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主义 直面“中国问题” 2015中国好书

大道之行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主义 直面“中国问题” 2015中国好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中国共产党
  • 中国社会主义
  • 中国问题
  • 政治
  • 历史
  • 理论
  • 2015好书
  • 社会发展
  • 改革开放
  • 国家治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博库网旗舰店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205434
商品编码:1513899292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称:大道之行(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主义)
  • 作者:鄢一龙//白钢//章永乐//欧树军//何建宇
  • 定价:39
  •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
  • ISBN号:9787300205434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出版时间:2015-02-01
  • 印刷时间:2015-02-01
  • 版次:1
  • 印次:1
  • 开本:32开
  • 包装:平装
  • 页数:228
  • 字数:140千字

编辑推荐语

《大道之行(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主义)》作者鄢一龙、白钢、章永乐、欧树军、何建宇思考的是大问题,是事关中国前途命运的大问题。可以说,这本书是与八千多万中共党员的对话,探讨如何将中国共产党重新打造成一个充满理想精神的先锋队;这本书是与几十万党政干部的对话,探讨如何重新激活中共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力与凝聚力;这本书是与理论工作者的对话,探讨如何从人类文明史的视角理解中国社会主义与中国共产党;这本书是与西方那些戴着有色眼镜的观察家的对话,奉劝他们抛弃那些分辨率极低的理论范式,学一点中国共产党人的实事求是

内容提要

鄢一龙、白钢、章永乐、欧树军、何建宇编著的 《大道之行(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主义)》高扬社会 主义理念,直面“中国问题”,以贯通中西、跨学科 的学术视野,从文明、政治、社会、基层、经济各方 面分析了中国道路、中国制度、中国治理的优势与问 题,探讨了中国共产党如何克服重重危机与挑战,并 回答了干部群众关注和困惑的一些重大问题: 在世界资本主义包围中,中国社会主义道路能否 走得通?社会主义中国能否、又如何驾驭资本?中国 社会主义如何从初级阶段向中**阶段发展?中国政 治制度是否适用于“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如何把 基层重建为以劳动人民为依归的共同体?如何把越来 越多元和流动的中国社会重新组织起来? 书中提出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比如,面对国内 外异常强大而又灵活的资本力量,中共党建的核心在 于通过思想与制度建设保持政治主体性;提出建设社 会主义的根本在于驾驭资本为人民服务;提出“评议 式民主”的新思路;提出加强党的经典体系建设;提 出把人民组织起来、落实基层直接民主的基层善治之 道;提出保护人民的结社意愿、以人民社会包容公民 社会的社会建设思路。
    

作者简介

鄢一龙,1976年生,福建永泰人,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助理研究员,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博士,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后,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系博士后,供职于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参与**“十五”计划、“十一五”规划、“十二五”规划的多项重大课题研究,获得有关部门好评,与胡鞍钢教授等合作出版中文合著3部,并出版英文版本、日文版本、繁体字版本各1部,发表论文三十多篇。2003年MPA全国联考**名,获叶叶琴**MPA奖、清华大学**硕士论文奖、清华大学**博士论文一等奖、清华大学**博士毕业生奖、《光明日报》2011年度十佳图书奖、第六届高校科研**研究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获中国社科基金等资助。 章永乐,常用笔名海裔,浙江乐清人。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政治学博士(2008年)、北京大学法学学士(2002年),现任教于北京大学法学院。主要研究领域为古希腊罗马历史编纂学、西方法律/政治思想史、中国宪法与行政法。 欧树军,男,1977年出生,山东兖州人,北京大学法学硕士(2005),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哲学博士(2009),现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系,硕士生导师,兼任北京大学法治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政治经济学、比较政治、财政与福利政治、**治理理论、政治与法学理论、比较宪政、法律与公共政策。在《中外法学》、《法学家》、《开放时代》、《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北大法律评论》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译文十余篇,在《法制日报》、《21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发表评论二十余篇,多篇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和《社会学文摘》等刊物转载。译著《沃伦法院与美国政治》(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选主批判:对当代民主的反思》(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白钢,1977年生,复旦大学中文系副 教授、复旦大学思想史研究中心秘书长,德 国柏林自由大学历史比较语言学博士,** 语言学者,对中西文明史有深入研究。 何建宇,1975年生,清华大学马克思 主义学院副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政治学博 士。主持**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 社团发展的政治经济学”。

目录

绪言
卷一 世界文明史视野下的中国社会主义
一、文明
二、中国
三、社会主义
四、中国共产党
卷二 制度自信与中国政治改革
一、全球化—信息化与“短期行为的专制”
二、中国做对了什么?
三、从“自主性”到“先进性”与“代表性”
四、授权机制与问责机制建设
五、意识形态与干部队伍的政治标准
六、结语
卷三 组织起来,再造人民
一、基层变局
二、基层失序之险
1.组织的弱化
2.失序的民主
3.劳动人民的主体地位不彰
三、基层重建之道
1.组织起来
2.落实基层直接民主
3.“再造人民”
四、结语
卷四 激活人民社会
一、从“单位”到“社会”
1.重新认识单位
2.单位退出,市场进入
3.社会治理面临挑战
二、中国式结社革命
1.内生的中国式结社革命
2.被低估的中国式结社革命
3.多元而矛盾的中国式结社革命
三、以人民社会包容公民社会
1.辨析公民社会迷思
2.什么是人民社会
四、如何激活人民社会
1.组织起来,人人参与
2.保护人民结社的主体性
3.到群众中去,激活人民团体
4.创造性发挥**保护社会的功能
卷五 骑在资本头上的社会主义
一、资本获得了*高优先性
二、21世纪中国*大的危机
1.中国的浮士德时刻
2.马克思批判在21世纪
3.危楼还望,叹此意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共益性”市场经济
1.顶层规划
2.公有资本
3.平台型地方政府
4.民生**
四、社会主义中**阶段:驾驭资本的社会主义
1.“资本社会化”
2.劳动者“主体性”的解放
3.非物质性劳动的兴起
五、进于大同


《大道之行: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主义》 导言:时代洪流中的伟大探索 这是一部深刻回溯与前瞻的史诗,它不止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征程的凝练,更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度解析。本书以宏大的历史视野,将中国共产党置于中国数千年文明史与世界百年社会主义运动的交汇点上,探寻其为何能在古老东方大地孕育出如此蓬勃的生命力,并最终引领一个近十四亿人口的大国走向民族复兴的辉煌。它不仅是一部关于政党的历史,更是一部关于一个民族如何在曲折探索中寻找自身发展道路的史诗;它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伟大成就的梳理,更是对中国式现代化这一全新发展模式的生动诠释。 第一章:古老文明的基因与现代中国的勃兴 中华文明,以其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哲学底蕴和独特的文化精神,为中国现代国家的崛起提供了不可磨灭的精神基因。从“天下大同”的理想愿景,到“协和万邦”的外交智慧,再到“民为贵,社稷次之”的民本思想,这些古老智慧在新的时代语境下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本书将深入剖析这些传统文化元素如何与马克思主义相遇,如何在中国共产党人手中转化为推动社会变革和国家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我们会看到,中国共产党并非凭空崛起,而是深深植根于这片古老的土地,汲取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智慧与力量,从而在历史的转折点上,完成了从数千年帝制到现代民族国家的跨越。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从理论引进到本土生根 马克思主义的传入,是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事件。然而,将这一西方学说成功地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并使其在中国这片古老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却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历史性任务。本书将详细梳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接受、改造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早期知识分子的艰难启蒙,到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对中国国情的深刻洞察,再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每一个重要理论成果的诞生,都凝聚着一代代共产党人的心血与智慧,都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重大飞跃。我们将重点关注这些理论如何回应中国当时的时代课题,如何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第三章:中国共产党:历史选择与执政逻辑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人民在历史洪流中的庄严选择。本书将深入探讨中国共产党从一个弱小的革命组织发展成为世界最大执政党的历史轨迹。我们将回顾其在革命战争年代如何依靠人民,夺取全国政权;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如何艰辛探索,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在改革开放时期如何勇于革新,开启中国经济腾飞的伟大篇章;以及在新的时代,如何应对风险挑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本书将着重分析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逻辑,理解其组织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以及制度建设的内在联系,揭示其能够长期执政并不断自我革新的强大生命力。 第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与理论品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照搬照抄外国的模式,而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独立自主探索出来的。本书将全面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内涵和实践成就。从经济体制改革到政治体制改革,从文化繁荣到社会建设,从生态文明建设到国家安全体系的构建,每一个领域都凝结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探索与创新。我们将深入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品格,理解其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以及如何根据时代发展和社会变化不断丰富和完善自身。本书还将特别关注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深刻回答了“中国要发展成什么样子”的历史性命题,以及它所展现出的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独特魅力和巨大潜力。 第五章:直面“中国问题”:挑战、应变与担当 “中国问题”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概念,它既包含了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必然面临的诸多挑战,也反映了世界对中国的关注与期待。本书将勇敢地直面这些“中国问题”,例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环境资源约束、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以及在复杂国际格局下如何维护国家主权和发展利益等等。我们将分析中国共产党如何认识这些问题,如何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加以解决,以及在解决过程中所展现出的战略定力、政治智慧和担当精神。本书不回避矛盾,而是通过对中国共产党应对策略的细致梳理,展现其在解决“中国问题”过程中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自我纠错能力。 第六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球意义:贡献与展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不仅是中国自身的伟大成就,也为世界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本书将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世界的贡献,包括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不同于西方模式的发展道路,为解决全球性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以及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的积极作用。我们将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放性、包容性以及其所蕴含的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理念,是如何超越意识形态的藩篱,赢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本书的结尾将展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未来发展,及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的光明前景。 结语:历史的昭示与未来的启航 《大道之行: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主义》是一部厚重的思想史、实践史和理论史的融合体。它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走向繁荣富强,并非偶然,而是其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对人民福祉的坚定承诺,以及对自身使命的清醒认识。本书以翔实的史料、深刻的洞察和宏大的叙事,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如何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出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现代化篇章。阅读本书,就是理解中国共产党,就是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理解一个正在崛起的世界大国,并从中汲取力量与启示,共同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我第一眼看到就觉得非常有力。特别是“大道之行”这四个字,有一种历史使命感和时代担当感。它让我想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过的漫漫长路,从革命年代的艰苦奋斗,到建设时期的探索前进,再到改革开放后的腾飞发展,这一路走来,并非坦途,充满了挑战与牺牲,但终究是走向了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大道”。而“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主义”这两个核心词语,则明确了本书的重点,它将聚焦于这个政党如何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孕育、发展和巩固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好奇的是,这本书会以什么样的视角来审视这段历史?是宏观的理论梳理,还是微观的人物故事?“直面‘中国问题’”这五个字,更是精准地抓住了当今社会最关注的焦点。中国在崛起过程中,必然会伴随着一系列的矛盾和挑战,例如城乡差距、贫富分化、环境污染、文化冲突等等。本书是否敢于揭示这些问题的本质,提供深刻的洞察,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2015中国好书”的认证,无疑为这本书增加了光环,让我期待它能带来耳目一新的观点和深刻的思考。

评分

这个书名,乍一听就非常有分量,而且信息量特别大。“大道之行”,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天下大同”的理想,以及中国共产党所追求的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紧接着的“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主义”,则清晰地勾勒出本书的探讨主体,无疑是在追溯和分析中国共产党如何在中国这样一个特殊的土壤上,建立并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猜想,这本书很可能不会是简单地罗列历史事件,而是会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思想脉络、理论逻辑以及实践探索。 “直面‘中国问题’”这句话,更是击中了当下社会关注的痛点。在中国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衍生出各种各样复杂而尖锐的问题,这本书是否能够提供一种更加透彻的视角,去剖析这些问题的成因,以及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我希望它能够展现出一种实事求是的精神,不回避矛盾,勇于探索。 “2015中国好书”的标签,对于我这样的读者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它意味着这本书在出版当年就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很可能在内容质量、思想深度和可读性上都表现出色。我期待这本能够给我带来启发,让我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历程有更深刻的理解,并对中国未来的发展道路有更清晰的认识。

评分

从书名“大道之行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主义 直面‘中国问题’ 2015中国好书”来看,我首先联想到的便是一部充满历史厚重感与现实关怀的力作。 “大道之行”四个字,本身就蕴含着一种宏大叙事的开端,暗示着一种历史的必然和发展的主线。而“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主义”则直接点明了本书的核心议题,这将是一场关于中国共产党如何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探索并建立并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深刻描绘。我期望这本书能够深入剖析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他们在探索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与教训。 “直面‘中国问题’”这几个字,则让我感受到了作者的勇气与担当。这意味着这本书不会回避中国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复杂矛盾和现实困境,而是会以一种批判性、反思性的视角,去审视和分析这些“中国问题”,并试图提供一些深刻的解答或思考路径。 2015年中国好书的荣誉,更是让我对这本书的品质充满了信心。它预示着这本书不仅在学术上有一定的深度,在思想上也具有启发性,同时在叙事上也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揭示中国发展背后的逻辑,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社会主义所展现出的独特魅力。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实在是太引人注目了!“大道之行”,这几个字就带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一种理想主义的光辉,仿佛能瞬间将人拉回到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我看到“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主义”时,脑海里立刻浮现出无数关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画面,那些跌宕起伏的历程,那些为了民族复兴而奋斗的身影,都在这个书名里得到了浓缩。而“直面‘中国问题’”更是点睛之笔,这三个字透露出一种不回避、不粉饰的勇气,直视现实中的挑战和困境,这恰恰是我一直以来对深刻解读中国发展道路的书籍所期盼的。最后的“2015中国好书”的标识,更是增添了它的权威性和推荐度,让人觉得这一定是一本经过专家认可、内容扎实的好书。作为一个对中国历史和发展有着浓厚兴趣的读者,这个书名本身就给我带来了极大的期待,让我迫不及待地想翻开它,去探寻其中蕴含的深刻见解和宝贵经验。我设想,这本书一定不仅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会是对当下中国面临的种种复杂问题的深入剖析,并可能提供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思考方向。

评分

光看书名,我脑海里就勾勒出了一个宏大的叙事框架。首先,关于“大道之行”,我联想到的是中国古代哲学中“大道”的概念,那是一种普遍的真理,一种合乎自然规律的运行之道。而将它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主义”联系起来,不禁让人思考,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探索和实践符合中国国情的“大道”的?他们的路线图,他们的战略决策,背后是否有某种深刻的哲学思想支撑?“直面‘中国问题’”这几个字,更是让我感到一种扑面而来的现实主义气息。中国的问题从来都不是单一的,而是错综复杂的,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方面面。这本书是否能提供一种分析框架,帮助我们理解这些问题的根源,以及中国共产党又是如何一步步去解决这些问题的?我希望它能展现出一种“摸着石头过河”的智慧,但也希望能看到他们对未来的清醒认知和长远规划。2015年中国好书的荣誉,也让我对这本书的品质有了初步的信心,这意味着它在出版当年就得到了业界的认可,很可能在思想深度、学术价值和可读性上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评分

好薄!还没看

评分

挺好的一本书,内容丰富,外观好看!!

评分

发货超级快!

评分

不错

评分

壮我中华

评分

呵呵,慕名而买

评分

货收到了,书不错啊,信价比高

评分

好薄!还没看

评分

不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