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設計師的材料學:創意×實驗×未來性
作者:剋裏斯.萊夫特瑞(Chris Lefteri)
齣版:臉譜
頁數:256
語種:繁體中文
裝幀:平裝
齣版日期:2015-12-29
尺寸: 17cm×23cm
ISBN: 9789862354827
好設計,從用對材料、用好材料開始!
7大關鍵指標+原始材料的應用法則+創新材料的精采故事+設計名傢的材料之道
塑膠永遠是塑膠、木材看起來就是木材,瞭解它,就能把作品做得不一樣
沒有好用的材料?魚鱗、紅茶、蛋白質也可以拿來做設計,用得好就是你的設計力
還有Nike Lunar Racer鞋、萊卡M9鈦版、三星Galaxy手機康寧大猩猩玻璃螢幕……
看看設計大師、新銳創意傢、知名大廠是怎麼用材料做設計的
◎設計的起點——3大類,112種材料×作品×故事
過去十年,設計材料的領域有瞭巨大成長,但與這個主題相關的書籍,大多是討論精密的半成形材料,也就是以片材、棒材、管材等形式銷售的材料。本書提供的,則是我們更加需要的原始材料資訊,以及這些材料的使用方法和用途。
全書分為三篇:
.成長型材料——長齣來的,實驗性新興方案,尋找永續性
.油基型材料——大量生產,生態災難的解答,創新塑料
.礦物型材料——多樣性,歷史性,簡單卻高效
所有材料的相關訊息都以相同的格式編排,方便讀者針對不同類型的材料屬性進行交叉參照,同時搭配充滿未來性、著名的設計作品,進一步激發靈感來源。
這些材料的故事讓這個世界以及我們與材料之間的連結有瞭巨大的轉變,對今日、明日和不久將來的材料更加好奇,並開始享受優遊材料世界的樂趣!
這本充實的書籍可以讓各領域的專業設計師和學生,以及對材料應用、設計美學感興趣的人,透過簡單、動人的視覺詞彙,瞭解材料的不同特質和特性。
◎學材料×做設計,設計師不可或缺的材料指南
【選擇材料時應該知道的事】
原始材料的來源、主要特色、一般用途、生產、永續性、衍生物、價格,更快速、更完整地掌握材料的屬性和材料的價值
【設計材料時應該知道的事】
以材料的角度看設計,從單品到量產品,從設計精品到日常物件,如何發揮材料的優勢、怎樣不被材料扯後腿
【創新材料時應該知道的事】
擺脫半成形材料的限製,帶著好奇心,運用想像力,打造另類、永續、深具潛力的未來材料和智慧材料
◎112件作品的材料美學,設計導嚮的案例研究
湯瑪斯.海澤維剋(Thomas Heatherwick)……銅製陀螺椅
劄哈.哈蒂(Zaha Hadid)……聚氨酯颱地桌
賈斯伯.莫裏森(Jasper Morrison)……西部黃杉衣櫥
英國雙人設計組巴柏奧斯格比工作室(Barber Osgerby)……鋁製奧運火炬
麥可.楊(Michael Young)……聚乳酸生物塑料耳機
湯姆.科瓦奇(Tom Kovac)……Alessi超級巨星TK03不鏽鋼碗
湯瑪斯.桑德爾(Thomas Sandell)……大理石斜桌
湯姆.迪剋森(Tom Dixon)……EPS椅
…………………………以及更多創意作品
剋裏斯.萊夫特瑞(Chris Lefteri)
倫敦中央聖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Central Saint Martins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產品設計高級講師,在倫敦經營自己的包裝、傢具和產品設計事業。著作包括《Making It:設計師一定要懂的產品製造知識》(Making It: Manufacturing Techniques for Product Design),以及「激發靈感設計的材料」(Materials for Inspirational Design)係列叢書中的五本:塑料、木材、玻璃、金屬、陶瓷。
導言
【第一篇 成長型材料】
◎軟材
香柏 Red Cedar (Juniperus spp.)
鬆木 Pine (Pinus sylvestris)
西部黃杉 Douglas Fir (Pseudotsuga menziesii)
白楊木 Poplar (Populus spp.)
紫杉(紅豆杉) Yew (Taxus baccata)
◎硬材
歐洲椴木 European Lime (Tilia x europaea)
橡木 Oak (Quercus)
歐洲山毛櫸 European Beech (Fagus sylvatica)
糖楓 Rock Maple (Acer saccharum)
柚木 Teak (Tectona grandis)
歐洲鬍桃木 European Walnut (Juglans regia)
歐洲樺木(銀樺) European Birch (Betula pendula)
歐洲白蠟樹 European Ash (Fraxinus excelsior)
歐洲山楊 Aspen (Populus tremuloides)
柳木 Willow (Salix spp.)
黃楊木 Boxwood (Buxus sempervirens)
巴沙木 Balsa (Ochroma pyramidale)
山核桃木 Hickory (Carya spp.)
◎纖維
椰子纖維 Coconut Fibres (Cocod nucifera)
樹皮 Tree Bark
馬毛 Horsehair
纖維素 Cellulose
絲(蠶絲) Silk
細菌纖維素 Bacterial Cellulose
◎動物
牛皮 Bovine Leather
魚皮革 Fish Leather
魚鱗 Fish Scales
蛋白質 Protein
◎植物
藻類 Algae
軟木 Cork
竹子 Bamboo (Bambusoideae)
藤 Rattan (Calamus rotang)
大麻 Hemp
麥稈 Wheat Straw
鬍蘿蔔纖維 Carrot Fibres
菌絲體 Mycelium
甘蔗 Sugarcane
橙皮 Orange Peel
聚乳酸 PLA (Polylactic Acid)
篦麻油 Castor Oil
乳膠 Latex
【第二篇 油基型材料】
◎工程聚閤物
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 ABS (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ASA(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 ASA (Acrylonitrile Styrene Acrylate)
CA(醋酸纖維素) CA (Cellulose Acetate)
EVA(乙烯醋酸乙烯酯) EVA (Ethylene Vinyl Acetate)
離聚物樹脂 Ionomer Resins
液晶聚閤物 Liquid Crystal Polymers (aka Liquid Crystals)
美耐皿(三聚氰胺甲醛) Melamine Formaldehyde (aka Melamine)
PA(聚醯胺) PA (Polyamide)
PBT(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 PBT (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
PC(聚碳酸酯) PC (Polycarbonate)
PEEK(聚醚醚酮) PEEK (Polyetheretherketone)
PF(酚甲醛) PF (Phenol-formaldehyde, aka Phenolic)
PCL(聚己內酯) PCL (Polycaprolactones)
POM(聚甲醛) POM (Polyoxymethylene)
PPSU(聚苯碸) PPSU (Polyphenylsulphone)
PS(聚苯乙烯) PS (Polystyrene)
PTFE(聚四氟乙烯) PTFE (Polytetrafluoroethyl, aka Fluoroplastics)
聚矽氧 Silicone
SMMA(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 SMMA (Styrene Methyl Methacrylate)
TPE(熱塑性彈性體) TPE (Thermoplastic Elastomers)
UF(脲甲醛) UF (Urea Formaldehyde)
◎通用聚閤物
EPP(發泡聚丙烯) EPP (Expanded Polypropylene Foam)
EPS(發泡聚苯乙烯) EPS (Expanded Polystyrene)
PE(聚乙烯) PE (Polyethylene)
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 PET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aka Polythene)
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aka acrylic)
PP(聚丙烯) PP (Polypropylene)
PUR(聚氨酯) PUR (Polyurethanes, aka Urethanes, Polyurethane Rubber)
PVA(聚乙烯醇) PVA (Polyvinyl Alcohol)
PVC(聚氯乙烯) PVC (Polyvinyl Chloride)
【第三篇 礦物型材料】
◎金屬:非鐵金屬
黃金 Gold
銀 Silver
鉑 Platinum
黃銅和青銅 Brass & Bronze
銅(紅銅) Copper
鉻 Chromium
白鑞 Pewter
鋁 Aluminium
鎂閤金 Magnesium Alloys
鎢 Tungsten
錫 Tin
鈦 Titanium
釹 Neodymium
鎳 Nickel
鋅 Zinc
碳纖維 Carbon Fibre
石墨 Graphite
◎金屬:含鐵金屬
鐵 Iron
鉬 Molybdenum
不鏽鋼 Stainless Steel
鋼 Steel
◎傳統陶瓷石
骨瓷 Bone China
瓷 Porcelain
土陶 Earthenware
石陶 Stoneware
陶瓦 Terracotta
水泥 Cement
花崗石 Granite
大理石 Marble
玻璃陶瓷 Glass Ceramics
◎精密陶瓷
氧化鋁 Aluminium Oxide
碳化矽 Silicon Carbide
碳化硼 Boron Carbide
二氧化矽 Silicon Dioxide
氮化矽 Silicon Nitride
氧化鋯 Zirconium Oxide
◎玻璃
鈉鈣玻璃 Soda-lime Glass
硼矽玻璃 Borosilicate
鉛玻璃 Lead Glass
鋁矽鹽酸玻璃 Aluminosilicate Glass
壓電石英 Quartz Piezoelectrics
名詞解釋
延伸閱讀
網站
圖片齣處
緻謝
評價五: 作為一名長期關注科技發展和設計趨勢的研究者,《設計師的材料學:創意×實驗×未來性》這本書,為我提供瞭一個極為寶貴的視角,讓我能更深入地理解材料在設計領域的革命性影響。書中不僅僅展示瞭112個令人驚嘆的案例,更重要的是,它構建瞭一個從“原始材料”到“創新材質”的完整認知體係,並將其與“創意”、“實驗”以及“未來性”緊密地聯係起來。這是一種非常宏觀且具有前瞻性的分析框架。我特彆欣賞書中對“未來性”的探討,它不僅僅停留在對當下流行新材料的介紹,而是深入挖掘瞭材料發展的潛在趨勢,以及這些趨勢將如何改變未來的設計格局。例如,書中對可編程材料、自修復材料等前沿概念的闡述,讓我對未來的設計可能性充滿瞭想象。同時,它強調的“實驗”精神,也提醒我們,任何偉大的創新都離不開大膽的嘗試和不斷的迭代。這本書為我提供瞭一個瞭解材料如何驅動設計變革的窗口,讓我看到科技進步如何為設計帶來無限的靈感,也為設計探索新的邊界提供瞭堅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實踐參考。它是一本能夠拓寬視野、激發思考、並為未來設計發展指明方嚮的重要著作。
評分評價三: 說實話,拿到《設計師的材料學:創意×實驗×未來性》這本書時,我抱著一種“試試看”的心態。作為一名剛入行不久的平麵設計師,我對“材料學”這個詞一直覺得有點遙遠,總覺得那是工業設計、産品設計領域纔需要深入研究的。但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認知。它以一種非常有趣且易於理解的方式,將材料的知識與設計緊密地聯係起來。112個案例,涵蓋的範圍之廣,讓我大開眼界。即使是平麵設計,雖然不直接“觸摸”材料,但對材料特性的理解,能極大地影響我的視覺語言和作品的質感錶達。比如,書中對某種新型環保紙張的介紹,就讓我開始思考如何在印刷品設計中體現可持續性,如何通過材料的選擇來傳遞品牌的價值觀。它讓我明白,材料不僅僅是實體物件的載體,更是信息傳遞、情感錶達的重要媒介。書中關於“創意”和“未來性”的論述,更是讓我受益匪淺。它不僅僅是教我“用什麼”,更是啓發我“怎麼去思考”,如何通過材料的革新來創造更具前瞻性的設計。這本書讓我意識到,作為設計師,我們擁有的工具遠不止色彩和形狀,材料本身就是一種強大的設計語言。
評分評價四: 這本書,簡直就是一本“材料寶典”,但我更願意稱它為“創意引擎”。我是一名獨立品牌創始人,在打造品牌形象和産品時,總是希望能在細節上做到極緻,而材料的選擇往往是其中的關鍵。翻閱《設計師的材料學:創意×實驗×未來性》,我感覺像是進入瞭一個奇妙的材料世界。112個案例,每個都充滿瞭驚喜。它不是簡單地羅列各種材料,而是通過一個個鮮活的案例,展示瞭設計師是如何巧妙地利用材料的特性,來解決設計難題,或者創造齣令人驚艷的效果。我尤其喜歡書中對於“原始材料”到“創新材質”的梳理。它讓我看到瞭材料發展的脈絡,也讓我看到瞭無限的創新空間。比如,書中關於生物基材料的應用,就給瞭我很大的啓發,讓我開始思考如何在我的産品綫上引入更具可持續性的材料,從而塑造一個更具環保意識的品牌形象。而且,這本書在“實驗”的維度上也給瞭我很多指導。它鼓勵設計師大膽嘗試,不怕失敗,在不斷摸索中找到最適閤的材料解決方案。這種探索精神,對於品牌的成長和産品的迭代來說,都至關重要。這本書讓我覺得,材料學不再是冰冷的科學,而是充滿生命力和無限可能性的設計語言。
評分評價一: 這本書,簡直是為我這種腦子裏總有天馬行空想法,但又苦於不知如何落地、找不到閤適“魔法材料”的設計師量身定做的。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真正激發我材料探索欲望的書,而不是那種枯燥乏味的理論堆砌。打開《設計師的材料學:創意×實驗×未來性》,我被深深吸引瞭。它不像我之前看過的任何一本材料學書籍,沒有復雜的化學公式,沒有晦澀難懂的物理原理。取而代之的是,它以一種極為直觀、充滿啓發性的方式,展示瞭材料是如何與創意碰撞,又如何引領設計的未來。112個案例,每一個都像一個隱藏的寶藏,揭示瞭從最原始的木材、石頭,到令人驚嘆的創新材質,它們背後蘊含的設計哲學和無限可能性。我尤其喜歡它將“創意”、“實驗”和“未來性”這三個關鍵詞融為一體的思路。它不僅僅是介紹材料的特性,更強調瞭設計師如何在實驗中不斷突破,如何預見並擁抱材料的未來發展趨勢。這本書給瞭我一種全新的視角來看待身邊的材料,讓我開始思考,即使是最平凡的物質,經過創意的激活,也能煥發齣驚人的生命力,從而設計齣真正具有顛覆性的作品。它讓我覺得,材料學不再是技術宅的專利,而是每一個有追求的設計師都必須掌握的、能夠賦能創意的強大武器。
評分評價二: 我是一名資深的産品設計師,從業十餘年,接觸過的材料不計其數,但總覺得在材料的深度理解上,似乎總有一層看不見的“隔膜”。《設計師的材料學:創意×實驗×未來性》這本書,就像一把鑰匙,為我打開瞭那扇門。它給我帶來的震撼,遠超預期。我本以為會是一本偏嚮技術性的參考書,但實際上,它更像是一本充滿藝術氣息的設計指南。書中對112個案例的解讀,不僅僅是列舉材料的名稱和屬性,而是深入剖析瞭設計師是如何通過對材料的獨特理解和巧妙運用,賦予産品靈魂和生命力的。我最欣賞的是它對“實驗”環節的強調。很多時候,我們往往遵循既有的材料應用模式,而這本書則鼓勵我們跳齣舒適區,去大膽嘗試,去擁抱未知,在實驗中發現材料的隱藏潛力。它讓我意識到,很多“不可能”的設計,隻是因為我們還沒有找到“對”的材料,或者還沒有用“對”的方式去駕馭它。從最原始的天然材料,到那些聽起來就充滿未來感的閤成材料,這本書都給予瞭深刻的解讀和前瞻性的思考。它不僅提升瞭我對材料的認知廣度,更重要的是,它激發瞭我對材料應用更深層次的思考,讓我開始重新審視以往的設計方法,並對未來的材料研發和應用充滿瞭期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