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和他的儿女们(第二版)

梁启超和他的儿女们(第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吴荔明 著
图书标签:
  • 梁启超
  • 近代史
  • 家族史
  • 人物传记
  • 文化史
  • 民国史
  • 历史
  • 传记
  • 社会文化
  • 中国现代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京大学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225219
商品编码:1546196767
包装:精装
出版时间:2013-06-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梁启超和他的儿女们(第二版)

原价:88.00元

作者:吴荔明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6-01

ISBN:9787301225219

字数:351000

页码:394

版次:2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740kg

编辑推荐


了解一段远去的社会,了解一个家庭的兴衰。
《梁启超和他的儿女们(第二版)》借由梁启超外孙女的亲身回忆,描述了梁启超家族的各个人物以及子女们的成长过程。单就子女们的的成长经历来看,梁启超不愧为一个伟大的父亲,对子女谆谆教导,教育有法,人人成材,诞生三院士。建议有子女的父母认真去读一读,从中体会如何做好一个家长。

内容提要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教育家,他叱咤政坛,潜心学问,仅遗留下来的著作就有1400多万字。在忧国忧民、投身社会、匡国济世、勤奋著书的同时,也注重对下一代的教育,因此他的孩子个个成才:长子梁思成是众所周知的建筑学家,次子梁思永是考古学家,梁思礼则是火箭控制系统专家——九个子女中出了三个中国科学院院士。该书作者吴荔明是梁启超外孙女,以详实的史料和鲜活的事例,详细追溯了梁启超子女们的非凡经历。

目录


严父慈母舐犊情深
1 公公梁启超——我心目中的“趣味主义者”
公公眼里的“学问”与“人生”
被误割了好肾
“自有勋劳垂学史”
2 “我唱君和,我揄君扬”——公公和婆李蕙仙
清朝礼部尚书的堂妹
“怡堂书室”中的新娘 任公的闺中良友
3 记忆中的温馨形象——我热爱的婆王桂荃
梁家“极重要的人物”
全家感情凝聚的核心
4 东瀛岁月
“割慈忍泪出国门”——逃亡中的梁启超
“羁泊非所叹”——“双涛园群童”素描
……
满门才子成就非凡

作者介绍


吴荔明:梁启超外孙女,梁启超二女梁思庄(北大图书馆原副馆长)女儿,北大城环系教授,著作文字散见于各杂志,现为梁启超研究最有权威的家族成员之一。

文摘


序言



历史的洪流与个体的命运:近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群像速写 书名:《近代风云中的思想群像:从晚清到民国的知识精英及其家庭生活》 作者:[此处留空,或使用一个与原书作者风格不同的化名] 出版社:[此处留空,或使用一个与原书出版社风格不同的名称] 版次:初版 页数:约 600 页 --- 内容提要: 本书并非聚焦于某一个特定家庭的内部叙事,而是试图以一个更广阔的时代背景为画布,描绘出从晚清维新变法到民国初建这段剧烈动荡时期中,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的生存状态、思想嬗变与家庭责任的交织。它深入考察了在“三千年之大变局”下,第一代接受新式教育、肩负救国理想的知识精英们,如何在传统伦理的重压与现代思想的冲击中,艰难地构建着自己的职业生涯、政治信仰乃至个人生活。 全书分为上下两卷,共计七个主要部分,摒弃了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叙事脉络,转而采用“议题驱动”的研究方法,将知识分子的经历置于宏大的历史结构之中进行分析。 --- 第一卷:时代的选择与思想的熔炉 (约 300 页) 第一章:甲午硝烟后的知识焦虑与“出路”探寻 本章聚焦于戊戌变法失败后,知识阶层所经历的集体性的幻灭感。重点分析了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维新派流亡海外后的思想调整,以及在“举国沉沦”的氛围下,温和改良派与激进革命派在知识分子圈层中的分野。详细梳理了留学制度的建立与初步成型对人才供给结构的改变,以及“学堂”作为新思想孵化器的初期面貌。 第二章:留学潮的暗流:东西方教育理念的碰撞与融合 本章细致比对了清末官派、半官派及自费留学生群体在海外的教育经历。重点探讨了留学生群体内部的阶层差异,以及他们在西方文化冲击下,对中国传统文化(如儒家伦理、家族制度)的反思深度和激烈程度。其中,穿插了对早期翻译家、思想传播者群体在介绍西方政治学说时所遭遇的文本困境与本土化难题的讨论。 第三章:从“报馆”到“学社”:公共知识场的构建 本章将视角投向了报纸、杂志和各类秘密/半秘密的学术团体(如早期同盟会内部的思想研讨小组)。分析了这些公共知识场域如何成为塑造公众舆论、传播革命与改良思想的有效工具。特别分析了言论管制环境下,知识分子如何运用隐晦的语言和象征符号进行思想交锋,以及商业赞助对早期新闻业独立性的影响。 第四章:政治理想的初次破灭:清末民初的政治参与与挫折 本章重点关注了辛亥革命前后,第一批具有现代知识背景的政治人物在实践中的挣扎。通过对袁世凯时期内阁成员、参议院议员的履历分析,揭示了专业训练与中国根深蒂固的官僚体系和地方势力之间的结构性矛盾。知识分子理想中的“宪政”蓝图是如何在现实的权力运作中被不断稀释和异化的。 --- 第二卷:日常的重负与文化的坚守 (约 300 页) 第五章:家庭的“现代性”:从父权到个体解放的张力 本卷将焦点从宏大叙事转向微观层面,探讨知识分子的私生活如何成为时代转型的缩影。本章核心议题是传统大家庭在面临新思想(如女权、自由恋爱)冲击时的内部结构变化。通过对数位重要学者书信、日记的引用分析,展现了他们如何在“孝道”与“个人幸福”之间进行痛苦抉择。重点分析了“新式婚姻”的概念是如何在知识精英群体中艰难启动的。 第六章:知识分子的经济困境与职业选择 本章深入剖析了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经济基础问题。在没有成熟的学术市场和稳定的大学编制的年代,他们如何养家糊口?本章考察了兼职教育、撰写通俗读物、甚至是为商业机构撰写宣传材料等多元化的收入来源,揭示了知识分子的独立性在经济压力面前所受到的制约。分析了“学问”与“饭碗”之间的长期悖论。 第七章:文化的遗产与精神的乡愁:知识分子的“退守”与传承 面对军阀混战和政治的反复无常,许多知识分子最终选择退回学术或教育领域。本章探讨了这种“退守”的复杂性:它既是政治上的无奈,也是对纯粹学术价值的坚守。重点分析了在大学中建立的现代学科体系(如史学、哲学)如何成为保存民族文化记忆的最后堡垒,以及老一代学者如何与新一代(如五四新青年)在学术范式上进行对话与分野。本书最后以对中国知识分子“文化担当”的深刻反思作结,探讨了他们在动荡年代中如何维系着民族精神的赓续。 --- 本书特色: 本书最大的特点在于其非个人化、结构化的叙事方式。它避免了对任何单一家族内部琐碎事件的描绘,而是将无数个体的经历视为统计学上的样本点,用于重建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知识阶层“共同的命运图谱”。研究范围广泛,涵盖了教育改革、政治参与、经济生活、家庭伦理等多个维度,力求提供一个立体、多维、更具社会学视角的近代中国知识精英群像。全书论证严密,史料扎实,对于理解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历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梁启超和他的儿女们(第二版)》一到手,就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书的封面设计简洁而有力量,散发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让人一下子就联想到了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打开扉页,印刷清晰,纸张的触感也相当不错,翻阅起来十分舒适。我特别喜欢这种在细节上都力求打磨的书籍,它不仅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一种文化的体验。 初读此书,我便被梁启超先生的家国情怀和深邃思想所深深吸引。虽然我并非历史学专业出身,但书中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那种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忧思,以及他作为一位知识分子所肩负的责任感,都让我感同身受。他不仅是那个时代重要的改革家、思想家,更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不可磨灭的传奇人物。

评分

读罢《梁启超和他的儿女们(第二版)》,心中久久不能平静。它不仅仅是一部传记,更像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我看到了梁启超先生在时代的巨变中,如何坚守理想,如何运筹帷幄,如何书写自己的政治传奇。 但最让我动容的,还是书中对梁启超先生家庭生活的描绘。在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他依然能够给予儿女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引导,这种父爱,跨越了时空的限制,至今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书中所展现的,不仅仅是梁启超先生的个人成就,更是他作为一位父亲,如何将自己的思想和价值观,潜移默化地传递给下一代。

评分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触动,莫过于它所展现的梁启超先生作为父亲的一面。我一直认为,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如果能让我们看到他平凡生活中的挣扎与温情,那么他才更加立体和鲜活。从书中,我仿佛能看到梁启超先生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是如何在时代洪流中为儿女们铺就一条道路,又是如何以他独特的方式,教育和引导孩子们成长。 那些关于亲子互动、家庭教育的篇章,让我倍感亲切。它并非是刻板的说教,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展现了梁启超先生与他的儿女们之间复杂而深厚的情感纽带。这种家庭教育的智慧,即使在今天看来,也依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让人在阅读中获得许多启发。

评分

这本《梁启超和他的儿女们(第二版)》绝对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的佳作。作者以极其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梁启超先生一家人丰富多彩的生活画卷。不仅仅是宏大的历史叙事,书中穿插了大量的生活细节和趣闻轶事,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亲身感受那个时代的氛围。 梁启超先生的几个子女,如梁思成、梁思永、梁思锦等人,也都是在各自领域卓有建树的人物,这本书也为我们了解他们的成长轨迹和人生选择提供了宝贵的视角。它让我们看到,一个伟大父亲的教育方式,是如何影响和塑造了他的下一代,让他们都成为了各自时代中闪耀的星辰。

评分

翻开《梁启超和他的儿女们(第二版)》,我仿佛踏入了一个历史的画卷。书页间弥漫着浓郁的民国气息,字里行间流淌着那个时代特有的慷慨激昂与细腻情感。梁启超先生的名字,总是伴随着“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等宏大的历史词汇,但这本书,却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具温度、更具人情味的梁启超。 他不仅是一位叱咤风云的政治家、思想家,更是一位用心经营家庭、满怀父爱的父亲。书中的许多片段,都细致地描绘了梁启超先生如何与他的儿女们相处,如何在艰难岁月中给予他们支持和鼓励。这些生活化的细节,让这位历史伟人变得触手可及,也让我对那个时代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

非常不错的一本书,一个家族的历史展现在我们眼前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非常不错的一本书,一个家族的历史展现在我们眼前

评分

非常不错的一本书,一个家族的历史展现在我们眼前

评分

好评

评分

好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