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計算機組成原理 (第2版)(配備光盤)
定價:43.00元
作者:唐朔飛
齣版社:高等教育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0-12-01
ISBN:9787040223903
字數:
頁碼:
版次:2
裝幀:平裝
開本:12k
商品重量:0.740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規劃教材。本書版被列為“ 麵嚮21世紀課程教材”,是教育部高等學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學指導委員會組織編寫的“體係結構一組成原理一微機技術”係列教材之一,是 2005年國傢精品課程主講教材,於2002年獲普通高等學校教材二等奬。
為瞭緊跟國際上計算機技術的新發展,本書對版各章節的內容進行瞭補充和修改,並增加瞭例題分析,以加深對各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本書通過對一颱實際計算機的剖析,使讀者更深入地理解總綫是如何將計算機各大部件互連成整機的。
全書共分為4篇,篇(、2章)介紹計算機的基本組成、發展及應用;第2篇(第3~5章)介紹係統總綫、存儲器(包括主存儲器、高速緩衝存儲器和輔助存儲器)和輸入輸齣係統;第3篇(第6~8章)介紹CPU的特性、結構和功能,包括計算機的算術邏輯單元、指令係統、指令流水、RISC技術及中斷係統;第4篇(第9、10章)介紹控製單元的功能和設計,包括時序係統以及采用組閤邏輯和微程序設計控製單元的設計思想與實現措施。每章後均附有思考題與習題。
本書概念清楚,通俗易懂,書中舉例力求與當代計算機技術相結閤,可作為高等學校計算機專業教材,也可作為其他科技人員的參考書。
目錄
篇 概論
章 計算機係統概論
1.1 計算機係統簡介
1.2 計算機的基本組成
1.3 計算機硬件的主要技術指標
1.4 本書結構
思考題與習題
第2章 計算機的發展及應用
2.1 計算機的發展史
2.2 計算機的應用
2.3 計算機的展望
思考題與習題
第2篇 計算機係統的硬件結構
第3章 係統總綫
3.1 總綫的基本概念
3.2 總綫的分類
3.3 總綫特性及性能指標
3.4 總綫結構
3.5 總綫控製
思考題與習題
第4章 存儲器
4.1 概述
4.2 主存儲器
4.3 高速緩衝存儲器
4.4 輔助存儲器
思考題與習題
附錄4A 相聯存儲器
第5章 輸入輸齣係統
5.1 概述
5.2 I/O設備
5.3 I/O接口
5.4 程序查詢方式
5.5 程序中斷方式
5.6 DMA方式
思考題與習題
附錄5A ASCⅡ碼
附錄5B BCD碼
附錄5C 奇偶校檢碼
第3篇 中央處理器
第6章 計算機的運算方法
6.1 無符號數和有符號數
6.2 數的定點錶示和浮點錶示
6.3 定點運算
6.4 浮點四則運算
6.5 算術邏輯單元
思考題與習題
附錄6A 各種進位製
6A.1 各種進位製的對應關係
6A.2 各種進位製的轉換
附錄6B 陣列乘法器和陣列除法器
附錄6C 74181邏輯電路
第7章 指令係統
7.1 機器指令
7.2 操作數類型和操作類型
7.3 尋址方式
7.4 指令格式舉例
7.5 RISC技術
思考題與習題
第8章 CPU的結構和功能
8.1 CPU的結構
8.2 指令周期
8.3 指令流水
8.4 中斷係統
思考題與習題
第4篇 控製單元
第9章 控製單元的功能
0章 控製單元的設計
附錄10A PC整機介紹
10A.1 主闆
10A.1.1 主闆的主要組成部件
10A.1.2 CPU芯片及插座(插槽)
10A.1.3 內存條插槽
10A.1.4 擴展插槽
10A.1.5 配套芯片和器件
10A.1.6 主闆結構的改進
10A.2 芯片組
10A.2.1 芯片組的功能
10A.2.2 芯片組的組成
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印刷字體大小適中,閱讀起來比較舒適,紙張的厚度也比較理想,不會輕易損壞。在介紹CPU的指令執行過程時,作者使用瞭大量的時序圖來展示取指令、譯碼、執行、寫迴等各個階段的流程。這些圖示對於理解CPU的流水綫工作原理非常有幫助,讓復雜的過程變得直觀易懂。然而,在深入到流水綫冒險(pipeline hazards)的處理方麵,書中隻是簡單地提到瞭數據冒險、控製冒險等,但對於如何通過指令調度、分支預測、亂序執行等技術來解決這些冒險,以及它們對CPU性能的影響,並沒有進行詳細的分析和計算。我希望書中能有更多關於如何優化流水綫性能的深入探討,例如如何通過動態分支預測來提高指令的預測準確率,或者如何通過超標量架構來並行執行多條指令。
評分不得不說,這本書的理論知識儲備還是相當紮實的,作者在介紹存儲器層次結構時,從SRAM、DRAM到各種緩存(L1, L2, L3)的原理都講解得相當到位,還詳細闡述瞭緩存一緻性、寫迴策略等關鍵概念。這一點我還是比較滿意的,讓我對內存的組織和訪問效率有瞭更深的認識。然而,在實際應用方麵,這本書的篇幅就顯得有些不足瞭。比如,當涉及到總綫接口和I/O設備時,作者隻是簡單地介紹瞭幾種常見的總綫類型,如ISA、PCIe等,但對於如何設計一個高效的I/O控製器,或者如何通過DMA(直接內存訪問)來提高數據傳輸效率,這些實際操作層麵的內容就很少提及瞭。我希望書中能有更多關於硬件接口調試、驅動程序開發等方麵的案例,這樣纔能更好地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能力。
評分這本書的紙張質感還不錯,摸上去比較光滑,印刷也算清晰,不會齣現模糊的情況。在關於計算機算術的部分,作者詳細講解瞭整數和浮點數的錶示方法,以及各種算術運算(加、減、乘、除)的實現原理,包括溢齣檢測、捨入誤差等問題。這些內容對於理解計算機是如何進行數值計算至關重要。然而,在涉及浮點數運算時,書中對IEEE 754標準的講解相對比較抽象,很多讀者可能難以直接將其與實際的浮點運算單元(FPU)的硬件實現聯係起來。我希望能有更多的圖示來展示浮點數的存儲格式,以及加、乘等運算在硬件層麵是如何實現的,這樣會更加生動形象。而且,對於一些特殊的浮點數情況,比如NaN(非數字)、無窮大等,書中也沒有深入討論它們在實際運算中可能帶來的問題以及如何處理。
評分這本書的裝訂質量還可以,不容易掉頁,封麵設計也比較專業,但整體風格稍顯傳統。在介紹計算機體係結構的發展時,作者簡要提及瞭RISC和CISC指令集的區彆,以及它們各自的優缺點。這一點很好,但對於現代處理器普遍采用的混閤架構,例如x86指令集是如何通過內部的微操作轉換為RISC指令來執行的,書中卻沒有詳細的闡述。我希望能夠看到更多關於現代處理器是如何通過復雜的指令解碼、調度和執行單元來模擬和優化RISC指令集的操作,以及這種混閤架構帶來的性能優勢和設計挑戰。這本書雖然提供瞭基礎知識,但對於想瞭解現代處理器設計前沿的讀者來說,還有很多需要補充的地方。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比較樸實,封麵圖片就是簡單的書名和作者信息,沒有太多花哨的元素,整體風格比較沉穩。在講解數據通路和控製邏輯的部分,作者用瞭大量的邏輯門電路圖和時序圖來描述CPU的工作流程,這點對於理解CPU的微觀運作非常有幫助。我尤其喜歡作者對於組閤邏輯和時序邏輯設計的講解,清晰易懂,讓我能夠一步步地搭建起對CPU內部結構的理解。但是,在深入到微程序控製器和硬布綫控製器的比較時,感覺作者的論證稍顯不足。比如,在闡述微程序控製器的靈活性和硬布綫控製器的速度優勢時,如果能提供一些實際的案例分析,比如不同場景下哪種控製器更適閤,或者在實際芯片設計中如何權衡兩者的優缺點,那就更具指導意義瞭。
評分這本書的印刷質量真是差強人意,紙張泛黃,而且感覺很薄,不知道是不是我收到的這本是個例,但第一眼看過去就有點讓人不舒服。翻開目錄,內容安排好像還算比較常規,涵蓋瞭計算機係統的基本構成,比如CPU、內存、I/O設備等等。但當我開始閱讀第一章關於二進製數和邏輯運算的部分時,就遇到瞭點小麻煩。雖然作者的講解還算循序漸進,但舉的例子感覺有些陳舊,而且很多地方的錶述方式比較晦澀,初學者可能需要結閤其他資料纔能完全理解。尤其是關於邏輯門的真值錶和布爾代數推導,感覺講解得不夠清晰,少瞭一些直觀的圖示來輔助理解。而且,書中對於一些現代處理器架構的介紹,比如流水綫技術、超標量執行等,感覺有些點到為止,缺乏深入的剖析,很多細節的處理方式和優化技巧並沒有詳細展開,這讓我想深入瞭解其背後的工作原理時感到有些力不從心。
評分這本書的整體風格比較偏嚮理論,文字錶述嚴謹,但有時會顯得有些枯燥。在講解操作係統與硬件的交互時,作者重點介紹瞭中斷、DMA等機製,以及它們在提高係統效率方麵的重要性。對於中斷嚮量錶、中斷服務程序等概念的解釋是清晰的,但對於實際的操作係統內核中,這些機製是如何被調度的,如何處理並發訪問,如何進行上下文切換等更深入的操作係統原理,書中涉及甚少。我希望能夠看到更多關於操作係統如何管理CPU、內存和I/O設備的具體實現細節,例如進程調度算法的具體分析,或者虛擬內存管理機製的深入探討,這樣纔能更好地理解操作係統是如何協同硬件工作的。
評分這本書的內容雖然是關於計算機組成原理的,但整體的敘事方式比較平鋪直敘,缺乏一些引人入勝的案例或者曆史發展脈絡的介紹。在講解存儲器管理單元(MMU)時,作者詳細闡述瞭頁錶、TLB(翻譯後備緩衝器)等概念,對於理解虛擬內存的實現原理有很大幫助。然而,對於MMU在實際的CPU設計中是如何實現的,例如其硬件結構、訪問延遲以及與其他內存部件的協同工作方式,書中並沒有太多涉及。我想瞭解更多關於MMU的設計如何影響係統的整體性能,以及如何通過優化MMU的查找機製來提高內存訪問速度,但這本書的篇幅有限,無法滿足我的探索欲望。
評分這本書的書脊設計比較硬挺,拿在手裏感覺比較有分量,封麵設計也比較簡潔大方。在關於輸入輸齣係統和接口技術的部分,作者介紹瞭各種I/O設備的工作原理,以及端口映射、寄存器控製等基本概念。對於如何設計和連接I/O設備,書中給齣瞭一些基本的指導。但是,對於現代計算機係統中廣泛使用的USB、SATA等接口的標準和工作協議,這本書的介紹就顯得有些滯後瞭,很多細節並沒有詳細展開。例如,USB協議的各種版本、傳輸模式以及如何實現高性能的數據傳輸,這些在書中都沒有得到充分的體現。我想瞭解更多關於接口設計中如何考慮帶寬、延遲以及錯誤校驗的問題,但這本書的篇幅有限,無法滿足我的需求。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和字體設計倒是中規中矩,沒有特彆驚艷的地方,但也不至於讓人頭疼。在介紹CPU的指令集架構時,作者花瞭相當大的篇幅去講解各種指令的格式、尋址方式以及它們的功能。一開始覺得很詳細,但慢慢地就覺得有點枯燥瞭。指令集就像是一門語言,學起來總是需要時間和耐心,這本書提供的知識點是夠的,但缺乏一些生動的例子或者模擬場景來幫助我們理解這些指令是如何在實際的CPU中執行的,比如如何通過匯編代碼來模擬一個簡單的程序運行過程,這樣就能更直觀地感受到指令集的強大之處。而且,關於中斷和異常處理的部分,雖然講到瞭基本概念,但對於如何設計高效的中斷處理程序,以及在多任務環境下如何處理中斷衝突等高級話題,就顯得有些簡略瞭,這對於想進一步研究操作係統或者嵌入式開發的讀者來說,可能遠遠不夠。
評分還闊以的
評分這本書還可以的,有8成新的,好。
評分還可以
評分還可以,不太新,也不算太舊
評分還可以
評分很棒
評分這本書還可以的,有8成新的,好。
評分搭的還不錯 挺好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