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端,字平叔,号紫阳、紫阳仙人,是道教南宗紫阳派的始祖。
紫阳真人悟真篇注疏
宋·翁葆光注
悟真篇注疏序
悟真篇注序
悟真篇序
紫阳真人悟真篇注疏卷之一
七言四韵一十六首,以表一斤二八之数
紫阳真人悟真篇注疏卷之二
紫阳真人悟真篇注疏卷之三
五言四韵一首以象太一之奇
紫阳真人悟真篇注疏卷之四
*句六十四首以按六十四卦
紫阳真人悟真篇注疏卷之五
内外药
紫阳真人悟真篇注疏卷之六
紫阳真人悟真篇注疏卷之七
西江月一十二首以周岁律
紫阳真人悟真篇注疏卷之八
读周易参同契
赠白龙洞刘道人歌
石桥歌
*句
西江月
悟真篇后序
紫阳真人悟真直指详说三乘秘要
宋·翁葆光述
悟真直指详说
强兵战胜之术
富国安民之法
神仙抱一之道
三乘秘要诗
张真人本末
薛紫贤事迹
金丹法象
紫阳真人悟真篇拾遗
宋·翁葆光述
禅宗歌颂诗曲杂言
性地颂六首
无罪福
三界唯心
见物便见心
圆通
随他
宝月
心经颂
人我又名齐物
读雪窦禅师祖英集
戒定慧解
即心是佛颂
采珠歌
禅定指迷歌
无心颂
西江月一十二首
紫阳真人悟真篇三注
宋·薛道光
悟真篇记
陆子野注悟真篇序
上阳子注悟真篇序
紫阳真人悟真篇筌蹄
悟真篇序
紫阳真人悟真篇三注卷之一
七言律诗八首
紫阳真人悟真篇三注卷之二
七言律诗八首
紫阳真人悟真篇三注卷之三
七言*句三十二首
紫阳真人悟真篇三注卷之四
七言*句三十二首
紫阳真人悟真篇三注卷之五
五言一首以象太一含真气之妙
西江月十二首以象十二月
又西江月一首以象闰月也
续*句五首以象铅汞砂银土之五行也
紫阳真人后序
紫阳真人悟真篇讲义
宋·夏元鼎
紫阳真人悟真篇讲义序
紫阳真人悟真篇讲义卷之一
七言四韵诗一十六首以象二八一斤之数
紫阳真人悟真篇讲义卷之二
紫阳真人悟真篇讲义卷之三
*句诗六十四首以应六十四卦之数
紫阳真人悟真篇讲义卷之四
紫阳真人悟真篇讲义卷之五
紫阳真人悟真篇讲义卷之六
五言四韵一首以象太一之数
西江月十二首以应十二月之数
西江月
西江月
西江月
西江月
西江月
紫阳真人悟真篇讲义卷之七
西江月
西江月
西江月
西江月
西江月
西江月
悟真篇约注
清·陶素耜
悟真篇约注杂议
悟真篇约注卷上
七言律
悟真篇约注卷中之上
*句
悟真篇约注卷中之下
悟真篇约注卷下
西江月
*句
悟真篇正义
清·董德宁
悟真篇正义序
悟真篇正义自序
悟真篇正义卷上
七言律
悟真篇正义卷中
七言*
悟真篇正义卷下
五言四韵一首
西江月
又西江月一首
又七*五首
悟真直指
清·刘一明
悟真直指卷一
七言律诗十六首以表二八之数
悟真直指卷二
七言*句六十四首按《周易》六十四卦
悟真直指卷三
五言律诗一首以象太乙含真气
西江月十二首
续添西江月一首以象闰月
七言*句五首以象金木水火土之五行
悟真直指卷四
*句四首
西江月十二首
这套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从触感上就能感受到制作的用心。纸张的质地兼具韧性和细腻,翻阅起来非常舒适,没有那种廉价的快速翻页感。尤其是封面设计,那种古朴典雅的气韵被拿捏得恰到好处,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不失现代审美的精致。我特别喜欢它在细节处的处理,比如字体选择,那种带有雕版印刷风格的宋体,在灯下细看,每一个笔画的起承转合都透露着一种沉静的力量,让人仿佛能感受到古籍那种慢节奏的阅读韵味。装订工艺也十分考究,线装的书籍在展开时平整服帖,即便是经常翻阅也不会轻易散架。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它成功地将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现代的工艺手法完美地呈现出来,那种拿在手里的踏实感和对知识的敬畏感,是快餐式阅读体验完全无法比拟的。每次把它从书架上取下来,都像是在进行一个庄重的仪式,期待着与其中蕴含的深邃智慧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这种对书籍本体的尊重,无疑为阅读体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评分从排版和校对的角度来看,这部作品展现了出版界应有的专业水准。在长篇幅、多引用的文本中,保持高度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是极其困难的挑战,但这部书几乎没有出现令人分心的印刷错误或明显的标点符号错位。更值得称赞的是其注释系统的设计。通常,注释过多会打断阅读的流畅性,但这里的处理非常巧妙——关键的、必须立即理解的概念会在正文中以简洁明了的方式进行简要解释,而更深入的、涉及版本比较或次要考证的内容则被妥善地放置在页脚,并用清晰的编号系统与正文对应。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性地查阅这些深度注释,从而确保了主流阅读体验的顺畅。这种细致入微的排版设计,体现了出版方对读者的尊重,他们深知阅读体验的连贯性对于深度学习的重要性。这使得我在长时间的阅读过程中,几乎没有因为外部的技术性瑕疵而中断思路,可以全身心地沉浸在文本构建的世界中。
评分阅读过程中,我最欣赏的是其严谨的考据和旁征博引的广博视野。它绝非闭门造车的空泛论述,而是建立在一系列扎实的文献基础之上。每当提到一个核心观点或特定的历史事件时,总能看到清晰的引文出处,甚至连不同版本之间的细微差异也得到了细致的对比和分析。这对于追求知识准确性的读者来说,简直是一种福音。我曾经为了验证其中一处对某位古代人物生平的描述,特地去查阅了数本相关的地方志和传记,结果发现书中的论断与史实高度吻合,甚至在某些细节上,比我找到的几本权威参考书还要精准和全面。这种对待史料的近乎苛刻的态度,极大地增强了我对书中内容的信任度。它体现了一种学术上的良知——不轻易下结论,而是将证据摆在读者面前,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其论证过程的严密性。对于任何想深入探究原始文本背后历史脉络的人来说,这种扎实的学术支撑是不可或缺的基石。
评分初次涉猎这个领域时,我常常感到一种强烈的迷失感,各种术语和晦涩的阐释让我寸步难行,仿佛站在一座由高深理论构筑的迷宫前,找不到任何明确的路径指引。然而,当我深入研究这本册子时,我惊喜地发现,作者(或编者)采取了一种极其细腻和循序渐进的讲解方式。他们似乎深谙初学者的痛点,总能在关键的概念出现时,立刻提供与之对应的、生活化的类比或者历史背景的铺垫。这种讲解不是简单地堆砌辞藻,而是真正做到了“阐释”——将原典的意图挖掘出来,用现代人能理解的逻辑框架重新构建。特别是对于一些涉及到古代宇宙观和修行法的描述,那些原本令人望而却步的句子,经过层层剥离和梳理后,终于展现出其内在的系统性和严谨性。这种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教学法,极大地降低了理解的门槛,让我感觉自己不再是旁观者,而是被一位耐心的导师牵引着,一步步走入了那片广袤而深邃的精神原野。这种清晰度和逻辑的连贯性,是衡量一部优秀学术辅助读物的核心标准,而这本册子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出色。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触,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润泽”感。在当今这个信息碎片化、节奏极快的时代,我们很少有机会能如此沉浸地去面对那些跨越千年的思想光芒。这里的文字,虽然是阐释,却丝毫不觉沉闷,反而带着一种穿越时空的力量,直抵人心最柔软、最渴望安宁的角落。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像是一场冥想的引导。每当我感到世事纷扰、内心焦躁不安时,重新翻开其中某一章的段落,那种古老的智慧仿佛具有安抚人心的魔力,让我的思绪慢下来,重新聚焦于事物本源的思考。这套解读,成功地搭建了一座连接古今的桥梁,让那些深奥的哲理不再是高悬的理论,而是可以融入日常心境的指导原则。它教会了我如何“慢下来看世界”,如何在繁杂的表象中,捕捉到那一丝不易察觉的、永恒的真理之光。这种对生命体验和内在世界的深刻启迪,远超出了单纯的学术价值范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