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06-7-10]
| |||
|
这本书,初次接触,就让我觉得它像是一个老朋友,一个行业内无所不知的权威专家。作为一名在大地测量领域工作多年的技术人员,我深知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工作的严谨性和重要性,它们是构建我国精密测量控制网的基石,其精度直接影响到后续的各类工程建设和科学研究。GB/T 12897-2006 这个标准,正如其名,是关于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最核心、最全面的技术规范。翻阅全书,我首先被其清晰的结构和严谨的条文所吸引。从总则、术语,到仪器设备的选用与检验,再到具体的测量操作规程,最后到数据处理和成果评定,每一个章节都显得那么的逻辑清晰、层次分明。我特别重视仪器设备的章节,书中对水准仪、标尺、尺垫等核心测量工具的性能指标、精度要求、以及日常检查和维护方法都有详细的规定。这直接关系到测量结果的质量,是实际操作中不可或缺的指导。紧接着,我仔细研读了关于国家一等和二等水准测量的详细技术要求。书中对于测站的布设、仪器架设、视线长度、高差观测的往返进行、以及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应对措施,都给出了非常具体和可操作的指导。我甚至能在脑海中勾勒出在实际野外作业时,如何遵循这些规范来操作的画面。
评分对于我这个长期在学术研究领域工作的学者来说,GB/T 12897-2006 这个关于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的标准,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它不仅仅是技术人员操作的指南,更是我们理解国家基础测量体系、开展相关科学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我非常看重书中关于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在精度等级、技术方法、以及成果评定上的系统性阐述。这为我们进行相关理论研究,例如误差理论分析、精度评定方法研究、以及新测量技术的评估提供了坚实的依据。书中对仪器设备的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也为我们设计和开发更先进的测量仪器提供了方向。而关于测量方法的详细描述,则帮助我们深入理解国家水准网的构建过程,以及其在实现高精度大地测量中的作用。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误差分析和评定部分,它详细列举了各种误差的来源,以及如何通过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来最小化这些误差。这对于我们进行测量模型的研究,以及对测量结果的科学解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评分这本书,对我而言,更像是一本“工具书”,一本解决实际问题的“宝典”。作为一名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工作的工程师,我经常需要与高精度的测量数据打交道,而水准测量又是其中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一环。GB/T 12897-2006,这本关于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的国家标准,对我来说,就是一本不可或缺的操作手册。我特别喜欢它在内容编排上的实用性。从最基本的仪器设备选择和检验,到详细的野外观测步骤,再到精确的数据处理和成果评定,每一个环节都清晰明了,可以直接套用到实际工作中。例如,书中关于仪器设备的部分,不仅列出了需要满足的精度指标,还给出了具体的检验方法,这让我知道如何选择合格的仪器,以及如何对已有的仪器进行质量把控。在测量方法方面,书中详细区分了国家一等和二等水准测量在精度要求上的差异,并在操作细节上给予了充分的指导,比如如何控制视线长度,如何处理高差的往返测量,以及在恶劣天气下的应对措施等。这些都是在实际野外作业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书中的解答非常到位。
评分捧着这本书,我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种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严格的工程态度。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城市规划和工程建设管理的人员,我深知水准测量数据对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工程施工等各个环节的基础性作用。GB/T 12897-2006,这本关于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的指南,可以说是我工作中最常参考的权威文献之一。我尤其看重书中对于不同等级水准测量在精度要求、仪器配置、观测方法以及成果质量评定上的细致划分。例如,书中关于仪器设备的章节,详细规定了不同等级水准测量所使用的水准仪、标尺、尺垫等仪器的精度指标和技术要求,这确保了测量工作的起点就具有高度的可靠性。而对于观测方法的阐述,更是详细到了每一个操作细节,包括如何选定测站、如何进行仪器架设、视线的长度控制、高差的往返观测、以及在遇到不利气象条件时应采取的对策等等。这对于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至关重要。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数据处理和成果评定的部分,它明确了如何计算闭合差、往返差,如何进行误差分配,以及如何根据这些指标来判定测量成果是否合格。这直接关系到测量工作的最终质量,也为我们进行后续的工程设计和建设提供了可靠依据。
评分初次翻开这本书,我内心是带着一种严谨和探索的期待。作为一名长期在工程测量一线工作的技术人员,深知基础测量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我国建设领域水准测量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GB/T 12897-2006,这个编号本身就透着一股国家标准特有的厚重感,而“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这几个字更是直接点明了它的核心内容——最基础、最关键的国家级水准网的构建与维护。我之前也接触过一些相关的技术文档,但总觉得不够系统,不够权威。这本书的出现,就像是为我提供了一个清晰、完整、体系化的操作指南。它不仅仅是罗列了一堆条条框框,而是从国家测量基准的建立、仪器设备的选用、作业流程的设计,到数据处理的精度要求,每一个环节都做了深入细致的规定。尤其是对于那些在实际工作中容易被忽视的细节,比如仪器温度的适应性、视线遮挡的处理、后视测量时环境因素的考量等等,书中都给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这对于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长期稳定性至关重要。我特别关注的是关于观测方法和成果评定的部分,它详细阐述了一、二等水准测量的不同精度要求,以及如何通过闭合差、往返差等指标来评定测量成果的质量。这对于我们这些需要批量进行高精度水准测量的工程师来说,是直接的指导。我甚至设想,如果新入行的测量员能够认真研读并理解这本书,他们在初期就能建立起正确的测量理念和操作习惯,避免走很多弯路,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价值。这本书的出版,对于提升我国基础测量的整体水平,无疑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评分翻开这本书,我首先被它严谨的封面设计和清晰的标题所吸引。作为一名在测绘行业工作了多年的技术人员,深知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的重要性,它们是构建我国高精度基础控制网的基石,其精度要求和技术方法直接关系到我国各类工程建设和科学研究的质量。GB/T 12897-2006,这本书正是这样一份权威性的技术指南。我首先细读了总则和术语部分,这为我理解后续的专业内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接着,我重点关注了仪器设备章节,书中对水准仪、标尺、尺垫等关键测量仪器的性能指标、精度要求、以及日常的检查和维护方法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这部分内容对于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因为任何高超的测量技巧都离不开合格的仪器。随后,我深入研究了国家一等和二等水准测量的具体技术要求。书中对测站的选择、仪器架设、视线长度的控制、高差的往返观测、以及在各种复杂环境条件下的操作规程都进行了非常详尽的阐述。我尤其对书中关于测量误差的分析和控制部分印象深刻,它详细介绍了不同类型误差的来源,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测量方法和数据处理来将误差降到最低。
评分我拿到这本书,首先感受到的是它扑面而来的专业性。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的研究人员,我深知高精度控制网对整个地理空间信息系统稳定性和准确性的基础支撑作用。GB/T 12897-2006,这本关于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的国家标准,正是这样一项基础工作的权威指南。我首先通读了该规范的总则和适用范围,明确了它在我国测绘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这对于我理解其技术要求的重要性非常有帮助。随后,我重点关注了关于仪器设备的部分,了解了对水准仪、标尺、尺垫等关键测量仪器在精度、性能、稳定性和维护方面的具体规定。这一点非常关键,因为任何高精度的测量方法都离不开高质量的仪器保障。接着,我详细研读了国家一等和二等水准测量的具体技术要求。书中对于测站的选定、仪器架设、视线遮挡的处理、高差的往返测量、测量过程中的环境因素控制等方面,都给出了非常详尽的指导。我特别关注到关于测量误差的分析和评定部分,例如如何通过闭合差、往返差等指标来评估测量的精度,以及如何根据不同的等级要求来处理超差的数据。这些内容对于保证测量成果的可靠性和可比性至关重要。
评分在我接触过的各种测绘技术文档中,GB/T 12897-2006 这本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给我留下了尤为深刻的印象。它不仅仅是一份技术标准,更像是一份精细的“工程蓝图”,为我们构建和维护国家最基础的高精度测量网络提供了最权威、最可靠的指导。我尤其欣赏它在内容上的全面性和细节上的严谨性。书中从总则、术语开始,层层递进,详细阐述了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的各项技术要求。在仪器设备部分,它对水准仪、标尺、尺垫等关键测量工具的精度、性能、检验方法都做了明确的规定,这为确保测量起点的高精度奠定了基础。而关于测量方法的部分,更是本书的重中之重。它详细规定了测站的布设、仪器架设、视线长度的控制、高差的往返观测、以及在各种复杂环境条件下的操作规程。这些细节对于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我深知,在实际工作中,任何一个微小的疏忽都可能导致测量结果的偏差,而本书正是从源头上就为我们规避了这些潜在的风险。
评分这本书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是它的“标准”二字所蕴含的严谨与权威。作为一名在野外工作的测绘人员,对各种测量规范都相当熟悉,但 GB/T 12897-2006 这个关于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的内容,可以说是我们工作中最为基础和核心的部分。拿到这本书,我首先翻阅了它的引言和总则部分,它明确了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的目的、基本原则以及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这一点非常重要,能够帮助我们理解我们工作的意义所在。接着,我深入研究了关于仪器设备的章节,详细了解了对水准仪、标尺、尺垫等关键设备的技术要求,包括其精度等级、性能指标以及如何进行日常的检查和维护。这部分内容对于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至关重要,因为再好的测量方法,如果仪器本身存在问题,一切都将是空谈。我尤其对书中关于仪器性能的测试和校准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了解,这些都是实际操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随后,我逐一学习了国家一等水准和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具体技术要求,包括测站布设、仪器架设、视线长度、前后视差的处理、观测顺序等等。这本书在这些细节上都给予了非常详尽的指导,例如在复杂地形下如何合理选择测站,在不同天气条件下如何采取应对措施,以及如何进行连续观测等。这对于我们这些常年在野外作业的人来说,是极具参考价值的。
评分拿到这本书,我的第一感觉是它的系统性和实用性。作为一名在基础测绘领域深耕多年的技术人员,我深知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的重要性,它们是构建我国空间基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无数工程建设的基石。GB/T 12897-2006 这本规范,无疑为这些工作提供了最权威、最详细的技术指导。我特别欣赏它在内容编排上的逻辑性,从总则、术语定义,到仪器设备、测量方法,再到数据处理、成果报送,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书中对于各种术语的解释清晰明了,这对于理解规范的内涵至关重要。在仪器设备方面,它对水准仪、标尺、尺垫等关键装备的性能要求、精度指标以及检验方法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这保证了测量工作的起点是可靠的。而关于测量方法的阐述,更是这本书的重中之重。它区分了国家一等和二等水准测量的不同要求,并在具体的观测步骤、视线长度、高差往返量、观测时的环境条件控制等方面,都给出了非常具体的操作指南。我尤其关注到关于测量误差的分析和控制部分,书中详细阐述了不同误差的来源,以及如何通过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将其降到最低。这对于我们追求高精度测量成果至关重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