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書中所收作品,其成詩年代從西元前十一世紀至西元前六世紀,前後約六百年,產生於今陝西、山西、河北、河南、山東、湖北等地。相傳周王室有專人收集民間詩歌的制度,稱為「採詩」,《詩經》中不少作品的輯集與這種制度有關。《詩經》本只稱《詩》,至西元前二世紀漢武帝時,被列為儒家五經之一,故稱《詩經》。據《史記?孔子世家》記載,《詩》中本含有三千多首作品,後經孔子刪定,存留三百零五篇,因此也被稱為「詩三百」。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曾焚燒了諸家典籍,不過《詩經》因為是韻文,易於傳誦,所以得以保全,至漢代重新開始流傳。傳詩者共有四家:齊人轅固所傳的叫《齊詩》,魯人申培所傳的叫《魯詩》,燕人韓嬰所傳的叫《韓詩》,魯人毛亨所傳的叫《毛詩》。此四家之詩,原文與章節幾無差異(個別字句因通假而不同,個別地方分章不同),對詩的解釋則差別很大。自東漢鄭玄為《毛傳》作箋後,《毛詩》一系漸盛,其他三家則逐漸亡佚。現在的《詩經》,就是毛亨所傳。
《詩經》分為「風」、「雅」、「頌」三大類。所謂「風」,據《毛詩序》所說,有「上以風化下,下以風刺上」之意。籠統言之,「風」就是某一個地方的民間歌曲。《詩經》中的《國風》,包括周南、邶風、衛風、鄭風、齊風等十五個國家的民間歌曲,共一百六十篇。所謂「雅」,《毛詩序》訓為「正」,即政,言王政之意。政有大小,故《雅》有《大雅》、《小雅》之分,共一百零五篇。在風格上,《風》、《雅》、《頌》的區別很清楚。鄭玄釋「頌」為「容」,認為《頌》之詩歌主要是稱頌聖德,其詩篇多屬祭祀、祈禱、讚頌。《頌》分為《周頌》、《魯頌》、《商頌》,共四十篇。
《詩經》的題材,大致可以分為這樣幾個方面:一、描繪婚姻與愛情的詩,這一類詩在《詩經》中數量最多,具有濃郁的抒情色彩,是藝術價值最高的部分;二、鞭撻黑暗現實、反映勞動人民生活場景的詩,這一類詩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和重要的歷史價值;三、有關上古神話傳說、英雄事蹟的詩,這一類詩成為我們瞭解上古社會的珍貴資料。
《詩經》的三種主要創作方法是賦、比、興,用朱熹的話說:「賦者,敷陳其事而直言之外。」「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簡而言之,「賦」是鋪陳敘述法,「比」是比擬法,「興」是聯想法。同時,《詩經》還大量使用疊字、疊句、疊章的方式,富有一種音樂的節奏感,表現出民歌的特點。《詩經》中的許多作品語言樸素自然,同時又鮮明生動,具有高度的藝術概括力。
《詩經》是我國幾千年文學創作的源頭,它不僅奠定了我國以抒情為主的詩歌傳統,而且為後代詩人的創作提供了範本和母題,對中國文學的發展產生了無可企及的深遠影響。同時,《詩經》中的一些篇章還對當時的生活場景及歷史事件作了真實的描繪和記錄,具有非常重要的史學價值,同時也是一種寶貴的思想資源。幾千年來,解《詩》的作品多不勝數,我們撰寫這本《〈詩經〉智慧名言故事》,就是希望透過這種前人較少採用的方式,來向閱讀習慣有所改變的現代讀者介紹《詩經》,使人們重新領略《詩經》的語言、意境之美以及其所蘊含的深刻哲理。
本書在內容上包括名言、要義、故事三個部分:
首先,在名言選擇上,按照《詩經》的特色,注重這樣幾點:一是濃郁的藝術氣息。如「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小雅?采薇》),文辭曼妙,意境深邃,是歷來所稱頌的佳句。二是積極的思想意義。如「柔亦不茹,剛亦不吐。不侮衿寡,不畏強禦」(《大雅?蒸民》),頌揚了堅韌不屈的民族性格。三是強烈的諷喻色彩。如「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億兮?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懸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魏風?伐檀》),表達了被壓迫者的心聲。四是重要的史料價值。如「厥初生民,時維姜嫄」(《大雅?生民》),是關於周人的史詩。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所選的詩句,絕大多數不僅為歷代文獻經常引用,而且至今仍為人所熟悉,成為名副其實的「名言」,如「窈窕淑女」、「投桃報李」等等,這說明《詩經》中這些詩句是具有強大生命力的。
其次,在要義解釋上,除了註明原文的出處、將冷僻字翻譯成現代語之外,還特別注意對原文含義進行合乎歷史事實的解釋。這是因為,自從各家為《詩經》作注以來,歧義紛出,尤其是當《詩經》被奉為儒家經典之後,注疏家常常對其含義作歪曲附會的理解。如《關雎》本是一首抒寫戀情的愛情詩,卻被附會為歌頌周代的「后妃之德」。因此有必要按照唯物史觀,還其本來面目。此外,我們還對原文的現代意義有所闡發,以利於讀者更深刻地瞭解《詩經》中這些名言所以久傳不衰的原因所在。
再次,在故事取材上,我們一方面注意了其與名言、要義在內容上的銜接,將其作為兩者的生動詮釋和意義的再度闡發;另一方面,也注意了其本身所具有的相對獨立和完整的含義,將其作為名言所含意義的拓展和延伸,目的是讓讀者在趣味性閱讀中真切地感受這些看似簡單的詩句之中所蘊含的豐富寓意。這些故事採自古代的史傳、筆記、小說、民間故事和傳說,時間範圍從上古神話時代直到明末清初,在忠於原著的基礎上對文字作了潤色,力求真實性與可讀性。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詩經》之不同於先秦其他典籍之處在於,它是以抒情詩為主的文學作品,所以選入的許多段落往往只表達了一種朦朧的意緒,既無明確所指,亦不能簡單地框定在一個故事之中,由此給我們的選材帶來一定的難度。對於這個問題,我們盡可能地選取一些富有詩意的故事,並引入了後代意境相近的一些詩詞,與原文形成比照,以期啟發讀者從審美的視角來感受古典詩歌的藝術魅力。
本書在參考《毛詩正義》(毛亨傳,鄭玄箋,唐孔穎達疏)、《詩集傳》(宋朱熹著)、《詩毛氏傳疏》(清陳奐著)、《毛詩傳箋通釋》(清馬瑞辰著)等通行已久的注本的同時,還廣泛吸收了近人的研究成果。書中如有偏頗疏漏之處,懇請讀者批評指正。
作者简介
張樹驊
山東樂陵市人。先後擔任山東省作家協會紀檢組長、中國孔子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中國孔子基金會副會長、山東省政協常委、科教文衛體委員會主任。先後主編《儒商與二十一世紀》、《先秦經典智慧名言故事》叢書、《儒藏論壇》等書籍。
目录
導 讀七
關關雎鳩 一七
采采卷耳 二一
漢之廣矣 二六
維鵲有巢 三○
蔽芾甘棠 三四
誰謂雀無角 三七
羔羊之縫 四○
我心匪石 四四
憂心悄悄 四九
凱風自南 五三
毖彼泉水 五七
靜女其姝 六一
新台有泚 六五
牆有茨六九
相鼠有皮 七三
我行其野 七七
有匪君子 八一
手如柔荑 八五
士之耽也 九○
總角之宴 九四
誰謂河廣 九八
知我者謂我心憂 一○二
彼采蕭兮 一○七
穀則異室 一一一
畏人之多言 一一五
宜言飲酒 一一九
出其東門 一二三
不稼不穡 一二七
碩鼠碩鼠 一三一
綢繆束薪 一三五
言念君子 一三九
蒹葭蒼蒼 一四三
彼蒼者天 一四七
豈曰無衣 一五二
伐柯伐柯 一五六
呦呦鹿鳴 一六○
駪駪徵夫 一六五
兄弟鬩於牆 一七○
相彼鳥矣 一七四
昔我往矣 一七八
湛湛露斯 一八三
他山之石 一八七
燎之方揚 一九二
民莫不逸 一九七
戰戰兢兢 二○二
我日斯邁 二○六
維桑與梓 二一○
蛇蛇碩言 二一六
為鬼為蜮 二二一
驕人好好 二二五
維南有箕 二三○
溥天之下 二三五
營營青蠅 二四一
周雖舊邦 二四六
追琢其章 二五○
刑於寡妻 二五四
厥初生民 二五八
既醉以酒 二六三
殷鑑不遠 二六七
靡不有初 二七二
白圭之玷 二七六
投我以桃 二八○
聽言則對 二八四
柔亦不茹 二八八
既明且哲 二九三
哲夫成城 二九八
日就月將 三○三
濟濟多士 三○七
天命玄鳥 三一一
前言/序言
詩經智慧名言故事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