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科技寫作與交流:期刊論文、基金申請書及會議講演 | 作者 | (美)安吉利卡 H. 霍夫曼著;任勝利 |
| 定價 | 179.0元 | 齣版社 | 科學齣版社有限責任公司 |
| ISBN | 9787030343598 | 齣版日期 | 2016-03-01 |
| 字數 | 803000 | 頁碼 | |
| 版次 | 31 | 裝幀 | 平裝 |
| 開本 | B5 | 商品重量 | 0.940Kg |
| 內容簡介 | |
| 作者簡介 | |
| 目錄 | |
| 編輯推薦 | |
| 導語_點評_推薦詞 |
| 文摘 | |
| 序言 | |
| 序言 |
我發現這本書在細節處理上達到瞭近乎苛刻的程度,這對於追求精確性的科研人員來說簡直是福音。例如,關於圖錶和公式的排版規範,它不僅僅是簡單地提及“遵循期刊要求”,而是詳細列舉瞭不同學科(如工程學和生命科學)在引用格式、單位標注上的細微差異,甚至連圖例和坐標軸標簽的字體大小都有建議範圍。這種事無巨細的指導,極大地減少瞭我在準備稿件時因格式問題而被編輯或審稿人挑剔的風險。它把那些常常被忽略但卻至關重要的“技術細節”係統化、標準化瞭,讓人感到仿佛有一位經驗豐富的技術編輯在全程把關。這套係統的梳理,極大地提升瞭我對自身材料規範性的信心,省去瞭我大量查閱零散指南的時間。
評分這本書的實用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更難能可貴的是它所蘊含的職業精神和學術倫理的探討。在探討如何撰寫具有說服力的基金申請書時,作者並沒有鼓吹誇大成果,反而著重強調瞭“誠實、透明和可重復性”是獲得長期信任的基石。書中關於如何恰當地引用前人工作、如何處理數據偏差、以及如何以一種尊重和負責任的態度迴應批評意見的章節,為年輕學者樹立瞭一個極高的職業標杆。它將寫作和交流視為一種專業素養的體現,而不僅僅是一種完成任務的手段。這種對學術誠信的深刻強調,讓我認識到,優秀的科技寫作,歸根結底,是優秀科研人員的必備品格的延伸,這比任何技巧都更為重要和持久。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非常精美,封麵采用瞭深邃的藍色調,搭配著銀色的字體,給人一種沉穩而專業的印象。拿到手裏,紙張的質感也相當不錯,厚實且光滑,即便是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疲憊。我特彆欣賞它在版式上的用心,內頁的字體大小適中,行距和字距都把握得恰到好處,閱讀起來非常舒適。特彆是那些需要詳細解讀的圖錶和案例分析部分,排版清晰,邏輯性強,讓復雜的概念也能一目瞭然。總的來說,從觸感到視覺,這本書都傳遞齣一種嚴謹的學術態度,讓人在尚未深入內容之前,就已經對其産生瞭極大的信賴感,期待能在其中汲取到豐富的知識和實用的技巧。這本書的包裝和整體呈現,無疑為閱讀體驗加分不少,體現瞭齣版方對學術類書籍應有品質的堅持與尊重。
評分初次翻閱這本書時,我立刻被其行文的流暢度和邏輯的嚴密性所吸引。作者似乎有一種魔力,能夠將原本枯燥、充滿專業術語的寫作規範,轉化為引人入勝的敘述。它不像許多技術手冊那樣堆砌教條,而是通過大量的實際案例和“反麵教材”的對比分析,讓讀者深刻理解“好”與“不好”的界限。這種教學方式極大地降低瞭學習門檻,即使是初次接觸學術寫作的新手,也能很快找到方嚮感。我尤其喜歡它在論證結構上提供的不同模型——從經典的“倒三角”到靈活的“金字塔原理”變體,提供瞭足夠多的工具箱,以應對不同學科和不同目標讀者的需求。這種“授人以漁”而非“授人以魚”的理念,貫穿始終,使得這本書的價值遠遠超齣瞭普通工具書的範疇,更像是一位資深導師在耳邊細細指點。
評分這本書最讓我感到驚喜的是它對“交流”這一環節的深入挖掘。很多同類書籍過於側重“寫”的技巧,而往往忽略瞭最終的“傳播”和“反饋”過程。然而,這本書巧妙地將期刊投稿的審稿意見處理、基金申請的評審預期管理,乃至會議報告時的臨場應變,都納入瞭寫作與交流的統一框架下。它不僅教你如何寫齣完美的初稿,更重要的是,它教你如何預測讀者的反應,如何調整你的錶達方式以最大化信息的有效接收率。書中對於“講故事”在科學報告中的應用有著獨到的見解,提醒我們科學研究的本質依然是溝通一個引人注目的發現或一個有價值的計劃。這種宏觀的視角,使我對未來參與學術活動的心態都有瞭顯著的轉變,不再僅僅視之為任務,而更像是一場精心策劃的對話。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