  启用其他按钮  38
3.2.3  事件处理程序的环境  39
3.2.4  进一步合并  41
3.2.5  简写的事件  42
3.3  复合事件  43
3.3.1  显示和隐藏高级特性  43
3.3.2  突出显示可单击的项  45
3.4  事件的旅程  47
3.5  通过事件对象改变事件的旅程  49
3.5.1  事件目标  50
3.5.2  停止事件传播  50
3.5.3  默认操作  51
3.5.4  事件委托  52
3.5.5  事件委托的方法  54
3.6  移除事件处理程序  55
3.6.1  事件的命名空间  56
3.6.2  重新绑定事件  56
3.7  模仿用户操作  58
3.8  小结  62
3.9  练习  62
第4章  样式与动画  64
4.1  修改内联css  64
4.2  基本的隐藏和显示  68
4.3  效果和速度  70
4.3.1  指定显示速度  70
4.3.2  淡入和淡出  71
4.3.3  滑上和滑下  72
4.3.4  复合效果  73
4.4  创建自定义动画  74
4.4.1  手工创建效果  75
4.4.2  一次给多个属性添加动画效果  75
4.5  并发与排队效果  79
4.5.1  处理一组元素  79
4.5.2  处理多组元素  82
4.5.3  简单概括  86
4.6  小结  87
4.7  练习  87
第5章  操作dom  88
5.1  操作属性  88
5.1.1  非class属性  88
5.1.2  dom元素属性  92
5.2  dom树操作  92
5.2.1  重新认识$()函数  93
5.2.2  创建新元素  93
5.2.3  插入新元素  94
5.2.4  移动元素  95
5.2.5  包装元素  96
5.2.6  反向插入方法  98
5.3  复制元素  101
5.4  内容setter和getter方法  104
5.5  dom操作方法的简单归纳  107
5.6  小结  108
5.7  练习  109
第6章  通过ajax发送数据  110
6.1  基于请求加载数据  110
6.1.1  追加html  111
6.1.2  操作对象  114
6.1.3  加载xml文档  120
6.2  选择数据格式  123
6.3  向服务器传递数据  124
6.3.1  执行get请求  124
6.3.2  执行post请求  128
6.3.3  序列化表单  129
6.4  为ajax请求提供不同的内容  131
6.5  关注请求  133
6.6  错误处理  135
6.7  ajax和事件  136
6.8  安全限制  137
6.9  其他工具  140
6.9.1  低级ajax方法  140
6.9.2  修改默认选项  141
6.9.3  部分加载html页面  141
6.10  小结  144
6.11  练习  144
第7章  使用插件  145
7.1  查找插件和帮助  145
7.2  使用插件  145
7.2.1  下载并包含cycle插件  146
7.2.2  简单的用法  146
7.2.3  为插件方法指定参数  148
7.2.4  参数默认值  148
7.2.5  其他形式的插件  149
7.3  jquery ui插件库  151
7.3.1  效果  151
7.3.2  交互组件  154
7.3.3  部件  156
7.3.4  themeroller  158
7.4  小结  159
7.5  练习  159
第8章  开发插件  160
8.1  $别名在插件中的应用  160
8.2  添加新的全局函数  160
8.3  添加jquery对象方法  166
8.3.1  对象方法的上下文  166
8.3.2  隐式迭代  167
8.3.3  方法连缀  168
8.4  方法的参数  169
8.4.1  参数映射  170
8.4.2  默认参数值  171
8.4.3  回调函数  172
8.4.4  可定制的默认值  173
8.5  jquery ui部件工厂  174
8.5.1  创建部件  175
8.5.2  销毁部件  177
8.5.3  启用和禁用部件  177
8.5.4  接受部件选项  178
8.5.5  添加子方法  179
8.5.6  触发部件事件  179
8.6  插件设计建议  180
8.7  小结  181
8.8  练习  181
第9章  高级选择符与遍历  183
9.1  深入选择与遍历  183
9.1.1  动态筛选表格内容  184
9.1.2  表格行条纹效果  186
9.1.3  组合筛选与条纹  188
9.1.4  更多选择符与遍历方法  189
9.2  定制与优化选择符  190
9.2.1  编写定制的选择符插件  190
9.2.2  选择符的性能问题  192
9.3  dom遍历背后的秘密  194
9.3.1  jquery对象属性  194
9.3.2  dom元素栈  196
9.3.3  编写dom遍历方法插件  197
9.3.4  dom遍历的性能问题  199
9.4  小结  200
9.5  练习  201
第YI0章  高级事件处理  202
10.1  再谈事件  202
10.1.1  追加数据页面  204
10.1.2  悬停时显示数据  205
10.2  事件委托  206
10.2.1  使用jquery的委托方法  207
10.2.2  选择委托方法  207
10.2.3  早委托  208
10.2.4  使用上下文参数  209
10.3  自定义事件  210
10.3.1  无穷滚动  211
10.3.2  自定义事件参数  212
10.4  节流事件  213
10.5  特殊事件  215
10.6  小结  216
10.7  练习  217
第YI1章  高级效果  218
11.1  再谈动画  218
11.2  观测及中断动画  220
11.2.1  确定动画状态  220
11.2.2  中止运行的动画  221
11.3  全局效果属性  222
11.3.1  全局禁用所有效果  222
11.3.2  微调动画的平滑度  223
11.3.3  定义效果的持续时间  223
11.4  多属性缓动  226
11.5  延迟对象  226
11.6  小结  230
11.7  练习  230
第YI2章  高级dom操作  231
12.1  排序表格行  231
12.1.1  服务器端排序  231
12.1.2  ajax排序  232
12.1.3  排序  232
12.2  移动和插入元素  233
12.2.1  为已有的文本添加链接  234
12.2.2  简单的数组排序  235
12.2.3  对dom元素排序  235
12.3  在dom元素中保存数据  237
12.3.1  执行额外的预先计算  238
12.3.2  存储非字符串数据  239
12.3.3  变换排序方向  241
12.4  使用html5自定义数据特性  242
12.5  使用json排序和构建行  245
12.5.1  修改json对象  246
12.5.2  按需要重新构建内容  248
12.6  高级特性操作  249
12.6.1  简捷地创建元素  249
12.6.2  dom创建挂钩  250
12.7  小结  252
12.8  练习  253
第YI3章  高级ajax  254
13.1  渐进增强与ajax  254
13.2  ajax错误处理  260
13.3  jqxhr对象  261
13.3.1  ajax承诺  262
13.3.2  缓存响应  263
13.4  截流ajax请求  264
13.5  扩展ajax功能  265
13.5.1  数据类型转换器  265
13.5.2  ajax预过滤器  270
13.5.3  替代传输方式  270
13.6  小结  274
13.7  练习  274
附录a  闭包  275
附录b  使用qunit测试  289
附录c  快速参考  297
附录d  jquery 1.7简介  313



人气推荐



《地质力学基础与工程应用》 内容概要: 本书系统阐述了地质力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及其在各类工程地质问题中的实际应用。内容涵盖岩体力学基本概念、岩石强度与变形特性、岩体结构性分析、地下水对岩体的影响、边坡稳定性评价、隧道围岩支护设计、采场动力学、滑坡与崩塌等地质灾害的预测与防治等关键领域。本书力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地质工程、岩土工程、水利工程、交通工程、矿业工程等相关专业的师生、科研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一本全面、深入的学习和参考教材。 第一部分:地质力学基本理论 第一章 绪论 1.1 地质力学概述 地质力学的定义、研究对象与任务。 地质力学与岩体力学、土力学的关系及区别。 地质力学发展简史及重要里程碑。 地质力学在现代工程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本书结构安排与学习方法建议。 1.2 工程地质要素 岩石的组成、结构、构造及其对工程性质的影响。 土体的组成、状态、结构及工程特性。 地下水:性质、分布、运动规律及其对岩土体工程特性的影响。 地应力:地壳应力场的形成、分布特征及对工程的影响。 地质构造:断层、节理、裂隙等结构面及其对岩体稳定性的作用。 地形地貌:形态、坡度、坡向对工程布局及稳定性的影响。 1.3 工程地质问题的分类与特征 根据工程类型分类:建筑工程、交通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矿山工程、地下工程等。 根据地质灾害分类: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沉降、地裂缝等。 工程地质问题的共性与个性。 工程地质勘察的目标与基本原则。 第二章 岩体力学基础 2.1 岩石的应力-应变关系 应力与应变的概念与表示。 线弹性、弹塑性、黏弹性及损伤力学概念。 单轴和三轴应力状态下的岩石变形与强度。 岩石的宏观力学参数:弹性模量、泊松比、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剪强度。 应力-应变曲线的分析与解读。 2.2 岩石强度理论 莫尔-库仑强度理论及其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 Hoek-Brown强度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其他岩石强度理论简介(如 Drucker-Prager理论)。 考虑结构面影响的岩体强度。 2.3 岩石的变形特性 岩石的泊松比、体积模量、剪切模量。 岩石的蠕变与松弛现象。 温度、湿度、时间等因素对岩石变形特性的影响。 岩石的渗透性与孔隙度。 第三章 岩体结构与力学性质 3.1 岩体结构面的力学性质 结构面的类型(节理、断层、层理、片理等)。 结构面的几何形态:产状、间距、连通性。 结构面的物理性质:粗糙度、充填物、张力带。 结构面的力学性质:内摩擦角、黏聚力。 结构面的剪切试验方法与参数获取。 3.2 岩体强度与变形的结构面影响 单结构面岩体的稳定性分析。 多结构面岩体的变形特征。 块体模型与假定结构面分析法。 岩体质量指标(如 RMR、Q 值)的引入与应用(本书不作为重点,仅作概念介绍)。 3.3 岩体介质的宏观力学模型 各向同性、各向异性岩体模型。 细观力学与宏观力学相结合。 基于结构面网络的岩体模拟方法。 第四章 地下水与岩体相互作用 4.1 地下水的赋存与运动 地下水的基本概念: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与排泄。 地下水运动的达西定律及其适用范围。 地下水流的网络分析与解析解。 地下水对岩石渗透性的影响。 4.2 地下水对岩体力的影响 孔隙水压力与有效应力原理。 地下水浸润对岩石强度的影响。 地下水对结构面的渗透与冲刷作用。 冻胀冻融对岩体性质的影响。 4.3 地下水工程应用 地下水位预测与控制。 疏干排水工程设计。 防渗堵漏工程设计。 水库诱发地震与地下水位变化。 第五章 工程地质勘察与评价 5.1 工程地质勘察的任务与程序 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与勘察阶段划分。 典型工程地质勘察内容:工程地质测绘、钻孔取样、室内外试验、物探、遥感等。 勘察报告的编写要点。 5.2 工程地质评价方法 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 承载力评价。 稳定性评价。 变形评价。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5.3 勘察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地质图、剖面图、岩性柱状图的绘制与解读。 工程地质单元划分与综合。 计算机辅助勘察资料分析。 第二部分:工程地质问题的分析与处理 第六章 边坡工程地质 6.1 边坡的形成与分类 自然边坡与人工边坡。 根据坡体材料分类:岩质边坡、土质边坡、混合边坡。 根据边坡形态分类:一般边坡、高陡边坡、复杂边坡。 6.2 边坡失稳模式与破坏机理 滑动失稳:平面滑动、块状滑动、圆弧滑动。 崩塌失稳。 蠕变失稳。 水力破坏与风化破坏。 地下水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6.3 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 极限平衡法:条分法(Fellenius法、Bishop法、Janbu法、Morgenstern-Price法、Spencer法)。 有限元法与数值模拟。 概率分析法。 边坡稳定性评价指标。 6.4 边坡支护与加固措施 被动防护:锚杆、土钉墙、挡墙、支挡结构。 主动防护:喷射混凝土、锚固、排水、绿化。 改良岩土体性质的措施:注浆、固结、换填。 边坡监测与预警。 第七章 隧道与地下工程地质 7.1 隧道围岩的分类与特性 围岩的分类方法(按强度、结构面、地下水等)。 不同围岩类型下的力学特性。 软弱围岩、破碎围岩、岩爆围岩的特点。 7.2 隧道开挖对围岩应力与变形的影响 开挖卸荷与应力重分布。 围岩的收敛与变形。 围岩支护机理:承载拱、支护结构协同作用。 7.3 隧道围岩支护设计原理 初步支护:喷射混凝土、锚杆、钢拱架。 二次衬砌:钢筋混凝土、模筑混凝土。 不同围岩等级的支护参数选择。 支护结构与围岩的相互作用。 7.4 隧道施工中的地质问题与对策 涌水、突泥、塌方。 岩爆现象的预测与防治。 不良地质(软弱夹层、断层破碎带)的处理。 地下水对隧道施工的影响与防治。 7.5 其他地下工程地质问题 地下洞室群。 地下采空区。 基坑工程。 第八章 地质灾害工程地质 8.1 滑坡的形成机制与分类 滑坡的诱发因素:降雨、地震、地震、地下水、人类活动。 滑坡的运动模式:蠕滑、牵引滑、翻滑、倾滑。 滑坡的成因类型:顺层滑坡、斜坡直立式滑坡、舌状滑坡、复式滑坡。 8.2 滑坡的稳定性评价与预测 简化推导的稳定性系数法。 数值模拟与变形预测。 滑坡体内的应力与变形分析。 滑坡监测技术:形变监测、位移监测、地下水位监测。 8.3 滑坡的防治工程 工程措施:削坡减载、卸荷卸压、挡土结构、桩群支护、加固注浆。 排水措施:地表排水、地下排水。 生态防护:植被恢复。 滑坡预警系统。 8.4 崩塌、泥石流与地面沉降 崩塌的形成机理、评价方法与防治对策。 泥石流的形成条件、运动特征与防治措施。 地面沉降的形成原因、监测与防治。 地裂缝的形成机理与防治。 第九章 矿山工程地质 9.1 矿山开采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采空区的形成与变形。 地表沉陷与变形。 地下水系统的破坏。 废石堆的稳定性。 9.2 采场动力学与地压控制 顶板与两翼岩体的应力分布。 岩体失稳与崩落。 岩爆现象在矿山开采中的表现。 支护结构的设计与维护。 9.3 露天矿边坡稳定性 露天矿边坡的特点与影响因素。 边坡稳定性评价与设计。 爆破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9.4 矿山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矿山水害。 矿山火灾。 矿山废弃物的处理与环境修复。 第十章 地震工程地质 10.1 地震波的传播与场地效应 地震波的类型与传播规律。 场地土的性质对地震波的影响。 场地放大效应与场地液化。 10.2 地震对工程结构的影响 地震力与动力响应。 结构抗震设计原则。 与岩土体相关的地震破坏:边坡失稳、滑坡、液化。 10.3 地震工程地质勘察与评价 地震地质勘察的任务。 场地地震危险性评估。 液化判别与抗液化措施。 第三部分:现代地质力学方法与发展趋势 第十一章 现代地质力学研究方法 11.1 数值模拟与计算方法 有限元法 (FEM) 在岩土力学中的应用。 有限差分法 (FDM) 在地下水流和应力分析中的应用。 离散元法 (DEM) 在模拟块体和结构面中的应用。 其他数值方法(如边界元法 BEM)。 多场耦合数值模拟(如水-力-热耦合)。 11.2 试验测试技术 室内岩石力学试验(三轴、直剪、劈裂等)。 岩体结构面力学性能试验。 现场荷载试验与变形监测。 声波、电磁波等地球物理探测技术。 11.3 地质信息系统 (GIS) 与遥感技术 GIS 在工程地质数据管理、空间分析与制图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区域地质调查、地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三维地质建模。 第十二章 地质力学发展趋势 12.1 跨学科交叉与融合 地质力学与计算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的结合。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在工程地质中的应用。 12.2 复杂介质力学研究 非连续变形介质(如散体、碎石土)的力学行为。 多孔介质、双介质、多介质力学。 岩土体损伤与破坏演化过程。 12.3 可持续工程地质 工程地质与环境保护的协调。 绿色勘察与绿色施工。 地质灾害风险管理与韧性城市建设。 12.4 深部地质工程与能源工程 地热能开发。 地下空间利用。 核废料储存库的选址与稳定性。 页岩气开采的工程地质问题。 附录: 常用工程地质术语表 相关工程地质规范、标准(仅提及,不包含具体内容) 参考文献 本书旨在提供一个扎实的地质力学理论基础,并结合丰富的工程实例,帮助读者理解和解决实际工程中遇到的复杂地质问题。通过对岩土体特性、地质构造、地下水作用以及各类工程地质灾害的深入分析,提升读者在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用户评价

评分

对于我们这些长期与地质打交道的人来说,理解“岩体”这个概念,远比理解单一的“岩石”要复杂得多。岩体分级是将地质信息工程化、量化的一种尝试,但大自然总是比任何模型都要复杂和多变。我希望这本书在阐述分级体系的理论基础时,能够更深入地探讨其背后的地质力学模型。比如,为什么特定的结构面密度会导致特定的变形模式?或者,不同地质成因的岩体(如沉积岩、变质岩和火成岩),在应用同一套分级标准时,其保守性或适用性是否存在系统性的偏差?如果作者能结合一些经典的、具有代表性的工程案例,深入剖析为什么某次工程的支护设计最终采用了某个分级,而不是另一个,那将极大地提升这本书的学术价值和实用指导意义。我关注的不是最终的分级结果,而是得出这个结果的思维路径和科学依据,这样我们才能在面对全新的地质环境时,做到心中有数,而不是被动地套用公式。

评分

这本关于工程岩体分级的标准,名字里带着“GB/T 50218-2014”,听起来就让人感觉这是一本非常严肃、非常权威的行业规范。我作为一个在建筑设计领域摸爬滚打了好些年的工程师,接触过不少设计规范和技术手册,但说实话,每次翻开这种国家标准,我的心情总是有些复杂的。一方面,它代表着行业内公认的最佳实践和最低要求,是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基石;另一方面,它的语言往往是那么的精炼、抽象,充满了各种专业术语和限定条件,对于刚接触这个领域的年轻人来说,简直就是一本“天书”。我期待这本书里能有更直观的图例和案例分析,比如,在描述某种岩体等级时,能不能配上高清的现场照片,让读者能清晰地对比出“I级”和“V级”岩体在实际开挖面上的直观差异,而不是仅仅依赖于RQD值、结构面间距这些冰冷的参数。而且,标准的更新速度总是让人头疼,新标准出来后,如何平滑地过渡到实际应用中,旧项目如何参照新标准进行复核,这些操作层面的细节,往往是标准本身不会详细说明的痛点。我希望能看到一些关于标准理解和应用误区的解读,能帮助我们这些一线工作者更精准地把握标准的“精神实质”,而不是机械地套用公式。这本书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它就不只是一本规范,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

评分

坦白讲,很多国内标准在编写时,往往过于侧重于理论的建立和参数的限定,但在工程实践中至关重要的“操作流程规范性”和“质量控制”方面,往往语焉不详。例如,在进行现场取样和测试时,规范的严谨程度直接影响到后续分级的准确性。我真切地希望,这本书能在如何“获取可靠数据”这一环上多下功夫。如何确保测得的RQD值不是因为取样工具不当而人为降低?如何标准化结构面的摩擦角测试流程,以减少人员操作带来的误差?此外,对于自动化监测技术(如光纤光栅、微震监测)在岩体稳定性评估中的应用趋势,标准有没有给出前瞻性的指导意见?现代工程越来越依赖于实时数据反馈,如果一本权威标准只停留在传统的勘察方法上,那它很快就会脱离时代。我期望它能成为一本连接传统理论与现代智能监测技术的桥梁。

评分

这本书如果能提供一个更加全球化的视角,那就更完美了。我们知道,岩体分级有众多的国际体系,如Q系统、RMR系统等,它们各有侧重,也各有其适用的地质和工程背景。虽然“GB/T”意味着它是针对国内特定地质条件和工程习惯制定的标准,但一个优秀的行业指南,不应是封闭的。我希望能看到这本书中对我们自身的标准与RMR或Q系统进行一次细致的“交叉验证”或“参数映射”的讨论。比如,当一个项目需要与国际伙伴合作时,如何确保我们给出的岩体等级能够被国际同行理解和接受?这种对比分析,不仅能提升国内标准的“兼容性”,也能帮助工程师们更全面地理解岩体工程学的普适性规律与本土化特征的差异。如果书中能加入一些跨文化交流的案例,那无疑会大大拓宽读者的视野,使其更具国际视野。

评分

说实话,我刚拿到这本规范的时候,是带着一种“寻宝”的心态去翻阅的,因为在很多大型地下工程的招标和设计阶段,岩体分级的结果直接决定了支护结构的复杂程度和施工成本,这背后牵扯的经济利益巨大。我非常关注的是,这套标准对于那些“灰色地带”的岩体情况是如何界定的。现场勘探总会遇到一些模糊不清的岩石样本,比如岩石风化程度介于两个等级之间,或者结构面产状非常复杂,使得单纯依据既定表格进行判断时,存在较大的主观性。我希望能看到一些更细致的“疑难杂症”处理指南,比如,当力学参数的测试结果与现场目视观察存在显著矛盾时,应该优先采信哪一方的证据?或者,对于那些突然出现的软弱夹层或断层破碎带,标准是如何指导我们进行局部优化和调整的?这些“边界条件”下的决策,往往最考验工程师的经验和判断力,而一本好的技术书籍,应该能为这些模糊地带提供更有力的理论支撑和经验总结。毕竟,工程实践中,最值钱的往往不是标准本身,而是对标准“缝隙”的巧妙填补。

评分

书质量还八错

评分

评分

书到是一本好书就是卖太贵

评分

是正版,发货速度快,就是有点贵,呵呵

评分

帮助很大,很实用,性价比高。

评分

送货速度快,考试用书,很快就送到了

评分

书质量还八错

评分

总则

评分

送货速度快,考试用书,很快就送到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