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L 677-2014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 | ||
| 定价 | 58.00 | |
| 出版社 |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
| 版次 | 1 | |
| 出版时间 | 2014年12月 | |
| 开本 | 32 | |
| 作者 | 本社 | |
| 装帧 | 平装 | |
| 页数 | 178 | |
| 字数 | 162000 | |
| ISBN编码 | 155170164 | |
我近来深入研究了《SL 677-2014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这本书给我最直观的感受是其“可操作性”极强。它不仅仅是理论的阐述,更是实践的指导。我重点阅读了书中关于混凝土泵送和浇筑的章节。我了解到,混凝土的泵送并非简单的“一抽一送”,而是需要考虑管道的布置、泵送压力、速度等多种因素,以避免堵管和离析。书中对不同输送距离和高度的混凝土泵送,都提出了相应的技术要求和注意事项。而对于浇筑环节,书中则详细规定了分层浇筑的厚度、振捣的顺序和时间,以及每层混凝土的连续性要求。我了解到,合理的浇筑方法和充分的振捣,是保证混凝土密实性、避免出现宏观缺陷的关键。此外,书中还对一些特殊部位的混凝土浇筑,如薄壁结构、大体积混凝土等,提出了具体的指导。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施工现场指挥官”,用清晰的语言,指导我们如何在实际施工中,将混凝土技术要求落到实处。
评分拿到《SL 677-2014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这本厚重的书籍,首先吸引我的是它背后所代表的严谨性和专业性。作为一名对水利工程建设有着浓厚兴趣的旁观者,我试图从中一窥究竟。阅读的过程中,我发现这本书并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操作手册,它更像是一部集成了多年经验和科学研究成果的“百科全书”。我尝试去理解书中关于混凝土原材料的检测和质量控制部分,比如对水泥、骨料、水以及外加剂的各项指标要求,以及相应的检测方法。这让我了解到,看似简单的混凝土,其背后需要经过多少严苛的把关,才能保证最终的质量。书中对于混凝土的搅拌、运输、泵送等环节的规定,也让我对施工现场的流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特别注意到,书中对不同规模和不同类型的工程项目,在这些环节的细致要求上也有所区分,这体现了其高度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例如,对于大型水坝工程,其混凝土的供应量和搅拌时间的精确控制,与小型水利设施的施工要求,肯定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而这本书正是考虑到了这些细微之处。另外,关于混凝土的振捣和表面处理,书中也给出了非常明确的指导。我了解到,不充分的振捣会导致混凝土内部出现蜂窝麻,而过度的振捣则可能引起浆石分离,这些细节的掌握,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强度。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将复杂的技术细节,通过清晰的条文和规范,呈现给读者,使得原本晦涩难懂的技术语言,变得相对易于理解。
评分这本《SL 677-2014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我最近可是翻了个遍,说是“翻了个遍”一点不夸张,因为它真的太厚实了,内容也足够扎实。作为一个非专业读者,我一开始拿到这本书,是被它严谨的封面设计和沉甸甸的分量所吸引,隐隐觉得里面一定蕴含着不少“硬核”的知识。翻开书页,扑面而来的是密密麻麻的条文、图表和数据,我不得不承认,光是初步浏览,就足够让人感到一丝畏惧。然而,当我尝试去理解其中的一些基本概念,比如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养护的要求、以及施工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控制点时,我逐渐感受到了这本书的价值所在。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程师,用最直接、最不容置疑的语言,告诉你“怎么做才是对的”。我特别关注了关于冬季施工和夏季施工的章节,这对于我们项目所在地这种气候变化比较大的地区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书中对不同温度下混凝土的配制、运输、浇筑、养护都有详尽的指导,包括了不同材料的选择、掺合料的使用、以及保温措施的具体方法。我印象深刻的是,它不仅告诉你要做什么,还解释了“为什么”要这么做,比如为什么在低温环境下需要特定的外加剂,为什么需要采取覆盖保温措施,这些解释对于我这样需要向工人传达指令的人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能够让他们明白工作的意义,而不仅仅是执行命令。此外,书中关于模板工程的章节也让我受益匪浅,以前总觉得模板只是个“架子”,没想到里面学问这么大,包括模板的设计、安装、拆除,以及对混凝土外观质量的影响,都写得清清楚楚。这本书对于提升工程质量,减少安全隐患,确实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评分我近期阅读了《SL 677-2014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这本书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它在质量控制和检验方面的细致规定。我投入了很多精力去理解书中关于混凝土质量检查的内容。从原材料的进场验收,到生产过程的监督,再到成品混凝土的各项性能检测,书中都给出了明确的标准和程序。我了解到,每一立方米的混凝土,都经历了一系列的严格检查,才能最终被应用到工程中。书中关于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渗性、抗冻性等主要性能指标的检测方法和频率,都做了详细的规定。这让我认识到,质量控制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的操作环节和每一次具体的检测中。此外,书中还对一些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如裂缝、空鼓、强度不足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这对于指导实际施工,避免出现类似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这本书让我感受到,水利工程的建设,是一项极其严谨和细致的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
评分作为一名对工程质量有着极高追求的爱好者,我最近深入研究了《SL 677-2014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是一本非常“实在”的书,没有任何华丽的辞藻,只有最直接、最核心的技术要求和指导。我花了大量时间去理解书中关于混凝土外观质量的规定,比如关于麻面、蜂窝、露筋等常见缺陷的判定标准以及如何预防。这让我意识到,混凝土不仅仅是强度达标,它的“颜值”同样重要,特别是在一些重要的水工建筑物上,美观性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书中对于模板的安装、支撑以及拆除的时机和要求,都做了非常详细的规定,这直接关系到混凝土成型后的外观质量。我了解到,模板的稳定性、接缝的严密性,以及拆除时机的把握,都是保证混凝土表面光洁平整的关键。此外,我对书中关于混凝土养护的章节尤为感兴趣。我了解到,混凝土并非在浇筑完成后就一劳永逸,恰恰相反,养护是决定其最终强度和耐久性的关键环节。书中对不同养护方式(如覆盖、洒水、蓄水等)以及不同养护时间的要求,都给出了具体的指导。特别是在高温、低温或大风环境下,混凝土的养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书中对此也有详细的应对措施。这本书让我深刻认识到,每一个看似不起眼的施工环节,都蕴含着精密的科学原理和严谨的操作要求,而这本书正是将这些智慧结晶集结于此。
评分最近我仔细研读了《SL 677-2014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它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它不仅仅是关于混凝土本身,而是将混凝土施工的整个流程都纳入了考量范围。我重点关注了书中关于施工缝处理的章节。施工缝在大型水利工程中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而处理不当的施工缝往往会成为质量隐患。书中详细规定了施工缝的设置原则、清理要求、以及后续混凝土的浇筑方法。我了解到,如何正确地处理施工缝,关系到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和抗渗性。书中提出的“冷却法”、“覆盖法”等不同的施工缝处理技术,让我对这一环节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我还注意到,书中对垂直施工缝和水平施工缝的处理方式也有所区分,这体现了其对不同情况的针对性。此外,对于混凝土的缺陷修补,书中也给出了详细的指导。我了解到,一些常见的混凝土缺陷,如蜂窝、麻面等,如果处理得当,是可以进行有效的修补的,这对于减少工程浪费、保证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这本书就像一本“工程诊断手册”,指导我们如何识别问题,如何解决问题,并最终保证工程的质量。
评分我对《SL 677-2014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进行了仔细的品读。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其“科学性”和“前瞻性”。我着重研究了书中关于混凝土耐久性的章节。我了解到,混凝土的耐久性不仅仅是指其强度,更重要的是其抵抗外界不利因素侵蚀的能力,如冻融循环、化学侵蚀、钢筋锈蚀等。书中对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各种措施,如采用抗冻性好的骨料、配合抗硫酸盐水泥、掺用防锈添加剂等,都做了详细的介绍。同时,书中也规定了混凝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耐久性要求,以及相应的检测方法。这让我认识到,水工混凝土的建设,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当前的工程需求,更是为了确保其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能够保持稳定和安全。这本书就像一本“工程健康指南”,指导我们如何让混凝土“健康长寿”。
评分我最近深入研读了《SL 677-2014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极其“严谨”和“专业”。我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去理解书中关于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的规定。书中对于麻面、蜂窝、露筋、夹渣等常见的混凝土表面缺陷,都给出了明确的判定标准和相应的处理方法。我了解到,对于这些缺陷,并非简单地“修修补补”就可以,而是需要根据缺陷的性质和程度,采取不同的处理工艺。例如,对于轻微的麻面,可以通过表面抹灰来修复;而对于严重的蜂窝,则可能需要进行凿毛、清理、重新浇筑等更为复杂的处理。书中对这些处理方法的具体步骤和要求,都做了详细的描述。这让我深刻认识到,混凝土的外观质量,是其内在质量的体现,也是一项工程文明施工的标志。这本书就像一位“美容师”,指导我们如何让混凝土以最好的状态呈现在世人面前。
评分我最近对《SL 677-2014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进行了比较细致的阅读。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水工混凝土施工的方方面面。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性能检测的部分。我了解到,混凝土的性能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可以通过精心的配合比设计来调整的。书中对不同强度等级、不同工作性能要求的混凝土,其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关键因素都做了详细的说明。例如,如何根据原材料的性质、气候条件以及施工方法等因素,来确定水泥、砂、石、水以及外加剂的用量,从而达到预期的性能指标。此外,书中对混凝土性能的检测方法和标准也做了详细的规定,包括抗压强度、抗渗性、抗冻性等各项指标的检测。这让我深刻理解到,一项工程的质量,离不开前期的科学设计和后期的严格检测,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我也了解到,对于水工混凝土,其抗渗性和抗冻性尤为重要,因为它们直接关系到工程的使用寿命和安全。书中对于这些特殊性能的检测方法和要求,也做了专门的强调。总的来说,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野,让我认识到混凝土施工的复杂性和科学性,以及它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评分在阅读《SL 677-2014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的过程中,我被书中关于混凝土温度控制的详细章节深深吸引。在水工混凝土施工中,温度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内部温升和内外温差容易导致裂缝的产生。书中详细阐述了控制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的各种措施,包括掺用粉煤灰、矿渣等掺合料,采用低热水泥,优化配合比,以及预埋冷却水管等。我特别关注了关于不同温差条件下,混凝土养护措施的具体要求。例如,在夏季高温时,如何通过加强洒水、覆盖等措施来降低混凝土表面温度,防止早期干缩裂缝;而在冬季低温时,又需要采取何种保温措施,确保混凝土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水化反应。书中不仅给出了“做什么”,还解释了“为什么这么做”,让我理解了温度控制背后的科学原理。这本书就像一本“施工天气预报”,能够指导我们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采取最有效的施工对策,从而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安全。
评分正版,很好,发票正规。
评分正版,很好,发票正规。
评分正品…虽然有点慢,但货真价实,物美价廉
评分正品…虽然有点慢,但货真价实,物美价廉
评分好评。。。
评分可以
评分正品…虽然有点慢,但货真价实,物美价廉
评分施工需要,正品,很好
评分好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