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教育2018年山东省事业单位考试用书教材 公共基础知识

中公教育2018年山东省事业单位考试用书教材 公共基础知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事业单位考试
  • 山东省
  • 公共基础知识
  • 中公教育
  • 教材
  • 2018年
  • 考试用书
  • 省考
  • 事业单位
  • 山东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中公教育官方旗舰店
出版社: 山东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9099202
商品编码:1758911647
品牌:中公教育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山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专用教材
开本:16
套装数量:1
正文语种:简体中文

具体描述



山东省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考试综述(1)

第 章山东省情(10)

第 节省情概况(10)

第二节重要城市简介(14)

第三节2017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要点)(17)

第四节山东省“十三五”规划纲要(要点)(19)

第二章国情地理(21)

第 节我国的自然环境(21)

第二节我国的资源、能源与自然灾害(25)

第三节我国的疆域、人口和民族(27)

第四节自然地理概况(29)

实战提升训练(36)

第 章事业单位概况(40)

第 节事业单位的内涵及特征(40)

第二节事业单位分类改革(41)

第三节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42)

第四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50)

第二章公民道德建设(53)

第 节公民道德概述(53)

第二节社会公德与家庭美德(54)

第三节职业道德(55)

实战提升训练(58)

第 章马克思主义哲学(62)

第 节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述(62)

第二节辩证唯物主义(64)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70)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73)

第 节商品与货币(73)

第二节资本与剩余价值(75)

第三章毛泽东思想(77)

第 节毛泽东思想概述(77)

第二节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79)

第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81)

第 节邓小平理论(81)

第二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85)

第三节科学发展观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86)

第五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88)

第 节2017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要点)(88)

第二节“十三五”规划纲要(要点)(90)

第三节“四个全面”战略布局(92)

第四节其他重大会议及文件要点(96)

实战提升训练(98)

第 章市场经济(102)

第 节市场经济体制(102)

第二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03)

第二章微观经济(108)

第 节市场体系(108)

第二节市场机制(109)

第三节市场结构(110)

第三章宏观经济(113)

第 节宏观调控(113)

第二节财政收支与财政政策(115)

第三节货币政策(117)

第四节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119)

第四章国际经济(122)

第 节开放经济(122)

第二节国际金融(123)

第三节世界经济组织(125)

实战提升训练(128)

第 章法理学(132)

第 节法的概述(132)

第二节法律关系(133)

第三节法的运行(135)

第二章宪法(138)

第 节我国的国体、政体和其他基本制度(138)

第二节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139)

第三节国家机构(141)

第三章民法(142)

第 节民法总则(142)

第二节合同法(151)

第三节婚姻法(152)

第四节继承法(154)

第四章刑法(156)

第 节刑法概述(156)

第二节犯罪(156)

第三节刑罚(161)

第五章行政法(165)

第 节行政法概述(165)

第二节行政行为(165)

第三节公务员法(169)

第六章商法(172)

第 节公司法(172)

第二节合伙企业法(173)

第七章经济法(176)

第 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176)

第二节反不正当竞争法(177)

第八章社会法(178)

第 节劳动法(178)

第二节劳动合同法(179)

第三节反家庭暴力法(180)

第四节慈善法(180)

第五节环境保护法(182)

第九章诉讼法(183)

第 节民事诉讼法(183)

第二节刑事诉讼法(187)

第三节行政诉讼法(191)

实战提升训练(196)

第 章高新技术(200)

第 节信息技术(200)

第二节新材料技术(201)

第三节新能源技术(202)

第四节生物工程技术(204)

第五节我国航空航天技术(205)

第二章生活常识(207)

第 节物理常识(207)

第二节化学常识(210)

第三节生物常识(212)

第四节医学常识(216)

第五节安全常识(217)

第三章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220)

第 节计算机概述(220)

第二节Word2010(223)

第三节Excel2010(226)

实战提升训练(230)

第 章文化常识(234)

第 节中国传统文化(234)

第二节中国文学(238)

第三节外国名家名篇(252)

第二章历史常识(256)

第 节中国古代史(256)

第二节中国近现代史(268)

实战提升训练(278)

第 章管理学基本理论(282)

第 节管理概述(282)

第二节决策(283)

第三节组织(285)

第四节领导(287)

第五节控制(290)

第二章公共管理基础知识(291)

第 节公共管理概述(291)

第二节公共政策(292)

第三节公共决策(293)

第四节公共危机管理(293)

第三章行政管理基础知识(295)

第 节政府职能(295)

第二节行政组织(296)

第三节行政领导(297)

第四节行政执行(298)

第五节行政监督(300)

实战提升训练(302)

第 章公文基础知识(306)

第 节公文简介(306)

第二节公文行文规则(309)

第三节公文格式(311)

第二章公文处理(317)

第 节公文拟制(317)

第二节公文办理(317)

第三节公文管理(319)

第三章常用法定公文写作(321)

第 节决定通知(321)

第二节公告通告(323)

第三节报告请示(324)

第四节函意见(326)

第五节通报批复(327)

实战提升训练(328)

山东省事业单位课程(331)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332)

《中公版·2018山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辅导教材:公共基础知识》,严格依据山东省事业单位考试真题的特点精心编写而成。本书涵盖九篇内容,知识点覆盖。文中设置了“易错警示”板块,对易错、易混淆知识点进行延伸讲解,提醒考生注意命题陷阱。在知识点呈现形式上,图表结合,便于考生更快速更直观地记住重要知识点,且本书采取双色印刷,重点内容用彩色字体标注,一目了然,便于识记。本书还设置了视频讲解,考生扫描二维码,即可观看视频讲解。

《中公版·2018山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辅导教材:公共基础知识》共包含九篇内容,分别是地方概况与国情地理、事业单位概况与公民道德建设、政治、经济、法律、科技生活、人文历史、管理和公文。本教材在正文开头部分放置了山东省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考试综述,深入剖析各学科的考试特点,所放置的真题示例配有高清微视频讲解,帮助考生掌握作答技巧和答题要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备考策略建议。每篇内容后还设置了“实战提升训练”,帮助考生通过练习来查缺补漏,提高实战能力。

 节省情概况
  一、自然环境
  地理位置:山东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境域包括半岛和内陆两部分,山东半岛突出于渤海、黄海之中,同辽东半岛遥相对峙;内陆部分自北而南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4省接壤。
  地形地貌:境内中部山地突起,西南、西北低洼平坦,东部缓丘起伏,形成以山地丘陵为骨架、平原盆地交错环列其间的地形大势。泰山雄踞中部,为全省 高点。黄河三角洲为全省陆地 低处。境内地貌复杂,大体可分为中山、低山、丘陵、台地、盆地、山前平原、黄河冲积扇、黄河平原、黄河三角洲等9个基本地貌类型。境内主要山脉集中分布在鲁中南山丘区和胶东丘陵区。
  河流湖泊:山东水系比较发达,河流分属于淮河流域、黄河流域、海河流域、小清河流域和胶东水系。湖泊集中分布在鲁中南山丘区与鲁西南平原之间的鲁西湖带。以济宁为中心,分为两大湖群,以南为南四湖,以北为北五湖。南四湖包括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南四湖是四个相连的湖,为山东省 大湖。北五湖自北而南为东平湖、马踏湖、南旺湖、蜀山湖、马场湖,其中以东平湖 大。
  气候:山东的气候属暖温带季风气候类型。降水集中,雨热同季,春秋短暂,冬夏较长。全省气温地区差异东西大于南北。降水季节分布很不均衡,易形成涝灾,冬、春及晚秋易发生旱象,对农业生产影响 大。
  经典真题下列关于山东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山东省 大的湖泊是东平湖
  B.山东省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C.山东省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
  D.山东半岛三面环海,大陆海岸线占全国的六分之一
  【答案】A。解析:南四湖是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四个相连湖的总称(由于微山湖面积比其他三湖大,习惯上统称微山湖),位于山东省西南部的济宁市,邻接江苏省徐州市,现属微山县管辖,是山东省 大湖,也是中国大型淡水湖泊之一。故本题答案选A。

.................


《公共基础知识精析与备考指南》 前言 备考山东省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犹如一场知识的马拉松,需要扎实的根基、科学的方法和持之以恒的努力。本书正是为助力广大考生在这场马拉松中脱颖而出而精心打造。我们深知,公共基础知识内容庞杂,涉及面广,涵盖了政治、经济、法律、管理、科技、人文等多个领域,对考生的综合素质和知识储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本书在内容编排上,力求做到既全面覆盖考点,又突出重点难点,让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大化的备考效益。 本书并非简单地罗列知识点,而是通过深入剖析历年考试真题,把握命题趋势,提炼核心考查内容。我们力求以一种更加清晰、更具逻辑性的方式,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构建起考生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本书也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详实的解析和生动的案例,帮助考生理解知识的实际应用,从而在面对各种题型时,都能游刃有余。 我们相信,任何考试的成功,都离不开充分的准备。本书的目标是成为您备考之路上的良师益友,为您提供最权威、最精准、最实用的备考指导。无论您是零基础的考生,还是已经具备一定基础的考生,都能从中获益。我们希望通过本书,能够帮助您建立起坚实的知识储备,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最终在考场上取得优异的成绩,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目录 第一部分:时事政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一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一、 核心要义与时代背景 1. “八个明确”与“十四个坚持”:深刻理解新思想的理论内核。 2.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把握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性定位。 3.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理解国家发展的宏伟蓝图。 4.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明确民族复兴的阶段性任务。 二、 重点领域与战略部署 1. 经济建设:新发展理念与高质量发展。 2. 政治建设:全面依法治国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 文化建设:坚定文化自信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 4. 社会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民生改善。 5. 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6. 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统筹发展和安全。 7. 军队建设: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 8. “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9.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与实践。 10. 全面从严治党:持之以恒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三、 学习方法与备考策略 1. 掌握基本原理,理解核心概念。 2. 关注时事热点,联系实际。 3. 梳理框架结构,构建知识网络。 4. 重点记忆关键词,理解关键词之间的逻辑关系。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一、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革命性 1.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 2.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论的基本原理。 3.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法的重要范畴。 4. 发展是曲折的、前进的: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 二、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1. 剩余价值理论:理解资本主义的运行机制。 2. 资本主义的社会基本矛盾:揭示资本主义的内在危机。 3. 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 三、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与无产阶级革命 1. 阶级与阶级斗争的学说:理解社会发展的动力。 2. 无产阶级革命的必然性: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3. 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经阶段。 四、 学习方法与备考策略 1. 把握基本概念,区分易混淆点。 2. 理解理论逻辑,掌握推理过程。 3. 结合历史事件,加深理解。 第三章:中国共产党党史、新中国史 一、 中国共产党党史 1. 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 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 3. 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 4. 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5. 新时代党的建设与发展。 二、 新中国史 1. 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2. 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与经验教训。 3. 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与辉煌成就。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伟大变革。 三、 学习方法与备考策略 1. 梳理历史脉络,掌握重要时间节点。 2. 关注重大事件,理解其历史意义。 3. 学习党和国家的重要文献,把握政策精神。 4. 结合人物故事,增加学习趣味性。 第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一、 依法治国与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 1.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和意义。 2. 法治政府的内涵与建设。 3. 法治社会的构成与目标。 二、 宪法 1. 宪法的地位与作用。 2. 宪法的基本原则。 3. 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4. 国家机构的组成与职权。 三、 行政法 1.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2. 行政主体的法律地位与职责。 3. 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与有效性。 4.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 四、 刑法 1. 刑法的任务与基本原则。 2. 犯罪的构成要件。 3. 刑罚的种类与运用。 4. 常见犯罪的界定与处罚。 五、 民法 1. 民法的调整对象与基本原则。 2. 民事法律关系、民事主体、民事法律行为。 3. 合同、物权、继承、婚姻家庭等。 六、 学习方法与备考策略 1. 掌握法律基本概念,理解法律条文。 2. 关注与民生相关的法律法规。 3. 运用案例分析,理解法律的适用。 4. 记忆重要法律名称、原则和规定。 第二部分:经济与管理基础知识 第五章:经济学基础 一、 微观经济学 1. 需求与供给:市场价格的决定因素。 2. 消费者行为理论:效用最大化。 3. 生产者行为理论:成本与利润。 4. 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完全垄断。 5. 要素市场:劳动、资本、土地的价格决定。 二、 宏观经济学 1. 国民收入核算:GDP、GNP、国民收入。 2. 总需求与总供给:宏观经济均衡。 3.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的工具。 4. 通货膨胀与失业:宏观经济的两大难题。 5.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三、 学习方法与备考策略 1. 理解基本模型,掌握供求关系。 2. 区分微观与宏观经济学概念。 3. 关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 4. 运用图表分析,加深理解。 第六章:管理学基础 一、 管理的涵义与职能 1. 管理的定义、特征与作用。 2.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管理的基本职能。 二、 决策与沟通 1. 决策的类型与过程。 2. 沟通的类型、障碍与技巧。 三、 组织结构与人力资源管理 1. 组织结构的设计原则与类型。 2. 招聘、培训、绩效考核、薪酬管理。 四、 领导理论与激励理论 1. 领导风格与权力。 2.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等。 五、 学习方法与备考策略 1. 掌握管理学基本概念和理论。 2. 理解管理职能之间的逻辑关系。 3. 结合实际工作,理解管理的应用。 4. 记忆经典管理理论的创始人及核心观点。 第三部分:人文与科技基础知识 第七章:中国传统文化与哲学思想 一、 儒家思想 1. 孔子、孟子、荀子等代表人物及其核心思想。 2. “仁、义、礼、智、信”等伦理道德规范。 3.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 二、 道家思想 1. 老子、庄子及其核心思想。 2. “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哲学观。 三、 墨家、法家等其他重要思想流派 1. 墨家的“兼爱”、“非攻”。 2. 法家的“法、术、势”。 四、 学习方法与备考策略 1. 了解重要思想家及其主要著作。 2. 掌握核心概念,理解其时代背景。 3. 关注其对中国社会文化的影响。 第八章:文学艺术常识 一、 中国古代文学 1. 诗歌(唐诗、宋词)、散文、小说、戏曲等。 2. 重要作家、作品及其艺术特色。 二、 中国古代艺术 1. 绘画、书法、雕塑、建筑、音乐、舞蹈等。 2. 重要艺术流派、代表作品。 三、 外国文学艺术(简要介绍) 1. 东西方文学、艺术的经典作品。 四、 学习方法与备考策略 1. 熟悉经典名篇、名作。 2. 了解不同文学艺术的时代特征。 3. 记忆重要作家、艺术家及其代表作品。 第九章: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一、 物理学 1. 力学(牛顿三定律、万有引力)。 2. 热学(热力学定律)。 3. 电磁学(电荷、电流、磁场)。 4. 光学(光的传播、反射、折射)。 5. 原子物理与核物理(原子结构、核能)。 二、 化学 1.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2. 化学反应与能量。 3.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性质。 4. 有机化学基础。 三、 生物学 1. 细胞学说与遗传物质。 2. 生态学基础。 3. 生命的进化。 4. 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知识。 四、 天文学与地理学 1. 宇宙的构成与演化。 2. 地球的运动与圈层结构。 3. 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五、 学习方法与备考策略 1. 掌握基本概念、公式和原理。 2. 理解科学现象的本质。 3. 关注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 4. 运用图示或实验原理帮助理解。 第十章:信息技术与网络安全 一、 计算机基础知识 1. 计算机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2. 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等应用。 3. 互联网与万维网。 二、 网络安全基础 1. 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与基本概念。 2. 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病毒、木马、黑客攻击)。 3. 网络安全防护的基本措施(密码、防火墙、杀毒软件)。 4. 个人信息保护。 五、 学习方法与备考策略 1. 掌握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基本常识。 2. 关注网络安全热点事件。 3. 了解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 第四部分:综合应用与备考指导 第十一章:历年真题解析与考点归纳 一、 山东省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历年真题精选 (根据实际情况,选取近三年或近五年的真题,进行分类整理) 二、 考点分析与命题趋势预测 1. 对真题的整体分析,找出高频考点。 2. 归纳各章节的重点、难点。 3. 预测未来考试可能出现的题型和方向。 三、 错题集锦与易错点提醒 1. 整理考生常犯的错误。 2. 针对性地提出纠正方法。 第十二章:模拟演练与备考技巧 一、 全真模拟考试 (设置一套与考试难度、题型、题量相似的模拟试题) 二、 答题技巧与方法指导 1. 时间分配的艺术。 2. 选择题的排除法与猜题技巧。 3. 提高阅读理解和信息提取能力。 4. 保持良好心态,自信应考。 三、 考前复习冲刺策略 1. 系统回顾,查漏补缺。 2. 重点突破,强化记忆。 3. 调整状态,劳逸结合。 结语 备考之路,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愿本书能成为您披荆斩棘的利剑,照亮您前进的道路。祝愿所有考生都能在2018年山东省事业单位考试中,金榜题名,实现自己的职业梦想! 学习提示 循序渐进,打牢基础: 务必从第一部分开始,系统学习政治理论,这是理解后续各部分内容的基础。 多角度思考,联系实际: 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要思考其在实际工作和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积极思考,主动探究: 遇到不理解的概念,要积极查阅资料,与其他考生交流,切忌死记硬背。 勤于练习,温故知新: 充分利用本书提供的真题解析和模拟题,检验学习效果,及时巩固。 关注时事,紧跟时代: 密切关注国家和山东省的重要时事政策,尤其是与公共服务领域相关的政策。 致考生 事业单位考试是对综合素质的考察,公共基础知识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本书的编写,旨在为广大考生提供一个全面、系统、实用的学习平台。我们希望通过细致的内容梳理、深入的考点剖析和科学的备考指导,帮助您高效掌握公共基础知识,自信满满地迎接考试。 请记住,每一次的努力都不会白费,每一次的付出都会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坚持下去,您一定能够收获属于自己的成功!

用户评价

评分

对于《法律基础知识》这部分内容的编排,我一开始有些担忧,毕竟法律条文浩如烟海,如何做到既全面又不至于让人望而生畏,是个巨大的挑战。但这本书的编者显然在这一点上做了精心的平衡。他们没有采用堆砌法条原文的方式,而是以“热点案例导入法”来组织章节结构。比如,在讲解《行政法》中的“程序正当原则”时,它会先引用一个近期社会关注度较高的行政复议案例,说明程序瑕疵可能导致的法律后果,然后再引出相关的法律条文和司法解释。这种方式极大地增强了学习的代入感和记忆的粘性。我对其中对《宪法》中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的阐释印象深刻,它不仅仅停留在条文的解释上,还辅以了大量的判例分析,清晰地界定了权利的边界和义务的范畴,避免了学习者对法律概念产生模糊甚至错误的理解。此外,对于一些需要区分理解的法律术语,比如“无效”与“可撤销”、“行政处罚”与“行政强制”之间的细微差别,教材都用对比表格的形式清晰地呈现出来,这对于在考场上快速做出准确判断大有裨益。

评分

最后,让我谈谈这套书的整体排版和学习辅助设计。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一本厚重的教材要能抓住读者的眼球并不容易。这本书在视觉设计上做得相当用心,它没有采用那种让人一眼望去就觉得压力山大的纯文字排版。在关键概念的定义和核心公式处,采用了醒目的背景色块和加粗字体进行强调,使得在快速浏览或复习错题时,能迅速定位到重点。我特别欣赏它在每章节末尾设置的“易错点辨析”小栏目。这个栏目收集了历年来考生最容易混淆的知识点,比如对“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的误用,或者在历史事件时间轴上的偏差。它不是简单地重复知识点,而是直接给出错误选项和正确选项,并进行一针见血的分析,这种“对症下药”的设计,极大地提高了复习的效率,让我能够高效地弥补自己思维上的盲区,而不是在已经掌握的地方浪费时间。总体而言,这套教材在内容深度、体系构建和学习体验上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准。

评分

深入阅读《哲学与人文常识》这一模块,我体会到了一种“知识体系重塑”的感觉。这部分内容常常被很多考生视为“可有可无的‘送分题’或‘丢分题’”,但这本书却将其提升到了一个理论高度。它在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时,非常强调辩证法的“活的灵魂”,而不是枯燥的定义。例如,在讲解矛盾分析法时,它并没有直接跳到对立统一规律,而是先通过分析当代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复杂冲突,引导读者体会“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实际决策中的指导意义。而在人文常识方面,它突破了简单的“人名+作品名”的罗列,而是着重于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譬如,它在介绍中国古代思想流派时,会清晰地勾勒出儒家、道家思想在处理“个体与社会关系”上的核心差异及其历史演变,这使得学习不再是孤立知识点的记忆,而是在构建一个宏大的知识网络。这种体系化的构建,对于提升思维的深刻性和广度,远比死记硬背零散的常识点更有价值,让我认识到基础知识对思维方式培养的深远影响。

评分

当我翻阅到《申论》那本的时候,我立刻感觉到了文字的力量。坦率地说,很多申论教材的范文给人的感觉总是高高在上、不接地气,仿佛是“完美人士”的发言稿。但这次的尝试似乎有所不同,它更注重于对给定材料的“解构”与“重组”。我特别喜欢它分析案例的思路,比如在处理一个关于环境保护的综合分析题时,它不仅指出了问题表象,还深入挖掘了背后的体制机制障碍和社会心理因素,这对于提升我们分析问题的深度至关重要。教材中对于“提出对策”部分的论述,也显得尤为务实。它没有给出那种空泛的“加强宣传、完善制度”的口号式建议,而是详细说明了在具体情境下,不同层级的政府部门应该采取哪些操作性的、可落地实施的措施。比如,在提到社区治理问题时,它细致地描述了如何通过积分制激励居民参与的流程,这对于我们未来真正走上工作岗位后撰写调研报告或工作方案,是极具参考价值的实操指南。这本书真正体现了“从材料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申论精髓。

评分

这套书刚到手,说实话,我对“公基”这个范畴一直抱有敬畏之心,毕竟内容庞杂,涉及面太广了。我本来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买的,毕竟是2018年的版本,希望能对当年的考点布局有个大致的了解。刚翻开《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那部分,就被那密密麻麻的数字和逻辑推理题阵仗给“镇住了”。尤其是在数量关系这一块,我发现它对基础公式的讲解还是比较扎实的,很多我们平时容易混淆的概念,比如工程问题中的效率计算、排列组合的递推关系,都有比较清晰的图示和步骤分解。举个例子,关于利润问题中的盈亏平衡点计算,它不是简单地给出一个公式,而是先用一个实际的商业场景带入,让你理解为什么需要用这个公式去解决问题,这一点我觉得对初学者非常友好。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对图形推理题的归纳,不同于市面上很多只罗列题型的书,它尝试去总结那些“隐藏的”变化规律,比如旋转角度的特定值、图形内部元素的增减与对称轴的关系,这让我感觉自己不再是盲目地做题,而是有章可循地去分析。当然,这种对基础知识的详尽梳理,也意味着整体的阅读速度不会很快,需要静下心来,一点点地抠细节,尤其是在时间管理和资料分析的快速阅读技巧上,我需要反复练习才能真正掌握书中的精髓。

评分

不错,还没仔细看呢

评分

价格便宜,物流速度快,非常满意的一次购物。

评分

纸张质量不好

评分

书很好

评分

好像还不错

评分

中公教育教材很专业,快递服务也很好。

评分

好 非常好

评分

挺不错的,物流超快,期待复习效果

评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