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7945-2010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

GB 17945-2010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著
图书标签:
  • 消防安全
  • 应急照明
  • 疏散指示
  • GB17945-2010
  • 建筑电气
  • 消防工程
  • 安全规范
  • 照明设计
  • 疏散系统
  • 电气安全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天平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ISBN:GB179452010
商品编码:1437660067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0-09-01

具体描述

 
标准中文名称:  GB 17945-2010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
标准英文名称:  Fire emergency lighting and evacuate indicating system
ISBN:  GB 17945-2010
出版语种:  中文简体
总页数字:
 44/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9月
 装帧:  平装
作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定价:  39.00

标准中文名称: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
标准英文名称:   Fire emergency lighting and evacuate indicating system
ICS号:   13.220.20
中标分类号:   Q77
出版语种:   中文简体
总页数:   44
发布日期:   2000-01-03
实施日期:   2011-05-01
是否有修改单:   无
标准技术委员会:   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火灾探测与报警分技术委员会(SAC/TC 113/SC 6)
标准状态:   现行
商品编号:92581  定价:¥39.00  一口价:¥33.15  折扣:85%折  立即节省:¥5.85

本标准规定了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的术语和定义、分类、防护等级、一般要求、试验、检验规则、标志、使用说明书。

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安装使用的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以及其它环境中安装的具有特殊要求的系统(特殊要求由有关标准另行规定)。

¥13.60 0.9折 ¥16.00
¥13.60 0.9折 ¥16.00
¥17.85 0.9折 ¥21.00
¥35.70 0.9折 ¥42.00
¥17.85 0.9折 ¥21.00
¥30.60 0.9折 ¥36.00
¥20.40 0.9折 ¥24.00
¥45.90 0.9折 ¥54.00


《建筑防火设计原理与实践》 内容简介: 《建筑防火设计原理与实践》是一部系统阐述建筑防火设计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应用的专业著作。本书旨在为建筑师、结构工程师、消防工程师、安全管理人员以及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一套全面、深入的学习和参考资料,帮助他们掌握建筑防火设计的核心要素,并能将其有效应用于实际工程中,最大限度地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本书内容涵盖了建筑防火设计的全过程,从设计初期的理念确立,到具体的技术选型,再到后期维护管理,都进行了细致的论述。全书共分为十章,结构清晰,逻辑严谨,既有理论的高度,又有实践的深度。 第一章 建筑防火设计概述 本章首先介绍了建筑防火设计的概念、重要性及其在现代建筑中的地位。随后,深入探讨了建筑防火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火灾危险性分析、防火分区、疏散、防烟、灭火等核心理念。同时,阐述了建筑防火设计与建筑结构、使用功能、人员密度等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后续章节的深入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章 火灾风险评估与控制 火灾风险评估是建筑防火设计的前提。本章详细讲解了火灾风险评估的流程和方法,包括火灾荷载的计算、火灾蔓延途径分析、火灾探测与报警系统的选择原则等。在此基础上,本书提出了多层次的火灾风险控制策略,涵盖了从源头预防到事后响应的全方位措施,强调了针对不同建筑类型和使用场景的差异化风险控制方法。 第三章 防火分区与隔断技术 防火分区是控制火灾蔓延、为人员疏散争取宝贵时间的关键措施。本章详细介绍了防火分区的概念、划分原则以及不同类型建筑的防火分区要求。重点阐述了防火墙、防火门、防火卷帘、防火玻璃等防火分隔构件的材料选择、构造要求、安装验收规范,以及它们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与注意事项。 第四章 建筑疏散设计 人员疏散是建筑防火设计的核心目标之一。本章系统阐述了建筑疏散设计的理论基础,包括疏散距离、疏散宽度、疏散指示等关键参数的确定方法。详细介绍了不同类型建筑(如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工业建筑)的疏散出口布置、楼梯间设计、走道宽度要求,以及无障碍疏散设计等内容。本书还强调了疏散模拟技术在优化疏散方案中的应用。 第五章 建筑防烟与排烟系统 火灾产生的烟气是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本章深入讲解了建筑防烟与排烟的原理,包括自然排烟和机械排烟系统的设计要求。详细阐述了防烟楼梯间、前室、中庭等空间的防烟设计,以及排烟系统的风机选型、风道设计、排烟口布置、控制逻辑等技术要点。 第六章 建筑灭火与应急救援设施 本章聚焦于建筑内部的灭火和应急救援设施。详细介绍了室内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等各类主动灭火设施的设计原理、组成部件、选型依据和安装规范。同时,对灭火器材(如灭火器)的配置要求、使用方法进行了说明,并对消防车道、消防水源等外部救援设施的设计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第七章 消防给水系统设计 消防给水是保障各类灭火系统有效运行的基础。本章详细介绍了消防给水系统的组成、水源要求、管网设计、水泵选型、水压计算等内容。重点阐述了市政给水、储水池、消防水泵接合器等关键环节的设计考量,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讲解了如何确保消防给水系统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第八章 消防电气与控制系统 消防电气系统是保障建筑消防功能正常运行的生命线。本章详细介绍了消防电源、消防配电线路、消防应急照明、消防信号传输系统等的设计要求。重点阐述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组件选型、布线要求以及系统集成与调试。 第九章 特殊建筑类型的防火设计 针对不同使用功能和结构的建筑,其防火设计存在特殊性。本章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特殊建筑类型,如高层建筑、地下建筑、轨道交通建筑、古建筑、文物建筑等,分别介绍了它们在防火分区、疏散、防烟排烟、灭火等方面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和相应的防火设计要点。 第十章 建筑防火设计的技术发展与前沿 本章展望了建筑防火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探讨了智能化消防系统、大数据分析在火灾预防中的应用、绿色建筑与防火技术的融合等前沿课题。同时,本书也强调了建筑防火设计是一个不断更新和发展的领域,要求从业人员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紧跟技术进步和法规更新的步伐。 《建筑防火设计原理与实践》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辅以大量的图示和案例分析,力求使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建筑防火设计的复杂性,并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书不仅是学习建筑防火设计的理想教材,也是工程实践中不可多得的参考工具。

用户评价

评分

从一个普通读者的角度来说,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原来我们生活中那些不起眼的消防设施,背后竟然有着如此科学、严谨的设计和标准。我尤其对书中关于应急照明灯具的选型和安装要求的部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它不仅仅是规定了灯具的亮度,还详细阐述了灯具的防护等级、防爆性能、耐腐蚀性等,并且对安装高度、间距、以及与周围环境的配合都进行了明确的指导。我之前总以为,应急灯只要插上电就能用,但现在我明白了,在不同的使用环境,比如潮湿、有腐蚀性气体的场所,需要选择特定类型的灯具,以确保其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可靠工作。 同时,书中关于疏散指示标志的详细论述也让我大开眼界。我一直以为,疏散指示标志就是简单的箭头和文字,但这本书让我了解到,每一个标志的设计,都经过了对人体视觉感知、心理反应以及疏散行为模式的深入研究。它详细规定了标志的尺寸、颜色、发光强度、安装角度,甚至是字体的大小和间距,都直接关系到人们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能否快速、准确地识别逃生方向。我曾经在一个昏暗的商场里,看到过一些模糊不清、被杂物遮挡的疏散标志,当时心里就觉得很不踏实。这本书让我明白了,这些细节的疏忽,可能会在危急关头造成严重的后果。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身边的消防设施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更能体会到这些“沉默的守护者”所承载的责任。

评分

坦白说,一开始我对这本书的期望不高,以为就是一本枯燥的技术手册。然而,当我翻开它,立刻就被一种严谨而又实用的信息所吸引。我尤其对书中关于应急照明持续时间以及照度衰减率的规定感到好奇。我了解到,在火灾发生后,电力供应可能会中断,这时候应急照明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本书详细阐述了不同等级的火灾风险下,应急照明需要提供多长时间的光照,以及光照强度在一段时间内会以怎样的速率衰减,而这些参数的设定,都是基于保障人员疏散所需的最基本时间来确定的。它让我意识到,应急照明系统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备用电源”,而是一个经过精细计算和严格测试的生命保障系统。 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部分是关于疏散指示系统的可靠性设计。书中不仅提到了指示灯的安装位置、方向等基本要素,更深入地探讨了系统的冗余设计、故障检测和自诊断功能。我了解到,一个完善的疏散指示系统,应该能够在部分元件发生故障时,依然能够保证整体系统的正常运行,并且能够及时向管理人员发出警报。这种对细节的关注和对可靠性的追求,让我对消防安全的设计理念有了更深的认识。我曾设想,如果火灾真的发生,而我恰好身处一个不熟悉的陌生环境,模糊不清的指示灯和方向不明的疏散通道,将会给我带来多大的恐慌。这本书让我明白,那些闪烁的指示灯,是经过无数次模拟和测试,为了在最危急的时刻,为我们点燃一条通往安全的希望之路。

评分

我一直认为,安全是衡量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而消防安全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这本书《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为我揭示了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背后所蕴含的科学原理和工程智慧。我尤其对书中关于应急照明的照度衰减曲线和最低照度要求部分进行了反复研读。它详细阐述了,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由于烟雾的影响,人眼的视力会大幅下降,因此,应急照明需要提供足够的光照强度,并且在一定的时间内保持稳定。书中还提及了,不同类型建筑和不同区域(例如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对照度有不同的要求,这体现了其设计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另一个让我非常感兴趣的部分是关于疏散指示标志的设置和类型。我了解到,不仅仅是简单的箭头,疏散指示系统还包括了多种类型的标志,如方向指示标志、位置标志、出口标志等,并且它们的颜色、尺寸、发光强度、安装高度都有严格的规定,以确保在各种光照条件下都能被清晰地识别。书中还介绍了,当火灾发生时,疏散指示系统能够与火灾报警系统联动,动态地调整指示方向,甚至结合语音提示,为人员提供更具时效性的疏散引导。这种对细节的严谨态度和对复杂情况的周全考虑,让我深感佩服。阅读这本书,让我从一个旁观者变成了一个更加了解和重视消防安全知识的参与者。

评分

终于下定决心,从头到尾把这本厚重的《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读完了。说实话,刚开始拿到手的时候,看着那些密密麻麻的图纸和技术参数,心里还真有点打怵。我不是专业人士,只是作为一个普通住户,对居住环境的安全总是格外关注。尤其是在一些公众场所,比如商场、写字楼,甚至是小区楼道里,那些闪烁的指示灯和醒目的疏散箭头,虽然习以为常,但背后蕴含的原理和标准,我却一无所知。这本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它没有把我当成一个门外汉,而是用一种相对清晰的方式,一点点地揭开了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的神秘面纱。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应急照明的章节。它详细阐述了不同场景下应急照明的照度要求,比如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楼梯间等关键区域,光线的亮度、均匀度以及持续时间都有明确的规定。我以前总觉得,应急灯只要亮起来就行了,但这本书让我明白,这背后涉及到人眼的适应速度、疏散过程中的视野干扰以及如何引导人们高效、安全地找到出口等一系列复杂的考量。它不仅仅是“亮”,更是“看得清”、“看得准”。书中对各种光源的特性、灯具的防护等级、安装方式以及定期检测维护的要求都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让我意识到,一个看似简单的应急灯,其背后是无数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的心血,是经过反复论证和实践检验的科学结晶。读完这部分,再走在楼道里,看到那些应急灯,我会不由自主地去观察它们的布置是否合理,亮度是否足够,那种安全感似乎也随之提升了一个档次。

评分

我一直认为,消防安全是建筑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而这本书恰恰聚焦于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从一个普通读者的角度来看,这本书让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那些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指示灯和应急照明,原来蕴含着如此严谨的科学原理和精密的工程设计。我尤其关注了书中关于应急照明的照度要求部分,它详细列举了不同场所,如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楼梯间等,对连续照明和应急照明的具体照度标准。我曾有过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经历,那种恐惧和不安感至今记忆犹新。这本书让我明白,应急照明不仅仅是“亮”,更重要的是“亮到什么程度”、“亮多久”,以及“如何才能让人们在最短时间内清晰地看到逃生方向”。 书中关于疏散指示标志的章节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了解到,一个简单的绿色箭头,背后是关于人眼对颜色的感知、方向的识别习惯、以及在紧张状态下的认知负荷等方面的研究。它强调了疏散指示标志的可见性、可识别性和指引性,并且对标志的尺寸、颜色、发光强度、安装高度等都有着详尽的规定。我曾经在某些老旧的建筑里看到过模糊不清、甚至被遮挡的疏散标志,当时就觉得很不安全。这本书让我明白了,这些细节的疏忽,可能在关键时刻酿成无法挽回的后果。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身边的消防设施有了更敏锐的观察力,也更能理解这些设施的重要性,它们是无声的守护者,在关键时刻能够指引我们走向生机。

评分

我一直对公共安全领域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那些关系到我们日常生活的细节。这本书《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恰恰满足了我对这方面的好奇心。它不像一本纯粹的学术论文那样难以接近,而是用一种相对易懂的语言,阐述了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的重要性和技术要求。我尤其关注了书中关于应急照明的照度要求的部分。它详细列出了在疏散通道、楼梯间、安全出口等不同区域,应急照明需要达到的最低照度标准,以及这些标准是如何确定的。我了解到,这背后不仅仅是简单的“亮”,更是涉及到人在紧急情况下的视觉适应、瞳孔变化以及对光线均匀度的需求。 此外,书中对疏散指示标志的设计原则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我曾有过在火灾演习中,由于指示不清而感到迷茫的经历。这本书让我明白,每一个疏散标志的形状、颜色、尺寸、发光亮度,以及其安装的位置和方向,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和科学的论证,旨在最大程度地引导人们快速、安全地找到逃生路线。书中还提到了,疏散指示系统需要具备一定的智能性,能够根据火灾的发生情况,动态调整疏散指示的方向和内容。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和对生命安全的深刻关怀,让我对这本书的专业性和价值有了更深的认识。读完它,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一个被动接受安全信息的人,更能够主动去观察、去理解,并对身边的消防设施有了更深刻的敬畏之情。

评分

一直以来,我都很关心居住环境的消防安全问题,而这本书《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可以说是打开了我认识这个领域新的一扇门。我尤其对书中关于应急照明灯具的性能要求和测试方法的部分感到着迷。它不仅仅是规定了灯具的亮度,还详细说明了灯具的应急转换时间、连续照明时间、以及在不同温度环境下的可靠性。我了解到,一个合格的应急照明系统,需要在市电断电的瞬间,迅速启动,并且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供足够的光照,以保障人员的疏散。书中还提及了对灯具的防水、防尘、防震等性能的要求,这些细节的规定,都直接关系到灯具在火灾等恶劣环境下的实际可用性。 另外,书中关于疏散指示系统与火灾报警系统联动的内容,也让我印象深刻。我了解到,一个先进的疏散指示系统,能够与火灾报警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当火灾发生时,疏散指示标志能够根据火源的位置和火势蔓延的方向,动态地改变指示方向,从而引导人们选择最安全、最快捷的逃生路线。书中还提到了,疏散指示系统需要具备自检功能,能够定期对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测,一旦发现故障,能够及时发出警报,以便相关人员及时进行维护。这种对系统整体性能和可靠性的全面考量,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份对生命安全的承诺。读完它,我感觉自己对身边的消防设施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也更能体会到这些默默工作的系统,在保障我们安全方面所起到的关键作用。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让我对那些曾经被我忽略的“小细节”有了全新的认识。我一直以为,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不过是消防设施中的“配角”,然而,深入阅读后才发现,它们才是真正关系到生死存亡的关键。我尤其对书中关于应急照明的供电可靠性和应急转换时间的要求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它详细解释了,在市电中断的情况下,应急照明系统需要依靠独立的备用电源(如蓄电池)来维持工作,并且要求在极短的时间内(通常是几秒钟内)完成从市电供电到备用电源供电的转换,以避免出现短暂的黑暗,从而引发恐慌。书中还提及了对蓄电池的容量、寿命以及维护要求,这些都直接关系到应急照明系统的整体可靠性。 同时,书中关于疏散指示标志的可见性和易识别性原则,也让我印象深刻。我了解到,一个有效的疏散指示标志,不仅仅是颜色醒目,更需要考虑到其在不同光照强度、不同烟雾浓度下的可视效果。书中详细规定了标志的尺寸、字体、发光亮度、以及其在不同环境下的对比度要求。它还提到了,在某些特殊场所,可能需要采用具有动态显示功能的疏散指示系统,能够根据火灾的实时情况,调整指示方向,甚至提供语音播报。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和对生命安全的充分保障,让我对这本书的价值有了更深的体会。它让我明白,每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消防设施,都承载着守护生命的重大责任。

评分

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确实超出了我的预期,让我这个非专业读者也受益匪浅。我尤其对其中关于疏散指示系统设计原则的部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它不仅仅是告诉你应该安装什么样的指示灯,更重要的是阐述了“为什么”要这样安装。书中详细介绍了疏散指示系统在火灾发生时的作用,如何通过连续、清晰的指示引导人们在烟雾弥漫、视线受阻的情况下快速找到逃生路线。我了解到,疏散指示标志的设计不仅仅是颜色和形状,更是涉及到心理学、人机工程学等多个学科的综合应用。比如,标志的尺寸、字体大小、安装高度、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对比度,都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识别效率和行为反应。 更令我赞叹的是,书中还对不同类型的疏散指示系统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包括声光报警联动、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一体化等先进技术。我以前只知道有指示灯,但并不知道这些系统之间可以如此紧密地结合,形成一个协同工作的网络。例如,当火灾发生时,疏散指示灯会根据火源的位置和疏散路线的变化而动态调整,甚至与疏散广播系统联动,提供更具时效性和针对性的指引。这种“智能化”的设计理念,让我看到了科技在提升公共安全方面的巨大潜力。阅读过程中,我反复思考,如果自己所处的环境能够按照书中这些标准来建设,那无疑会大大提高我们在紧急情况下的生存几率。这本书让我对“安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由一系列具体的技术和规范支撑起来的坚实保障。

评分

我始终觉得,作为一名普通市民,了解一些基础的消防安全知识,是对自己和家人负责的表现。这本书《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恰好填补了我在这方面的知识空白。我尤其对其中关于应急照明设计的一些原则感到好奇,比如它为什么会在疏散通道和楼梯间设置得如此密集,并且对照度有如此严格的要求。书中详细解释了,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烟雾会大大降低能见度,而充足、均匀的应急照明,能够帮助人们迅速恢复视力,看清前方的道路和障碍物,避免跌倒和碰撞。它不仅仅是简单的“亮”,更是“看得清,走得稳”。 另一部分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疏散指示标志的设置。我过去常常忽略这些标志,认为它们只是装饰性的。然而,这本书让我明白,每一个疏散标志的设计,都凝聚了对人体生理和心理反应的深入研究。例如,标志的颜色、尺寸、发光亮度,以及在不同环境下的对比度,都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识别速度和判断力。书中还提到了,在某些复杂建筑中,疏散指示系统需要根据火灾的动态情况进行调整,甚至能够联动语音提示,为人们提供更及时、更准确的疏散引导。读到这里,我才真正理解,这些看似简单的设施,在关键时刻,是能够挽救生命的“生命线”。这本书让我对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有了全新的认识,也让我更加重视这些平日里容易被忽视的“守护者”。

评分

不错

评分

凡是用百世汇通一律差评!服务态度烂到不行,停在一个离公司很远的地方让自己去取,打死不给送送上来,没去也不管你自己就走了。你说我还要你这个快递干啥,不如我直接去店里买好了!打客服电话也是打太极,推过去推过来,完全找不到一个可以咨询的地方!

评分

评分

凡是用百世汇通一律差评!服务态度烂到不行,停在一个离公司很远的地方让自己去取,打死不给送送上来,没去也不管你自己就走了。你说我还要你这个快递干啥,不如我直接去店里买好了!打客服电话也是打太极,推过去推过来,完全找不到一个可以咨询的地方!

评分

不错

评分

不错

评分

不错

评分

不错

评分

不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