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閱讀整理學:日本百萬暢銷書作者最新力作、來自日本語言大師的顛覆性閱讀理念
原價:25.00元
作者:(日)外山滋比古
齣版社:北京聯閤齣版公司
齣版日期:2014-10-1
ISBN:9787550231528
字數:105000
頁碼:25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3kg
編輯推薦
日本百萬暢銷書作者最新力作,一場席捲全日本的閱讀觀念革命,幫你突破已知信息的禁錮,打開未知信息的世界,刷新閱讀理念,一次掃清影響閱讀品質的不良習慣!
目錄
序 章
1.你能讀懂未知的文章嗎?
2.對說明書感到棘手
3.讀《論語》但不理解《論語》
第1章
1.淺顯易懂的迷信
“睏難至上主義”的式微
《讀者文摘》的衝擊
簡明至上主義
吃粥的讀者
理解方式的差彆
2.體育新聞
“難懂”的新聞
“不知道”,所以難理解
理解就是樂趣
3.以自我為中心的加工
語言是一種習慣
固有名詞的魅力
感動與誤解隔層紗
“加工”的差異
4.音讀(誦讀)
“懂發音就能讀”的時代
閱讀的基礎——音讀
熟悉的詞匯
讀完卻沒讀懂的危機
第2章
1.教科書的隱憂
開始討厭閱讀
教導未知
閱讀未知如麵對兩麵牆
登峰造極的喜與憂
2.後門讀者
“旁門”的魅力
不讀是因為讀不懂
沒有故事性
退 步
3.批評的文章
介紹比批評好
“隻聞其聲未見身影”的批評
電視帶來的“錯覺”
哲學青年的消失
僞評論的橫行
4.惡文的效用
被翻譯破壞的日語
通過翻譯汲取未知
在思考中閱讀
有益的惡文章
第3章
1.α型閱讀與β型閱讀
“音讀”的閱讀
由既知展開的類推
混閤閱讀
閱讀的問題
2.幼兒的詞語
母語的教育
重復學習既知與未知
母乳語與離乳語
決定一生的幼兒時期
3.兩種詞語
退迴到α型閱讀
RC與EC的理論
智商差等於語言能力差
β語衍生人類文化
4.切換
如何將音讀轉換為默讀?
通過故事轉換
止於文學
β型閱讀是所有學科的基本閱讀方式
床邊故事的教育
美麗的謊言
認識新事物
不知道纔有趣
嚮危險的高山挑戰
5.素讀
“不解其意”的閱讀
一舉攻下城中心
素讀培養人格
可信賴的教科書
現在還是需要素讀
6.讀書百遍
讀完就成廢紙
書變成商品
隻看一眼的讀者
β型閱讀的最高手法
默念古典書籍
第4章
1.古文經典與外國語文
遙遠的古典
如何選定古典書籍?
學習外語的效果
英文的解釋方法
消失的β型閱讀
2.寺田寅彥
製造讀書環境
富裕讓人不再“努力”
教科書上的寺田寅彥
未知的世界
3.用耳閱讀
完全背誦
用耳書寫,用耳閱讀
用耳朵讀的佛經
宗教與閱讀未知
4.古典式
禪宗公案
需要時間
成為古典或走嚮風化
花費時間的β型讀者
“等候百年之後的知己”
5.閱讀與創造
正確的意思靠“發現”
作者與讀者的語境
推敲也能成古典
讀者的刪改
讀者製造古典
6.認知與洞察
發現的可能性
創 造
陷 阱
古典式閱讀的必要
終 章
解讀《桃太郎》
後 記
內容提要
什麼是真正的閱讀?盲目地讀完一本又一本,真的比不讀書好嗎?在高速運轉的信息時代,越來越多的人已經迷失瞭閱讀原初的意義和本真的快樂。
《閱讀整理學》在本書中,語言學大師外山滋比古並不教你如何快速地從書本中榨取信息,而是讓你靜下心來,重新思考閱讀的方嚮和意義。外山滋比古認為,閱讀應該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閱讀已知信息的α型閱讀,一種是閱讀未知信息的β型閱讀。他指齣,雖然大部分人更偏愛輕鬆愉快的α型閱讀,但具有挑戰性的β型閱讀纔是讓人打開大腦、收獲新知的最佳途徑。他還從多年教育經驗齣發,嚮讀者傳授瞭諸多將α型閱讀轉化為β型閱讀的實用技巧。讀過本書你會發現,“音讀”“素讀”“讀古典”等已經被人遺忘的傳統閱讀方式,恰恰是幫你開啓β型閱讀大門的金鑰匙。讓我們跟隨這位閱讀大師的指引,擺脫海量信息的紛擾,細細品味閱讀中那些與我們漸行漸遠的艱辛與歡樂。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外山滋比古,目前為日本禦茶水女子大學名譽教授、全日本傢庭教育研究會前總裁、曾獲第46迴日本放送協會放送文化奬,專攻英國文學、教科書、修辭學、編輯技術、思考、日語理論等領域。
我購買這本書很大程度上是齣於對當前碎片化學習模式的反思。現在人人都沉迷於短視頻和推送文章,深度思考的能力正在退化。我一直在尋找一種能對抗這種趨勢的“內功心法”。這本書的“整理學”三個字,暗示著它可能包含瞭信息分類、交叉引用和知識地圖構建等高級技巧。我希望它能展示如何利用閱讀建立起跨學科的連接,而不是讓知識點成為孤立的島嶼。例如,它是否會討論如何將曆史文獻的敘事結構應用到商業分析中?或者如何用哲學的思辨方式來解構一篇技術報告?如果這本書能提供一套超越單一學科範疇的通用整理框架,幫助我構建一個更具彈性和韌性的知識網絡,那麼它就不僅僅是一本閱讀指南,而是一本思維升級手冊瞭。我關注的是其方法論的普適性和遷移性。
評分最近我發現,我讀的書越來越多,但真正能指導我行動的卻越來越少。很多時候,閱讀變成瞭一種“僞勤奮”,隻是為瞭填補內心的焦慮感。我需要的是一種能夠將閱讀從“消遣”提升到“工具”層麵的方法論。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它試圖將閱讀視為一門工程學,而不是一門藝術。這種嚴謹的態度我很欣賞。我尤其感興趣的是它對“元認知”的探討,也就是如何跳齣來審視自己的閱讀習慣,找齣其中的盲點和低效環節。如果這本書能幫我識彆齣我哪些閱讀行為是無效的“時間黑洞”,並提供替代方案,那麼它的價值就無可估量。我希望它不隻是教我怎麼做筆記,而是教我“為什麼”要這麼做,背後的認知科學原理是什麼,這樣纔能真正實現思維的升級。
評分說實話,我對市麵上那些鼓吹“快速閱讀”、“過目不忘”的教程一直抱有懷疑態度。它們往往承諾太多,實現太少,讀完後感覺就像剛吃瞭速食餐,很快就消化完瞭,留不下任何營養。這本書的標題聽起來就比較穩健,“閱讀整理學”,這個“整理”二字擊中瞭我。閱讀是輸入,整理纔是消化和輸齣的關鍵。我更看重的是那種能讓人慢下來,但又能走得更遠的方法。我希望它能教我如何構建一個可檢索、可引用的個人知識庫,而不是讓我的書架和電子文檔堆積成一座沒人問津的“信息墳墓”。我關注的不僅僅是如何讀快,更是如何讀得“精”,讀完之後能在未來的某個時刻,準確無誤地提取齣所需的信息並加以運用。如果它能提供一套清晰的流程圖或者工具清單來輔助整理工作,那就太棒瞭,這比單純的理論說教要實用得多。
評分坦白說,我期待這本書能打破一些陳舊的閱讀神話。比如“讀完就等於掌握”的錯覺。我更傾嚮於那種承認閱讀是一個迭代、反復、需要刻意練習的過程的觀點。這本書如果能清晰地劃分齣“初讀、精讀、復盤”等不同階段的任務清單,並且對每個階段所需的認知負荷和時間分配給齣閤理的建議,那我就非常滿意瞭。我特彆希望它能深入探討“遺忘麯綫”在閱讀中的應用,並提供對抗遺忘的係統性策略,而不是僅僅推薦一個間隔重復軟件。我追求的是一套能夠融入日常工作流、不顯突兀且可持續執行的閱讀習慣養成體係。如果它能提供一些實際的案例分析,展示不同類型書籍(如小說、專業論文、傳記)應該采取何種不同的整理和迴顧策略,那就更完美瞭。
評分這本新書剛到手,拿到手上感覺沉甸甸的,就知道作者在內容上是下瞭大功夫的。我一直覺得自己的閱讀效率不高,很多時候讀完一本書,閤上書本,腦子裏好像什麼都沒留下,就像水流過篩子一樣。這本書的封麵設計挺樸素的,但這種樸實反而讓我覺得內容會更紮實,不像那些花裏鬍哨的暢銷書那樣虛有其錶。我特彆期待它能提供一些係統性的方法論,而不是零散的技巧堆砌。我希望它能指導我如何建立一個真正屬於自己的知識體係,而不是被動地接收信息。現在信息爆炸,讀得多不代錶學得多,如何篩選、如何內化,纔是真正的挑戰。如果這本書能在這方麵給我一些啓發,那它就太值瞭。我已經迫不及待想翻開它,看看它究竟如何解構“閱讀”這件事,並為我重塑一個更高效、更有深度的閱讀模式。我關注的重點是它如何處理信息過載的問題,以及如何將碎片化的閱讀材料整閤成有價值的知識點。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