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喀巴大师经典文丛全5册)142.00
菩提道次第广论34.00
密宗道次第广论30.00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34.00
辨了不了义善说藏论 20.00
苾刍学处 24.00
出版社:青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宗喀巴
(宗喀巴大师经典文丛全5册)142.00
菩提道次第广论34.00
密宗道次第广论30.00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34.00
辨了不了义善说藏论 20.00
苾刍学处 24.00
宗喀巴,藏传佛教格簧派(黄教)创始人。1357年生于安多宗喀(今青海湟中)。本名罗桑扎巴。3岁时随噶玛噶举派活佛乳贝多杰受居士戒,7岁在夏琼寺(青海化隆县)出家,学习显密教法。16岁奉师命赴藏深造。在之后的20年里,遍访西藏各派名寺,拜谒各派名僧,精研显密各论,兼学戒律、声明、修辞等学,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成为著名高僧。注重修行次第,主张先显后密,显密兼修。1388年改戴黄色僧帽,表示敬重戒律,并大力进行宗教改革。1409年,在帕竹扎巴坚赞的支持下在拉萨大昭寺举行了祈愿大法会,标志着藏传佛教格餐派的诞生。1419年圆寂于甘丹寺。一生著有18部巨著,主要有《菩提道次第广论》、《密宗道次第广论》、《中观学正文之注释》和《了义和不了义精要》等。
法尊法师,俗姓温,字妙贵。1902年生于河北深县。在五台山显通寺玉皇庙出家,在北京法源寺受具足戒。曾先后入武昌佛学院、北京藏文学院学习,师从太虚大师和大勇法师。后随大勇法师组织的赴藏学法团到西康甘孜,从昌都安东格西专政藏文。1932年入藏,在拉萨哲蚌寺学习。1936年在重庆代理太虑主持汉藏教理院至解放前夕。1950年在北京主持菩提学会藏文译事。历任中国佛协常务理事、中国佛学院副院长、院长之职。1980年圆寂。通晓藏文,译著甚多,主要有《蔷提道次第广论》、《密宗道次第广论》、《辨了不了义论》、《大毗婆沙论》等。
这本书的装帧和印刷质量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厚实的纸张,清晰的排版,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光是翻阅的过程就是一种享受。我尤其喜欢它在细节上的处理,比如扉页的设计,古朴又不失庄重,让人在正式阅读之前就能感受到一种对经典的敬畏之情。我最近在整理我的书架,发现很多旧书的纸质和装订都开始松动了,但看到这套书,就觉得它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虽然内容本身是深奥的佛学经典,但能有这样精美的载体来承载,确实让阅读体验提升了一个层次。我平时比较注重书的外在形式,好的设计能让人更有动力去接触和钻研那些看似高不可攀的学问。这套书的字体选择也很考究,大小适中,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也不会太累,对于需要反复研读的法义来说,这一点非常重要。而且,这个系列的整体风格非常统一,摆在一起看,就觉得非常大气和有档次,是那种可以代代相传的珍藏品。
评分从一个长期学习佛法的角度来看,这套书的价值远超其定价。它汇集了几个领域的核心论著,相当于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学习地图,让你不需要东奔西跑去搜集零散的资料。更难能可贵的是,它体现了一种系统性的学术态度。阅读这套书,让我体会到真正的学问不是支离破碎的观点集合,而是一个严谨、互相印证的整体。特别是关于“辨了不了义”的那部分,它教会我的不是如何去批评他人,而是如何精细地区分不同层次的教法和语言的适用范围,这对于提升一个人的思维的精细度和包容性非常有帮助。这是一套值得反复阅读,并且每次都能读出新意的“工具书”和“指路明灯”。
评分我是一个习惯于在阅读时做大量笔记和画重点的人,这套书的留白设计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每一页的页边都留有足够的空间,让我可以随时记录下自己突然冒出的疑问,或者标注出那些需要反复推敲的句子。很多现代出版物为了追求精简,把页边挤得很窄,那对于深度研读者来说简直是灾难。这套书的版式设计明显是站在读者的角度考虑的,真正理解了“研读”不仅仅是“看”,更是“思辨”和“记录”的过程。我甚至会把自己的理解和书中的论述进行对照,在空白处写下反驳或赞同的理由。这种互动性,让原本枯燥的理论学习变得生动起来,感觉像是和书中的大德在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而不是单方面的接受灌输。
评分说实话,我一开始对这套书的期待值是“能读懂多少算多少”,毕竟涉及的领域非常广,从基础的次第论到更深奥的空性见解,感觉跨度很大。但让我意外的是,它的编排逻辑非常清晰,即便是初学者,也能跟着那个“次第”慢慢深入。它不是那种简单地把几部大论堆在一起,而是提供了一个清晰的学习路径。我特别佩服作者在梳理复杂的教法时的耐心和智慧,能够将不同阶段的修行要点安排得井井有条。刚开始看那些基础的教理时,感觉心气很定,像是打地基一样踏实;等到进入后半部分,涉及到空性辩论时,又能感受到思维的飞跃和拓展。这种循序渐进的感觉,真的比我之前零散地阅读某些论著要有效得多,它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让你知道自己在修行的哪个阶段,接下来该往哪里走,不再是盲人摸象了。
评分我将这套书带到了一个禅修中心,发现它在实修辅助方面的价值无可替代。在集体共修或者私下内观的时候,遇到一些关于心识运作或者对境辨别的困惑,快速翻阅这套书的相应章节,总能找到非常精准的解释和指导。特别是涉及到密宗的次第部分,那种对细节的描述,对于确保修行的规范性至关重要,让人不敢有丝毫懈怠。很多其他版本要么过于口语化,缺少严谨的定义;要么就是过于艰涩,没有足够的解释性文字。而这套书在保持原著的精髓和严密性之上,又融入了深入浅出的导读,使得一些看似天书般的术语变得触手可及,极大地增强了我们在实际修行中对教理的信心和准确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