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生幸福、智慧和价值的旷世思考。如果说我们粗糙贫乏的人生需要精神导师,那么把苏格拉底请回家,与我们的灵魂对话。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哲学之圣,是“西方的孔子”,他给了哲学以有力的推动,以至直到整个古代世界的终结,哲学都没有离开过他所指引的道路。他的思想、言辞、生活和死亡,都深刻地影响了整个西方文化。他的危机意识、牛虻精神和拯救社会道德的行为成为知识分子的人格典范,甚至他被不公正地处死,都使西方文化披上了深刻的悲剧性色彩。
本书是苏格拉底关于人生幸福、智慧和价值的旷世思考。
如果说我们粗糙贫乏的人生需要精神导师,那么就把苏格拉底请回家,与我们的灵魂对话吧!
苏格拉底(前469年—前399年),的古希腊哲学家,与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希腊三贤”。苏格拉底是一位个性鲜明、褒贬不一的传奇人物。 原为雕刻匠,后来倾心于教育研究,并以培养青年的完善道德为己任。他主张有知识的人才具有美德,才能治理国家,强调“美德就是知识”。苏格拉底一生未曾著述,其言论和思想多见于柏拉图和色诺芬的著作。
回忆苏格拉底
【古希腊】色诺芬著
卷 虔敬
章 虔敬的苏格拉底
第二章 青年的指引者
第三章 苏格拉底之影响力
第四章 对话阿里斯托底莫斯
第五章 论自制力的重要性
第六章 对话诡辩家安提丰
第七章 扼制夸耀之风
第二卷 真诚
章 人贵在自制
第二章 受之恩惠,施以援手
第三章 血浓于水,情缘于
第四章 朋友是笔丰厚的资产
第五章 朋友的价值不可估量
第六章 真诚,真实,真心
第七章 自力更生,自我潜能挖掘
第八章 审时度势,合适重要
第九章 提供平台,收获双赢
第十章 适时投资换来丰厚回报
第三卷 勇敢
章 责任的承担者
第二章 好的将领什么样
第三章 雄心壮志是丰功伟绩的动力
第四章 好领导与好将领之辩
第五章 学会及时提升能力
第六章 志向实现的基础
第七章 关于害羞和胆怯
第八章 好和美是两回事
第九章 勇敢与智慧
第十章 与工匠谈论工艺
第十一章 相爱是怎么回事
第十二章 锻炼身体无须刻意
第十三章 生气的人很丑陋
第十四章 学会分享
第四卷 死亡
章 接受教育才能幸福
第二章 揭穿自大者的真面目
第三章 自制能力是能力的首要条件
第四章 正义与私心
第五章 自制的好坏及必要性
第六章 虔诚与遵纪守法
第七章 要有精神
第八章 死亡的幸福
苏格拉底之死
【古希腊】柏拉图著
苏格拉底与欧绪弗洛之辩
申辩篇:苏格拉底在法庭上的陈述
监狱篇:苏格拉底后的时光
苏格拉底的后一次谈话
克里同家境殷实,他称自己经常被告密者骚扰,苏格拉底建议他雇用家境贫寒但却熟悉法律的阿赫戴马斯来为他辩护,这对于双方都是有好处的。阿赫戴马斯也经常帮助别人,并因此获得了酬金与名声。
苏格拉底有一次听到克里同说,在雅典,一个安分守己的人想要生活下去是比较困难的,并且克里同还补充说现在就有人正在起诉他,并不是因为他伤害了对方,而是那些人认为他会花钱来息事宁人。
“那么克里同,请你告诉我,你是不是养了狗来防止豺狼进入你的羊群中呢?”“必须饲养狗,如果不饲养的话,是非常不合算的。”“那你为什么不雇用一个既愿意帮助你并且也有能力帮助你的人来为你防御那些企图伤害你的人呢?”
“其实我是很愿意这样做的,但是我害怕他会反过来加害于我。”“怎么会呢?难道你不觉得要讨好像你这样的人比得罪你更加能心情舒畅吗?并且还能获得不菲的酬金。你可知道,现在这里就有人把能结识你当作一件无上光荣的事呢!”因为有了这次谈话,后来他们找了阿赫戴马斯这个非常擅长辩论并且才能出众的人,虽然他很贫穷,但他并不是那种不择手段、唯利是图的人,他正直而善良,他有自信能把属于克里同的东西从那些告密者手中夺回来。所以,每当克里同收获谷物、油、酒、羊毛或任何其他农产品的时候,他都会送一部分给阿赫戴马斯,并且在他每次献祭的时候都会邀请阿赫戴马斯共进晚餐,全方位地照顾了阿赫戴马斯。自然,阿赫戴马斯也把克里同当作自己的恩人,对他尊敬有加。后来,他发现那些控诉克里同的人其实存在很多违法行为,并且还有很多仇家。他依法检举了其中的一个,根据律法,这个人会被判处刑罚或者处以罚金,这个人深知自己犯了法,所以想尽一切办法想逃脱阿赫戴马斯的追讨,但是阿赫戴马斯却很有耐心地等到他撤销了对克里同的起诉并且赔偿了克里同的损失后才作罢。
当阿赫戴马斯在这件事及后续一些类似的事件上都取得成功之后,很多人就像当牧羊人有了一条好狗后,其他人都愿意把自己的羊群安置在他的羊群四周,以便自己的羊群也能得到看护一样,克里同的很多朋友都请求克里同能准许他们请阿赫戴马斯作为他们的保护人。阿赫戴马斯自然是乐意讨好克里同的,因为这样不仅能使克里同本人得到安宁,连同他身边的朋友也能得到安宁。如果有人与阿赫戴马斯意见不合并且指责他讨好克里同是因为受了克里同的恩惠时,阿赫戴马斯会反问他:“是接受正直人的优待并且回报他,与恶人失和可耻呢,还是与那些加害善良高尚的人,并与有品德的人成为仇敌,与恶人同流合污可耻呢?”从此之后,阿赫戴马斯逐渐成为了克里同的朋友,并且得到了克里同及很多他的朋友的尊敬。
/>
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处理文本时的那种审慎和谦逊的态度。在解释一些关键的、至今仍有争议的古希腊文本片段时,作者非常克制地避免了过度解读或武断下结论。他常常会并列呈现几种主流的学术观点,然后指出每种观点的合理性与不足之处,把最终的判断权留给读者。这种“邀请你一同思考”的姿态,让阅读过程充满了智力上的愉悦和探索的乐趣。例如,在论述早期自然哲学家对“本原”(Arche)的探寻时,书中对泰勒斯、阿那克西米尼等人的观点进行了细致的辨析,没有将他们的思想简单化为“水是万物之源”之类的口号,而是深入挖掘了他们试图用理性方法解释世界的早期尝试。这种对历史细节的尊重,保证了本书的学术底色,同时又避免了陷入故纸堆的枯燥,达到了知识的深度与可读性的完美平衡。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艺术品,那种厚重而复古的纸张质感,加上封面上烫金的字体,拿在手里就能感受到一股知识的沉淀感。我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在一个老式咖啡馆里第一次翻开它的。那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让我仿佛穿越回了那个雅典的城邦广场,耳边似乎还能听到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争论不休的声音。作者在引言部分对于西方哲学源流的梳理非常到位,不像某些学术著作那样干巴巴地堆砌史料,而是用了一种非常生动的叙事手法,将那些拗口的古希腊概念,比如“逻各斯”(Logos)和“理念论”(Theory of Forms),融入到当时雅典社会的日常场景中去解析。读完第一章,我对那种古老而充满生命力的思想碰撞有了初步的印象,那种对真理的纯粹追求,即便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看来,依然是震撼人心的。这本书的排版也十分考究,恰到好处的留白,让阅读过程非常舒适,眼睛不容易疲劳,这对于一本深度思考的书籍来说至关重要。
评分这本书的知识密度令人咋舌,但奇怪的是,阅读起来却毫不费力,这完全归功于作者精妙的章节组织和逻辑架构。它不是按照年代顺序简单罗列思想家,而是围绕几个核心的哲学议题展开层层递进的论述,比如“人是什么”、“什么是善”、“如何生活”等。这种主题式的梳理,使得原本庞杂的古希腊思想谱系变得清晰可辨,即便是哲学初学者也能迅速找到切入点。书中还穿插了大量的对不同学派之间辩论的场景重现,比如斯多葛学派与伊壁鸠鲁学派在对待命运上的不同态度,作者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了他们思想体系的根本差异,这种对比的艺术极高。我发现自己对许多原本模糊不清的概念,在读完相关章节后,都产生了更深刻的理解,就像是雾霾散去,露出了清晰的远山轮廓。这种系统性和条理性,使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阅读指南,更像是一份可供长期参考的知识地图。
评分坦白说,这本书给我的最大触动,来自于它对于“哲学实践”的强调。它没有将哲学仅仅视为一套抽象的理论体系,而是紧密地与古希腊人的生活实践、道德培养和政治参与联系起来。作者反复阐释了哲学在当时如何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而存在,如何塑造公民的品格。书中对“德性伦理学”的引入,并非是生硬的理论灌输,而是通过描绘雅典人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情境,展示了美德是如何在具体的抉择中被培养和检验的。我读完后,深刻地反思了自己现代生活中的许多习惯和价值观,感受到了一种久违的、对生命意义的严肃追问的力量。这本书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当下社会在精神层面可能缺失的那些深刻维度。它不仅让我了解了古人如何思考,更激发了我重新思考“我应该如何生活”的冲动,这种精神上的重塑感,是任何娱乐性读物都无法比拟的。
评分我必须得说,这本书的行文风格非常大胆且富有穿透力,它没有拘泥于学院派的保守框架,而是用一种近乎批判性的眼光重新审视了古希腊思想的核心命题。特别是关于城邦政治与个体自由之间张力的探讨部分,作者的论述充满了现代性的回响。他并没有简单地将苏格拉底描绘成一个完美的圣人形象,而是揭示了其思想在特定历史语境下的复杂性与局限性。比如,书中对“美德即知识”这一核心观点的解构,就显得尤为精彩,它不再是教科书上的标准答案,而是一系列充满矛盾的辩证过程。每次读到作者引用那些晦涩的早期文献,然后用一段极其精炼、充满洞察力的现代语言进行概括提炼时,我都忍不住要停下来,细细回味,甚至会合上书本,望向窗外,进行一番长久的冥想。这种引导读者主动参与到思想建构中的方式,是这本书最宝贵的财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