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我们仨(新版) | 作者 | 杨绛 |
| 定价 | 23.00元 | 出版社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 ISBN | 9787108042453 | 出版日期 | 2012-09-01 |
| 字数 | 90000 | 页码 | 165 |
| 版次 | 2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32开 | 商品重量 | 0.100Kg |
| 内容简介 | |
| 这本由杨绛所著的《我们仨》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中,杨绛先生以其一贯的慧心、独特的笔法,用梦境的形式讲述了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第二部分,以平实感人的文字记录了自1935年伉俪二人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直至1998年钱先生逝世63年间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他们的足迹跨过半个地球,穿越风云多变的半个世纪:战火、疾病、政治风暴,生离死别……不论暴风骤雨,他们相濡以沫,美好的家庭已经成为杨先生一家人生安全的庇护所。《我们仨》适合文学爱好者阅读。 |
| 作者简介 | |
| 杨绛(1911—),原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1932年苏州东吴大学毕业,同年入清华大学研究院研习。1934年开始发表作品。1935年留学英国、法国,1938年回国。先后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西语系教授。1949年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所研究员。主要作品有剧本《称心如意》、《弄假成真》,论文集《春泥集》、《关于小说》,散文集《干校六记》。长篇小说《洗澡》.短篇小说集《倒影集》等。主要译著有《堂·吉诃德》、《小癞子》、《吉尔·布拉斯》等。 |
| 目录 | |
第一部 我们俩老了第二部 我们仨失散了 (一)走上古驿道 (二)古驿道上相聚 (三)古驿道上相失第三部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附录一附录二附录三 |
| 编辑推荐 | |
| 钱氏夫妇在学界德高望重,《围城》、《洗澡》两部畅销书更令他们声名远播。然而,人们对其家庭生活却不甚了解。1998年,钱先生的逝世使文化界深感悲痛。但罕为人知的是他和杨绛先生的女儿钱瑗已于此前(1997年)先他们而去。一生的伴侣、的女儿相继离去,杨先生晚年之情景非常人所能体味。在人生的伴侣离去四年后,92岁高龄的杨先生用心记述了他们这个特殊家庭63年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结成回忆录《我们仨》。 |
| 文摘 | |
| |
| 序言 | |
| |
读《我们仨》,感觉像是走进了一个充满书香与温情的家庭。杨绛先生的文字,有一种魔力,能将那些遥远的岁月拉近,将那些刻骨铭心的记忆变得鲜活。她对钱钟书先生的描绘,不是简单地罗列他的才华,而是通过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展现出他们之间默契的相处方式,那种“两人之间,不需多说”的默契,令人动容。而女儿钱瑗,更是书中一个鲜活的生命,她的成长,她的才华,她的早逝,都成了书中一道无法磨灭的风景。杨绛先生在叙述女儿的离世时,那种克制的悲痛,反而更加令人心碎,她将自己最深沉的伤痛,转化为一种对生命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风骨,看到了一个母亲的伟大,更看到了一个普通家庭在时代洪流中的挣扎与坚守。它没有刻意煽情,却在平凡的生活中,流露出浓厚的情感,让人在阅读时,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书卷气的家庭,感受着他们的喜怒哀乐,也反思着自己与家人的关系。
评分这本《我们仨》,读来有一种淡淡的哀愁,却又充满了生命的力量。杨绛先生以其特有的沉静和内敛,勾勒出一家三口共同走过的岁月。她笔下的钱钟书先生,不再仅仅是学术大师的形象,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丈夫和父亲。他们的生活,虽然围绕着书本和学术,却充满了温馨与情趣。女儿钱瑗的出现,更是为这个家庭增添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然而,岁月无情,疾病和离别,最终将这个温馨的小家推向了悲伤的深渊。杨绛先生在叙述失去至亲的痛苦时,表现出的那种克制和坚韧,令人动容。她没有沉溺于悲伤,而是选择将这些回忆化为文字,留给后人,也留给自己一份慰藉。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家庭最真实、最朴素的情感,也让我看到了一个女性在面对巨大悲痛时所展现出的非凡的勇气和智慧。它让我重新审视了亲情的意义,以及生命中那些平凡而伟大的瞬间。
评分《我们仨》带给我的震撼,不仅仅在于它记录了一个时代的记忆,更在于杨绛先生身上所展现出的那种超越苦难的独立精神。她的人生,经历了战乱、政治运动,经历了失去挚爱和独子的巨大悲痛,然而,她从未向命运低头,而是用一种近乎平静的力量,默默地承受,默默地耕耘。书中的每一段文字,都像是她内心深处最真挚的独白,没有抱怨,没有沉沦,只有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她对钱钟书先生的爱,是一种精神上的契合,是彼此灵魂的知己,这种感情,在如今快餐式的爱情中显得尤为珍贵。而对女儿钱瑗的描写,更是充满了母爱的光辉,既有期待,也有理解,更有最终无法挽回的遗憾。杨绛先生的书写,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有直抵人心的力量。她用最朴素的语言,讲述了最深刻的人生哲理,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但更多的是一种对生命韧性的赞叹。她就像一棵在风雨中依然挺立的树,根深蒂固,傲然于世,她的故事,给予了我巨大的勇气和启发,让我相信,即使面对再大的困难,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和力量。
评分《我们仨》给我最大的感受,是一种超越个人悲欢的豁达。杨绛先生在经历了大半生的风雨,尤其是在晚年,失去了丈夫和女儿,这种巨大的打击,足以压垮任何人。然而,她却选择了一种更加从容的生活姿态,用文字记录下那些珍贵的瞬间,用回忆治愈内心的伤痛。书中的文字,看似平淡,实则蕴含着强大的生命力。她对钱钟书先生的爱,不仅仅是爱情,更是事业上的伙伴,人生道路上的同行者。他们之间的交流,充满了智慧与幽默,让人感受到知识分子特有的浪漫。而对女儿钱瑗的思念,更是贯穿了全书,这种思念,没有歇斯底里的痛苦,而是化作了一种更加深刻的理解和珍惜。杨绛先生通过这本书,向我们展现了一个真正的知识女性的品格,她的人生,虽然充满了坎坷,但她始终保持着内心的独立和清醒,用一种温和而坚定的力量,面对生活的一切。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也要保持一份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评分读完《我们仨》,心头涌动着一种难以言说的复杂情感。杨绛先生以其特有的温婉笔触,将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娓娓道来,仿佛一股清泉缓缓流淌过心间,洗涤去尘世的浮躁。书中的文字干净、纯粹,没有一丝多余的矫饰,却蕴含着深沉的力量。她描绘的与钱钟书先生的爱情,不是轰轰烈烈的山盟海誓,而是细水长流的相濡以沫,是风雨同舟的坚守。那些日常的点滴,关于学术的探讨,关于生活的琐碎,都化作了温暖的记忆,让人不禁回想起自己与家人相处的时光。尤其是女儿钱瑗的成长,从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成长为一个独立、聪慧的青年,再到最终的离世,那份失去至亲的痛苦,即使隔着文字,也能让人感同身受。杨绛先生在最深的悲痛中,依然保持着一份难得的清醒和理智,将对亲人的思念化作文字,也化作了对生命更深刻的理解。这本书不仅仅是回忆,更是对人生、对情感、对时间的庄重回望。它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没有惊心动魄的冲突,却能在平凡的故事中触动最柔软的心灵,让人在阅读中反思生命的意义,以及亲情的可贵。
评分这是好人好书,杨先生厉害!
评分好
评分一直都在支持,因为宝贝真的很好,物流也很快
评分正版就是好
评分宝贝还是不错的,这个物流有点慢,东西还没送到,还是后来让自己取的,而且很远…………
评分棒
评分这样的品质,让我说什么呢
评分商品质量很好下次还要购买快递员服务态度亚西克
评分这本书不错,是正品,物美价廉,京东购物放心,送货也很准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