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补四库未收方术汇刊(1辑)
第08函-1:《增补选择通书玉匣记》,全2册
清刻本,[晋]许逊撰,200.00元
《绘图全本玉匣记》一书为东晋道士许真君所著。许真君,又称许旌阳,名逊,字敬之,南昌人。博通经史,明天文地理、历律五行、谶纬之书,尤嗜神仙修炼之术。东晋宁康二年,许逊已一百三十六岁。八月望日,举家四十二口,同日从豫章西山拔宅升天,鸡犬随之。著有《太上灵宝净明飞仙度人经法》、《灵剑子》、《石函记》、《玉匣记》等书。从清代至民国以来,《玉匣记》就是家家*备、不可或缺的宝典,是人们“贵中求和,近利远害”的理论依据和人生指南。《增补选择通书玉匣记》以清光绪刻本为底本影印出版,集各类占卜术之大成,其内容包罗万象,择吉、风水、占梦、五行、命理、耕种、眼跳、耳鸣、符咒等妙术秘法应有尽有,甚至相猫纳犬等各种奇奇怪怪的相法,都可以在其中找到相关资料,是研究中国民俗学的*备之书
第08函-2:《永宁通书》,全2册
清石印本,[清]王维德纂,200.00元
《永宁通书》,清王洪绪撰辑。王洪绪,字维德,作《卜筮正宗》一书行世。是书分天、地、人、和四集,以洪范斗首为经,以奇门择吉为纬,贯通万事,遍采诸家,采其醇而削其疵,折中于至当不易之理,阐扬先圣先贤之微意,参校诸家选择之书,探赜索隐,抉奥探微,删其繁复,详其疏略,相互发明,务使观者开卷了然,不惑于众说而直达夫渊微,是择吉类的一部重要典籍。
正版 周易书籍 增补选择通书玉匣记 永宁通书 古籍原版影印 一函四册线装 第8函 选吉 择吉书籍
说实话,拿到这套书的时候,我首先被它那份“原汁原味”的陌生感给震慑住了。现在的读者习惯了现代印刷的简洁明快,而这套书影印的,是真正那个时代的书籍形态,包括纸张的微黄、墨色的浓淡不一,甚至能分辨出排版时轻微的错位。这种真实的历史感,是任何精美现代复刻品都无法比拟的。我主要关注的是其中关于“选择吉日”的具体操作流程,特别是如何结合不同的时间维度和空间因素进行综合判断。书中的一些细碎的条文和口诀,虽然单独看似乎零散,但一旦结合上下文去体会,便能感受到古人那种极度注重细节和平衡的哲学思想。它不像现代某些心灵鸡汤式的“成功学”,而是教你如何与天地运行的规律和谐共处,顺势而为。对于我们这些在快节奏生活中寻找内心安宁的人来说,研究这些古老的智慧,反而能提供一种更深层次的稳定感和方向感。这四册书,沉甸甸的,也意味着沉甸甸的知识量。
评分这本《增补选择通书玉匣记》与《永宁通书》的影印本,着实让我这位研习传统文化多年的老饕眼前一亮。拿到手时,那份古籍原版影印的质感,那种墨香与纸张的年代感,就足以让人沉浸其中。我一直对宋明以来的择吉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市面上流传的许多版本往往是经过后期修订或简化,失却了原貌的韵味和精微之处。然而,这套书不同,它仿佛带着历史的尘埃直接呈现在你面前,那种严谨的排版和繁复的图表,虽然对初学者略显挑战,但对于追求原汁原味研究的同仁来说,简直是至宝。特别是“玉匣记”部分,它所收录的那些精细的“趋避之道”,许多都是在后世的通书中被一笔带过或者彻底遗弃的,其考据之深,可见编纂者的用心良苦。阅读过程中,我常常需要对照着手头的其他历代通书进行交叉比对,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蕴含的古人生活智慧与宇宙观的微妙联系。线装的装帧方式,也让翻阅时更加小心翼翼,仿佛每一次翻动都是对古籍的尊重。这四册书,无疑为我近期的研究课题提供了极为坚实和可靠的原始资料支撑。
评分我本来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购入这套书的,毕竟“古籍原版影印”这几个字现在已经被太多粗制滥造的产品滥用了。但当我拆开第八函,看到里面那份厚重且清晰的影印件时,那种心跳加速的感觉,大概只有真正的古籍爱好者才能体会。这套书的装帧工艺,特别是线装的扎实程度,远超我的预期,完全没有那种松垮感,非常适合长期翻阅和把玩。更让我惊喜的是,影印的清晰度极高,即便是那些需要辨认细微朱批或注释的地方,也能看得一清二楚,这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我尤其欣赏《永宁通书》中的星宿运行与节气交替的论述部分,它的表述逻辑清晰,层层递进,对比现在许多将古代术数神秘化、晦涩化的解读,这本原版更能体现出古人对自然规律的理性观察与归纳。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历法和时间观念的朋友来说,这套书是不可或缺的工具书,它所承载的不仅是术数知识,更是一部活生生的古代社会生活百科全书。
评分我对这套书的评价,很大程度上基于它提供的研究深度,而非单纯的阅读体验。作为一名长期在古典文献领域耕耘的研究者,我深知获取可靠的影印善本是多么不易。《增补选择通书玉匣记》的价值在于它的“增补”二字,它往往收录了其他单行本中缺失的关键性补遗。当我翻到其中关于特定祭祀仪式的选择法时,发现其引用的文献源头比我此前掌握的资料更为古老和权威。线装的古籍,最怕的就是频繁翻阅导致散架,但这套书的装订工艺相当讲究,即便是内页的影印部分,也保持了良好的平整度,这使得我可以比较轻松地在书页上做笔记和标记,而不用担心损坏这件“文物级的”影印品。它提供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严谨治学的态度——那就是回归源头,不轻信二手资料的引述。这四册书,已经成为了我书房里不可或缺的案头参考书。
评分从一个纯粹的“收藏者”角度来看,这套线装影印本的价值也是非常高的。它成功地在“可读性”和“历史真实性”之间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很多时候,为了追求古籍的“原版感”,影印质量往往牺牲了清晰度,导致阅读困难;但这一套书的处理非常到位,它保留了原版特有的纸张肌理和装帧形态,同时又通过现代技术确保了文字的辨识度。我特别喜欢研究古人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的视角。这套书中所体现的,是一种高度系统化的环境感知能力,例如对不同季节、不同方位、甚至不同时辰下能量流动的细微把握。它不是简单的迷信,而是一套基于长期经验积累的“环境适应手册”。看着这套书,我仿佛能触摸到当年那些士大夫们在筹划大事时,是如何审视天文、地理、人事,并最终做出决断的。这份沉静而有力的智慧,才是这套书真正的魅力所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