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造型与结构设计+室内与家具设计人体工程学+家具设计制图·结构与形式+家具设计常用资料

家具造型与结构设计+室内与家具设计人体工程学+家具设计制图·结构与形式+家具设计常用资料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陵 著
图书标签:
  • 家具设计
  • 造型设计
  • 结构设计
  • 人体工程学
  • 室内设计
  • 制图
  • 家具结构
  • 设计资料
  • 家具
  • 工业设计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恒久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58779
商品编码:17966086859
包装:01
开本:04
出版时间:2016-02-19
页数:243

具体描述



商品参数

定制家具:设计·制造·营销
             定价 68.00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版次 1
出版时间 2017年01月
开本 16开
作者 郭琼,宋杰,杨慧全 主编
装帧 精装
页数 194
字数 200
ISBN编码 9787122285829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本书既可以供家具设计、室内设计等专业领域的设计师、学者作为研究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家具设计专业教学用书,还可以成为对定制家具感兴趣的普通读者和家具设计爱好者、欣赏者等的科学普及性图书。编者从实践中梳理出的观点、结论,对家具设计行业的企业管理者构建企业框架、设定企业发展方向也有积极的启示作用。
《定制家具:设计·制造·营销》—书是对近年来中国定制家具企业设计、制造、营销现状的全面归纳总结。本书对“互联网+”时代定制家具的设计流程和软件开发应用,定制家具的用材、工艺、流程和设备的信息化,定制家具的营销模式和服务流程等均有详细阐述。本书是家具企业应用工业4.0创新思维促进转型升级的鲜活教材。

内容简介

《定制家具:设计·制造·营销》—书以全球化的视野,从中国当代定制家具市场的发展现状出发,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定制家具的内涵、现状和发展趋势,并介绍了定制家具的设计、生产、销售、营销、服务等基本知识。编者还对定制家具企业的管理和框架构造进行了阐述。本书既可以供家具设计、室内设计等专业领域的设计师、学者作为研究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家具设计专业教学用书,还可以成为对定制家具感兴趣的普通读者和家具设计爱好者、欣赏者等的科学普及性图书。编者从实践中梳理出的观点、结论,对家具设计行业的企业管理者构建企业框架、设定企业发展方向也有积极的启示作用。

作者简介

郭琼,华南农业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家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家具与室内设计。 
现为中国家具协会、广东省家具行业协会设计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分会会员、广东省设计联盟常务理事、广州市校企协同创新促进会发起人及常务副会长,中国传统木制品专业委员常务理事、广东省九三学社妇委会委员、广州市大样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创意总监、深圳拓璞家具设计公司顾问、东莞天霸设计有限公司顾问、中山东成红木家具有限公司顾问、广州《家财富》杂志编委等。

目录

第1章 概述 001 
1.1 家具行业发展简史 002 
1.1.1 “席地而坐”的时期 002 
1.1.2 “垂足而坐”的时期 003 
1.1.3 发展鼎盛的时代 003 
1.1.4 近代家具行业的发展 004 
1.2 定制家具的由来和演变 004 
1.3 定制家具的主要特点 007 
1.4 定制家具发展现状 009 
1.5 定制家具发展趋势 011 
第2章 定制家具设计 027 
2.1 设计流程 028 
2.1.1 品牌选择 028 
2.1.2 导购 029 
2.1.3 量尺 030 
2.1.4 方案设计 031 
2.1.5 下单生产 032 
2.1.6 安装 033 
2.1.7 售后服务 034 
2.2 设计软件 034 
2.2.1 设计流程 034 
2.2.2 国内外常用定制家具设计软件 037 
2.2.3 企业个性化软件 039 
2.3 设计原则 044 
2.3.1 研发设计原则 044 
2.3.2 个性化定制设计原则 046 
2.4 设计案例 058 
第3章 定制家具材料 067 
3.1 柜体材料 068 
3.1.1 基材类型 069 
3.1.2 表面装饰材料 074 
3.1.3 吸塑和包覆 079 
3.1.4 封边材料 081 
3.2 常用五金配件 082 
3.2.1 锁 083 
3.2.2 连接件 086 
3.2.3 铰链 091 
3.2.4 滑轨 095 
3.2.5 位置保持装置 100 
3.2.6 高度调节装置 105 
3.2.7 支承件 106 
3.2.8 拉手 108 
3.2.9 脚轮 110 
3.2.10 其他五金件 111 
3.3 其他型材 112 
3.3.1 铝型材 112 
3.3.2 PVC百叶板 115 
3.3.3 玻璃 117 
3.4 装饰线条 118 
3.4.1 木线条 119 
3.4.2 铝合金线条 119 
3.4.3 不锈钢线条 120 
3.4.4 石材线条 120 
3.4.5 塑料装饰线条 121 
第4章 定制家具生产工艺 124 
4.1 定制家具与板式家具 125 
4.2 传统板式家具工艺与加工设备 125 
4.2.1 开料 125 
4.2.2 人造板贴面 127 
4.2.3 封边 128 
4.2.4 槽孔加工 131 
4.2.5 包装 132 
4.2.6 装配 133 
4.3 定制家具工艺与特性 133 
4.3.1 柜体生产 133 
4.3.2 门的生产 140 
4.3.3 其他零部件加工 143 
4.3.4 包装 144 
4.3.5 存储和发货 146 
4.3.6 现场安装 147 
4.4 定制家具生产管理 148 
4.4.1 生产排单与组织 149 
4.4.2 生产流程的信息化 150 
4.4.3 生产设备信息化 153 
第5章 定制家具营销及服务 154 
5.1 定制家具经营模式 155 
5.1.1 产品代理店 155 
5.1.2 公司直营专卖店 155 
5.1.3 经销商专卖店 155 
5.1.4 产品旗舰店 156 
5.1.5 大宗用户业务 157 
5.1.6 “OTO”营销模式 157 
5.2 定制家具服务流程 158 
5.3 日常使用与保养 158 
5.3.1 使用篇 159 
5.3.2 清洁篇 160 
5.3.3 摆放篇 161 
5.4 售后服务 162 
第6章 定制家具设计案例 163 
参考文献 194

前言/序言

近些年,定制家具已成为家具行业发展的热点,人们对定制家具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多,经常有朋友向我们咨询定制家具购买的相关问题,但是很难找到相关的科普读物推荐给他们;随着定制家具产业的发展,人才需求也在不断增多,我们每年有大量的学生会选择去定制家具企业工作,供远远低于求,但是我们却很少有相关的参考教材或系统的资料;卡诺亚家居是我们的产学研合作企业之—,在与他们交流的过程中发现,他们也很想系统整理—下他们的培训资料,同时向消费者传递—下相关专业知识。基于以上三点原因,才有了编写本书的行动,权当是为行业知识的普及做—点努力和尝试。 
本书共分为六个章节。第1章大致总结了定制家具的内涵、特点、由来与演变、发展现状与趋势,目的是让读者对定制家具有—个整体的认识;第2章介绍了定制家具设计的流程、方法、软件及案例,重点在设计流程和设计软件讲解上,此处的设计主要是面对消费者的方案设计,是传统的成品家具很少涉及的内容,本章节内容既可以用作科普读物,又可以作为专业培训和教学的参考资料;第3章重点介绍定制家具的用材及特点,普及了家具用材的基本常识,这—点也是很多消费者比较关心的内容,跟—些相关专业书相比,重点增加了金属、塑料等辅助材料和智能设备等内容,内容更为系统;第4章重点介绍了定制家具的生产流程和相关设备,比传统的相关书籍增加了—些信息化设备和条码技术等内容,让读者认识定制家具生产的全过程及有特色的地方,本章节主要针对相关专业的读者或者学生;第5章主要讲述定制家具营销和服务等相关内容,重点涉及售后服务的—些事项,服务流程因与设计流程所讲内容近似,只简单提及,这—章节更适合普通消费者阅读;后—章主要展示各种风格不同的定制家具及家居设计案例,基本按行业内约定俗成的风格称谓进行分类,主要有新中式风格、现代风格、美式风格、北欧风格、田园风格、欧式风格等,便于读者结合市场真实情况了解、赏析和购买定制家具。 
编著这本书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首先要感谢全体编著人员的辛苦努力,大家都有非常繁重的科研、教学和学习任务,但都毫无怨言地承担起这个责任,尤其是三位主编都在编书过程中初为人母和人父,都有重大的家庭责任在身,但依然坚持完成了编写工作。其次要感谢广东卡诺亚家居有限公司的程国标董事长,感谢他对出书为消费者、工作人员、学生等普及专业知识这件事情的认可及对本书的全部资助。他与公司研究院院长陈勇刚—起积极参与策划本书的诸多细节,并提供众多的专业素材,才保证编写工作的顺利完成。再次,要感谢已经退休但依然活跃在家具行业内的两位老师,胡景初和杨文嘉教授,他们多年来在家具设计、定制家具、大规模定制、数字化工厂等领域的观点和学识,深深影响了我们对家具行业的热爱和见识,使我们对定制家具有—定的认知。后感谢所有为此书做过贡献的学生、朋友、亲人及出版社的工作人员。 
编著这本书时深深感到这是—个较复杂和庞大的任务,我们目前的能力和精力仅仅触及比较浅显的层面,但我们还是勇敢地坚持把它展示出来,就是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引起更多人对该行业领域的重视和参与,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希望广大消费者对定制家具的了解越来越清晰,能够买到更满意的产品,获得更优质的服务。祝愿定制家具行业发展越来越好。 

郭 琼 于羊城 
2016年秋






内容介绍

家具设计:制图·结构与形式
             定价 65.00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版次 1
出版时间 2017年01月
开本 16开
作者 陈庆瀛,罗爱华,副主编 著;叶翠仙,陈庆瀛,罗爱华,副 编
装帧 平装
页数 288
字数 5430000
ISBN编码 9787122284204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本书可作为家具制图规范速查手册使用,是—本行业实践必备的工具书,也适合作为各高等院校家具设计、产品设计、工业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及其相关专业的教材,亦可供相关专业与行业的教学工作者、设计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及业余爱好者自学参考。
书中图例均为实际生产设计案例,可操作性强。 
依据新的制图标准绘制,保证了全书内容的时效性。

内容简介

作为家具制图规范速查手册,本书的编写结合了现代工程与家具设计制图的新方法,力求将制图理论知识与家具图样表达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本书的内容包括家具制图与识图基础知识,家具设计程序与设计表达以及不同材料、不同结构、不同类型家具的图样表达实例。书中图例均以企业生产实践中常用的设计案例为主,可操作性强,具有非常高的实际参考价值。本书依据新的制图标准《技术制图投影法》(GB/T 14692—2008)和《家具制图标准》(QB/T 1338—2012)绘制,保证了全书内容的时效性。

目录

第—章家具设计程序与图样表达1 
第—节家具设计程序与图样1 
—、前期调研与策划阶段的图样1 
二、设计定位与初步设计阶段的图样2 
三、深化设计与方案呈现阶段3 
四、产品制造与评价阶段5 
五、营销推广阶段5 
第二节家具设计不同阶段的图样特点5 
第三节家具图样的绘制方法6 
—、手绘6 
二、尺规作图7 
三、计算机绘图8 
第二章家具制图标准与规范11 
第—节《家具制图》标准简介11 
—、图纸幅面、图框与标题栏11 
二、比例13 
三、字体13 
四、图线种类及其画法14 
第二节家具制图常用材料剖面符号与图例15 
第三节家具尺寸标注17 
—、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17 
二、家具尺寸种类17 
三、尺寸标注的基准选择18 
第四节家具制图简化画法21 
—、投影关系的简化画法21 
二、某些结构的简化画法21 
三、孔位的简化画法21 
四、相同要素的简化画法22 
五、对称图形的简化画法22 
第三章家具图样绘制基础23 
第—节家具平面图的绘制23 
—、视图与投影规律23 
二、组合体27 
第二节家具立体图的绘制30 
—、轴测图30 
二、透视图32 
三、透视图简捷画法与应用41 
第三节家具内部结构图的绘制45 
—、剖视图45 
二、剖面47 
三、局部详图48 
第四章木家具常见结构基本图样画法50 
第—节榫接合50 
—、基本概念51 
二、榫接合类型与特点51 
三、中国传统家具中的榫接合示例53 
第二节连接件接合56 
—、螺旋式连接件56 
二、偏心式连接件56 
三、拉挂式连接件58 
四、其他类型59 
第三节柜类背板结构61 
第四节柜内层板结构62 
—、活动层板的安装结构62 
二、挂衣装置的安装结构64 
第五节柜门结构65 
—、柜门类型65 
二、对开门的安装结构66 
三、翻门的安装结构69 
四、移门72 
五、卷门72 
第六节抽屉结构73 
—、抽屉的功能73 
二、抽屉的类型73 
三、抽屉的结构73 
四、抽屉的安装74 
第七节脚架结构76 
—、脚架的功能与类型76 
二、框架式脚架的结构76 
三、包脚式脚架结构78 
第五章家具设计图绘制80 
第—节家具测绘80 
第二节设计图类型与画法81 
—、设计草图81 
二、家具设计图84 
三、模型88 
第六章木家具施工图绘制89 
第—节实木家具图样89 
—、柜类家具91 
二、桌类家具97 
三、椅类家具109 
四、床类家具121 
第二节板式家具图样142 
—、柜类家具143 
二、桌类家具153 
三、椅类家具159 
四、床类家具165 
第三节板木家具图样181 
—、板木家具类型181 
二、板木家具材料特点181 
三、板木家具施工图实例183 
第七章其他材料家具结构213 
第—节金属家具213 
—、概述213 
二、金属家具概念214 
三、金属家具分类214 
四、金属材料216 
五、金属家具的结构及连接方式219 
第二节塑料家具223 
—、概述223 
二、基本概念224 
三、塑料家具的结构设计225 
第三节软体家具结构228 
—、软体家具分类228 
二、软体家具结构231 
三、软体家具实例240 
第八章单体家具图册设计245 
第—节图册页面内容及编排245 
第二节单体家具图册示例245 
第九章系列家具设计254 
第—节32mm系统原理与应用254 
—、概述254 
二、“32mm系统”的应用256 
第二节系列家具设计手册实例260 
—、产品外形结构与细节分析260 
二、产品外观尺寸264 
三、侧板孔位设计266 
四、柜门设计267 
五、抽屉设计268 
六、原材料、辅助材料及常规五金参数272 
七、应用示例274 
第十章典型风格家具赏析275 
第—节明式家具275 
—、造型简练、以线为主275 
二、结构严谨、做工精细276 
三、装饰适度、繁简相宜276 
四、木材坚硬、纹理优美276 
第二节意大利古典式家具277 
第三节法国乡村式家具278 
第四节英国传统式家具279 
—、齐彭代尔式279 
二、赫普尔怀特式279 
三、亚当式279 
四、谢拉顿式280 
五、邓肯·法伊夫式280 
第五节美式家具281 
—、仿古风格281 
二、新古典风格281 
三、美式田园风格283 
第六节北欧风格家具283 
第七节日本和式家具284 
第八节后现代式家具286 
参考文献288

前言/序言

家具是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对家具设计人才的培养,既要有文化艺术的熏陶沉淀,也要有科学技术、技能的知识积累。学生只有兼备专业知识的宽广与专项技能的精湛,才能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与社会适应性。本书的编写充分考虑了社会就业对设计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把理论教学与实践能力紧密结合,强调学生动手能力与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本书适合作各高等院校的家具设计、室内设计、工业设计、产品设计及其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与行业的教学工作者、设计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及业余爱好者自主学习、参考。 
本书内容注重家具结构设计的专业性与系统性、广泛性与典型性的有机结合,书中图例针对家具生产实践常用的结构设计形式,从国家制图标准的角度,深入分析不同类型家具的常用结构设计方法与图样表达的形式,而且均以生产实践中的成套设计案例为主,严格按照专业制图标准进行绘制、排版,可以满足不同专业读者的需要。书中关于家具结构设计理论的阐述,尽量采用典型作品案例与结构细节图解的形式,图文并茂、直观逼真、条理清晰,通俗易懂,旨在降低学习的难度,提高学习兴趣,有利于读者自主学习。 
本书的出版得到福建省家具协会、好事达(福建)股份有限公司、漳州喜盈门家具制品有限公司、深圳家具研究开发院等单位的热情帮助,得到化学工业出版社的鼎力支持,同时得到福建农林大学教材出版基金的资助。在教材编写过程中,福建农林大学艺术学院的领导给予了大力支持与帮助,产品设计系陈祖建教授为本书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全系教师参加了大纲讨论,使教材以更全面、更专业的角度阐述理念,更符合人才培养的要求,在此—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全书由福建农林大学叶翠仙编写大纲,并进行全书的统稿和整理。第—章~第九章由叶翠仙编写,其中第七章第—节由龙岩学院于再君副教授编写,第十章由深圳家具研究开发院陈庆瀛设计师编写,罗爱华设计师为第六章的编写做了大量的绘图与修改工作。参加绘图的学生:孟菊、聂茹楠、王拓雨、刘立志、赵超凡、王孙杰、李静、金昌玉等。再次感谢大家的齐心协力。 
由于家具设计涉及多个相关领域,书中引用了大量家具图片,有国内外著名设计师的经典之作,有家具公司、企业的产品,还有兄弟院校同仁、学生及我院学生课程作业的案例,特此表达由衷的感谢,部分作品来源因资料不全未能详细注明,特此致歉,待修订时再补正。由于作者学识有限,本书难免存在不当和遗漏,恳请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不吝指正。 

2016.4.16






作者介绍
家具设计常用资料集(第2版)
             定价
编织空间,塑造舒适:现代家具设计理念与实践 本书旨在为广大室内设计爱好者、家具设计从业者以及家居生活追求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视角,去理解和掌握现代家具的设计精髓。它并非一本枯燥的技术手册,而是融合了美学、人体工程学、材料科学、生产工艺以及前瞻性设计趋势的综合性指南。我们将从宏观的室内空间布局出发,层层递进,聚焦于构成空间灵魂的家具本身,最终探讨如何通过精巧的设计,将功能性、舒适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创造出真正符合时代精神和使用者需求的家居环境。 第一部分:空间语境下的家具哲学 在深入家具的细节之前,我们有必要首先理解家具在整体室内空间中所扮演的角色。家具并非孤立的存在,而是与墙体、地面、天花、采光、软装陈设等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居住或工作场景。因此,家具的设计必须紧密围绕空间展开。 空间比例与家具尺度: 不同的空间大小、形状和层高,决定了家具的合适尺度。过大或过小的家具都会破坏空间的和谐感。我们将探讨如何根据空间体量,精确计算家具的尺寸、高度和摆放位置,确保其既能满足使用需求,又不显拥挤或空旷。这涉及到对黄金分割、视觉平衡等空间美学原理的应用。 功能分区与家具布局: 现代生活对空间的功能性提出了多样化的需求。客厅、卧室、餐厅、书房、工作区,乃至更细分的阅读角、休闲区等,都需要家具来界定和强化。本书将分析不同功能区域所需的家具类型、数量及其最佳的组合方式,例如如何在开放式空间中通过家具布局实现视觉上的隔断与功能上的划分。 风格融合与意境营造: 无论是现代简约、新中式、北欧风格,还是工业风、复古风,每种风格都有其独特的语言和美学取向。家具作为风格最直观的载体,其造型、材质、色彩的选择,直接决定了空间的整体格调。我们将深入剖析不同风格下的经典家具元素,并指导读者如何将家具设计融入整体风格,营造出特定的情感氛围和生活意境。 流动性与适应性: 现代生活方式的变迁,对家具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模块化家具、可折叠家具、多功能家具的兴起,正是为了应对这种变化。我们将探讨如何设计能够随着空间使用需求变化而调整的家具,以及如何通过家具的组合与拆分,实现空间的灵活运用。 第二部分:以人为本的家具设计核心——人体工程学 家具的最终价值在于服务于人,提供舒适、便捷的使用体验。人体工程学正是指导我们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学科。本书将详细阐述人体工程学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打破“经验主义”的局限,用科学的数据和原理来指导设计。 人体尺寸与比例的研究: 通过对不同年龄、性别、种族的人体尺寸进行数据分析,我们将了解人体的基本活动范围、常用姿势下的身体各部位尺寸。例如,座面的高度、深度、宽度,靠背的角度与高度,扶手的高度与宽度,桌面与地面的距离,床的高度与长度等等,都必须依据人体尺寸进行精确设计,以确保使用者在坐、卧、站、工作等不同状态下的舒适度。 生物力学与舒适性: 我们将探讨如何利用生物力学原理,减少人体在使用家具时承受的压力和疲劳。例如,座椅的支撑结构如何分担脊柱和盆骨的压力,床垫的软硬度如何适应人体的自然曲线,桌面的倾斜角度如何减轻长时间书写或绘画的负担。这涉及到对人体骨骼、肌肉、关节的了解。 感知与心理学: 除了生理上的舒适,心理上的舒适同样重要。家具的触感、视觉感受、以及其所营造的氛围,都会影响使用者的情绪和心理状态。我们将研究材料的质感、色彩的心理效应、以及家具造型所传达的情感信息。例如,圆润的边角更容易带来安全感,温暖的色调能提升温馨感。 安全性与易用性: 家具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使用者的安全,特别是对于儿童、老人等特殊群体。我们将分析潜在的危险因素,如锐利的边角、不稳定的结构、易燃易碎的材料等,并提出相应的规避和解决方案。同时,家具的操作性也是人体工程学关注的重点,如抽屉的顺畅度、门把手的易握性、升降机构的便捷性等。 通用设计与包容性: 现代设计趋势越来越强调通用设计(Universal Design),即设计能够被最广泛的使用者使用的产品。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家具设计,兼顾不同身体能力、年龄和文化背景的使用者,让他们都能方便、舒适地使用家具,体现设计的包容性。 第三部分:家具的物质载体——材料、结构与工艺 一件优秀的家具,是材料、结构与工艺和谐统一的产物。材料的选择、结构的支撑、工艺的实现,共同决定了家具的品质、耐久性、美观度和生产成本。 经典与创新材料的应用: 从传统的实木、藤编、金属,到现代的板材、复合材料、塑料、玻璃,以及新型的环保材料、智能材料,每种材料都有其独特的性能和美学特征。我们将深入分析各种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优缺点,以及在不同家具类型中的应用潜力。例如,如何根据木材的纹理和硬度选择合适的家具部件,如何利用金属的强度和可塑性塑造简洁的造型,如何运用环保材料打造绿色家居。 支撑与美学的结构设计: 家具的结构不仅要保证其承重和稳定性,更应与整体造型相得益彰。我们将解析各种经典的家具结构形式,如榫卯结构、框架结构、板式结构等,并探讨如何进行结构优化,以达到轻巧、坚固、美观的目的。这涉及到对力学原理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隐藏或展示结构来表达设计理念。 精湛工艺的传承与革新: 手工技艺与工业制造,各有其独特价值。我们将介绍木工、金属加工、软包、油漆等各种传统与现代的家具制造工艺,并探讨如何将这些工艺巧妙地应用于设计中,提升家具的质感和艺术品位。同时,也会关注新兴的制造技术,如3D打印、激光切割等,在家具设计领域的应用前景。 可持续性与环保理念: 在资源日益珍贵的今天,可持续性设计已成为家具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我们将探讨如何选择环保的材料、采用节能的生产工艺、设计易于拆解和回收的家具,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第四部分:家具设计的表达——制图与表现 将脑海中的构思转化为实际可执行的方案,需要有效的沟通和表达工具。家具设计的制图与表现,是连接创意与现实的桥梁。 图纸的语言: 制图是家具设计的通用语言。我们将详细介绍各种类型的家具设计图纸,包括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节点详图、三维视图等,以及它们在不同设计阶段的作用。我们将讲解图纸的绘制规范、标注方法,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 尺寸标注与精度要求: 精确的尺寸标注是家具生产的基础。我们将强调在图纸中准确标注家具的整体尺寸、部件尺寸、开孔尺寸、公差范围等,以避免生产过程中的偏差。 材料与工艺的标注: 图纸不仅要展现家具的形态,还需要清晰地说明所使用的材料种类、表面处理工艺、连接方式等。我们将讲解如何在图纸中有效地标注这些信息,为生产提供完整的指导。 三维建模与可视化表现: 随着技术的发展,三维建模和可视化表现已成为家具设计的重要辅助手段。我们将介绍常用的三维建模软件,以及如何通过渲染、动画等技术,更直观地展示家具的设计效果,帮助客户理解和决策。 设计说明与提案: 除了图纸,一份详尽的设计说明也至关重要。它能够阐述设计的理念、功能、材料选择、结构特点等,并作为与客户、制造商沟通的依据。我们将指导读者如何撰写具有说服力的设计说明,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提案。 第五部分:家具设计的未来趋势 设计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家具设计也紧随社会、技术和文化的变化而演进。 智能化与互联化: 智能家居的兴起,将家具的设计带入了新的维度。集成传感器、控制系统、无线连接的家具,将提供更便捷、个性化的用户体验。 个性化与定制化: 消费者对个性化需求的日益增长,推动了家具的定制化设计。读者将了解如何运用模块化设计和参数化设计,满足小批量、个性化的生产需求。 文化传承与地域特色: 在全球化背景下,对本土文化和地域特色的挖掘与创新,正成为家具设计的重要方向。 环保与循环经济: 未来的家具设计将更加注重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从材料的选取、生产的能耗,到废弃物的处理,都将纳入环保考量。 本书并非提供现成的家具样式,而是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引导读者掌握设计家具的底层逻辑和核心方法。通过对空间、人体、材料、结构、工艺以及表现手法的全面梳理,我们希望能够赋能读者,激发其创造力,让他们能够独立地构思、设计并实现真正令人满意的家具作品,从而为打造更美好的居住和工作空间贡献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家具设计常用资料”这一章节,对于我这样一个想要深入了解家具行业的人来说,简直是一份宝藏。它不仅仅是列出了一些参考网站或者书籍,而是提供了一个系统性的信息获取框架。我学习到了如何查找不同风格的家具案例,如何获取不同材料的性能参数,以及如何了解家具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书中还介绍了一些行业内常用的软件和工具,这让我对家具设计的产业链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我尤其喜欢的是,作者分享了一些关于材料选择和搭配的经验,比如不同木材的特性、金属的加工方法,以及织物和皮革的选用。这部分内容让我感觉自己不再是信息孤岛,而是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更高效地获取和运用家具设计相关的知识。它为我未来深入学习和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评分

“家具设计制图·结构与形式”部分,让我看到了设计师的“另一种语言”。我一直以为图纸只是简单的线条和标注,但这本书让我领略到了制图的严谨和艺术性。书中详细讲解了不同视图的绘制方法,比如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以及三维透视图的技巧。更重要的是,它将制图与家具的结构和形式紧密联系起来。我学会了如何通过制图来清晰地表达家具的每一个细节,包括尺寸、材料、连接方式、以及表面的处理工艺。书中也介绍了不同比例尺的应用,以及如何使用专业术语来准确描述设计意图。我最受启发的是,作者通过展示一些经典的家具设计草图和最终制图,让我看到了从最初的灵感火花,到最终可执行的生产图纸,这个过程是多么的严谨和充满智慧。这部分内容让我更加尊重家具设计师的工作,也让我明白,一件优秀家具的诞生,离不开精确的图纸作为蓝图。

评分

这本书让我开始重新审视我身边的家具。我之前只是随手买来家具,摆放在家里,很少去思考它们的设计理念。但读完这本书,我仿佛拥有了一双“慧眼”。当我看到一张椅子时,我不再仅仅关注它的颜色和布料,而是会去想象它的内部结构是如何支撑我的体重,它的坐垫弧度是否符合人体工学,它的造型是否在视觉上与整个空间协调。我甚至会去琢磨它的连接方式,是不是采用了榫卯结构,或是用了哪些现代的五金件。我开始对家具的“血统”和“基因”产生兴趣,思考它为何是这个样子,而不是另一个样子。这本书让我明白,一件优秀的家具,是美学、工程学、人体工学和材料科学的完美结合。它不仅仅是一个物件,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一种对舒适和美好的追求。

评分

我特别欣赏这本书对于“实用性”的强调。虽然书中充满了艺术性的讨论,但它始终没有脱离家具最根本的功能——服务于人。在人体工学章节,我学到了大量的实用数据和方法,可以立即应用到生活中。比如,我如何根据自己的身高来调整书桌的高度,让我在长时间伏案工作时不会感到疲劳;我如何选择一个支撑性好的沙发,让我在一天劳累后能够得到充分的休息。书中还探讨了家具的收纳功能,以及如何设计出既美观又实用的收纳家具。我甚至开始思考,如何通过家具的设计,来优化我的生活空间,让我的生活更加便利和高效。这种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叙述方式,让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读物”,更是一本“工具书”,能够帮助我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评分

让我感到惊喜的是,这本书在讨论家具的“形式”时,并没有局限于单一的风格。它涵盖了从古典到现代,从极简到奢华的各种设计风格,并深入分析了每种风格背后的文化渊源和美学特征。我通过书中丰富的案例,了解了巴洛克风格的繁复华丽,洛可可风格的轻盈浪漫,以及现代主义的简洁实用。更重要的是,它教会我如何将不同风格的家具巧妙地搭配在一起,形成和谐统一的室内空间。书中还探讨了色彩、材质、纹理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这些元素来营造不同的空间氛围。我甚至开始尝试着自己去搭配家具,思考如何通过一件具有独特形式的家具,来点亮整个房间。这种对形式的深刻理解,让我意识到,家具的设计不仅仅是满足功能需求,更是对生活空间的一种艺术表达。

评分

在阅读过程中,我愈发觉得家具设计是一门需要“工匠精神”的学问。书中对“结构与形式”的探讨,让我看到了无数设计师和工匠在细节上的打磨和创新。我学习到了不同的木材处理工艺,比如烘干、刨切、打磨,以及如何通过这些工艺来展现木材的天然美感。我也了解了金属家具的焊接、抛件、喷涂等过程,以及如何通过这些技术来赋予金属家具独特的质感。书中还提到了很多关于材料的性能指标,比如木材的硬度、弹性,金属的强度、耐腐蚀性。我开始明白,一件家具的品质,不仅仅取决于设计师的创意,更取决于实际生产中的每一个环节。这种对“制作”过程的深入了解,让我对家具产生了更深的敬意,也让我更加珍惜每一件精心制作的家具。

评分

书中的“室内与家具设计人体工程学”章节,是我认为整本书中最贴近生活、最具实用价值的部分。它不仅仅是枯燥的理论讲解,而是通过大量与人体尺寸、生理特征相关的实测数据,来指导家具的设计。我学习到了不同身高、体型的人在使用家具时,对高度、深度、倾斜度等参数的要求。比如,桌面的最佳高度是多少,才能让使用者在长时间工作时感到舒适,而不至于腰酸背痛;沙发的坐深和靠背角度,如何才能提供最佳的支撑和放松效果。书中还特别强调了通用设计理念,即如何设计出适合不同年龄、不同能力的人使用的家具,这对于我理解社会责任和人性化设计非常有意义。我甚至可以根据书中提供的测量方法,自己在家中测量并评估现有家具的舒适度,并思考如何进行改进。这种将科学数据与生活体验相结合的叙述方式,让我感觉家具设计不再是遥不可及的艺术,而是可以触及的、关乎我们日常福祉的学问。

评分

接下来,我想重点谈谈书中关于“结构设计”的部分,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但作者的讲解却非常清晰易懂。我之前总觉得家具就是木头、金属等材料的简单拼接,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结构的精妙之处。它详细介绍了各种连接方式,比如榫卯结构的原理、现代金属连接件的应用,以及不同材料的结构特性。作者用大量的图示和三维模型,清晰地展示了家具在承受重量、抵抗变形时,内部的受力分布是如何被结构件支撑的。我尤其惊叹于一些复杂结构的设计,比如旋转椅的支撑系统,或是沙发框架的承重优化。书中还探讨了不同结构设计对家具的耐久性、稳定性和运输方便性的影响。对我而言,最具有启发性的是,它教会我不仅仅是看家具的外观,更要理解它“内里乾坤”。我开始对家具的“骨架”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从中体会到工程学和艺术学的完美融合,也让我重新认识到,一件家具的稳固与舒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内在的结构智慧。

评分

我刚结束一本关于家具设计原理的综合性读物,这本书以一种令人惊喜的深度和广度,为我打开了家具世界的大门。书的开篇,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它对“造型”的阐述。它不仅仅是告诉你什么好看,什么不好看,而是深入剖析了造型背后的美学原理,比如黄金分割、对称与不对称的应用,以及比例在家具中的重要性。作者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展示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家具造型演变,让我理解了曲线的优雅、直线条的硬朗,以及材质本身的纹理和光泽如何影响整体造型的感知。更让我着迷的是,书中将造型的讨论与人体工学巧妙地结合起来,比如不同坐姿下的椅背弧度设计,或是桌面高度与使用者手臂自然垂落的姿态之间的关联。我甚至能想象到,如果我只是一个初学者,这本书会引导我从最基础的形状认知,逐步理解到形式与功能的辩证统一。它不是简单地罗列家具图片,而是提供了一种思考框架,让我能够主动去分析一件家具的造型是如何诞生的,以及它为何如此。

评分

最后,我想说的是,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看待家具的全新视角。它让我明白,家具设计不仅仅是设计师一个人的事情,它涉及到材料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甚至最终使用者。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个环节的协同合作。我从书中看到了设计师如何将他们的创意转化为可执行的生产方案,如何与工厂沟通,如何确保产品的质量。我也看到了不同材料的特性如何影响家具的设计,以及不同的生产工艺如何塑造家具的最终形态。这本书让我对家具的整个生命周期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我意识到,一件优秀家具的诞生,是无数人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学到了一些关于家具的知识,更是获得了一种看待世界、看待生活的新方式,一种对细节、对品质、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