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朝阳教委推荐一年级必读图书 蚯蚓的日记(精)儿童绘本图书 入选 洛杉矶时报图书榜

2017年朝阳教委推荐一年级必读图书 蚯蚓的日记(精)儿童绘本图书 入选 洛杉矶时报图书榜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克罗宁 编,陈宏淑 译
图书标签:
  • 绘本
  • 儿童文学
  • 一年级
  • 必读
  • 科普
  • 自然
  • 成长
  • 洛杉矶时报
  • 朝阳教委
  • 蚯蚓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泰兴宏艺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明天出版社
ISBN:9787533258139
商品编码:13131755793
开本:16
出版时间:2008-08-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出版社: 明天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10月1日)   

精装: 30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7533258134, 9787533258139  

  条形码: 9787533258139   

产品尺寸及重量: 25.4 x 19 x 0.8 cm ; 299 g    ASIN: B001IJCFLY

 

市场价:32.8

 

编辑推荐

本书获得荣誉包括:
☆《纽约时报》图书榜(New York Times Bestseller)
☆网上书店2003年图书榜(An.com Best Book of 2003)
☆《洛杉矶时报》图书榜(Los Angeles Times Bestseller)
☆2004年度“图书感觉”奖(美国书商协会推荐)终提名(Book Sense Book of the Year 2004 Finalist)
☆2003年《学校图书馆》杂志佳图书(School Library Journal Best Book of 2003)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极为有趣的图画书,以日记书写的方式,记录和表达了小蚯蚓的观察及思考。从小蚯蚓的观点看世界,纪录了学校、家庭和朋友之间的生活点滴,还有对自我、未来的想法,很能得到孩子认同。同时也在幽默诙谐的语调中,传达有关不同生物和地球的相关知识。帮助孩子培养乐观、正向的态度,及多元思考的习惯。

 作者简介

朵琳·克罗宁(Doreen Cronin),出生于美国纽约,热爱写作,作品诙谐逗趣,拥有广大书迷。她的本创作“Click,Clack,Moo: Cows That That Type”,出版后即得到凯迪考特大奖的肯定;之后的作品也都获得极大的反响,荣登纽约时报图画书排行榜。
画家简介:
哈利·布里斯(Harry Bliss),出生于美国纽约,是一位得奖漫画家,也是《纽约客》杂志的封面设计者,同时也与Sharon Creech、Alison McGhee等得奖儿童文学作家合作了不少本叫好又叫座的作品。与朵琳·克罗宁合作的《蚯蚓的日记》(Diary of a Worm),更荣登纽约时报图画书排行榜榜首。

 媒体评论

给你一个想象空间 (冰波(童话作家、幼儿图书编辑) )
我的记忆中,似乎没有这样的读书经验——从书的环衬开始读起。书的环衬大多是装饰性的,有时候仅仅是有颜色或者是有花纹的纸,即使有时候有内容,也是些与本书有关的装饰图案。
唯有这本《蚯蚓的日记》,从环衬的幅图就吸引了我们——蚯蚓的成绩单。其实,本书的内文从这里已经开始了:一个普通的蚯蚓男孩,或者说一个普通的小男生,已经出现在我们面前。
成绩单以后的每一幅图,也就是整个前环衬,都会非常吸引你。让我们把书翻到后,看一眼后环衬,想必这些图又会吸引你。
但是,我建议你先别看它们。这样做当然是有目的的,那就是为了让这些图看起来更精彩。
现在,让我们在扉页停留一分钟,欣赏一下这里的生机勃勃:它仿佛告诉我们,故事将在这样一个环境里发生。
让我们继续:
一个小小的蚯蚓的故事,赫然开始于一个地球!地球是那么大,蚯蚓是那么小,但它们却是息息相关的。小小的蚯蚓的日记,就是从地球开始的。
接下来,每一篇蚯蚓的日记,都精彩到我无法用语言来描绘它。作者的想象力之独特、观察力之细腻、情节之生动、细节之丰富,足以让我们惊叹,而试图去分析它这种精彩,似乎都已经是多余的了。
我只想说,从这些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语言,以及看起来同样简单但却又丰富到的画面,我们可以品味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如果万一你没有注意到,我在这里提醒你:蚯蚓是没手没脚的,你想象过他将如何写字?你想象过他将如何看书?你想象过什么是他的凳子和桌子?用餐的时候,他使用什么餐具?睡觉的时候,他的帽子会挂在哪里?如果他被蜜蜂螫了,会怎么样?带着这些问题,请你再回到书里去找一下。这时候,你能不感到,这些简单的画面却是那么的丰富吗?
当你把蚯蚓的日记全部看完的时候,这本书其实才看了一半。现在,你可以开始欣赏前环衬和后环衬了。你不必惊讶,是的,这上面的一些内容,正文里,也就是蚯蚓的日记里,并没有全部写到。比如成绩单,比如“堆肥岛之旅”,比如“爸爸妈妈结婚纪念日——恶心!”……
这些内容只是点到为止,它给你留下一个巨大的想象空间,这对幼儿读者来说,是多么好的机会啊,你去帮你的孩子展开想象吧。比如:“我被蜜蜂螫了”,它可以让你的孩子自己编一篇蚯蚓没有写到的日记。
——当然,还有更多。本书能导引你和你的孩子一起进入趣味的、形象的、艺术的想象空间。
下面是我酷爱的精彩的细节:
爸爸妈妈的结婚纪念日,恶心!——一个小男生的心理就这么微妙、生动。
功课那么多。——请看蚯蚓如何拉功课回家,再请仔细看看那些功课的书名。
5月15日和5月16日两篇日记。——请玩味蚯蚓如何沮丧、耿耿于怀、恶作剧、心理平衡。
我爱的一坨泥土。——一个小男生的情怀表达得多么贴切。
天上学——有哭的,有笑的,有茫然不知所措的……
我真的好想知道,读完本书,你会喜欢哪些细节呢?
更重要的是,你的孩子喜欢哪些细节呢?


《蚯蚓的日记:自然观察者的奇妙之旅》 内容简介: 本书并非关于某一年级教材的推荐书单,也非某部作品的获奖记录,而是一本引人入胜的儿童绘本,它带领小读者们踏上一段充满好奇与探索的微观世界旅程。主人公是一只名叫“阿奇”的小蚯蚓,它以一种独特而生动的方式,记录了自己在地下的日常生活、对周围环境的细致观察以及它对生命、成长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关于本书的更多详情: 《蚯蚓的日记》以充满童趣的语言和精美的插画,将我们带入一个平时难以企及的视角——那就是泥土之下,一个生机勃勃、默默耕耘的世界。阿奇,这只平凡却不寻常的蚯蚓,用它那充满稚拙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地下画卷。 第一部分:地下的生活 阿奇的日记从它每天最基本、也最重要的事情开始——“吃土”。它会详细描述自己是如何通过吞噬泥土来获取养分,以及这个过程带给它的奇妙感觉。读者可以通过阿奇的视角,了解到蚯蚓的消化系统是如何工作的,它们是如何帮助土壤变得更肥沃的。阿奇会用它那充满孩童般的好奇心,描述泥土的味道、质地,甚至会想象土粒在它肚子里进行的“旅行”。 除了“吃土”,阿奇还会记录它在地下“散步”的经历。它会告诉我们,它的“家”有多大,它每天会“拜访”多少邻居。这些邻居包括那些和它一样辛勤劳作的蚯蚓伙伴,也有那些在泥土中安家落克的其他小生命,比如偶尔探访的蚂蚁、忙碌的甲虫幼虫,甚至是不小心掉落到地下的种子。阿奇会用充满想象力的语言,描绘这些相遇的场景,比如它如何与一只匆忙的蚂蚁“擦肩而过”,或者它如何好奇地观察一颗正在努力发芽的种子。 它还会记录下地下世界的“天气”变化。比如,当一场大雨过后,泥土变得湿润松软,这对于蚯蚓来说是多么的“惬意”。它们可以在泥土中更自由地穿梭,呼吸着更加清新的“空气”。而当天气干燥时,阿奇也会抱怨泥土的“口渴”,以及它们如何艰难地寻找湿润的地方。这些对自然现象的描述,虽然简单,却充满了对环境的敏感和体察。 第二部分:对周围世界的观察与思考 阿奇的日记不仅仅是简单的生活记录,它更是充满了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和观察。它会记录下它“看到”的(虽然蚯蚓没有眼睛,但它能感知光线和振动)地表上发生的各种事情。比如,当巨大的“身影”(人类的脚)在地面上走过时,阿奇会感到地面的震动,并猜测那是什么。它会描述雨滴落在泥土上的声音,以及从地表渗透下来的水流带来的微妙变化。 阿奇还会对植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它会观察到,当有植物的根系向下生长时,对它来说是多么好的“朋友”。这些根系不仅为它提供了活动的空间,也带来营养。它会记录下自己如何巧妙地避开坚硬的根系,或者如何利用根系提供的通道进行更快的移动。它甚至会想象,那些从地面上长出的绿色植物,在它看来会是什么样子,它们会开花吗?会结果吗?这些问题充满了孩童般的想象力。 更重要的是,阿奇开始思考“成长”。它会记录下自己身体的变化,比如每天都在变得更长、更有力。它会和其他蚯蚓伙伴交流,讨论它们是如何一点点“长大”的。它会观察到,不同大小的蚯蚓在泥土中的活动方式有所不同,这让它对生命的生长过程有了初步的认识。 第三部分:关于“我们”的发现 阿奇的日记也涉及到它对“族群”的认识。它会记录下它与同类蚯蚓之间的互动,比如如何一起合作搬运食物,或者在遇到危险时如何互相提醒。它会发现,原来它们并不孤单,而是生活在一个庞大的蚯蚓“社会”中。 它还会对“生命”产生一些朦胧的思考。当它看到一些小生命消失时,它会感到困惑,并尝试理解生命的意义。虽然它无法用复杂的语言表达,但它的日记中透露出对生命的尊重和对未知的好奇。 第四部分:与外部世界的联系 尽管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地下,阿奇的日记也偶尔会触及到地表的世界。比如,它会描述一次意外的“探险”,当它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水流而被冲到地表。在那里,它第一次看到了“阳光”,感受到了“风”,看到了那些在它眼中巨大而鲜艳的“花朵”。这次经历让它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尽管它最终还是回到了熟悉的泥土。 它也会记录下,有时会有小鸟在地面上啄食,或者有孩子在地面上玩耍。这些短暂的接触,让它对人类以及更广阔的世界有了模糊的感知。 艺术风格与价值: 《蚯蚓的日记》的艺术风格是其一大亮点。绘画风格通常采用温暖、柔和的色调,以简单而富有表现力的线条,将地下的世界描绘得既真实又充满童话色彩。阿奇的形象设计往往圆滚滚、憨态可掬,很容易赢得孩子们的喜爱。通过精美的插画,读者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泥土的质感、植物的生长以及各种小生命的形态。 本书的教育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 自然科普: 通过阿奇的视角,孩子们能够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土壤的构成和变化。这是一种寓教于乐的科普方式,让学习变得有趣而自然。 观察力培养: 阿奇的日记充满了对细节的捕捉和记录,这鼓励孩子们从小培养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用发现的眼光去看待世界。 想象力激发: 阿奇对未知世界和生命现象的思考,能够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让他们学会用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事物,并产生自己的思考。 情感共鸣: 阿奇真挚的情感、好奇心和对生命的探索,能够引起孩子们的共鸣,让他们在阅读中体会到成长中的喜悦、困惑和惊喜。 生命教育: 通过对蚯蚓这一微小生命的描绘,本书也传递了对生命平等的尊重,以及对自然万物的关怀。 《蚯蚓的日记》是一本真正适合亲子共读的绘本。它不仅能为孩子们带来欢乐,更能启迪他们的智慧,培养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好奇。它是一扇窗,带领孩子们走进一个充满惊喜的微观世界,让他们在阅读中收获知识,感悟成长。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之所以强烈推荐这本书,是因为它成功地连接了阅读的乐趣和知识的获取,更重要的是,它在孩子的心灵中播下了探索未知、拥抱生活的种子。那些充满智慧和温情的画面,那些令人捧腹的故事情节,那些潜移默化的知识点,都会在孩子们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记。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绘本,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一次想象力的启迪,一次对生命的热爱。

评分

更让我感动的是,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个关于蚯蚓的故事,它还传递着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哲学。主人公蚯蚓虽然渺小,却有着一颗勇敢探索的心,它们不畏艰险,总是充满好奇地去发现新的事物,去体验不同的生活。这种坚韧不拔、勇于尝试的精神,对于正在成长的孩子们来说,是多么宝贵的财富。它教会我们,即使身处平凡,也能拥有不凡的梦想,并为之不懈努力。

评分

这本书的文字语言也极具特色,通俗易懂,却又不失童趣和诗意。那些短小精悍的句子,如同颗颗珍珠,串联起了蚯蚓的生活轨迹。我常常被作者那些奇妙的比喻和拟人化的描述逗得哈哈大笑,比如将蚯蚓的肠道比作“秘密通道”,将它们在土壤中钻来钻去比作“地下芭蕾”。这种充满想象力的表达方式,不仅让孩子们容易理解,也为成年读者带来了阅读的乐趣。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就充满了奇妙的想象力,色彩鲜艳,线条流畅,一看就让人心生喜爱。打开内页,那些栩栩如生、充满个性的蚯蚓形象瞬间抓住了我的眼球。它们的表情丰富,动作夸张,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个跌宕起伏的故事。我尤其喜欢那些细节的描绘,比如它们钻土时溅起的细微尘土,在阳光下闪烁的光泽,以及它们在地下世界探险时遇到的各种小昆虫,每一个都刻画得惟妙惟肖。

评分

随着故事的深入,我完全沉浸在了蚯蚓的世界里。作者用一种非常生动有趣的方式,将原本可能有些枯燥的科学知识融入到了主人公的冒险经历中。我惊叹于作者对蚯蚓生活习性的了解,并将这些知识巧妙地转化为引人入胜的情节。例如,关于蚯蚓如何帮助土壤变得肥沃,如何为植物提供养分,这些在书中都得到了非常直观和形象的展示,让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学到了知识,而且是那种发自内心、乐于接受的知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