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新中國綠色食品標準 2017版(上下冊) | 作者 | 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 |
| 定價 | 400.00元 | 齣版社 | 中國農業齣版社 |
| ISBN | 9787109228566 | 齣版日期 | 2017-06-01 |
| 字數 | 頁碼 |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膠訂 |
| 開本 | 16開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 綠色食品標準體係是綠色食品發展理念的技術載 體,是綠色食品生産和管理的技術指南,是綠色食品 事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技術保障。我們立足精品定位, 瞄準國際先進水平,按照“安全與優質並重、先進性 與實用性相結閤”的原則,嚴格落實“從土地到餐桌 ”全程質量控製理念,建立瞭一套定位準確、結構閤 理、特色鮮明的標準體係,包括産地環境標準、生産 技術標準、産品標準、包裝貯運標準和其他標準共5個 部分,對綠色食品生産的産前、産中和産後全過程各 環節進行規範。截至2016年年底,農業部共發布綠色 食品標準270項,現行有效的標準14l項(其中,基礎 通用技術標準15項,産品標準126項)。這些標準的頒 布實施,為指導和規範綠色食品的生産行為、質量技 術檢測、標誌許可審查和證後監管提供瞭依據和準繩 ,為促進綠色食品事業持續健康發展發揮瞭不可替代 的作用。 為進一步麵嚮全社會做好綠色食品標準的宣傳推 廣工作,同時,便於整個綠色食品工作體係根據*新 標準開展産品檢驗檢測、申報審核和相關監督管理工 作,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在《*新中國綠色食品標 準》(2010版)的基礎上,增補瞭2010—2016年農業部 新頒布的標準,剔除瞭原版本中已經廢止的標準,按 原框架結構編撰成《*新中國綠色食品標準(2017版 上下)》 |
| 作者簡介 | |
| 目錄 | |
| 前言部分 綠色食品産地環境標準 NY/T 39l—12013 綠色食品 産地環境質量 NY/T 1054—2013 綠色食品 産地環境調查、監測與評價規範第二部分 綠色食品生産技術標準 NY/T 392—2013 綠色食品 食品添加劑使用準則 NY/T 393—2013 綠色食品 農藥使用準則 NY/T 394—2013 綠色食品 肥料使用準則 NY/T 471—2010 綠色食品 畜禽飼料及飼料添加劑使用準則 NY/T 472—2013 綠色食品 獸藥使用準則 NY/T 473—2016 綠色食品 畜禽衛生防疫準則 NY/T 755—2013 綠色食品 漁藥使用準則 NY/T 1891—2010 綠色食品 海洋捕撈水産品生産管理規範 NY/T 2112—2011 綠色食品 漁業飼料及飼料添加劑使用準則第三部分綠色食品産品標準 NY/T 273—2012 綠色食品 啤酒 NY/T 274—2014 綠色食品 葡萄酒 NY/T 285—2012 綠色食品 豆類 NY/T 288—2012 綠色食品 茶葉 NY/T 289—2012 綠色食品 咖啡 NY/T 418—2014 綠色食品 玉米及玉米粉 NY/T 419—2014 綠色食品 稻米 NY/T 420—2009 綠色食品 花生及製品 NY/T 421—2012 綠色食品 小麥及小麥粉 NY/T 422—2016 綠色食品 食用糖 NY/T 426—2012 綠色食品 柑橘類水果 NY/T 427—2016 綠色食品 西甜瓜 NY/T 431—2009 綠色食品 果(蔬)醬 NY/T 432—2014 綠色食品 白酒 NY/T 433—2014 綠色食品 植物蛋白飲料 NY/T 434—2016 綠色食品 果蔬汁飲料 NY/T 435—2012 綠色食品 水果、蔬菜脆片 NY/T 436—2009 綠色食品 蜜餞 NY/T 437—2012 綠色食品 醬醃菜 NY/T 654—2012 綠色食品 白菜類蔬菜 NY/T 655—2012 綠色食品 茄果類蔬菜 NY/T 657—2012 綠色食品 乳製品 NY/T 743—2012 綠色食品 綠葉類蔬菜 NY/T 744—2012 綠色食品 蔥蒜類蔬菜 NY/T 745—2012 綠色食品 根菜類蔬菜 NY/T 746—2012 綠色食品 甘藍類蔬菜 NY/T 747—2012 綠色食品 瓜類蔬菜 NY/T 748—2012 綠色食品 豆類蔬菜 NY/T 749—2012 綠色食品 食用菌 NY/T 750—201l 綠色食品 熱帶、帶水果 NY/T 751—2011 綠色食品 食用植物油 NY/T 752—2012 綠色食品 蜂産品 NY/T 753—2012 綠色食品 禽肉 NY/T 754—2011 綠色食品 蛋與蛋製品 NY/T 840—2012 綠色食品 蝦 NY/T 841—2012 綠色食品 蟹 NY/T 842—2012 綠色食品 魚 NY/T 843—2015 綠色食品 畜禽肉製品 NY/T 844—2010 綠色食品 溫帶水果 NY/T 891—2014 綠色食品 大麥及大麥粉 NY/T 892—2014 綠色食品 燕麥及燕麥粉 NY/T 893—2014 綠色食品 粟米及粟米粉 NY/T 894—2014 綠色食品 蕎麥及蕎麥粉 NY/T 895—2015 綠色食品 高粱 NY/T 897—2004 綠色食品 黃酒 NY/T 898—2016 綠色食品 含乳飲料 NY/T 899—2016 綠色食品 冷凍飲品 NY/T 900—2016 綠色食品 發酵調味品 NY/T 901—2011 綠色食品 香辛料及其製品 NY/T 902—2015 綠色食品 瓜籽 NY/T 1039—2014 綠色食品 澱粉及澱粉製品 NY/T 1040一2012 綠色食品 食用鹽 NY/T 1041—2006 綠色食品 乾果 NY/T 1042—2014 綠色食品 堅果 NY/T 1043—2016 綠色食品 人參和西洋參 NY/T 1044—2007 綠色食品 藕及其製品 NY/T 1045—2014 綠色食品 脫水蔬菜 NY/T 1046—2016 綠色食品 焙烤食品 NY/T 1047—2014 綠色食品 水果、蔬菜罐頭 NY/T 1048—2012 綠色食品 筍及筍製品 NY/T 1049—2015 綠色食品 薯芋類蔬菜 NY/T 1050—2006 綠色食品 龜鱉類 NY/T 1051—2014 綠色食品 枸杞及枸杞製品 NY/T 1052—2014 綠色食品 豆製品 NY/T 1053—2006 綠色食品 味精 NY/T 1323—2007 綠色食品 固體飲料 NY/T 1324—2015 綠色食品 芥菜類蔬菜 NY/T 1325—2015 綠色食品 芽苗類蔬菜 NY/T 1326—2015 綠色食品 多年生蔬菜 NY/T 1327—2007 綠色食品 魚糜製品 NY/T 1328—2007 綠色食品 魚罐頭 NY/T 1329—2007 綠色食品 海水貝 NY/T 1330—2007 綠色食品 方便主食品 NY/T 1405—2015 綠色食品 水生蔬菜 NY/T 1406—2007 綠色食品 速凍蔬菜 NY/T 1407—2007 綠色食品 速凍預包裝麵米食品 NY/T 1506—2015 綠色食品 食用花卉 NY/T 1507—2016 綠色食品 山野菜 NY/T 1508—2007 綠色食品 果酒 NY/T 1509—2007 綠色食品 芝麻及其製品 NY/T 1510一2016 綠色食品 麥類製品 NY/T 15ll一2015 綠色食品 膨化食品 NY/T 1512—2014 綠色食品 生麵食、米粉製品 NY/T 1513—2007 綠色食品 畜禽可食用副産品 NY/T 1514—2007 綠色食品 海參及製品 NY/T 1515—2007 綠色食品 海蜇及製品 NY/T 1516—2007 綠色食品 蛙類及製品 NY/T 1709—2011 綠色食品 藻類及其製品 NY/T 1710—2009 綠色食品 水産調味品 NY/T 1711—2009 綠色食品 辣椒製品 NY/T 1712—2009 綠色食品 乾製水産品 NY/T 1713—2009 綠色食品 茶飲料 NY/T 1714—2015 綠色食品 即食榖粉 NY/T 1884—2010 綠色食品 果蔬粉 NY/T 1885—2010 綠色食品 米酒 NY/T 1886—2010 綠色食品 復閤調味料 NY/T 1887—2010 綠色食品 乳清製品 NY/T 1888—2010 綠色食品 軟體動物休閑食品 NY/T 1889—2010 綠色食品 烘炒食品 NY/T 1890—2010 綠色食品 蒸製類糕點 NY/T 2104—2011 綠色食品 配製酒 NY/T 2105—2011 綠色食品 湯類罐頭 NY/T 2106—2011 綠色食品 榖物類罐頭 NY/T 2107—2011 綠色食品 食品餡料 NY/T 2108—2011 綠色食品 熟粉及熟米製糕點 NY/T 2109—2011 綠色食品 魚類休閑食品 NY/T 2llO—2011 綠色食品 澱粉糖和糖漿 NY/T 2111—2011 綠色食品 調味油 NY/T 2140—2015 綠色食品 代用茶 NY/T 2799—2015 綠色食品 畜肉 NY/T 2973—2016 綠色食品 啤酒花及其製品 NY/T 2974—2016 綠色食品 雜糧米 NY/T 2975—2016 綠色食品 頭足類水産品 NY/T 2976—2016 綠色食品 冷藏、冷凍調製水産品 NY/T 2977—2016 綠色食品 薏仁及薏仁粉 NY/T 2978—2016 綠色食品 稻榖 NY/T 2979—2016 綠色食品 天然礦泉水 NY/T 2980—2016 綠色食品 包裝飲用水 NY/T 2981—2016 綠色食品 魔芋及其製品 NY/T 2982—2016 綠色食品 油菜籽 NY/T 2983—2016 綠色食品 速凍水果 NY/T 2984—2016 綠色食品澱粉類蔬菜粉 NY/T 2985—2016 綠色食品 低聚糖 NY/T 2986—2016 綠色食品 糖果 NY/T 2987—2016 綠色食品 果醋飲料 NY/T 2988—2016 綠色食品 湘式擠壓糕點第四部分 綠色食品包裝、貯運標準 NY/T 658—2015 綠色食品 包裝通用準則 NY/T 1056一2006 綠色食品 貯藏運輸準則第五部分 其他標準 NY/T 896—2015 綠色食品 産品抽樣準則 NY/T 1055—2015 綠色食品 産品檢驗規則 |
| 編輯推薦 | |
| 文摘 | |
| 序言 | |
我拿到這套《新中國綠色食品標準 2017版(上下冊)》之後,最深的感受就是一種“踏實感”。我經常在超市裏看到各種各樣的食品,其中不乏標榜“綠色”、“有機”的字樣,但作為普通消費者,我很難判斷其真實性。這本書就如同一個權威的“指南針”,為我指明瞭方嚮。我花瞭幾天的時間,重點翻閱瞭關於水果和蔬菜的標準部分。我驚嘆於它對農藥使用的嚴格限製,甚至詳細列齣瞭禁用或限用的農藥名稱和濃度。這讓我意識到,我們日常接觸到的很多食品,其背後的生産過程是多麼的復雜和嚴謹。書中對於有機汙染物、微生物指標的檢測要求,也讓我對食品安全有瞭更具象化的認識。它不僅僅是告訴你“什麼不能用”,更重要的是告訴你“應該怎麼做”,以及“如何去檢驗”。我尤其欣賞它在一些關鍵指標上設定的“零容忍”原則,這體現瞭國傢對食品安全的絕對重視。這本書讓我明白,“綠色食品”並非是一個虛無縹緲的概念,而是有一套切實可行的、有據可查的標準在支撐。它讓我更加堅定地選擇那些符閤標準的綠色食品,因為我知道,這背後是國傢、是行業、是無數科研人員的共同努力。
評分我最近購入的《新中國綠色食品標準 2017版(上下冊)》,真是一本讓我愛不釋手的“寶藏”。作為一名業餘的美食愛好者,我一直對食材的品質和安全性有著近乎苛刻的要求,尤其是在傢烹飪時,總希望選用最天然、最健康的原料。以往,我隻能憑感覺和品牌印象來選擇,但這本書的到來,徹底改變瞭我的消費觀。它以一種極為詳盡的方式,為“綠色食品”這個概念注入瞭靈魂。我驚嘆於它所涵蓋的範圍之廣,從基礎的農産品種植,到畜禽水産養殖,再到初級加工,幾乎囊括瞭我們日常飲食的方方麵麵。書中關於農藥殘留、重金屬汙染、獸藥濫用等方麵的標準,讓我對潛在的食品安全風險有瞭清晰的認識。更讓我感到驚喜的是,它還對食品的營養成分、風味特性等也有一定的考量,這對於追求食材本真味道的我來說,簡直是福音。我喜歡它條理清晰的章節劃分,即便對於非專業人士,也能循序漸進地理解其中的邏輯。例如,在關於蔬菜的章節,它不僅列齣瞭禁用或限用的農藥種類,還對土壤pH值、灌溉用水的水質提齣瞭明確的要求。這種全方位的、係統性的標準,讓我對綠色食品的生産過程有瞭前所未有的信任感。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不再是那個盲目購買的消費者,而是變成瞭一個懂得如何辨彆、如何選擇的“聰明買傢”。它讓我對餐桌上的每一口食物,都充滿瞭感激和敬意。
評分收到這套《新中國綠色食品標準 2017版(上下冊)》,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它所傳遞齣的“專業”與“權威”。我曾幾何時,在購買一些高端食材時,總會有些疑慮,不知道所謂的“高端”是否真的有科學的依據。這本書,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食品鑒賞傢”,為我揭示瞭“綠色食品”背後的真相。我仔細研讀瞭其中關於有機食材的部分,它對土壤有機質含量、生物多樣性保護、以及病蟲害綜閤防治等方麵都有著極其細緻的規定。這讓我瞭解到,生産真正的有機食材,需要付齣更多的努力,也需要遵循更嚴格的規範。書中還對一些特定的農産品,比如茶葉、食用菌等,都有專門的標準,這體現瞭其對不同農産品特性的充分考量。我甚至可以想象,在未來,隨著技術的進步,這些標準還會不斷細化和完善。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簡單的標準匯編,它更像是一部關於中國綠色食品發展曆程的“史詩”,記錄著國傢在保障人民健康飲食方麵所做的努力和成就。
評分這套《新中國綠色食品標準 2017版(上下冊)》的齣版,在我看來,是一件意義非凡的大事。我作為一名對中國農業發展一直保持關注的普通市民,深知發展綠色農業、保障食品安全對於國傢和社會的重要性。這本書以其詳盡的標準,清晰地勾勒齣瞭中國綠色食品發展的藍圖。我尤其欣賞書中在“質量管理體係”部分的內容。它不僅僅關注終産品的檢測,更強調對整個生産過程的管控,包括從農田管理到産品齣廠的全過程追溯。這種全鏈條的管理模式,讓我看到瞭中國在食品安全管理上的進步和決心。它不僅僅是一本“告訴我們做什麼”的書,更是一本“告訴我們如何去做”的書。我相信,這套標準將成為指導中國綠色食品産業發展的重要依據,也將幫助企業提升自身的産品質量和競爭力。對於普通消費者而言,它更像是一張“信任狀”,讓我們在購買食品時,能夠有更明確的依據,從而選擇那些真正安全、健康的綠色食品。
評分拿到《新中國綠色食品標準 2017版(上下冊)》之後,我迫不及待地翻閱瞭其中關於飲用水和飲料的標準。作為一名注重健康生活方式的踐行者,我深知“飲水思源”的重要性,而水源的質量直接關係到我們飲用水的安全。這本書對於飲用水的各項指標,如pH值、濁度、微生物含量、重金屬含量等,都給齣瞭非常詳細的規定,並且明確瞭檢測方法。這讓我意識到,原來我們每天喝的水,背後也有著如此嚴謹的標準保障。隨後,我轉嚮瞭對飲料的考察,尤其是那些宣稱“無添加”、“純天然”的飲品。書中對於食品添加劑的使用範圍和限量,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它不僅僅是簡單地告訴你哪些添加劑是允許的,更是詳細列齣瞭每種添加劑在不同類彆的食品中的使用限量。這讓我能夠清晰地分辨齣,哪些飲品是真正符閤綠色食品標準的,哪些僅僅是概念炒作。這本書讓我對“綠色”二字有瞭更深刻的理解,它不僅僅是指外觀的顔色,更是指生産過程中對環境的友好,對人體健康的負責。
評分這套《新中國綠色食品標準 2017版(上下冊)》給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全麵”和“深入”。作為一個曾經在食品加工行業摸爬滾打過幾年的人,我深知製定一套切實可行的、既能保障安全又能促進生産的標準是多麼不容易。這本書的齣現,恰恰彌補瞭我當時對行業深層標準的認知空白。我特彆喜歡它在分類上的精細化處理,將不同的食品類彆(如榖物、蔬菜、水果、肉類、水産品等)進行瞭詳細的劃分,並針對每一類製定瞭具體、明確的標準。這使得讀者在查找和理解特定産品標準時,能夠更加高效便捷。例如,在畜禽産品標準中,它不僅僅關注獸藥殘留,還對飼料原料的來源、養殖環境的衛生狀況、動物福利等多個維度進行瞭規範。這種 holistic 的考量,展現瞭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在推動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方麵的宏大視野。我甚至可以想象,在未來,隨著科技的發展,這些標準還會更加精細化,更加智能化。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冰冷的技術手冊,它更像是在講述一個關於“如何讓大傢吃得更放心、更健康”的故事,一個充滿挑戰、但也充滿希望的故事。我強烈推薦這本書給所有對食品質量有追求的人,它會讓你對“綠色食品”的理解上升到一個全新的高度。
評分最近拿到這套《新中國綠色食品標準 2017版(上下冊)》,真的是一本厚重而富有意義的書。我之前對“綠色食品”的概念,總覺得有些模糊,好像隻是一個比較“環保”的標簽,但這本書徹底刷新瞭我的認知。它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性的標準匯編,更像是一部關於中國食品産業發展曆程的百科全書,展現瞭國傢在保障人民“舌尖上的安全”方麵所做的巨大努力。我最印象深刻的是,書中對於標準製定背後的科學依據和調研過程的描述,雖然篇幅不長,但字裏行間都透露齣嚴謹和審慎。比如,在製定某個農藥殘留限量時,不僅僅是簡單地設定一個數值,而是綜閤考慮瞭動物實驗、人群流行病學調查以及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這種科學決策的過程,讓我對中國綠色食品標準體係的科學性和前瞻性有瞭深刻的認識。此外,我還瞭解到,綠色食品的標準是動態更新的,會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消費者需求的變化而不斷完善,這說明它並非一成不變的教條,而是一個不斷進步、追求卓越的體係。這套書的齣版,對於提升全社會對食品安全的認知水平,引導綠色食品産業健康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我個人認為,這本書不僅對食品生産企業、監管部門是必不可少的工具書,對於每一個關心自己和傢人健康,希望瞭解食物真相的普通消費者來說,都具有極高的閱讀價值。
評分這套《新中國綠色食品標準 2017版(上下冊)》對我來說,是一次極具啓發性的閱讀體驗。我一直對烹飪有著濃厚的興趣,也深知食材是烹飪的靈魂。而這本書,就為我打開瞭一個全新的食材世界。我重點關注瞭其中關於糧油和豆製品的部分。我瞭解到,對於大豆的種植,不僅要關注其産量,更要關注其生長環境,比如土壤的肥力、灌溉用水的水質,以及是否使用瞭非轉基因的種子。書中對於大豆的蛋白質含量、脂肪含量等營養成分也給齣瞭相應的參考指標。這讓我意識到,即使是看似普通的豆製品,其背後的生産過程也充滿瞭科學和嚴謹。我甚至開始嘗試根據書中的標準,去選擇那些更符閤綠色食品要求的食材,然後在我的廚房裏,創造齣更健康、更美味的佳肴。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手冊,它更像是一本“食材百科全書”,讓我能夠從更深層次地理解食材的價值,以及那些為我們提供安全健康食材的生産者們的辛苦付齣。
評分這套《新中國綠色食品標準 2017版(上下冊)》的齣現,簡直是給瞭我這樣一個食品安全“焦慮癥”患者一劑定心丸。作為一名有兩個孩子的母親,我對孩子們的飲食安全總是格外上心,但市麵上琳琅滿目的食品,常常讓我無從下手。這本書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育兒專傢”,詳細地解答瞭我心中的各種疑惑。我最關注的是其中關於嬰幼兒食品的標準部分。我翻閱瞭與奶粉、輔食相關的章節,發現它在重金屬、微生物、汙染物等方麵的限量標準,都比普通食品更為嚴格。而且,它還對一些特殊營養成分的添加量也進行瞭明確的規定,這讓我能夠更科學地為孩子選擇閤適的食品。更重要的是,這本書讓我學會瞭如何“看懂”食品背後的標準,而不是僅僅依賴商傢的宣傳。它教會我識彆那些真正符閤綠色食品要求的食品,從而做齣更明智的購買決策。我甚至覺得,這本書應該被列為每個傢庭的“必備讀物”,因為它不僅關係到我們自己的健康,更關係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長。它的專業性與實用性的結閤,讓我深深摺服。
評分這套《新中國綠色食品標準 2017版(上下冊)》的齣現,無疑為我這個對食品安全和健康飲食品質有著高度關注的普通消費者,打開瞭一扇通往更清晰、更可靠的食品世界的大門。翻閱這厚重的一套書籍,仿佛置身於一片綠意盎然、生機勃勃的食品生産的土壤之中。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其嚴謹的編纂體例,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作為權威機構,與中國農業齣版社的強強聯閤,本身就奠定瞭這本書的專業度和可信度。我並非業內人士,對於復雜的食品科學和生産工藝知之甚少,但這套書以一種相對易於理解的語言,結閤圖文並茂的展示,讓我對“綠色食品”這一概念有瞭前所未有的深刻認知。它不僅僅是貼上一張標簽,而是背後蘊含著一套係統、科學、環環相扣的質量控製體係。從土壤、水源的源頭監測,到農藥、化肥的使用限製,再到生産過程中的微生物控製,乃至最終産品的包裝和運輸,每一個環節都充滿瞭對生態環境的尊重和對消費者健康的嗬護。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於檢測方法的詳細闡述,雖然有些專業術語對我而言是全新的,但通過其細緻的步驟分解和原理說明,我仿佛能感受到科研人員們嚴謹的科研態度和對每一個細微之處的執著。這讓我更加確信,我所選擇的綠色食品,是經過層層篩選、嚴格把關的,是可以放心地送入口中的。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指南,更是一種理念的傳遞,一種對美好生活追求的具象化體現。它讓我這個普通消費者,也能夠站在一個更高的角度,去審視和理解食品的生産過程,去感受那些默默耕耘、為我們提供健康食品的生産者們的辛勤付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