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DZ/T0282-2015 水文地质调查规范(1:50000)
定价:55.00元
2015年7月北京第一版
2015年6月11发布 2015年10月1日实施
目次
前言
引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总则
5、调查区水文地质复杂程度分类与工作量定额
6、设计书编制与审批
7、调查内容
8、技术方法
9、综合评价
10、成果编制与验收
附录A(规范性附录)设计书编写提纲
附录B(规范性附录)报告编写提纲
附录C(规范性附录)1:50000水文地质调查表
《DZ/T0282-2015 水文地质调查规范(1:50000)》这本书,让我真正体会到了“规范”二字的力量。在水文地质调查领域,尤其是1:50000这样精度要求的尺度下,缺乏统一、科学的规范,很容易导致工作成果的混乱和不可比性。这本书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套系统、完善的标准。我最关注的是它关于地下水系统识别和评价的部分。书中明确指出,在进行调查时,需要对区域的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进行系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划定地下水含水层单元,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科学思路。同时,它对如何进行地下水流场、水力联系的分析也给出了详细的方法指导。例如,它会要求我们在野外调查时,注意收集与地下水流动相关的地质构造信息,如断层、裂隙的发育情况,以及地表的河网、湖泊分布,这些看似零散的信息,在书中都被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对地下水系统一个整体的认识。此外,书中对于不同类型含水层的勘察方法,无论是松散岩类还是碎裂岩类,都给出了具体的建议,这使得我们在面对复杂地质环境时,能够选择最合适的调查手段。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将抽象的水文地质概念,转化为具体可执行的操作步骤,为我们提供了一套科学的“地图”,指引我们在地下水世界中进行探索。
评分《DZ/T0282-2015 水文地质调查规范(1:50000)》这本书,对我来说,与其说是一本技术规范,不如说是一次严谨的学术思维训练。作为一名初涉水文地质领域的研究生,我常常被各种复杂的概念和方法弄得头晕脑胀。这本书以其高度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帮助我理清了思路。它不仅规定了调查工作的具体步骤,更重要的是,它背后蕴含着一套科学的调查方法论。例如,书中在描述如何进行地下水系统分析时,反复强调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原则。这意味着我们在调查时,不能仅仅关注局部的钻孔数据,更需要将这些数据置于整个区域地质背景下进行解读,理解地下水运动的规律和区域性特征。书中对于各种勘探手段的应用,如地球物理勘探、遥感技术在水文地质调查中的作用,也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这让我认识到多学科交叉在现代水文地质研究中的重要性。此外,书中对于数据质量控制和成果报告的编写规范,也显得尤为严谨。它要求我们不仅要收集数据,更要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并在报告中清晰、准确地阐述我们的调查过程、分析方法以及最终的结论。这本书就像一本“内功心法”,帮助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开展水文地质调查工作。
评分说实话,拿到《DZ/T0282-2015 水文地质调查规范(1:50000)》这本书,我最初的期望只是希望能找到一些实用的操作技巧,没想到它给我带来的启发远不止于此。这本书在阐述水文地质调查的各个环节时,都展现出一种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深入的思考。例如,在讨论“地下水资源量评价”时,它并不只是给出一个简单的计算公式,而是详细阐述了不同评价方法(如静态、动态评价)的适用条件,以及在应用这些方法时需要考虑的各种因素,比如补给量、排泄量、地下水库的储量等。这让我认识到,水文地质调查不仅仅是测量水位、采集水样,更是一个将地质、水文、气象等多方面信息综合起来进行分析和判断的过程。书中对于“含水层岩性结构调查”的描述也相当到位,它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钻孔岩性柱状图、电测井曲线等信息,来准确判断含水层的类型、厚度、连通性,以及其中是否存在隔水层。这些细致的描述,对于我们精确地描绘地下水系统非常有帮助。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引导我们从更宏观、更系统、更科学的视角去认识和处理水文地质问题,而不只是停留在表面的操作层面。
评分这本《DZ/T0282-2015 水文地质调查规范(1:50000)》无疑是地质勘探领域一股清流,对于我这样一位长期扎根于田间地头的基层技术人员来说,其价值不亚于一本武功秘籍。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面临着各种复杂的地层结构和地下水分布情况,尤其是在进行1:50000比例尺的水文地质调查时,细节的捕捉和规范的遵循显得尤为重要。这本书从勘察前的准备工作,到野外调查的每一个环节,再到后期的数据处理和成果报告的编写,都给出了详尽的指导。它不像某些理论书籍那样空洞无物,而是充满了实操性的建议和可行的解决方案。例如,在关于地下水采样和测试的章节,作者不仅列出了各种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还细致地描述了不同地质条件下应该注意的细节,比如如何避免采样过程中的污染,如何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以获得最准确的数据。这一点对于提高我们调查成果的可靠性至关重要。另外,书中对于图件的绘制和表达也给予了充分的重视,清晰的地质剖面图、水文地质图,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都在规范中得到了明确的界定。这使得我们在沟通成果时,能够更加直观、准确地传达信息,也更容易被项目管理方和相关部门理解和接受。可以说,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规范,更是一本行之有效的操作指南,能够帮助我们规避很多不必要的错误,提高工作效率。
评分这本《DZ/T0282-2015 水文地质调查规范(1:50000)》可谓是解了我燃眉之急。之前在进行一个地质勘察项目时,我们对于1:50000比例尺的水文地质调查工作,总感觉有些“心里没底”,不知道哪些方面最需要关注,哪些细节不能忽略。自从接触了这本书,情况大为改观。它对调查工作的流程进行了非常细致的分解,从前期准备的资料搜集、踏勘,到野外调查中的孔井编录、水位监测、水样采集,再到室内分析和成果报告的编制,每一个环节都给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标准。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地下水水化学特征调查”的部分,它不仅列出了需要采集哪些水样,如何进行标记和保存,还对水样中的主要离子、微量元素以及同位素的测试方法提出了规范性意见。这一点对于我们评价地下水的来源、演化以及污染状况至关重要。同时,书中还强调了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评价,这在当前日益重视环境保护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它指导我们去识别潜在的环境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建议。可以说,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地质队员,用他多年的实践经验,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清晰的工作蓝图,让我们在野外勘察中更加游刃有余。
评分阅读《DZ/T0282-2015 水文地质调查规范(1:50000)》的过程,对我而言,更像是一场与严谨科学的对话。作为一名对水文地质学抱有深厚兴趣的爱好者,我一直试图从专业的角度去理解地下水世界的奥秘。这本书以其高度的专业性和系统性,极大地满足了我的求知欲。它并非仅仅罗列了一堆条条框框,而是将水文地质调查的每一个步骤都进行了科学的分解和阐述,并给出了明确的操作标准。我尤其欣赏其中关于调查区域地质背景分析的部分,它强调了对区域地层、构造、岩性以及现有水文地质条件的全面认识,这是进行后续调查工作的基础。书中对于地下水埋深、水位变化、水化学特征、水动力条件等关键参数的测定方法,以及数据记录的格式,都做了详细的规定。这不仅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也为后续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原始资料。我曾尝试用书中的方法去解读一些公开的地质报告,发现很多信息都可以和书中的规范对应起来,这让我对规范的实用性和前瞻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本书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需要一些耐心去消化,但一旦掌握了其中的精髓,将会在理解和实践水文地质调查方面受益匪浅。
评分从一个非专业读者的角度来看,《DZ/T0282-2015 水文地质调查规范(1:50000)》这本书,与其说是技术手册,不如说是一部严谨的“地下水百科全书”。它系统地梳理了1:50000比例尺下进行水文地质调查所涉及的方方面面,让我在宏观上对这个领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水文地质钻井”的章节,它不仅仅介绍了钻井的种类和基本原理,更重要的是,它详细说明了在不同地质条件下,如何选择合适的钻井方法,如何控制钻井过程中的各种参数,以及钻井完成后如何进行封孔和保护。这对于保证后续调查数据的准确性起到了关键作用。另外,书中对于“地下水流场模拟”的介绍,虽然我不是专业人员,但也能感受到其科学性和复杂性。它展示了如何利用计算机模型,将收集到的地质、水文、水力学参数输入,来模拟地下水的运动状态,并预测其在不同情景下的变化。这让我看到了现代水文地质研究的强大潜力。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将复杂的水文地质现象,用系统、科学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即使是对该领域不太熟悉的读者,也能领略到其专业性和深度。
评分《DZ/T0282-2015 水文地质调查规范(1:50000)》这本书,在我看来,是一部关于“如何听懂地下水说话”的权威指南。在实际的水文地质调查工作中,我们需要面对的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地下世界,而这本书则提供了一套科学的“语言”和“语法”,让我们能够准确地解读地下水的各种信息。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地下水相互作用”的分析。它详细阐述了不同含水层之间、含水层与地表水之间、以及含水层与地层流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并给出了相应的调查方法和评价原则。例如,书中会指导我们如何通过水位观测,来判断不同含水层之间的连通性,以及地下水补给和排泄的来源。这一点对于理解一个区域的地下水系统,制定合理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措施至关重要。此外,书中对于“水文地质灾害调查”的关注,也让我受益匪浅。它引导我们去识别和评价与地下水相关的地质灾害,如地面沉降、岩溶塌陷、地下水过量开采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等,并提出了相应的调查和预警方法。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将抽象的水文地质原理,转化为具体可行的调查技术和方法,帮助我们更有效地认识和利用地下水资源,同时避免潜在的风险。
评分《DZ/T0282-2015 水文地质调查规范(1:50000)》这本书,对我而言,就像一本“寻宝图”,它帮助我拨开了地下水世界的迷雾。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复杂的地下水环境,比如层状含水层、裂隙含水层,以及不同含水层之间的相互作用。这本书针对这些情况,给出了非常具体的调查方法和评价原则。我特别欣赏其中关于“地下水动力条件分析”的部分。书中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水位等值线图、水力坡度分析,来判断地下水的流向、流速,以及不同区域的地下水补给和排泄状况。这对于我们理解地下水的运移规律,预测地下水位的变化趋势,以及进行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都至关重要。此外,书中对于“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的指导也让我印象深刻。它不仅列出了需要监测的各项水质指标,还对如何解释这些指标,如何判断地下水是否受到污染,以及污染物的来源和迁移途径,都给出了详细的分析框架。这使得我们在进行水文地质调查时,能够更全面地考虑地下水的水质问题,并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这本书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让我对水文地质调查工作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评分拿到《DZ/T0282-2015 水文地质调查规范(1:50000)》这本书,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的“接地气”。作为一名在实际工程项目中负责水文地质勘察的技术人员,我深知在1:50000这个比例尺下进行调查,对精度和细节的要求有多高。这本书恰恰抓住了这一核心需求,从前期项目立项、资料收集,到野外现场勘察的每一个具体环节,都给出了非常实用且可操作的指南。例如,在阐述钻孔设计与施工时,它详细说明了如何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和调查目标来确定钻孔数量、孔径、孔深以及护壁方式,这对于减少不必要的成本和提高勘察效率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再者,书中对于各种水文地质参数的测试方法,如抽水试验、注水试验、地下水流速测定等,都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和图表,这使得我们在进行现场测试时,能够有据可依,保证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还特别强调了成果的图件表达,比如对水文地质图、钻孔柱状图、地下水位等高线图的绘制要求,清晰直观地展示了调查成果,这对于项目审批和后续工程设计至关重要。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手把手地教你如何在1:50000比例尺下,把水文地质调查做得扎实、准确、有效。
评分给单位买的
评分给单位买的
评分给单位买的
评分不错
评分不错
评分不错
评分好
评分很专业
评分很专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