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齐书》是记载南朝齐王朝二十四年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作者是入梁的南齐皇族萧子显。该书初名《齐书》,北宋曾巩等校定诸史,为区别于李百药所撰《北齐书》,始以《南齐书》之名通行后世。原书六十卷,今存五十九卷。是流传至今的唯yi一部南北朝时期所撰南齐史书。
萧子显《南齐书》主要依据齐史官所修国史,对前人相关史著也有吸收。据清代学者赵翼在《陔余丛考》和《廿二史札记》的说法,萧子显《南齐书》应是沿用了檀超、江淹等所定的国史条例,而对其所立诸志与类传则有调整修改。全书含本纪八卷,志十一卷,列传四十卷,一般认为原有《序录》一卷,现已失传。
中华书局点校本《南齐书》,由王仲荦先生点校,宋云彬先生编辑整理,1966年前基本完成点校和编辑工作,1972年出版。点校本以商务印书馆百衲本影印宋大字本为底本,参校了南监本、北监本、汲古阁本、武英殿本和金陵书局本等版本,同时亦参校《宋书》各志、《南史》、《通典》、《册府元龟》、《太平御览》、《资治通鉴》和《通鉴考异》等典籍,对前人的校勘成果,则主要采用了周星诒、张元济和张森楷的三种《南齐书校勘记》稿本,以及钱大昕《廿二史考异》等书。点校本比较广泛地参校了各种版本,综合前人著述,对清代以来学者的校勘成果汲取尤多,在标点、分段、校勘订误等方面都有不少创见,出版后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好评,为目前zui为通行的整理本。
此次修订以原点校本为基础,遵循《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作总则》和工作程序,纠正原点校本中的错讹遗漏,统一体例,弥补不足,对原点校本作适当修订和完善。在充分尊重原点校本成果的前提下,清理复核了原点校本的全部校勘记。原校勘记无误者,保留沿用;可补充新的文献证据者,适当补充改写;有误者加以订正并另拟校勘记;确实无必要者则予以删除。原点校本对底本有重要改动而未出校记以及少数失校之处,酌情补加校勘记。
《南齐书》点校本原有校勘记1756条。修订本删去旧校勘记340条,新增校勘记近1000条,修订本校记增加到了2400余条。此外,改写旧校660余条,沿用旧校(含依体例改动)660余条。同时遵照《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标点分段办法》,修改完善标点,对个别分段进行了适当调整。
此次修订以《中华再造善本》影印国家图书馆藏宋刻宋、元、明初递修本为底本,此本系百衲本《南齐书》的底本。选择此本为底本,既弥补了百衲本因修润描改有失古本原貌的不足,又较好地保持了与点校本的一致性。通校本则另选与底本系统不同,且版本较早、卷目较完整的明南监本、北监本、汲古阁本、清武英殿本、金陵书局本。以台北“国家图书馆”藏南宋初刊宋、元、明嘉靖递修本(即“三朝本”)、百衲本为参校本。充分利用版本和相关文献资源,以版本对校为基础,充分运用本校、他校,审慎使用理校。凡底本有误者,据校本改正,并出校记说明;义可两通者,保留底本文字,异文写入校勘记;校本误字,一般不予列出;底本及各通校本、参校本皆误者,保留底本原貌,于校勘记中说明。
此次修订高度重视古今学者的学术成果,对清代以降尤其是点校本南齐书出版以来学术界的校勘与研究成果,广泛收集并充分参考和采纳吸收。
这套《南齐书》真的是让我眼前一亮!我之前对南齐历史了解不多,总觉得那段历史有些零散,不像汉唐宋那么有清晰的主线。但拿到这套书后,我花了几天时间粗略翻阅,立刻被它扎实的史料考证和清晰的叙述逻辑所吸引。点校本的修订,果然名不虚传,阅读起来顺畅了不少,那些容易引起歧义或者难以理解的地方,都有详细的注解释义,大大降低了阅读门槛。最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对于一些重要人物的传记,不仅仅是简单罗列生平事迹,而是深入挖掘了他们的政治手腕、性格特点,以及在那个时代背景下的决策动机。读完一些关键人物的篇章,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那个波诡云谲的南朝宫廷,亲历了王朝的兴衰更迭。而且,书中配有精美的插图,虽然不是那种大部头的图册,但寥寥几笔,便能勾勒出当时的人物风貌、建筑风格,为我的想象增添了具体的画面感。总之,对于想要深入了解南齐历史,又不想被艰涩文字劝退的读者来说,这套书绝对是首选。它不仅是一部严谨的史学著作,更是一扇通往那个古老时代的大门,让人沉醉其中,回味无穷。
评分作为一名对中国古代史有着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我总是希望能找到那些能够真正“读懂”历史的书籍。这次,这套《南齐书》(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无疑给了我一个惊喜。我不得不说,点校本这个“修订”二字,真的是太重要了。它不仅仅是把一些错字、别字改过来,更重要的是,它对原文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梳理和解释。我发现,在这套书中,很多我之前读其他版本时感到困惑的地方,都被清晰地解决了。比如,对于一些地名、官职的变迁,或者一些复杂的因果关系,点校者都做了非常详细的注解,甚至会引用其他史书的观点来作对比,这让我对历史事件的理解更加立体和全面。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一些历史事件的分析,它不仅仅陈述事实,还会尝试去解释背后的原因,以及事件可能带来的影响。这一点对于我这样的读者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它能帮助我跳出“死记硬背”的模式,去思考历史的逻辑。而且,这套书的装帧和印刷质量也相当不错,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很有质感,读起来也是一种享受。真心推荐给所有对南齐历史感兴趣的朋友。
评分我一直对中国古代的史书情有独钟,但很多时候,因为古籍本身的艰涩难懂,常常让我望而却步。这次入手这套《南齐书》(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可以说是解决了我的一个大难题。首先,这套书的排版设计就非常人性化。字体大小适中,行距合理,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更重要的是,点校本的优势在这种古籍阅读中得到了极大的体现。当我遇到一些不认识的字,或者不确定的词语时,书中详尽的注释就派上了用场。它们不仅仅是简单的字词解释,很多时候还会引用其他的史料来佐证,或者给出不同的解释,这对于我们这些非专业读者来说,无疑是极大的帮助。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一些重要历史人物的传记部分,它不仅仅是流水账式的记录,而是通过史料的分析,勾勒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历史作用。比如,在阅读关于萧子良的篇章时,我能感受到他对文学艺术的追求,以及他在政治上的局限性。这种深入的解读,让历史人物变得鲜活起来,不再是冰冷的名字。总而言之,这套书让我以一种更轻松、更深入的方式,走进了南齐的历史。
评分我对《南齐书》一直抱有一种复杂的情感。一方面,它记录了那个短暂却充满戏剧性的王朝;另一方面,读起来总觉得有些晦涩,尤其是那些关于朝代更迭、权力斗争的描述,往往让人感觉头绪纷繁。然而,这套点校本《南齐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就像一位技艺精湛的向导,引领我穿越历史的迷雾。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修订者在处理史料时的严谨态度。他们不仅是对文字进行校勘,更是对史实进行了反复的考证和梳理。书中对于一些事件的发生时间、人物的隶属关系,都有非常清晰的脉络。例如,在描述萧道成的崛起过程中,书中非常详细地阐述了他如何一步步铲除异己,是如何利用当时的政治格局为自己铺路的。这些细节的呈现,使得整个故事更加生动,也让我更能理解那个时代政治斗争的残酷与复杂。此外,点校本的注释也做得非常到位,对于一些不太常见的词汇,或者在当时的特定语境下才有意义的词语,都有详细的解释。这使得我在阅读时,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作者的意图,也更能体会到那个时代的文化和社会风貌。
评分说实话,在收到这套《南齐书》之前,我对于“二十四史修订本”这个名头并没有太深的感受。总觉得古籍就是古籍,修不修订,在我这个普通读者看来,区别可能不会太大。但是,事实证明我错了。这套点校本真的给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首先,它的装帧就十分考究,纸张的质感、印刷的清晰度,都体现了出版方的用心。打开书页,扑面而来的历史厚重感油然而生。更重要的是,点校的质量直接影响了阅读的流畅度。我以前阅读一些古籍,常常会因为错字、漏字或者模糊不清的文字而卡壳,不得不去查阅其他的参考资料,大大影响了阅读的连贯性。而这套书,几乎消除了这类困扰。注释非常详实,对于一些古代的官职、地名、习俗,都做了清晰的解释,让我这个对历史细节不太了解的读者也能轻松理解。而且,通过通读,我发现修订者在保持原文风格的基础上,对一些史实的考证也进行了更新,这对于历史研究者来说意义重大,对我这样的爱好者来说,也让我读到的信息更加准确和权威。可以说,这套书不仅让我读懂了《南齐书》,更让我对传统古籍的整理和研究有了新的认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