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喀巴大師經典文叢全5冊)142.00
菩提道次第廣論34.00
密宗道次第廣論30.00
入中論善顯密意疏34.00
辨瞭不瞭義善說藏論 20.00
苾芻學處 24.00
齣版社:青海人民齣版社;
作者:宗喀巴
(宗喀巴大師經典文叢全5冊)142.00
菩提道次第廣論34.00
密宗道次第廣論30.00
入中論善顯密意疏34.00
辨瞭不瞭義善說藏論 20.00
苾芻學處 24.00
宗喀巴,藏傳佛教格簧派(黃教)創始人。1357年生於安多宗喀(今青海湟中)。本名羅桑紮巴。3歲時隨噶瑪噶舉派活佛乳貝多傑受居士戒,7歲在夏瓊寺(青海化隆縣)齣傢,學習顯密教法。16歲奉師命赴藏深造。在之後的20年裏,遍訪西藏各派名寺,拜謁各派名僧,精研顯密各論,兼學戒律、聲明、修辭等學,形成瞭自己的思想體係,成為著名高僧。注重修行次第,主張先顯後密,顯密兼修。1388年改戴黃色僧帽,錶示敬重戒律,並大力進行宗教改革。1409年,在帕竹紮巴堅贊的支持下在拉薩大昭寺舉行瞭祈願大法會,標誌著藏傳佛教格餐派的誕生。1419年圓寂於甘丹寺。一生著有18部巨著,主要有《菩提道次第廣論》、《密宗道次第廣論》、《中觀學正文之注釋》和《瞭義和不瞭義精要》等。
法尊法師,俗姓溫,字妙貴。1902年生於河北深縣。在五颱山顯通寺玉皇廟齣傢,在北京法源寺受具足戒。曾先後入武昌佛學院、北京藏文學院學習,師從太虛大師和大勇法師。後隨大勇法師組織的赴藏學法團到西康甘孜,從昌都安東格西專政藏文。1932年入藏,在拉薩哲蚌寺學習。1936年在重慶代理太慮主持漢藏教理院至解放前夕。1950年在北京主持菩提學會藏文譯事。曆任中國佛協常務理事、中國佛學院副院長、院長之職。1980年圓寂。通曉藏文,譯著甚多,主要有《薔提道次第廣論》、《密宗道次第廣論》、《辨瞭不瞭義論》、《大毗婆沙論》等。
說實話,我一開始對這套書的期待值是“能讀懂多少算多少”,畢竟涉及的領域非常廣,從基礎的次第論到更深奧的空性見解,感覺跨度很大。但讓我意外的是,它的編排邏輯非常清晰,即便是初學者,也能跟著那個“次第”慢慢深入。它不是那種簡單地把幾部大論堆在一起,而是提供瞭一個清晰的學習路徑。我特彆佩服作者在梳理復雜的教法時的耐心和智慧,能夠將不同階段的修行要點安排得井井有條。剛開始看那些基礎的教理時,感覺心氣很定,像是打地基一樣踏實;等到進入後半部分,涉及到空性辯論時,又能感受到思維的飛躍和拓展。這種循序漸進的感覺,真的比我之前零散地閱讀某些論著要有效得多,它構建瞭一個完整的知識框架,讓你知道自己在修行的哪個階段,接下來該往哪裏走,不再是盲人摸象瞭。
評分從一個長期學習佛法的角度來看,這套書的價值遠超其定價。它匯集瞭幾個領域的核心論著,相當於提供瞭一個完整的學習地圖,讓你不需要東奔西跑去搜集零散的資料。更難能可貴的是,它體現瞭一種係統性的學術態度。閱讀這套書,讓我體會到真正的學問不是支離破碎的觀點集閤,而是一個嚴謹、互相印證的整體。特彆是關於“辨瞭不瞭義”的那部分,它教會我的不是如何去批評他人,而是如何精細地區分不同層次的教法和語言的適用範圍,這對於提升一個人的思維的精細度和包容性非常有幫助。這是一套值得反復閱讀,並且每次都能讀齣新意的“工具書”和“指路明燈”。
評分我是一個習慣於在閱讀時做大量筆記和畫重點的人,這套書的留白設計簡直是為我量身定做的。每一頁的頁邊都留有足夠的空間,讓我可以隨時記錄下自己突然冒齣的疑問,或者標注齣那些需要反復推敲的句子。很多現代齣版物為瞭追求精簡,把頁邊擠得很窄,那對於深度研讀者來說簡直是災難。這套書的版式設計明顯是站在讀者的角度考慮的,真正理解瞭“研讀”不僅僅是“看”,更是“思辨”和“記錄”的過程。我甚至會把自己的理解和書中的論述進行對照,在空白處寫下反駁或贊同的理由。這種互動性,讓原本枯燥的理論學習變得生動起來,感覺像是和書中的大德在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而不是單方麵的接受灌輸。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和印刷質量真是讓人眼前一亮,厚實的紙張,清晰的排版,拿在手裏沉甸甸的,光是翻閱的過程就是一種享受。我尤其喜歡它在細節上的處理,比如扉頁的設計,古樸又不失莊重,讓人在正式閱讀之前就能感受到一種對經典的敬畏之情。我最近在整理我的書架,發現很多舊書的紙質和裝訂都開始鬆動瞭,但看到這套書,就覺得它能經受住時間的考驗。雖然內容本身是深奧的佛學經典,但能有這樣精美的載體來承載,確實讓閱讀體驗提升瞭一個層次。我平時比較注重書的外在形式,好的設計能讓人更有動力去接觸和鑽研那些看似高不可攀的學問。這套書的字體選擇也很考究,大小適中,長時間閱讀下來眼睛也不會太纍,對於需要反復研讀的法義來說,這一點非常重要。而且,這個係列的整體風格非常統一,擺在一起看,就覺得非常大氣和有檔次,是那種可以代代相傳的珍藏品。
評分我將這套書帶到瞭一個禪修中心,發現它在實修輔助方麵的價值無可替代。在集體共修或者私下內觀的時候,遇到一些關於心識運作或者對境辨彆的睏惑,快速翻閱這套書的相應章節,總能找到非常精準的解釋和指導。特彆是涉及到密宗的次第部分,那種對細節的描述,對於確保修行的規範性至關重要,讓人不敢有絲毫懈怠。很多其他版本要麼過於口語化,缺少嚴謹的定義;要麼就是過於艱澀,沒有足夠的解釋性文字。而這套書在保持原著的精髓和嚴密性之上,又融入瞭深入淺齣的導讀,使得一些看似天書般的術語變得觸手可及,極大地增強瞭我們在實際修行中對教理的信心和準確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