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视读斯蒂芬 霍金
定价:16.80元
作者:(英)J.P.麦克沃伊奥斯卡·扎拉特译者:储亚
出版社:安徽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1-01
ISBN:978753962850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2k
商品重量:0.259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斯蒂芬·霍金是一位全球闻名的物理学家,但是在他的研究领域之外的就很少有人知道他到底做了些什么,在大众眼里,他是一个不幸的人,尽管他是一位天才科学家,写出了杰出的畅销书《时间简史》,但是他被限制在轮椅上,不能说话也不能写字。
霍金很好的掌握了20世纪物理学上的两个的理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理论,并且对这两个理论的某引起不足或是重叠有着惊人的发现,例如,在黑洞的边缘或是在宇宙的大爆炸起源上。
本书很好的介绍了霍金的研究,此书的作者在写这本书时曾和霍金进行了几次详谈,获得了很大帮助上,另外,精关幽默的插图也对这部作品进行了极好的阐释说明。
目录
译者序
宇宙中幸运的人
广义相对论
牛顿:力的概念
宇宙中的4种力
《基本原理》:描述牛顿心中的宇宙
牛顿和霍金
质量概念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经典物理学的救世主
爱因斯坦和霍金
爱因斯坦快乐的想法
找到了正确的方程式
爱因斯坦场论方程式——这些方程式意味着什么
想象中弯曲的空间:橡皮面模型
星光的弯曲:l919年5月29日的日食
史瓦西几何解
临界半径
弗里德曼:膨胀的宇宙
大爆炸理论的先驱:勒梅特的原始原子说
奥本海默:论持续的引力坍缩,1939年
1939年9月1日
1942年——个转折点
爱因斯坦的去世
霍金时代
无私的导师
一些你需要知道的东西:什么是奇点
宇宙的进化
1965年:霍金重要的一年
一个永不停歇的大脑
60年代革命
达拉斯1963
需要知道的:电磁波频谱
1963年:类星体
1965年:宇宙背景辐射
宇宙的历史
黑洞——惠勒创造了这个术语引发了骚动
黑洞时代
黑洞是什么
恒星的产生和死亡
恒星是如何坍缩,形成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的
黑洞的观测证据
20世纪70年代:霍金和黑洞
霍金想出来的那一刻
热力学定律
现在再回到黑洞
一个富有争议的新观念的产生
1972年8月,雷体斯暑期学校研究黑洞物理学
不确定原理和虚粒子
1974年2月,牛津的卢瑟福一阿普尔顿实验室
霍金和梵蒂闻——今天的伽利略
霍金和初期的宇宙
为什么我们需要量子理论
量子宇宙学
量子引力学或理论
量子宇宙学和复合时间
波和粒子.自然对物理学家开的玩笑
量子力学的奇特世界
量子宇宙学:将薛定谔方程应用到整个宇宙
DAMTP:1995年2月17日
膨胀和量子被动
人择原理
霍金的诺贝尔奖
宇宙背景探测器:历史上的发现
拓展阅读
附录
“探索宇宙的终极奥秘,点燃智慧的火花” 这本书就像是一盏指路明灯,照亮了我对宇宙探索的迷茫之路。作者用他非凡的智慧和卓越的洞察力,将那些深奥的科学理论,转化成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知识盛宴。我喜欢他对于“大爆炸理论”的详尽解读,他不仅仅是陈述了理论本身,更深入地剖析了其背后所蕴含的逻辑和证据,让我对宇宙的起源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同时,作者对于“暗物质”和“暗能量”的探索,更是让我看到了科学研究的无限前沿,也让我意识到了人类认知的局限性。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一种思维的训练。它鼓励我去质疑,去思考,去探寻事物背后的真相。作者的那种严谨而又不失幽默的叙述风格,让我在轻松愉快的阅读氛围中,吸收了大量的科学知识。我仿佛能够感受到作者那颗永不停歇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而这正是激励我不断前进的动力。这本书就像是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通往宇宙奥秘的大门,让我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憧憬和期待。
评分“打破常规,重塑认知” 我一直认为,科学探索应该是充满活力的,不应该被教条所束缚。这本书恰恰印证了我的想法。作者以一种非常规的视角,打破了许多我们固有的认知,将那些看似不可能的科学理论,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引人入胜的故事,呈现在我眼前。例如,他对于“平行宇宙”的构想,虽然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但作者却能用严谨的推演和类比,让我们窥探到其中一丝丝的真实性。这种颠覆性的思维方式,让我耳目一新。我喜欢作者那种勇于挑战权威、敢于质疑一切的精神,这正是科学发展最需要的动力。他并没有因为自己是科学巨匠而故步自封,反而一直在探索新的可能性,挑战已有的认知边界。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智慧在于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思,不被已有的知识所局限,而是始终保持一颗好奇的心,去追寻更深层的真理。每一次阅读,都像是在为我的思维注入新的活力,让我能够以更开放、更创新的态度去面对生活和学习。它鼓励我敢于质疑,敢于独立思考,不盲从,不畏惧。
评分“一场关于时间与空间的奇幻之旅” 从我翻开这本书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我将踏上一场非同寻常的旅程。作者以他独特的魅力,将我带入了时间和空间的深邃宇宙。他用优美的文字,勾勒出宇宙的宏伟画卷,让我仿佛能够亲眼目睹宇宙的诞生,感受黑洞的引力,甚至触摸到时间的流动。我特别着迷于作者关于“时间膨胀”和“空间扭曲”的描述,他不仅仅是解释了这些概念,更是让我体会到了其中蕴含的诗意和哲理。他用生动的例子,将那些复杂的物理定律变得如此易于理解,让我不禁感叹科学的奇妙之处。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增长,更是一种精神的享受。我喜欢作者那种冷静中带着激情的叙述方式,仿佛他本人就置身于宇宙的中心,与星辰对话,与时间共舞。阅读这本书,我仿佛也获得了一种超越时空的视角,能够以更广阔的胸怀去审视生命和宇宙。每一次阅读,都像是在为我的心灵注入一剂强心针,让我对未知充满向往,对生命充满敬畏。
评分“宇宙的奇迹,智慧的光芒” 我一直对宇宙的浩瀚和深邃充满了好奇,但科学的门槛似乎总是高不可攀。直到我偶然翻阅了这本书,才发现原来理解宇宙的奥秘可以如此引人入胜。作者用一种极其生动、形象的比喻,将那些抽象的科学概念展现在我眼前,仿佛我不再是一个局外人,而是置身于那个充满奇迹的宇宙之中。从黑洞的神秘面纱,到时空的弯曲扭转,再到宇宙的起源和演化,每一个章节都像是一场精彩纷呈的探索之旅。我尤其喜欢作者对于“虫洞”和“时间旅行”的解读,虽然这些概念听起来像是科幻小说,但作者却用严谨的科学理论将其娓娓道来,让我既惊叹于人类智慧的极限,又对未来的可能性充满了遐想。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更是一种思维的启迪。它让我开始用更广阔的视角去看待世界,去思考那些我们习以为常却又充满未知的现象。每一次阅读,都像是一次精神的洗礼,让我对生命、对宇宙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敬畏。即使是那些高深的理论,在作者的笔下也变得触手可及,不再是枯燥的公式和术语,而是充满生命力和想象力的故事。我甚至觉得,这本书给了我一种重新认识世界的方式,让我能够以更开放、更包容的心态去拥抱未知。
评分“哲学思辨与科学探索的完美融合”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震撼,在于它不仅仅是对科学知识的介绍,更是一种深刻的哲学思辨。作者在探讨宇宙奥秘的同时,也在不断地触及人类存在的根本问题:我们从何而来?我们将往何处去?宇宙的最终命运是什么?这些宏大而又深邃的问题,在作者的笔下得到了令人拍案叫绝的解答。他并没有给出简单的答案,而是引导读者一同去思考,去探索,去感受宇宙的无限可能性。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于“奇点”和“宇宙大爆炸”的阐述,他不仅仅是描述了事件的发生,更深入地剖析了其背后所蕴含的哲学意义,以及它如何挑战我们对时间和空间的固有认知。阅读这本书,就像是在参加一场盛大的思想盛宴,每一次翻页,都仿佛与一位睿智的长者进行着灵魂的对话。他用冷静而又富有洞察力的笔触,揭示了宇宙的规律,同时也让我们反思人类在宇宙中的渺小与伟大。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科学的进步不仅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人类认识自我、认识宇宙的深刻变革。它鼓励我们跳出狭隘的思维模式,去拥抱更广阔的视野,去思考那些超越日常琐事、关乎人类命运的终极问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