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生物腐植酸肥料生产与应用
:38.00元
作者:李瑞波,吴少全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1-01
ISBN:978712212264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259kg
编辑推荐
推荐您关注更多新书:生物腐植酸与**碳肥缓/控释肥料肥料加工技术与设备新编肥料使用技术手册肥料高效施用技术新型肥料无风险施用100条更多农药图书:
内容提要
本书以生物腐植酸肥料技术在农业现代化、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等方面应用为切入点,详细介绍了新型生物腐植酸肥料各品种的特点、功能、生产工艺和应用技术,并针对我国有机肥料和有机无机复混肥料技术现状提出了创新观点和指导意见。
本书可作为生物腐植酸在农业领域应用知识的普及读本,适合广大肥料行业从业人员、农业科研人员和管理工作者、环保工作者作参考使用。
目录
生物腐植酸肥料生产与应用
章生物腐植酸粉剂及应用1
节生物腐植酸粉剂的生产及其技术指标1
第二节生物腐植酸粉剂在农业上的直接应用3
第二章生物腐植酸有机肥料15
节关于碳肥的讨论15
第二节生物腐植酸有机肥的制造工艺18
第三节生物腐植酸有机肥工艺流程和设备选用25
第四节生物腐植酸有机肥质量判定和原料选用27
第五节生物腐植酸有机肥的几种典型配方31
第六节生物腐植酸有机肥及有机食品用肥35
第七节生物腐植酸有机肥生产线设计案例37
第八节生物腐植酸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肥的质量管理43
第九节生物腐植酸有机肥的使用方法46
第十节规范和发展有机肥产业的重大意义47
第十一节生物腐植酸在盐碱地和沙化土地改造方面的应用49
一、生物腐植酸对盐碱地的改造49
二、生物腐植酸对沙化土壤的改造54
第三章生物腐植酸有机无机复混肥料57
节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的功能和优势57
第二节生物腐植酸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的配方设计和制造方法59
第三节年产3万吨BFA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厂的设计65
第四节生物腐植酸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的使用68
第五节生物腐植酸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生产中的质量管理71
第六节生物腐植酸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的发展前景72
第七节目前我国有机无机复混肥产业存在的问题77
第四章生物腐植酸技术在零排放生物发酵床养猪的应用81
节发酵床养猪模式的原理及技术简介81
第二节发酵床养猪模式的技术要点82
第三节发酵床养猪模式的主要功效和经济效益分析88
第四节利用旧垫料制造生物有机肥89
第五节零排放生物发酵床养猪“QS模式”的推广91
第六节新型猪肥两业并举案例设计92
第七节发酵床养猪对区域经济带动的设计实例94
一、在诏安县发展零排放养猪业的可行性94
二、关于诏安县发展零排放养猪及相关产业的具体建议96
三、在诏安县建设零排放养猪产业的重大意义97
第五章生物腐植酸液体肥料99
节生物腐植酸液的含义和来源99
第二节生物腐植酸液剂与液体肥料生产103
第三节生物腐植酸液体肥料技术指标及执行标准107
第四节生物腐植酸液体肥料的生产工艺109
第五节生物腐植酸液体肥料的特性、功效和使用方法114
第六节利用果菜基地或批发市场废弃物制造液体肥料117
第七节生物腐植酸与糖业产业节能减排循环经济模式119
一、糖业产业发展的环保瓶颈119
二、生物腐植酸技术与糖业产业主要废弃物的回收利用120
三、糖业产业应用生物腐植酸技术前景121
第八节一个糖业集团废液的科学转化利用实例124
第六章生物腐植酸高浓度液肥126
节生物腐植酸高浓度液肥的特性及其作用126
第二节生物腐植酸高浓度液肥的质量指标127
第三节生物腐植酸高浓度液肥的设计和制作128
第四节生物腐植酸高浓度液肥的使用131
第五节生物腐植酸高浓度液肥在现代化农业中的作用134
第六节关于肥料管道化输送的思考136
一、肥料管道化输送应该提到肥料产业结构调整的议事日程136
二、适于肥料管道化输送的肥种及其搭配原则140
三、肥料管道化输送的模式表达141
四、肥料管道化输送的实例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142
第七章生物腐植酸水体肥145
节我国养殖水体施肥存在的问题和出路145
第二节养殖水体施肥的意义和规律147
第三节生物腐植酸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机理149
第四节生物腐植酸水体肥主要品种及其使用方法150
第八章生物腐植酸技术与生态农业工业园模式153
节生物腐植酸技术是农业现代化的先进适用技术153
第二节生态农业工业园中生物腐植酸技术的作用154
第九章生物腐植酸产品的销售与推广157
节深刻认识生物腐植酸的“魂”157
第二节对市场的认识158
第三节营销方式既要传统又要突破160
第四节营销人员要做明白人162附录1
超大型养猪场循环经济节能减排新模式(实施方案)167
附录2我国生物腐植酸产品(技术)研发单位178
参考文献179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是一名对土壤健康和环境保护有着执着追求的农学研究生,在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接触了大量的土壤改良剂和肥料文献,但《生物腐植酸肥料生产与应用》这本书,无疑是我近年来阅读过的最具深度和实用价值的一部著作。这本书的写作风格严谨而不失生动,作者对生物腐植酸的理解,仿佛已经深入骨髓,能够将那些复杂难懂的化学反应和生物过程,以一种清晰、流畅的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我尤其欣赏书中对生物腐植酸分子结构及其功能性基团的深入剖析。它不仅仅停留在“腐植酸是有用的”这个层面,而是详细阐述了羧基、酚羟基、羰基等官能团如何在土壤中发挥作用,例如,它们如何与土壤中的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络合物,从而提高养分的有效性;如何与土壤胶体结合,改善土壤的物理结构;甚至如何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活性,构建健康的土壤生态系统。这种微观层面的深入探讨,为我理解宏观的应用效果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书中的生产工艺部分,更是让我惊叹于作者的细致和专业。从原料的选择、预处理,到发酵、提取、纯化,再到后期的造粒、包装,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且附带了相关的技术参数和质量控制要点。例如,在发酵过程中,对于温度、pH值、溶氧量等关键因素的控制,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微生物菌种来优化腐植酸的生成,这些信息对于理解产品的质量差异至关重要。我曾经对市面上一些劣质腐植酸产品产生过怀疑,这本书让我明白,产品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生产工艺。此外,书中对生物腐植酸在不同应用领域,如在设施农业、旱作农业、盐碱地改良等方面的应用案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且提供了具体的试验数据和效果分析。例如,在设施农业中,生物腐植酸如何减少土壤病原菌的发生,提高作物的商品率,这些都为我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指南,更是一份科学研究的范本,它教会我如何批判性地看待科学文献,如何从纷繁复杂的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评分这本《生物腐植酸肥料生产与应用》简直是一本宝藏!我当初抱着半信半疑的心态入手,毕竟市面上关于腐植酸的资料太多,良莠不齐。但这本书一拿到手,厚实的质感和清晰的排版就给了我极大的信心。我是一名在乡村负责农业推广的技术人员,平时工作中经常需要向农民朋友们介绍各种新型肥料,而生物腐植酸肥料因其独特的环保性和增效性,一直是我的重点推广对象。然而,我发现很多农民对这类新型肥料存在认知上的误区,要么认为价格太高不划算,要么觉得效果不如传统化肥立竿见影,需要大量的理论和实践案例来支撑我的讲解。这本书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它系统地梳理了生物腐植酸的形成机理、结构特性,并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其在土壤改良、作物生长促进、抗逆性增强等方面的作用机理。书中的图文并茂,用大量的实验数据和实际案例来佐证理论,这一点我尤为欣赏。比如,书中详细对比了不同类型生物腐植酸肥料在不同土质(沙土、粘土、酸化土)下的施用效果,并附有具体的增产百分比和经济效益分析,这对于我制定推广方案来说,简直是量身定做的素材。我曾经在推广过程中遇到过农民质疑“化肥+生物腐植酸”的组合是否会“画蛇添足”,这本书恰恰解答了这个问题,它解释了生物腐植酸如何通过络合作用,提高化肥的利用率,减少养分流失,从而实现“1+1>2”的效果。书中的生产工艺部分,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虽然我不是直接生产者,但了解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有助于我更好地向农民解释产品背后的科学依据,增强他们的信任感。例如,关于微生物发酵技术在生物腐植酸生产中的应用,书中详细介绍了不同的发酵菌种、培养基配方以及发酵条件控制,这让我对产品的质量有了更深的理解。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本“科普读物”,它将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变得易于理解,让我能够更自信、更专业地向基层推广这项绿色农业技术。
评分我是一名在农资零售店工作的销售经理,每天都要面对形形色色的肥料产品和形形色色的农民客户。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绿色农业和环保政策的不断推广,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关注生物腐植酸肥料,但同时,市场上关于这类产品的宣传也良莠不齐,让很多农民感到困惑。《生物腐植酸肥料生产与应用》这本书,简直就是我的“救星”!它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最贴近实际的案例,为我解答了农民朋友们最关心的问题。书中的应用部分,我尤其喜欢。它不像其他一些书籍那样,只是泛泛而谈,而是列举了大量不同作物(比如小麦、玉米、水稻、蔬菜、果树等)在使用生物腐植酸肥料后的具体效果。书中详细描述了施用生物腐植酸肥料后,作物在产量、品质(比如糖度、维生素含量)、抗病虫害能力、耐旱耐涝能力等方面的提升情况,并且附带了详细的实验数据和照片对比。我曾经向一位客户推荐过一种生物腐植酸肥料,但客户因为对效果不确定而犹豫不决。后来,我把书中的相关案例分享给他看,客户看了之后,深信不疑,并当即决定购买。这本书的内容,让我的销售工作事半功倍。书中的“生产与应用”一体化的阐述方式,也非常契合我的工作需求。我不仅能向农民解释“为什么用”,还能解释“这个产品是怎么做出来的”,让农民对产品的品质有更深的了解。比如,书中提到,优质的生物腐植酸肥料,其生产过程中的发酵时间、菌种选择、提取技术等都非常关键。这让我能够更有底气地向农民推介那些质量可靠的产品,同时也能帮助他们辨别市场上那些质量不合格的产品。我之前也接触过一些关于腐植酸的书籍,但很多都过于学术化,对于我这样的基层销售人员来说,理解起来有难度。这本书则完全不同,它的语言流畅,结构清晰,即使是农业知识基础相对薄弱的农民,也能从中受益。我经常会把书中一些重要的图表和案例,复制下来,或者直接引用书中的语言,来给客户讲解,效果非常好。这本书,真的是我工作中不可或缺的“肥料指南”。
评分作为一个对土壤健康和可持续农业有着强烈兴趣的农场主,我一直在寻找能够真正改善土壤结构、提升作物质量的解决方案,而不是仅仅依赖化肥的短期刺激。阅读《生物腐植酸肥料生产与应用》的过程,对我来说,更像是一次深度访谈,与土壤、与植物、与科学进行了一次坦诚的对话。《生物腐植酸》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农,缓缓道来土壤的奥秘,以及如何通过生物腐植酸这把“钥匙”,打开土壤的健康之门。它没有直接给我灌输“你应该怎么做”,而是先让我明白了“为什么”。从有机质的降解、转化,到腐植酸分子的复杂结构,再到它在土壤中的“角色扮演”——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阳离子交换量、活化土壤养分,甚至还能吸附土壤中的重金属和污染物。这些内容,都被作者用一种非常清晰、有逻辑的方式呈现出来,我仿佛能看到土壤在腐植酸的作用下,从“疲惫”变得“年轻”的过程。书中关于生物腐植酸在不同作物生长阶段的增产机理和具体应用案例,更是让我大开眼界。我一直对如何提高番茄的抗病性和茄子的果实硬度感到困扰,而书中关于生物腐植酸如何增强植物细胞壁,提高细胞膜的稳定性,从而提升作物的抗逆性,特别是对病虫害的抵抗力,让我找到了突破口。书中的实验数据非常详实,例如提到使用生物腐植酸处理后,番茄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显著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增强,这直接关联到果实的产量和品质。另外,书中还详细介绍了如何根据不同作物、不同生长阶段以及土壤的实际情况,来科学配比和施用生物腐植酸肥料,这一点非常实用。我过去也尝试过一些腐植酸产品,但效果参差不齐,原因可能就在于缺乏系统性的指导。这本书则提供了具体的施用建议,包括底施、追施、叶面喷施等多种方式,以及推荐的施用量和频率。这些细致的指导,让我能够根据自己农场的具体情况,制定出最有效的生物腐植酸施用方案,从而最大化地发挥其效益,真正实现“用对、用好”生物腐植酸。
评分我是一名曾经的“传统农夫”,习惯了用化肥、农药来追求产量,但近年来,随着身体健康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我开始反思自己的耕作方式。《生物腐植酸肥料生产与应用》这本书,就像一盏明灯,指引我走向了更加健康、可持续的农业之路。我曾经对“生物”这个词充满了疑虑,总觉得它不如化肥那样“立竿见影”。然而,这本书却用科学的语言和大量的实践案例,让我认识到生物腐植酸的强大力量。书中的“生物”二字,并非虚设,它强调的是腐植酸的来源和生成过程。我学会了理解,腐植酸并非简单的化学合成物,而是土壤中千万年来微生物“辛勤工作”的结晶。书中详细介绍了微生物如何分解动植物残体,产生复杂的有机分子,这些分子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最终形成了具有独特功能的腐植酸。这让我对“生物”二字有了更深的敬意。我以前总是把土壤看作是“肥料的载体”,而这本书则让我明白,土壤本身就是一个活的、有生命的生态系统。生物腐植酸,就好比是土壤的“营养师”和“医生”,它能改善土壤的结构,让土壤变得疏松透气,就像给植物的根系提供了一个舒适的“家”。书中关于生物腐植酸如何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让我这个常年与干旱、缺水打交道的农夫,看到了新的希望。我还记得,书中提到一个案例,一位农户使用生物腐植酸肥料后,他家的小麦在连续的干旱年份里,比邻居家的产量还要高。这个案例,深深地打动了我。这本书还让我认识到,生物腐植酸不仅仅是“肥料”,它更是一种“土壤修复剂”。它能够吸附土壤中的重金属和有害物质,减少农药残留,让土地变得更加清洁。我曾经使用的化肥,虽然产量上去了,但土壤的板结和肥力下降却是不争的事实。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改变的可能,让我相信,即使是曾经被过度开发的土地,也能通过科学的方法,重新焕发生机。这本书,不仅改变了我对肥料的认知,更改变了我对农业的理解,让我看到了绿色、健康的农业的未来。
评分我是一名在农业科技公司工作的研发人员,主要负责新型肥料的配方设计和效果评估。《生物腐植酸肥料生产与应用》这本书,简直就是为我量身定做的,它为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去理解和应用生物腐植酸这一极具潜力的肥料原料。在我的日常工作中,经常需要评估不同肥料的土壤改良效果和作物生长促进作用,而生物腐植酸因其独特的生物活性和环境友好性,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重点。这本书的出版,可以说为我解决了很多长期存在的疑问。书中的生产工艺部分,对我来说是重中之重。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生物腐植酸提取和纯化技术的详细介绍,例如,如何通过不同的溶剂和分离技术,最大限度地保留腐植酸的活性成分,同时去除杂质。书中对不同提取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并给出了在不同生产规模下的应用建议。这对于我们在实际生产中选择最经济、最有效的生产工艺,提供了宝贵的指导。我曾尝试过一种自制的腐植酸产品,效果不尽如人意,现在回想起来,很可能是因为在提取和纯化过程中存在技术上的不足。这本书让我明白,生物腐植酸的有效性,不仅仅取决于其来源,更在于其生产过程中的精细化管理。此外,书中关于生物腐植酸的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研究,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作者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和分子模拟,揭示了腐植酸分子中不同官能团如何协同作用,从而发挥其在土壤改良和作物生长促进方面的作用。例如,书中详细阐述了腐植酸的络合能力如何提高土壤中微量元素的有效性,以及其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这些深层次的研究,让我能够更精准地设计新型肥料的配方,将生物腐植酸与其他肥料原料进行科学配伍,以达到最佳的协同增效效果。书中还提供了一些具体的配方案例,以及这些配方在不同作物上的试验数据,这对于我们验证和优化新产品配方,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它引导我深入探索生物腐植酸的奥秘,并为我的研发工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和动力。
评分我是一名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在读大三的时候,选修了一门关于土壤学和植物营养学的课程,对农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查找相关资料的过程中,我偶然发现了《生物腐植酸肥料生产与应用》这本书,它彻底打开了我对农业科学的新视野。这本书的专业性和系统性,让我觉得非常震撼。作者在书中,不仅仅是简单地介绍生物腐植酸的功能,而是从科学的源头,层层深入地剖析了其形成机理、结构特点、作用机制,以及在农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我最欣赏的是书中关于生物腐植酸在土壤微生物生态中的作用的论述。书中提到,生物腐植酸不仅能够为土壤微生物提供能量和碳源,还能够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种群结构和活性。这让我明白了,为什么使用生物腐植酸肥料后,土壤的肥力会得到长期的提升,原来是建立在健康的土壤微生态系统之上的。书中还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微生物接种技术,来提高生物腐植酸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这一点,对于我未来从事农业科研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思路。我还特别注意到书中关于生物腐植酸在提高作物抗逆性方面的研究。例如,书中详细阐述了生物腐植酸如何通过诱导植物产生抗性基因,提高植物细胞膜的稳定性,从而增强植物对干旱、盐碱、病虫害等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这让我意识到,生物腐植酸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养分补充剂”,它更是一种能够激发植物内在潜能的“能量激发器”。书中还提供了大量的实验数据和图表,来佐证其观点,这使得书中的论述更加严谨和可信。我曾经在课堂上,就书中关于生物腐植酸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的案例,进行过一次小组报告,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普遍好评。这本书,不仅仅为我的专业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知识,更点燃了我投身于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的热情。
评分作为一位在农业技术推广一线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我见过太多肥料的兴衰更替,也听过太多“神奇”的宣传。然而,《生物腐植酸肥料生产与应用》这本书,却让我耳目一新,它用一种更加务实、更加科学的态度,为我揭示了生物腐植酸肥料的真正价值。我最看重的是书中关于生物腐植酸“生产”的部分。在实际工作中,我发现很多农民朋友对产品的来源和生产工艺非常关心,他们担心买到的是“概念炒作”,而不是真正有效果的产品。这本书,恰恰满足了他们的这种需求。书中详细介绍了生物腐植酸的几种主流生产工艺,包括微生物发酵法、化学氧化法、生物酶解法等,并对各种工艺的优缺点、适用范围、成本效益等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例如,书中对微生物发酵法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包括菌种的选择、发酵基质的配方、发酵条件的控制(温度、pH、溶氧等),以及发酵产物的后处理技术。这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不同厂家生产的生物腐植酸产品之间的差异,也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向农民朋友们解释产品的质量是如何保证的。我曾经遇到过一位老农,他对我说:“小伙子,你说的这个‘生物腐植酸’,听着玄乎,到底是个啥?能给我讲讲吗?”当时,我把书中关于微生物发酵过程的比喻,比如“把秸秆、畜禽粪便等有机物,交给一群勤劳的‘小工匠’(微生物),它们把这些‘原材料’转化成‘营养精华’(生物腐植酸)”,这样一讲,老农立刻就明白了,并且对产品的信心大增。书中的“应用”部分,同样让我感到惊艳。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了各种施用方法,而是结合了不同的土壤类型、不同的作物生长阶段、不同的气候条件,给出了非常具体、可操作的施用建议。例如,书中提到,在粘性土壤中,生物腐植酸的主要作用是改善土壤的通气透水性;而在沙性土壤中,它则主要起到保水保肥的作用。这种“因地制宜”的施用指导,让我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农户的实际需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这本书,让我从一个“推销员”变成了一个“讲解员”,一个“指导员”,为我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让我能够更自信、更专业地服务于农业生产。
评分作为一个在有机农业领域摸索多年的实践者,我一直深信“土地是万物的母亲”,如何呵护好这片土地,是我思考的核心问题。《生物腐植酸肥料生产与应用》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去理解和实践有机农业的精髓。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生物腐植酸对土壤健康生态系统的构建作用的论述。书中不仅仅将生物腐植酸视为一种“养分”,而是将其定位为“土壤活化剂”,能够全面地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并激活土壤的生物活力。例如,书中详细介绍了生物腐植酸如何通过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从而提高土壤的透气性、保水性和保肥性。这对于我们有机农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我们不使用化肥,完全依赖土壤本身的肥力。我曾经遇到过土壤板结问题,即使施用了大量的有机肥,效果也不理想。阅读了这本书后,我才明白,仅仅增加有机物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像生物腐植酸这样的物质,来帮助有机物更好地发挥作用,构建健康的土壤结构。书中关于生物腐植酸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也让我印象深刻。它不仅仅是提供“食物”,更是能够“重塑”微生物的“家园”,营造一个有利于有益微生物生存和繁殖的环境。这让我意识到,有机农业的成功,不仅仅在于“用什么”,更在于“如何让土壤自己变得健康”。我过去也尝试过一些腐植酸产品,但效果并不如预期。这本书的出版,让我意识到,要选择真正“生物”来源的腐植酸,并且要科学地施用。书中对不同生产工艺的分析,让我能够更清晰地辨别产品的质量,而对不同应用场景的详细介绍,则帮助我找到了最适合我农场的施用方案。我经常会把书中关于生物腐植酸在改善土壤pH值、降低土壤重金属含量等方面的案例,分享给其他有机农户,这极大地拓宽了大家的视野,也为有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这本书,让我更加坚定了走有机农业道路的信心,并为我提供了更科学、更有效的实践指导。
评分我是一位在大学任教的土壤学教授,长期以来,一直关注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土壤健康的恢复。在我的教学和科研过程中,生物腐植酸作为一种重要的土壤改良剂和肥料增效剂,一直是我关注的热点。《生物腐植酸肥料生产与应用》这本书,如同一股清流,为我带来了全新的视角和深刻的启示。这本书的写作,严谨且富有逻辑性,将复杂的科学概念,以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呈现。我尤其赞赏书中对生物腐植酸形成机理的深入探讨。从微生物降解有机质的过程,到腐植酸分子的聚合、氧化还原反应,作者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引用了大量的研究文献来支持其观点。这为我深入理解生物腐植酸的来源和本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书中的结构分析部分,也让我眼前一亮。作者不仅介绍了腐植酸的通用结构模型,还重点分析了不同来源的生物腐植酸在结构上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如何影响其在土壤中的功能表现。例如,书中提到,由微生物分泌产生的生物腐植酸,其分子量和官能团分布可能与植物残体分解产生的腐植酸有所不同,这可能会导致它们在土壤中的吸附性、络合性和生物活性方面存在差异。这种细致的分析,对于我们进行土壤改良剂的精准选择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书中关于生物腐植酸在土壤中的转化和迁移的研究,也让我受益匪浅。作者详细阐述了腐植酸在土壤中的吸附、解吸、氧化还原等过程,以及这些过程如何受到土壤pH值、氧化还原电位、微生物活动等因素的影响。这些信息,对于我们理解生物腐植酸在土壤中的长期效应,以及如何优化施用方式,来最大化其效益,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书的生产工艺部分,也让我对生物腐植酸的工业化生产有了更深的认识。书中详细介绍了不同生产工艺的优缺点,以及如何通过优化工艺参数来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这些信息,对于我们引导企业进行绿色化、高效化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学术著作,更是一份对未来农业发展的深刻思考,它为我们理解和应用生物腐植酸,提供了科学的指引和丰富的想象空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