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众病之王:癌症传 | 作者 | 悉达多?穆克吉,李虎 |
| 定价 | 42.00元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 ISBN | 9787508638119 | 出版日期 | 2013-02-01 |
| 字数 | 365000 | 页码 | 525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大32开 | 商品重量 | 0.640Kg |
| 内容简介 | |
《众病之王:癌症传》是一部饱含人文主义色彩的社科著作。作者悉达多·穆克吉历时六年,凭借翔实的历史资料、专业文献、媒体报道、患者专访等众多信息,向读者阐述了癌症的起源与发展,人类对抗癌症、预防癌症的斗争史。作者借由医学、文化、社会、政治等视角透露出一种社会化关怀;生动、文学性的写作手法展现出鲜活的人物和历史事件,让读者为之动容。本书是一本关于“生与死”的力作。 |
| 作者简介 | |
| 悉达多·穆克吉(SiddharthaMukherjee),印度裔美国医生、科学家和作家。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癌症医师和研究员、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副教授。悉达多·穆克吉毕业于斯坦福大学、牛津大学和哈佛大学医学院,在牛津大学获得致癌病毒研究的博士学位,并在读书期间荣获罗氏奖学金。他的实验室主要致力于运用新型生物方法开发抗癌药物。他曾在《自然》、《新英格兰医学期刊》、《神经元》、《临床研究杂志》等期刊,以及《纽约时报》、《新共和》等报刊上发表过文章和评论。 |
| 目录 | |
| 众病之王癌症传] [作者记] [引子] [第一部分]“黑色体液,淤积不化” [第二部分]缺乏耐心的战争 [第三部分]“如果我不能好转,你会拒绝收治我吗?” [第四部分]预防就是治疗 [第五部分]正常自我的扭曲态 [第六部分]长期努力的硕果 [致谢 [悉达多穆克吉访谈录 [词汇表] [译者附记] |
| 编辑推荐 | |
| 相关推荐: href='product../22864488.html' target='_blank'>神奇的肝胆排石法 薛蛮子、冯唐、姬十三、张羽倾情推荐! 什么是癌?它是怎样产生的? 我们最终能否战胜? 四千年的斗争史,诠释癌症的前世今生 数千年来,癌与人类如影随形 全球每年约800万人死于癌症。 我国居民一生罹患癌症概率为22%,因癌症死亡率为13%。 每年新发肿瘤病例约312万例,死亡病例达270万例。 全国每分钟有6人被诊断为恶性肿瘤, 每7人中会有1人因癌症死亡。 面对癌症,没人能轻言治愈 为了能追上这种疾病的步伐,人类一而再、再而三地创造,学习新知识,扬弃旧策略。我们执着地与癌症进行抗争,时而精明、时而绝望、时而夸张、时而猛烈、时而疯狂、时而凛然。这场不可避免的战争,已经持续了千年。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人老了并不一定会得癌症;但某些饮食生活习惯、职场工作环境,以及细菌病毒感染等都有可能增加罹癌风险。如何降低这些风险,是我们可以、也应该做到的。了解癌症的特性及肇因,才能通晓各种癌症的预防之道,以及不同疗法的长处与限制;对于层出不穷的癌症新闻,也才有能力辨别真假。 2011年普利策奖作品 2011年《英国卫报》新人奖得主 2010年《纽约时报》年度好书 《时代》周刊评选最佳非小说类作品之一 |
| 文摘 | |
| 序言 | |
这是一本探讨城市生态学和未来居住形态的实验性著作,读起来就像是在进行一场虚拟的城市漫步。作者富有远见的想象力,结合了大量的生态学原理和新兴的建筑技术,描绘了一幅幅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未来城市蓝图。书中对现有城市化模式的批判极为犀利,指出了传统钢筋水泥丛林对人类福祉和环境的长期损害。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生物友好型基础设施”的概念,以及如何利用垂直农场和社区共享空间来重塑邻里关系的部分。文字风格充满了活力和乐观主义,即使是讨论复杂的环境工程问题,也写得引人入胜,仿佛在邀请读者一起参与到这场“重新设计我们生活空间”的伟大工程中去。读完后,我开始用全新的眼光审视我居住的社区,充满了改造和创新的冲动。
评分这部关于人类精神史诗的宏大叙事,简直让人爱不释手。作者以一种近乎于神谕般的笔触,勾勒出我们文明从蒙昧走向启蒙的蜿蜒曲折的历程。他没有满足于简单罗列历史事件,而是深入挖掘了那些塑造了我们集体意识的底层逻辑和核心价值观的变迁。我特别欣赏他对早期神话体系如何演化成理性哲学的论述,那种从混沌中诞生秩序的张力被描绘得淋漓尽致。读着读着,我仿佛能触摸到那些古老思想家们在黑暗中摸索真理的挣扎与辉煌。全书结构精密,逻辑严密,即便是最晦涩的哲学概念,也被作者用极其生动的比喻和详实的历史案例解构,使得即便是初涉此领域的读者也能轻松领略其精髓。阅读过程本身就是一场智力上的探险,每一次翻页都伴随着“原来如此”的顿悟感,让人对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有一种拨开云雾见青天的畅快。
评分我最近读了一本关于全球供应链和地缘政治风险分析的专业书籍,里面的内容密度高到让人需要做笔记才能跟上作者的思路。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对“日常消费”的看法,原来我们习以为常的每一件商品背后,都隐藏着一条错综复杂、充满博弈的物流网络。作者用大量第一手的数据和案例研究,清晰地展示了从原材料开采到终端分销过程中,不同国家和利益集团之间的权力较量。特别是关于“黑天鹅”事件(如港口罢工、能源危机)对全球经济的连锁反应分析,逻辑严密到令人称奇。对于那些希望深入了解现代商业格局和国际关系动态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是绝对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它不是轻松读物,但它的知识回报率极高,读完后看新闻的角度都变得更加专业和审慎了。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一本关于时间管理和效率提升的实战手册,但它的深度远超市面上那些肤浅的“成功学”鸡汤。作者巧妙地将神经科学的最新发现与古代圣贤的智慧熔铸一炉,形成了一套真正能够落地执行的时间分配和精力管理系统。我最欣赏它强调“深度工作”而非“表面忙碌”的理念,它没有一味鼓吹压缩睡眠时间去完成更多任务,而是着重探讨如何优化认知资源的使用效率。书中列举的案例,无论是古代的艺术家还是现代的顶尖管理者,都展示了如何通过系统化的方法论,在有限的生命周期内实现质的飞跃。我尝试运用书中的“精力潮汐”理论来规划我的工作日,效果立竿见影,不仅产出质量提高了,连带着焦虑感都明显降低了。这是一本值得反复研读、并将其方法融入血液的工具书,它真正教会了我如何成为自己时间的掌舵者。
评分这是一部令人心碎却又充满希望的传记文学作品,聚焦于一位二十世纪中期先锋艺术家的生命轨迹。作者以细腻入微的笔触,还原了这位天才在社会巨大压力和个人情感困境中挣扎的过程。书中对艺术创作的心理过程描写得尤为精彩,那种灵感迸发时的狂喜与随之而来的自我怀疑和精神衰竭,都被刻画得真实可感,让人感同身受。阅读过程中,我常常需要停下来,平复一下自己的情绪,因为那些关于爱、背叛与自我救赎的片段,实在太过震撼。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在叙事中保持了一种克制的尊重,没有将人物“神化”或“妖魔化”,而是展现了一个立体、有血有肉的灵魂。这本书不仅是对一位艺术家的致敬,更是一部关于人性韧性与脆弱性的深刻剖析,读完后久久不能平静,留下了对“美”与“存在”的无尽思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