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和皮肤镜图谱

协和皮肤镜图谱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孙秋宁,刘洁主编 著
图书标签:
  • 皮肤镜
  • 皮肤科
  • 医学
  • 图谱
  • 诊断
  • 皮肤病学
  • 临床
  • 协和医院
  • 医学影像
  • 皮肤科教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文轩网旗舰店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ISBN:9787117205658
商品编码:1651173605
出版时间:2015-05-01

具体描述

作  者:孙秋宁,刘洁 主编 定  价:108 出 版 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年05月01日 页  数:240 装  帧:平装 ISBN:9787117205658  皮肤观测技术与皮肤镜原理
1.1 皮肤图像记录手段及其应用
1.2 皮肤镜的发展历史
1.3 皮肤镜的观察原理
1.4 皮肤镜应用范围及其适应证
1.5 小结
第二章 色素性肿瘤
2.1 获得性黑素细胞痣
2.2 先天性黑素细胞痣
2.3 单纯性黑子
2.4 蓝痣
2.5 复发性痣
2.6 脂溢性角化病
2.7 角层内出血
2.8 基底细胞癌
2.9 恶性黑色素瘤
第三章 丘疹鳞屑及湿疹性皮肤病
3.1 银屑病
3.2 湿疹/皮炎
3.3 脂溢性皮炎
部分目录

内容简介

《协和皮肤镜图谱》介绍了皮肤观测技术与皮肤镜原理、皮肤图像记录手段及其应用、皮肤镜的发展历史、皮肤镜的观察原理、皮肤镜应用范围及其适应证、色素性肿瘤、获得性黑素细胞痣、先天性黑素细胞痣等等。 孙秋宁,刘洁 主编 孙秋宁,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皮肤病学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年,2003年晋升为主任医师。2007—2014年担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主任,2014年7月始任北京协和医院医学皮肤美容中心主任。1999—2001年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医学中心做博士后研究工作。在皮肤病专业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百篇。主要研究方向为感染及自身免疫性皮肤病以及美容相关性皮肤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近2年来,专注于有关皮肤镜在皮肤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并申请到北京市首都特色基金,并以通讯作者发表与皮肤镜相关的学术论文5篇。学术团体任职: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委员等
《协和皮肤镜图谱》:解析皮肤健康,洞察肌底奥秘 在皮肤健康的广阔领域中,精准的诊断是走向治愈的第一步。然而,肉眼观察往往受限于分辨率和深度,许多肉眼难以察觉的细微病变,可能正是疾病的关键线索。皮肤镜,这一在皮肤病学诊断中日益重要的辅助工具,以其独特的放大和偏振功能,让我们得以“深入”皮肤,窥探肌底的真实面貌。而《协和皮肤镜图谱》,正是一部汇聚了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数十年临床经验与学术积淀的结晶,旨在为皮肤科医生、临床研究人员乃至对皮肤健康有严谨追求的读者,提供一份全面、权威且极具实践指导意义的皮肤镜诊断参考。 本书并非简单罗列图片,而是以一种体系化的方式,将皮肤镜的原理、技术、以及在各种皮肤病诊断中的应用,进行系统性的梳理和深入的剖析。从基础的皮肤镜原理讲起,详细阐述其光学特性、不同滤镜的运用,以及如何克服伪影、提高图像质量。这部分内容,如同为读者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使其在后续的学习中能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随后,本书将重点聚焦于各类常见及少见皮肤病的皮肤镜特征。这部分内容是图谱的核心,也是其价值所在。作者们根据疾病的性质,将皮肤镜下的图像及其对应的临床表现,进行了细致的分类和描述。 色素性病变:精准鉴别良恶,守护生命健康 色素性病变是皮肤镜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之一。从最常见的色素痣,到潜在的恶性黑色素瘤,皮肤镜的介入,极大地提高了早期诊断的准确性。本书详尽地展示了各类色素痣的皮肤镜分型,例如交界痣、混合痣、真皮内痣在皮肤镜下的典型结构,包括网状结构、点状结构、球状结构等,并解释了这些结构与痣细胞生长的关系。 更重要的是,本书花了大量篇幅,深入讲解了识别恶性黑色素瘤的皮肤镜线索。包括七点法则(Seven-point checklist)和ABCD法则(Asymmetry, Border irregularity, Color variation, Diameter > 6mm, Evolution)的皮肤镜化应用,例如不对称结构、边缘不规则、多种颜色混合、以及动态变化等在皮肤镜下的具体表现。书中会呈现大量不同类型的黑色素瘤图片,从早期病灶到浸润性病灶,从不同亚型到不同部位,让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皮肤镜在区分良恶性色素性病变中的强大力量。此外,对于非黑色素瘤的色素性病变,如雀斑、晒斑、老年斑、咖啡斑、蒙古斑等,本书也提供了清晰的皮肤镜图谱,帮助读者区分它们与恶性病变的细微差别。 非色素性病变:洞悉炎症、肿瘤的微观世界 除了色素性病变,皮肤镜在非色素性皮肤病的诊断中同样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炎症性皮肤病: 许多炎症性皮肤病,如银屑病、湿疹、玫瑰痤疮等,在皮肤镜下会呈现出独特的血管模式。本书会详细介绍各种血管形态,例如点状血管、线状血管、球状血管、发夹状血管、树枝状血管等,并阐述它们与不同炎症性疾病的关联。例如,银屑病中的点状血管、玫瑰痤疮中的球状血管,都是诊断的有力佐证。对于苔藓样病变,皮肤镜下的基底细胞层结构特征,如“基底细胞层橘皮样改变”,也是诊断的关键。 感染性皮肤病: 某些真菌感染、病毒感染、寄生虫感染等,在皮肤镜下也能呈现出特异性表现。例如,头癣中的“感叹号毛发”,疣中的“微小血管凝块”,以及疥疮在皮肤镜下直接观察到虫体或虫道,都极大地提高了诊断的效率和准确性。 皮肤肿瘤: 皮肤镜是识别各种皮肤良性及恶性肿瘤的利器。本书会系统性地介绍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光化性角化病、鲍恩病等癌前病变和早期癌的皮肤镜特征,包括其典型的结构,如“车轮样结构”、“枯树枝样结构”、“鱼卵样结构”等。对于各种良性皮肤肿瘤,如脂溢性角化、汗管瘤、毛囊瘤、血管瘤等,本书也提供了丰富的图谱,帮助读者区分它们与恶性肿瘤的界限。 毛发和指甲病变: 皮肤镜的应用也延伸到了毛发和指甲领域。对于脱发性疾病,皮肤镜可以观察到毛囊口的状态、毛发的粗细分布、是否有萎缩或炎症等,为诊断脱发原因提供线索。对于甲病,皮肤镜则能清晰地显示甲床、甲上皮、以及甲板的微观结构,帮助诊断甲真菌病、甲母质囊肿、银屑病性指甲病等。 技术进阶与临床应用:从原理到实战的升华 除了详尽的病种图谱,本书还涵盖了皮肤镜技术的进阶应用。例如,如何结合偏振光和非偏振光技术,如何利用数字皮肤镜进行图像的存储、分析和随访,以及如何将皮肤镜图像与病理学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验证诊断的准确性。 本书特别强调了皮肤镜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策略。如何设计一套高效的皮肤镜检查流程,如何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史,选择合适的皮肤镜模式和观察重点,以及如何将皮肤镜检查融入日常门诊工作,提高诊疗效率。 学术深度与临床价值的完美结合 《协和皮肤镜图谱》的编著者团队,均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他们不仅在皮肤病学领域拥有深厚的理论功底,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他们将临床工作中遇到的典型病例、疑难病例,以及最新的研究成果,一一融入本书之中。 本书最大的特色在于其“图谱”的定位。每一个疾病的描述,都配以高质量、高分辨率的皮肤镜图像,并且这些图像都经过精心挑选,能够最大限度地代表该疾病的典型皮肤镜特征。同时,每一幅图像都附有详尽的文字说明,解释图像中的关键结构、诊断依据以及鉴别要点。这种图文并茂、深入浅出的编排方式,极大地降低了读者的学习难度,使其能够快速掌握皮肤镜诊断的关键技能。 更值得一提的是,本书并非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紧密结合临床实际。书中包含大量临床病例分析,通过真实的患者案例,展示皮肤镜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实际应用过程,以及如何根据皮肤镜的发现,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这使得本书不仅是一本优秀的参考书,更是一本实用的临床指南。 面向未来:皮肤镜诊断的持续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皮肤镜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本书在介绍经典皮肤镜技术的同时,也触及了数字皮肤镜、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等前沿领域。这表明本书的编著者们,不仅着眼于当下,更展望未来,为皮肤镜诊断的持续发展贡献了力量。 总而言之,《协和皮肤镜图谱》是一部集学术性、权威性、实践性于一体的皮肤镜学专著。它为皮肤科医生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皮肤病变、提高诊断准确性的强大工具;它为医学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临床数据和研究素材;它也为所有关注皮肤健康的人们,提供了一个了解皮肤秘密、预防疾病的窗口。通过这本书,读者将能够更自信、更精准地解读皮肤的“语言”,从而更好地守护皮肤健康。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协和皮肤镜图谱》在我手上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我几乎每天都会翻开它,即使我并非皮肤科的专业人士。它的吸引力在于,它以一种非常直观且令人信服的方式,揭示了皮肤病变背后那不为人知的微观世界。每一次翻阅,都像是在进行一次侦探工作,通过皮肤镜下的图像,去解读那些肉眼难以察觉的细微之处,然后与书中的经典案例和详细描述进行比对。我尤其欣赏它在图像质量上的严谨,那些高清、细腻的皮肤镜图像,配合着精准的文字解读,让我仿佛置身于经验丰富的皮肤科医生身边,亲眼见证他们是如何诊断和鉴别的。书中的案例选择也非常广泛,涵盖了各种常见的皮肤病,从良性的痣、疣,到需要高度警惕的黑色素瘤等恶性病变,几乎无所不包。对于我这样一个对皮肤健康充满好奇但又非专业人士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学习平台。它不仅仅是一本图谱,更像是一本引人入胜的皮肤科入门读物,让我对皮肤的奥秘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我对一些皮肤上的小变化有了更科学的判断,不再盲目恐慌,而是能更理性地去对待。

评分

我最近入手了《协和皮肤镜图谱》,这本厚重的书给我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起初,我对皮肤镜这个概念有些陌生,但翻开书后,那些生动的图像和深入浅出的讲解立刻吸引了我。我特别喜欢它对不同类型病变在皮肤镜下的特征进行系统性描述的部分,比如血管的形态、色素的分布、角质层的变化等等,这些细节在书中都得到了非常详尽的阐述。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原来看似相似的皮肤问题,在皮肤镜下却能展现出如此大的差异,而这些差异往往是诊断的关键。书中的案例分析部分也做得非常出色,每一个案例都配有详细的病史、临床表现,以及最重要的皮肤镜图像和诊断依据。通过这些案例,我仿佛经历了一次次真实的临床诊断过程,学会了如何从多角度去分析和判断。即使我对医学术语不是非常熟悉,书中清晰的图文结合也大大降低了我的阅读门槛。这本书不仅让我对皮肤镜的应用有了初步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它激发了我对皮肤科学更深层次的兴趣,让我意识到皮肤健康并非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背后隐藏着许多值得探索的奥秘。

评分

作为一个对皮肤健康状况常常感到一丝忧虑的普通人,《协和皮肤镜图谱》对我来说,更像是一扇通往科学认识皮肤病变的窗口。我通常不会直接去理解那些复杂的医学术语,但这本书通过大量的图片,让我直观地看到了皮肤下面究竟藏着什么。那些毛孔、血管、色素沉着在皮肤镜下呈现出的各种形态,让我惊叹于大自然的神奇,也让我对皮肤有了全新的认识。我发现,很多我们生活中习以为常的皮肤小疙瘩、小斑点,在放大镜下竟然是如此的复杂和多样。书中的讲解虽然涉及专业知识,但作者们显然花了很多心思,用相对易懂的语言来解释这些图像背后的含义,并且还结合了实际的案例,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我不再仅仅是看着图片,而是开始尝试去理解图片所代表的意义,了解为什么有些看起来相似的病变,其性质却截然不同。这本书让我对自己的皮肤有了更科学的认知,也让我学会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观察和关注自己的皮肤变化,避免不必要的恐慌,也能在必要时寻求专业的帮助。

评分

在职业生涯中,总会遇到一些棘手的皮肤问题,需要更精准的诊断工具和更丰富的鉴别经验。《协和皮肤镜图谱》的出现,无疑为我带来了及时且宝贵的助力。我非常欣赏书中对于不同皮肤病变,尤其是早期恶性肿瘤,在皮肤镜下的典型征象所做的系统梳理。它不仅提供了大量高质量的图像,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帮助我快速建立起皮肤镜下图像与最终诊断之间的联系。书中的内容详实,逻辑清晰,无论是对于新手医生入门,还是对于有一定经验的医生进行进阶学习,都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一些罕见但重要的皮肤病变在皮肤镜下的表现,这些内容往往在其他教材中不易获得。同时,书中对鉴别诊断的详细讲解,也极大地拓展了我的思路,让我能够更全面地考虑各种可能性,避免误诊和漏诊。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图谱,更像是一本实践指南,为我在临床工作中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指导,让我能够更有信心去面对各种复杂的皮肤病例。

评分

这本书的到来,着实让我耳目一新。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皮肤镜的图谱,更像是一次深入的皮肤科学探索之旅。《协和皮肤镜图谱》的精髓在于其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卓越的图像呈现。书中的每一张图片都经过精心挑选和处理,清晰度极高,能够充分展现皮肤病变在皮肤镜下的细微之处。我尤其赞赏书中对每一个病变特征的详细描述,从微观结构到宏观表现,层层递进,逻辑严密。它帮助我理解了皮肤镜诊断的原理,以及如何通过观察这些微观特征来做出准确的判断。书中穿插的典型病例,更是让抽象的理论变得生动形象,我可以通过这些案例来巩固所学的知识,并且学会如何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的临床情境中。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令人印象深刻,它不仅涵盖了常见的皮肤病,还触及了一些相对少见但重要的病变。对于希望深入了解皮肤镜诊断的读者来说,这无疑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宝藏。它让我对皮肤镜的认识提升了一个新的维度,也为我在专业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