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版 病由心生,医病先医心--医师来不及告诉你的12个身心自疗法 渡部典子 新自然主义

台版 病由心生,医病先医心--医师来不及告诉你的12个身心自疗法 渡部典子 新自然主义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身心健康
  • 自疗
  • 情绪管理
  • 压力应对
  • 渡部典子
  • 新自然主义
  • 台湾书籍
  • 健康心理学
  • 替代疗法
  • 医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中华商务进口图书旗舰店
出版社: 新自然主義股份有限公司
ISBN:9789576967375
商品编码:1550909277

具体描述

《病由心生,醫病先醫心--醫師來不及告訴你的12個身心自療法》


作者:渡部典子

出版社:新自然主義股份有限公司

分類:醫藥衛生衛生常識

ISBN:9789576967375

裝幀:平裝

語言:中文(繁)

出版日期: 2013/01/01

版次:1

叢書系列:新醫學保健系列

規格:平裝 / 192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內容簡介

你是否很容易緊張焦慮,壓力一大就偏頭痛、拉肚子?還是常常情緒低落,容易胸悶、全身無力?甚至有長期失眠、慢性疼痛、各種慢性疾病?如果你看了許多醫生卻找不到原因,調整飲食、吃藥,症狀還是沒有改善,請小心,這些身體症狀很可能是「心病」所引起的!


研究發現,壓力會導致心臟病、降低身體的抵抗力;情緒失調也會誘發心臟病、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由此可知:「身心是一體的!」小到疲倦、頭痛、失眠等「亞健康」常見的症狀,大到高血壓、心臟病等慢性病,甚至癌症等重大疾病,其實受到情緒、認知、性格等心理狀態很大的影響。


在台灣,一般人都知道身體有病痛要看醫生,但是對於心理健康卻很容易忽略,包括心情沮喪、壓力爆表引起的身心症;人際衝突、自尊低落造成憂鬱症等源頭在心理的「心病」,卻不知該怎麼醫,是否尋求諮商師或是精神科醫師的協助,也常常無法跨出步。


根據中研院統計,1990年到2010年這二十年間,台灣人罹患焦慮症與憂鬱症等「常見精神疾病」的盛行率,從12%變成24%,整整增加了一倍,連自殺率也上升了一倍之多!成為社會一大隱憂。


其實,不論是身心症引發的長期失眠、劇烈疼痛、各種慢性病,或是人際衝突、缺乏人生目標、自信心低落引發的焦慮症、恐慌症、憂鬱症,都可以透過精神科治療、心理諮商以及「身心療法」,來改善身心失衡的狀況,重拾健康。


本書作者渡部典子,是臨床心理學博士及臨床心理師,長期在美國的醫院中擔任心理諮商師。她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在書中介紹了12種「心病的處方箋」,像是:呼吸法、正面思考、藝術治療、寫日記、冥想、音樂療法等,在美國醫療現場中,常被應用在正統醫療和心理諮商中的「身心療法」(強調身心一體,以回復整體健康為目的治療法),並分享了許多成功案例,包括:


「十年來一直飽受『纖維肌痛症』劇烈疼痛所苦的茱莉亞,自從每週進行三次『呼吸訓練』後,不但止痛藥的用量減少,併發的憂鬱症也改善了。」


「原本跟同事相處不好,常爆發衝突,痛苦得想辭掉工作的紗真,運用『正面思考』的步驟,從此不再為人際關係所苦,重拾工作熱情。」


更難得的是,這些身心療法也能自己在家DIY,而且簡單易上手!例如「認知行為療法」7步驟,可以治療憂鬱症、改善人際衝突,幫助你正面思考,上述紗真的案例就是利用:


步驟1:把焦點放在希望解決的問題上(希望和同事建立良好關係,不再心情低落)

步驟2:覺知腦中的刻版印象(原來自己覺得同事很傲慢,根本懶得理他)  

步驟3:了解自己的感覺(一想到那位同事就感到討厭和放棄的情緒)

步驟4:重新審視刻板印象是不是正面的(原來自己對同事有許多負面成見,對方應該也會感覺到吧?難怪關係越來越糟)

步驟5:想像採取正面思考行動的感覺(原有的彼此緊張感減輕了)

步驟6:建立行動計畫(不論同事用什麼態度,自己都盡量不出現負面反應)

步驟7:開始行動(正面回應同事之外,避免思緒整天受影響,參加了瑜伽課程、健行活動)


像這樣,本書透過成功案例分享,以及具體的實踐方法介紹,讓這些身心療法成為人人可以DIY的自助步驟,是一本一看就懂、好用有效的身心療法入門書,幫助你輕鬆減輕疼痛、紓解壓力、改善憂鬱、遠離疾病,讓身心更健康!


書籍特色

(一) 一看就懂的身心療法入門書:

不健康的源頭,可能在於你的壞心情!書中引用豐富的科學實證,有力地說明負面的情緒、性格、認知等心理狀態對身體健康的危害,像是有慢性疲勞感的憂鬱症患者,血液較黏稠,因此動脈容易發炎,也容易引發心臟病;而情緒失調也會誘發肥胖、高膽固醇等疾病。由此可知,要重拾身心的整體健康,要從改變「心情」下手。書中介紹的身心療法,大多已在美國的各個醫院和心理諮商機構與正規療法合併使用,不管是舒緩疼痛或是減輕憂鬱、穩定情緒各方面,都得到驚人的成效,是治療「心病」的選擇!

(二) 提供12種「心病」有效處方箋:

心病還要「心藥」醫!書中介紹了呼吸法、藝術治療、音樂療法、冥想、祈禱、日照等12種身心療法,並提供醫療現場真實的成功案例和作者的親身體驗。像是20幾年來忍受風濕性關節炎疼痛的患者,在祈禱了5分鐘後,肌肉僵硬指數奇蹟似地降到了正常範圍;因喪偶而沉溺在悲傷憂鬱情緒中的患者,每天早上固定曬太陽20分鐘,竟慢慢走出悲傷的陰霾;而有憂鬱症狀的患者,透過寫日記,也在短時間內達到了改善憂鬱症狀的成效。

(三) 人人都可DIY,輕鬆易上手:

想要運用身心療法舒緩疼痛、減輕憂鬱、紓解壓力、改善人際關係真的很簡單!書中透過清楚明瞭的理論說明、真實的手臨床案例、簡易的DIY步驟,讓你快速掌握重點、立即行動!不需要別人的輔助,就能自己在家進行。更有貼心小提醒,例如:藝術治療的重點是藉由手做、畫畫,消除累積在內心的情緒和負面經驗,作品的美醜不重要;寫日記來整理自己,比起「寫了多長的文章」,更重要的是「定期」書寫等等。除了飽受病痛和情緒所苦的患者能從中找到身心恢復的契機以外,專業的醫療和諮商人員,也能運用更好的方法,幫助患者重拾健康。


作者簡介

渡部典子

  臨床心理學博士、臨床心理師

生於東京。任職航空公司10年,之後與家人於1986年遷居美國。在洛杉磯日商企業服務的同時,取得加州州立大學心理學學士學位,之後陸續完成碩士與博士學位(PsyD)。先後在大型綜合醫院與諮商中心看診,數年前自行開業,為憂鬱、焦慮、人際關係問題、跨國婚姻問題而煩惱的人提供諮商治療,並舉辦精神疾病相關講座。

證照:美國加州臨床心理師執照(PSY 22509)


目...............................录

噗之一 新手上路:長仔向噗友報到

1. 噗浪新手

2. 狗狗也在聽廣播?

3. 退出江湖,刀劍拿去當烤肉叉

4. 政客的口沫

5. 「原來如貓」的表情符號

6. 出生在妓女院的韋小寶

7. 偉大的事業不能靠烏合之眾建立

8. 團結的鵝,散漫的雞

9. 個人恩怨何其渺小,來去看看阿扁吧!


噗之二 技術升級:長仔愛跳香蕉舞

1. 早安,香蕉舞!

2. 號召噗友快閃:台灣要爭氣支持517

3. 生日快樂,感動很大

4. 為517受傷的民眾祈禱

5. 新力量應該接受指揮,壯大在野

6. 上上下下左右左右BA

7. 幸福的感覺:五色納豆

8. 做英雄還是禮義廉「 」?

9. 愛情都一樣

10. 迎接燦亮的

11. 京都哲學之道的咖啡店

12. 懷念媽媽包的粽子

13. 小媒體對抗巨大的撒謊工具

14. 噗海無涯,是該回頭嗎?

15. 另組新政黨?長仔:管我做什麼!


噗之三 收放自如:長仔發噗動動腦

1. 多吃了一碗飯

2. 塞車也是一種幸福?莊孝經的弟弟

3. 幸福像花開放,晚安!

4. 台灣正名事件,噗友們表現比政府好!

5. 打果汁要加水嗎?

6. 善變的馬英九:肯定中國人權進步

7. 只談開發而忽視環保的政策,都是鬼扯

8. 不朽的旋律:月夜愁

9. 阿彩的「有圖有真相」

10. 傲慢是原點,聽不到誠懇道歉,聽到硬拗強辯。

11. 識正書簡,不必問人民意見嗎?

12. 一個女人能承受多少次背叛?

13. 沒有不拔草的藉口

14. 中國:撤飛彈算什麼,搬到北京還是打得到台灣!

15. 以花為名,你想到哪一首歌?

16. 五葉松上的新生命

17. 十條政見九條騙,還有一條待考驗。


噗之四 淋漓盡致:啊,上癮啦

1. 天氣真好,適合拔草

2. 有品運動要花十二億?

3. 另類太極高手:卡馬進入涅槃!

4. 嘴角上揚,笑是仙丹

5. 「啐啄同時」,民主的小鳥要誕生

6. 開心農場買種子:種什麼菜好?

7. 靠!!醬快就沒熱情,那快下台啊!

8. 辦綠不辦藍,墮落的膽小正義

9. 起訴像星星,冤案多的數不清

10. 戀、情、愛、LOVE

11. 一個微笑、撿一張紙屑,支持高雄世運

12. 三澤光晴和麥可傑克遜

13. 追加真相:長仔種的九層塔

14. 長仔光明燈

15. 寄張明信片給周占春法官吧!

16. 「秘密」的力量

17. 來新文化之家,不拔草就不放你走!

18. 你有綠卡或是國外的居留權嗎?

19. 輿論審判若定罪,真正的審判也無意義


噗之五 感謝有噗:長仔世運搶先噗

1. 世運倒數,為謝宗庭集氣,探班去!

2. 爆料文化若形成,每個人都可能會受害

3. 你在改變自己,也在改變台灣的命運

4. 痛苦會過去,美麗會留下

5. 台灣隊出場,主場館掌聲不斷!

6. 長仔是福星,見證台灣面世運獎牌

7. 「治國週記」破案有獎金,被騙沒補償?

8. 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給世運選手鼓勵!

9. 馬英九愛「中正」更勝於民主

10. 如把多數當真理,強勢蠻幹,叫做多數暴力!

11. 把留在臺灣,謝宗庭健力摘金!

12. 世運圓滿成功

13. 從世運開閉幕,看中國的格局

14. 延續好手氣,出國加油去

15. 內捷的包商是馬的金主,總統府卻沉默?

16. 正妹噗友來相認

17. 新文化研習營人數爆滿

18. 有的花以香味取勝,而非姿態


噗之六 噗力無窮:長仔在噗浪救災

1. 颱風夜裡被風雨掀起的屋頂

2. 「你那兒好嗎?」河道噗友報平安

3. 災情嚴重,請以各種方式表達關懷

4. 噗友呼叫救援,協助救出在水患中受困民眾

5. 台灣加油!

6. 噗浪巨腦化,噗友自救報災情

7. 新文化學生工作隊和台灣長工會投入救災!

8. 救災的黃金時間,政府為何拒絕國際救援?

9. 國際調酒協會主席:請大家關心台灣風災

10. 年輕噗友主動投入救災,是哀傷中的一股希望

11. 政府無視上天的警訊,人民就該讓它下台

12. 噗浪是人類未來的希望喔!

13. 環評未過就施工,「越域引水」誰是誰非?

14. 淹水里不淹水

15. 中國政府透過特定政黨或是政治人物捐款,後患無窮

16. 用音樂表達慰藉,願悲傷化為千風

17. 內捷數度停駛,為何高捷不會?

18. 將帥救災無能,連搜救犬累倒了

19. 以長仔噗友名義捐款,願福報回向給大家


疗愈身心的内在力量:探索自我关怀与生命平衡的指引 在这个信息爆炸、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时代,我们时常感到身心俱疲,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推着向前,却忘记了停下来倾听内在的声音。身体的病痛往往是心灵发出的警报,而真正的健康,源于身心和谐的平衡状态。本书并非一本医学教科书,也并非心灵鸡汤式的空泛说教,而是一份深刻、务实且充满人文关怀的指南,旨在引导读者重新连接自我,发掘并运用与生俱来的内在疗愈力量。 本书的核心理念在于,健康不应仅仅是疾病的缺席,而是一种积极的、动态的平衡状态。我们将深入探讨现代生活中,压力、焦虑、人际关系以及环境因素如何悄无声息地侵蚀我们的生命能量,并提供一系列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可操作的实践方法,帮助读者构建坚固的“心防”,提升应对挑战的能力。 第一部分:觉察的艺术——看见看不见的束缚 健康的旅程始于清晰的自我觉察。我们首先要学会辨识那些长期以来被我们忽视或合理化的身心模式。 一、现代生活的“慢性失衡”诊断: 我们会剖析当代人常见的“疲劳陷阱”——过度工作带来的生理透支,信息过载导致的心神不宁,以及“完美主义”驱动下的自我苛求。这些看似寻常的习惯,实则是慢性压力的温床。书中将提供一系列自我评估工具,帮助读者精准定位自己在哪方面偏离了健康的轨道,比如睡眠质量的细微变化、情绪起伏的异常模式,以及身体发出的“微小信号”。 二、情绪的语言:身体如何“说话”: 情绪并非抽象的概念,它们深刻地以生理反应的形式表达出来。本书将详细阐释,长期的恐惧如何影响消化系统,累积的愤怒如何转化为肌肉紧张和头痛,以及未被释放的悲伤如何阻碍呼吸的深度。我们不提倡压抑情绪,而是教导如何“阅读”这些身体信号,将其视为需要关注和回应的信息,而非需要立刻“修正”的错误。理解了身体的“语言”,我们便能更早地介入,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病灶。 三、环境与心境的相互作用: 我们所处的物理环境——居住空间的光线、声音、气味,乃至人际交往的氛围——都对我们的神经系统产生持续的影响。本书将探讨如何优化个人生活环境,使其成为一个支持身心修复的“安全港湾”,而非持续的刺激源。这包括对电子设备使用习惯的反思,以及如何设置健康的边界,保护自己的“心理能量场”。 第二部分:重塑内在连接——找回生命的主导权 真正的疗愈,是重塑我们与自我、与世界的关系。这需要一系列从内而外的思维和行为转变。 四、呼吸的科学与古老智慧的结合: 呼吸,是连接意识与潜意识的桥梁。本书将摒弃浮泛的“深呼吸”概念,转而介绍几种针对不同生理状态(如急性焦虑、长期失眠、注意力涣散)的精密呼吸技巧。这些方法基于对迷走神经的科学理解,旨在即刻调节自主神经系统的平衡,将身体从“战斗或逃跑”模式切换到“休息与消化”模式。 五、正念的在地化实践:将当下融入生活: 正念(Mindfulness)并非要求我们盘腿打坐数小时,而是将专注力温柔地锚定在此时此刻。我们将提供一系列“微正念”练习,适用于通勤、用餐、甚至处理冲突的瞬间。核心在于培养一种不加评判的观察者视角,从而减少对过往的反刍和对未来的过度忧虑,将生命能量回收至当下。 六、信念系统的重构:从限制性思维到赋能性叙事: 我们的思维模式,即我们对自己和世界的内在叙事,决定了我们的生理反应和生活轨迹。本书鼓励读者审视那些根深蒂固的“我必须”、“我不能”的限制性信念。我们将引导读者运用认知行为的温和技巧,逐步挑战这些旧有脚本,用更具建设性、更能支持自我成长的叙事来替代,从而减轻内在的自我冲突。 第三部分:激活自愈系统——身体的内在工程师 本书相信,人体拥有惊人的自我修复能力,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提供了正确的环境和支持。 七、运动的“情绪释放”功能:不止于塑形: 运动是释放被困在身体中的压力荷尔蒙的有效途径。本书将侧重于那些能够促进深度放松和身体协调性的运动形式,而非纯粹追求体能极限。探讨如何通过有节奏的、与大地连接的运动(如步行、太极、温和伸展),促进内啡肽和血清素的自然分泌,达到稳定心境的效果。 八、滋养的智慧:食物如何影响情绪与认知: 饮食不再是简单的热量计算,而是对大脑和神经系统的直接投资。我们将探讨肠道健康(“第二大脑”)与情绪调节之间的复杂关联,介绍如何通过精选的营养素来支持神经递质的合成。这部分内容侧重于如何建立一种“享受”食物而非“恐惧”食物的健康关系,理解食物的能量和它们对我们心境的微妙影响。 九、高质量睡眠的“非药物”重建方案: 睡眠是身体进行深度维护和记忆巩固的关键期。本书将提供一个全面的睡眠卫生方案,不仅仅关注睡前行为,更深入到如何调节昼夜节律、如何优化卧室环境的“舒适度”,以及如何在白天积蓄适度的疲劳感,以确保夜间的深度修复。 第四部分:深层疗愈与和谐共处 真正的健康是个体与社群、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结果。 十、重建健康的边界感:学会优雅地拒绝: 在人际关系中,过度付出和无法设定界限是心力交瘁的常见原因。本书将提供实用的沟通技巧和心理策略,帮助读者清晰而坚定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局限,既维护了关系,也保护了自己的能量储备。这是迈向成熟独立的重要一步。 十一、宽恕的力量:释放历史的重负: 未曾解决的怨恨和内疚感是持续消耗我们生命力的毒素。宽恕,不是为他人的错误辩护,而是为自己的心智自由松绑。本书将提供温和的冥想练习和认知重构技术,引导读者逐步放下对过去的执念,将能量重新导向建设性的未来。 十二、培养“意义感”的锚点:超越日常的价值驱动: 当生活的目标感模糊时,人容易感到空虚和迷失。本书最后一部分将引导读者探索和明确自己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所在。找到一个超越日常琐事的、能够点燃热情的“意义锚点”,能够为身心提供持久的韧性和面对困难时的强大驱动力。 本书力求以一种平易近人、充满同理心的方式,为每一位渴望掌握自身健康主导权、寻求生命深层平衡的读者,提供一套系统化、可实践的内在疗愈工具箱。它邀请您踏上这段回归本真、充满发现的旅程。

用户评价

评分

最让我佩服的,是作者对“自我负责”的强调,这是一种非常积极和赋权的观点。很多人在生病时,习惯性地将责任完全推给外部环境——工作压力太大、空气太差、运气不好等等。这本书却巧妙地将焦点拉回到我们自身,不是以指责的口吻,而是以赋予能力的方式告诉我们:你拥有疗愈自己的潜能和工具。它鼓励读者从“被动的病人”转变为“积极的自我照护者”。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心态转变。我不再是等待医生给我开出完美的药方,而是开始主动去观察、去调整,去探索自己内在的需求。书中的每一个“自疗法”,都不是一劳永逸的魔法,而是需要持续练习的“肌肉记忆”。读完这本书,我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长期有效的、掌控自身健康的“内在指南针”,它指导我如何航行在复杂的生活海洋中,既能保持前行的速度,又不至于被情绪的巨浪吞噬。

评分

坦白说,最初拿到这本书时,我有点不以为然,觉得市面上类似的“心灵鸡汤”太多了,无非就是多笑笑、多运动、少生气那一套老生常谈。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发现渡部典子的切入点非常犀利且务实。她并没有停留在抽象的“正念”或“爱自己”的口号上,而是聚焦于“来不及告诉你的12个身心自疗法”,每一个方法都像是一个具体的“操作指南”。我尤其欣赏她对“现代生活节奏”的理解,她深知我们无法一键退出现在的快节奏生活,所以她提供的疗愈方案都是可以在碎片时间里完成的,甚至很多都是在日常行为中潜移默化地植入。比如她描述的那种“被动式接收信息”对大脑的损耗,让我立刻警醒自己每天睡前刷手机的习惯。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告诉你“病从心生”,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套“心疗身愈”的实用工具箱。它不是那种需要你辞职去深山里静修才能达到的境界,而是让你在拥挤的地铁上、在永无止境的会议中,都能找到那个安宁的角落,这才是真正的、可持续的自我疗愈。

评分

这本“病由心生,医病先医心”简直是为我这种常年被亚健康困扰的人量身定制的宝典!我一直觉得身体的小毛病都是自己瞎操心、想太多惹的祸,但苦于没有系统的方法去梳理和调整,只能在感觉不舒服的时候去医院走一遭,拿点药敷衍了事。这本书的出现,就像是请了一位既懂医学又深谙人性的智者在我耳边细语。它没有那种故作高深的医学术语,而是用非常贴近生活的语言,把我那些看似无关紧要的情绪波动,清晰地串联到了身体的各个部位。比如,我长期有肩颈僵硬的问题,每次按摩师都说我太紧绷了,我总以为是睡姿不好,可书里巧妙地将这种“紧绷感”指向了内心的某种不安全感和对未来掌控欲过强。这种“原来如此”的顿悟感,是看再多体检报告也给不了的。我开始尝试书里提到的那些小练习,不是那种大刀阔斧的改变,而是潜移默化的调整,比如特定的呼吸法,在工作压力大到快要爆炸的时候,默默地做几组,那种由内而外的放松感是立竿见影的,它让人重新掌握了身体的“遥控器”,而不是任由外界的风吹雨打。

评分

从排版和整体视觉设计来看,这本《台版 病由心生,医病先医心》也做得非常用心。我是一个很注重阅读体验的人,如果一本书内容再好,如果拿在手里感觉冰冷或者文字拥挤,都会大打折扣。这本书的纸张质感,以及新自然主义系列一贯的清新风格,让阅读过程本身就成为了一种享受。它不像那些厚重的专业书籍,需要你全神贯注地啃读,反而更像是一本可以随时翻开、随时吸收的“心灵茶歇”。我常常在晚上睡前,随意翻到其中一章,那些关于如何释放“积压情绪”的论述,总能以一种非常柔和的方式将我带入放松的状态。特别是那些作者用自己的经验和故事来佐证理论的部分,让那些看似高深的心理学概念瞬间变得可信且触手可及,少了些许教条,多了几分真诚的分享。这种阅读的舒适度,极大地增强了信息的吸收效率。

评分

这本书带给我的震撼,在于它打破了我根深蒂固的“身体是机器,坏了就修”的二元对立思维。我是一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从小被教育“有病看医生,没病就别想太多”。然而,当我按照书中的指引,开始关注那些平时被我忽略的身体“小信号”——比如无缘由的肠胃不适,或者午后莫名的疲倦——并把它们对应到自己最近的情绪压力源时,我发现了一种惊人的对应关系。这不仅仅是心理暗示,更像是一种身体语言的破译。它让我意识到,我的身体其实一直在用最原始、最诚实的方式向我“汇报”我的精神状态。这种阅读体验非常私密且具有探索性,仿佛作者手里拿着一把万能钥匙,帮我打开了身体与心灵之间那扇尘封已久的大门。我开始学着用一种更具同情心和好奇心去对待自己的身体,不再是苛责和催促,而是倾听和理解,这彻底改变了我与“病痛”共存的态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